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小孩到鄉下 (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民國60年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關鍵時刻,十大建設中有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對台灣民眾的生活和產業有很重要的影響,當時自有小汽車普及率還不高的年代,往來各縣市之間主要還是火車和省客運。小三子一家去外婆家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普快「藍皮火車」,因為目的地是三等火車站,快車不停。因為父母都是外地來台北打工所組成的小家庭,在缺少親族之間的扶持下,每次的“移動”都需要謹慎考慮,但最常的情況還是超人媽媽一次帶足全部小孩出行,拿著大包小包的禮品、行李,帶著一群小孩坐公車到台北火車站,還要買票、招呼孩子們去月台,記得當時是有月台票,可以送親友到月台上,萬能的媽媽總是能一個人完成這許多事情,還可以在火車剛靠站時先丟東西佔座位......,因為台北到新竹這個距離是一群小孩很難從頭站到尾的。

raw-image

對小三子來說坐火車是開心的事情,一是火車平穩不會暈車(因為小三子坐汽車容易暈車,還可能伴隨著嘔吐,每次都是精疲力盡的,一點出遊的興致都沒了),可以盡情的看車外風景,二是火車每次停靠站時,都有人在月台賣零食和便當,想要的人就透過車窗購買,因為每站停留的時間很短,所以要買的就不要猶豫,也要自備零錢,避免來不及找零。也有遇過車上人不多時,小販還會進入車箱做生意,聽到鈴聲才趕快下車,車上車下都非常熱鬧。因為藍皮火車是要禮讓快車,常會被要求暫停等快車過,最有趣的就是快車通過的那一瞬間會有“咻”一聲響,接者車廂會因為氣流影響而晃動,這些對小孩子來說都是新奇有趣的事,也許大人們並不喜歡。

雖然小三子的能幹媽媽總是能佔到位子給他們,但是最怕就是有人來“插花”,最常遇見的就是有婦人來和說:「囡仔,阮跤kha 痛thiànn」,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擠進座位,完全不等人反應,坐著就覺得這就是她的位子,愈擠愈過來,東西什麼的都拿出來放,逐漸蠶食鯨吞座位。也有一次,遇到婦人是替她的孩子找位子擠了進來,剛開始是瘦瘦的姊姊也就算了,小三子一覺睡醒,看到旁邊是一個睡著的胖哥哥,還會打呼.......真是無語,原來是婦人讓姊姊換弟弟坐。其實那個年代人們之間還是很互助,小三子的媽媽每次看到年長者或身體有殘缺的人,就會主動要大家坐的緊一些,挪空位給需要的人,所以啦!人生百態盡在眼中。

基隆-新竹段鐵道竣工通車,是在清光緒19年(1893年)10月30日,據說最初車站不是要設在此處,是因為當地出了秀才,所以把車站移到此。小三子一家當時目的地的火車站還是日治時期修建的一層木造建築,非常優雅的矗立著,如今現代化的建築,則少了一點靈魂和在地感。火車站的前廣場有三棵大榕樹,許多人圍在樹下下棋,從出站開始母親就開始零零星星的在打招呼,從車站到外婆家之間還有一大段的路程要步行,這段路程其實並不好走。先是沿著沒有人行道的省道邊走約500公尺,塵土飛揚,穿過平交道後開始上坡是紅土路,與鐵路高差拉開,路上會看到零星的牛糞,也有紅磚廠,這段路偶爾會有裝甲車經過,所以路寬和路況都還可以。

raw-image

再走約500公尺,在看到第一戶農舍開始,轉彎就進入只能通行摩托車的碎石小路,至此開始放眼就都是稻田,每一季節的美都不一樣,碎石路一側有灌溉水渠,初始的寬度0.6公分左右,愈靠進外婆家就愈寬,到外婆家前已經是寬度已經有1.5~1.8米左右,放置了石板,成為生活中重要洗衣和社交的場所,也是小三子進入外婆家前的入口意象、夏季快樂的戲水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杉籽的黃粱夢世界
1會員
10內容數
正在從虛妄的外在世界 前往空性的修行的路途中 記錄曾經的生活、載浮載沉的人生,修行中的心境變化與領悟......
2024/12/03
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之處,外人無法窺探其中的真實課題。從身心靈、情緒界線的理論到實踐,唯有不斷嘗試與調整,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2024/12/03
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之處,外人無法窺探其中的真實課題。從身心靈、情緒界線的理論到實踐,唯有不斷嘗試與調整,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2022/09/26
每次到了果園姑婆就會給小三子一個斗笠來裝水梨,小三子總是挑到個頭小、果皮顏色又深的梨(其實這是符合小三子的身高僅能採到的梨),經常被笑挑沒有人要的,然後姑婆就會在果園裡挑最大、最好的水梨放到斗笠中,讓小三子先拿會回家中。小三子平衡感不好已經從之前走田埂展露無遺,加上路又不平,常會“叩”踢到東西,
Thumbnail
2022/09/26
每次到了果園姑婆就會給小三子一個斗笠來裝水梨,小三子總是挑到個頭小、果皮顏色又深的梨(其實這是符合小三子的身高僅能採到的梨),經常被笑挑沒有人要的,然後姑婆就會在果園裡挑最大、最好的水梨放到斗笠中,讓小三子先拿會回家中。小三子平衡感不好已經從之前走田埂展露無遺,加上路又不平,常會“叩”踢到東西,
Thumbnail
2022/09/12
既然叫鄉下,“人”自然是配角,各類的生物都有可能出現。新竹風大,印象中在各稻田間有很多竹林斑塊,在農忙期間(一般是插秧和割稻的時間)和夏季是很好的乘涼休息的地方。這個空間不只是人們喜歡,其牠生物也一樣,天熱時也會來乘涼,當然也包括小三子最怕害的...
Thumbnail
2022/09/12
既然叫鄉下,“人”自然是配角,各類的生物都有可能出現。新竹風大,印象中在各稻田間有很多竹林斑塊,在農忙期間(一般是插秧和割稻的時間)和夏季是很好的乘涼休息的地方。這個空間不只是人們喜歡,其牠生物也一樣,天熱時也會來乘涼,當然也包括小三子最怕害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門前的鐵枝路 小時候搬家,發現 大大的日式窗戶望出去,遠遠的是鐵枝路 沒很遠,也不近 吐著煙,長長的一條火車出現在稻田那頭 小孩,第一個看到,高聲呼喚 所有的小孩快快跑到窗台前 小手揮舞,嘴巴歡呼,小腳跳著榻榻米 往右邊走,載我去宜蘭外婆家, 往左,到頭城的姑姑家 很久很久才會通過烏烏黑的山洞,到
Thumbnail
◆門前的鐵枝路 小時候搬家,發現 大大的日式窗戶望出去,遠遠的是鐵枝路 沒很遠,也不近 吐著煙,長長的一條火車出現在稻田那頭 小孩,第一個看到,高聲呼喚 所有的小孩快快跑到窗台前 小手揮舞,嘴巴歡呼,小腳跳著榻榻米 往右邊走,載我去宜蘭外婆家, 往左,到頭城的姑姑家 很久很久才會通過烏烏黑的山洞,到
Thumbnail
人生就如搭乘一班單程的火車之旅,終點必須下車,單看一路過程、途中風光是否精彩!
Thumbnail
人生就如搭乘一班單程的火車之旅,終點必須下車,單看一路過程、途中風光是否精彩!
Thumbnail
目的地的火車站還是日治時期修建的一層木造建築,非常優雅的矗立著,如今現代化的建築,則少了一點靈魂和在地感。火車站的前廣場有三棵大榕樹,許多人圍在樹下下棋,從出站開始母親就開始零零星星的在打招呼,從車站到外婆家之間還有一大段的路程要步行,這段路程其實並不好走。先是沿著沒有人行道的省道邊走約500公尺
Thumbnail
目的地的火車站還是日治時期修建的一層木造建築,非常優雅的矗立著,如今現代化的建築,則少了一點靈魂和在地感。火車站的前廣場有三棵大榕樹,許多人圍在樹下下棋,從出站開始母親就開始零零星星的在打招呼,從車站到外婆家之間還有一大段的路程要步行,這段路程其實並不好走。先是沿著沒有人行道的省道邊走約500公尺
Thumbnail
以前念小學時放暑假,就是搭藍皮對號快車去下港阿媽家住,車頂架著綠色的風扇轉呀轉,窗外的風也會不時灌進來,就這樣從北部一站一站的晃著,忘記數了幾次嗚漆嗎黑的山洞,轟隆隆進洞時要記得把窗戶關起來,不然臉上就會有一層黑灰,年紀小不夠力氣放下窗戶時,旁邊站著的叔叔就會主動幫忙,然後看著他小小說聲謝謝。
Thumbnail
以前念小學時放暑假,就是搭藍皮對號快車去下港阿媽家住,車頂架著綠色的風扇轉呀轉,窗外的風也會不時灌進來,就這樣從北部一站一站的晃著,忘記數了幾次嗚漆嗎黑的山洞,轟隆隆進洞時要記得把窗戶關起來,不然臉上就會有一層黑灰,年紀小不夠力氣放下窗戶時,旁邊站著的叔叔就會主動幫忙,然後看著他小小說聲謝謝。
Thumbnail
摯友樊瓊霞小姐的童年故事,讓我初聽聞時感動落淚,爰提筆記下樊家父母中年喪子的椎心鉅痛,以及樊家子女幼時讓人羨慕萬分的精采童年。
Thumbnail
摯友樊瓊霞小姐的童年故事,讓我初聽聞時感動落淚,爰提筆記下樊家父母中年喪子的椎心鉅痛,以及樊家子女幼時讓人羨慕萬分的精采童年。
Thumbnail
火車快飛、火車快飛,穿過高山渡過小溪,不知跑了幾百里; 快到家裡,快到家裡,看見媽媽真歡喜。 民國70年代,台北市的北平東路旁還有著長長的鐵道,那是台鐵縱貫線的一部分。除了鐵路,那裡還有著我幼稚園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火車快飛、火車快飛,穿過高山渡過小溪,不知跑了幾百里; 快到家裡,快到家裡,看見媽媽真歡喜。 民國70年代,台北市的北平東路旁還有著長長的鐵道,那是台鐵縱貫線的一部分。除了鐵路,那裡還有著我幼稚園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小時候最愛坐火車,每次回外婆家都坐火車,火車空間比較大,還可以走動上廁所,我最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窗外的景致,看著藍天,我們是海線,還可以看見遠方的海岸線,記得我和哥哥住在外婆家有一段時光,媽媽帶我們回台北團聚時,坐在火車上聊天,吃著台鐵便當,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回憶。 火車成了我最喜
Thumbnail
小時候最愛坐火車,每次回外婆家都坐火車,火車空間比較大,還可以走動上廁所,我最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窗外的景致,看著藍天,我們是海線,還可以看見遠方的海岸線,記得我和哥哥住在外婆家有一段時光,媽媽帶我們回台北團聚時,坐在火車上聊天,吃著台鐵便當,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回憶。 火車成了我最喜
Thumbnail
覺得很美的車站角落 是這樣子的,我從小就很喜歡自己家鄉的日式車站,記得以前沒有像現在那樣多的觀光客來此打卡,那時候車站還沒有蓋新的高架鐵路,也沒有開設咖啡廳和整治美美的花草樹木和裝置藝術作品呢。 很喜歡小時候,和媽媽弟弟一起做那時候的藍皮火車(沒有冷氣只有電扇的普通號火車)到屏東市區的唯一一間百貨公
Thumbnail
覺得很美的車站角落 是這樣子的,我從小就很喜歡自己家鄉的日式車站,記得以前沒有像現在那樣多的觀光客來此打卡,那時候車站還沒有蓋新的高架鐵路,也沒有開設咖啡廳和整治美美的花草樹木和裝置藝術作品呢。 很喜歡小時候,和媽媽弟弟一起做那時候的藍皮火車(沒有冷氣只有電扇的普通號火車)到屏東市區的唯一一間百貨公
Thumbnail
有一站,司機在下方開車,用廣播呼叫一位青年,問他一些問題,但他沒聽見。我試著想去叫這個青年,他也沒聽見。 司機說:「謝謝你小姐,沒關係,這樣就好。」 隔壁的阿嬤跟我說,這孩子是自閉症。 她的說法很溫暖,好像他們也都認識了很久一樣。 一台公車,好像一個小小的村子。而我是誤入這個村莊的訪客。
Thumbnail
有一站,司機在下方開車,用廣播呼叫一位青年,問他一些問題,但他沒聽見。我試著想去叫這個青年,他也沒聽見。 司機說:「謝謝你小姐,沒關係,這樣就好。」 隔壁的阿嬤跟我說,這孩子是自閉症。 她的說法很溫暖,好像他們也都認識了很久一樣。 一台公車,好像一個小小的村子。而我是誤入這個村莊的訪客。
Thumbnail
收拾行囊的日子,總是充滿期盼,因為代表著暫時或永久地離開現有的環境,可能是探親、可能是旅行、也可能是被動地或主動的追尋新的生活模式,無論啟程的理由是甚麼,都還是會帶給人不少新鮮感的寄託。 一直都由媽咪帶著女兒坐火車去找爸爸,這次是第一次爸爸和母女倆一同坐火車到離開家的目的地。三個半小時的車程果然令
Thumbnail
收拾行囊的日子,總是充滿期盼,因為代表著暫時或永久地離開現有的環境,可能是探親、可能是旅行、也可能是被動地或主動的追尋新的生活模式,無論啟程的理由是甚麼,都還是會帶給人不少新鮮感的寄託。 一直都由媽咪帶著女兒坐火車去找爸爸,這次是第一次爸爸和母女倆一同坐火車到離開家的目的地。三個半小時的車程果然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