小日子│苦夏

小日子│苦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沒想過有朝一日,我竟會因為夏日的酷熱而難耐不堪。

自幼,我是夏天過得比冬天快活的分子。暑假的艷陽蒸發不了想要騎著腳踏車到處探遊的雀躍,帶著小草帽、穿梭在小巷之間呼朋引伴,開啟每一場夏日的探險。柏油路上的蒸騰讓人瞬間進入另一個時空,扭曲歪斜的景象彷彿遁入蟲洞,快速踩著踏板,朝著前方直衝,光線與水蒸氣折射出相似卻又怪異的海市蜃樓,我幻想著前方即將抵達一片綠洲,一瞬抵達光亮之處,抽苗的稻穀綠海輕輕拍打著略帶濕潤與高溫的夏日薰風,然而混雜於其中,那雞寮、豬舍發酵後的氣味,瞬間將我拉回現實,回到一個鄉下小鎮、蟬鳴不斷的夏天。

在南部教書的那幾年,一塊鋪在床墊上的竹蓆就可以度過一次夏天。冷氣不需要開整晚,只要那台略為遲鈍的電扇持續轉動,就能維持一晚的好眠,所以我一直認為夏天不足為懼,直到今夏。

下午上完輔導課回到家,冷氣顯示平均多為34--36度,剛進家門還沒有什麼感受,但坐在椅上5分鐘後、即便有電扇吹著,仍舊感到皮膚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黏膩感。於是一到家便會冒出想開冷氣的念頭,而今已成為反射動作。若要移動到沒有冷氣降臨之處,心中的抗拒感便如汗水般汩汩而來,實在難以理解:是這個夏天真的太熱了?還是被空調環境養得嬌貴了?而今竟禁不起熱。

上個學期開始,隨著政策調整,班班有冷氣且冷氣費用全由政府買單後,教室與辦公室都處在空調運轉的涼爽溫度中,於是,我們似乎難以逃脫空調的圈養了。


raw-image


avatar-img
小貓漫步的獨白
24會員
97內容數
白天在黑板寫青春,下班後在方格子寫寫生活紀錄。喜歡閱讀、有時看劇、大部分時候追動漫,文字與圖畫能承載著許多思想與情感,試著讀出不同的滋味與感想,與日常相互對照,咀嚼生活的韻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貓漫步的獨白 的其他內容
三個禮拜前,又開始線上課程。除了上課外,還要一邊提防貓子突如其來的暴衝和假裝不經意地把貓手放上我的鍵盤企圖阻擋我工作的攻防戰。課餘時間就是和牠大眼瞪小眼,要說無趣倒不至於,但終日盯著電腦屏幕和手機也是會相看兩厭,於是乎,一個靈光乍現,翻出了從前的魚缸,興沖沖地跟J說:「我想要養魚!」
鹹香鹹香的滋味,在粽葉展開之際便伴隨著五月薰風飄散開來,令人沉醉。街頭巷尾的空氣中充斥著勾人的粽葉香,不論北部還是南部之爭,好吃的肉粽永遠都是記憶裡的那一味。
連日來,纏綿好幾日的梅雨。 小小的公寓被時而傾盆、時而細雨的水幕所包圍,水氣潤物無聲,悄然滋長在方寸大的空間裡,隨著次次的呼吸之間,我成了一條魚,終日沿著方形玻璃缸兜兜轉轉,尋不到一個出口。 在除濕機的運轉中,我聽見自己吞吐水泡的嗶啵聲。 猶如一缸魚,在創世神的玻璃造景裡,努力地呼吸。
昨天和J聊到麥當勞的薯條斷貨,聊著聊著,J問我:「你有喝過麥當勞的奶昔嗎?」當然有,而且有一段時間,我只能和它相依為命。 因著傷口的緣故,初期沒有辦法進食,只能仰賴點滴補充;待傷口癒合中期,開始可以進食冷的流質食物,麥當勞的奶昔就是我的救贖。
上到尋找春天的段落時,按耐不住窗外誘人的陽光,帶著學生在課堂最後的時間,一起到校園一隅尋找春天,請他們練習課文裡的描寫方式,寫出兩句校園裡的春天。看著孩子們在操場邊、一會兒看天、一會兒在花圃間竊竊私語,令我也不禁想起那年初去康橋的畫面。
考到駕照的時候,是回到家鄉當實習生那年。 當時想著,反正早上起來也沒事做,老爸又耳提面命:「學會開車很重要。」於是就報了附近的駕訓班,每天早上六點開始上課。那時考駕照還不需像現在要路考,熟悉的駕訓場地,謹記教練的"看到什麼打三圈"口訣,也就拿到駕照了。
三個禮拜前,又開始線上課程。除了上課外,還要一邊提防貓子突如其來的暴衝和假裝不經意地把貓手放上我的鍵盤企圖阻擋我工作的攻防戰。課餘時間就是和牠大眼瞪小眼,要說無趣倒不至於,但終日盯著電腦屏幕和手機也是會相看兩厭,於是乎,一個靈光乍現,翻出了從前的魚缸,興沖沖地跟J說:「我想要養魚!」
鹹香鹹香的滋味,在粽葉展開之際便伴隨著五月薰風飄散開來,令人沉醉。街頭巷尾的空氣中充斥著勾人的粽葉香,不論北部還是南部之爭,好吃的肉粽永遠都是記憶裡的那一味。
連日來,纏綿好幾日的梅雨。 小小的公寓被時而傾盆、時而細雨的水幕所包圍,水氣潤物無聲,悄然滋長在方寸大的空間裡,隨著次次的呼吸之間,我成了一條魚,終日沿著方形玻璃缸兜兜轉轉,尋不到一個出口。 在除濕機的運轉中,我聽見自己吞吐水泡的嗶啵聲。 猶如一缸魚,在創世神的玻璃造景裡,努力地呼吸。
昨天和J聊到麥當勞的薯條斷貨,聊著聊著,J問我:「你有喝過麥當勞的奶昔嗎?」當然有,而且有一段時間,我只能和它相依為命。 因著傷口的緣故,初期沒有辦法進食,只能仰賴點滴補充;待傷口癒合中期,開始可以進食冷的流質食物,麥當勞的奶昔就是我的救贖。
上到尋找春天的段落時,按耐不住窗外誘人的陽光,帶著學生在課堂最後的時間,一起到校園一隅尋找春天,請他們練習課文裡的描寫方式,寫出兩句校園裡的春天。看著孩子們在操場邊、一會兒看天、一會兒在花圃間竊竊私語,令我也不禁想起那年初去康橋的畫面。
考到駕照的時候,是回到家鄉當實習生那年。 當時想著,反正早上起來也沒事做,老爸又耳提面命:「學會開車很重要。」於是就報了附近的駕訓班,每天早上六點開始上課。那時考駕照還不需像現在要路考,熟悉的駕訓場地,謹記教練的"看到什麼打三圈"口訣,也就拿到駕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