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治療時機,血糖才有機會逆轉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診後回到家,王先生告訴老婆說:「醫師叫我要開始學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王太太驚呼一聲:「什麼!聽說打胰島素打到後來會去洗腎、截肢耶…」

「不是這樣啦!」王先生回答:「衛教師說,要趁現在把血糖控制好,之後才不會搞到腎臟壞掉、或糖尿病足。」
「真的嗎?」王太太依舊遲疑著。

聽到施打胰島素針劑,總讓患者與家屬有諸多遲疑,究竟胰島素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請控糖專家來解說。


胰島素是身體本來就需要的荷爾蒙

奇美醫院內分泌科田凱仁醫師表示,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臟分泌,人體不可或缺荷爾蒙,其功能是幫助葡萄糖進入體內細胞。在我們進食、消化之後,葡萄糖會由腸道吸收進到血液中,也就是所謂的「血糖」。胰島素能促使身體細胞吸收血糖,使血糖濃度下降,並讓葡萄糖成為肌肉、腦部等各個器官的燃料。
「假使身體的胰島素不足、或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差,血糖就會居高不下,」田凱仁醫師提醒大家:「超標的血糖,等於讓器官泡在糖水之中,會持續造成各種器官的損傷。」


不能靠感覺,血糖超標不能拖!


究竟血糖多少叫做超標呢?田凱仁醫師解釋,目前常用的幾個診斷標準,包括空腹血糖值超過126 mg/dL,口服葡萄糖測試兩小時後的血糖值大於200 mg/dL,或抽血檢查醣化血色素(HbA1C)數值超過6.5%,都叫做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可能表現出「三多一少」的症狀,變得吃多、喝多、尿多,體重反而下降。然而,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有些人在被驗到血糖過高時,還會質疑的說,「我都沒有不舒服,為何要吃藥?」田凱仁醫師指出,若檢測到血糖值超標,醫師會請患者調整飲食內容,並增加運動。假使血糖仍舊很高,就得使用藥物降下血糖。會建議患者服藥,通常不是為了治療症狀。因為糖尿病相關症狀,往往要在血糖值很高,甚至高到3、400 mg/dL時才會出現。糖尿病初期,血糖通常沒那麼高,需要靠檢驗才曉得。然而,即使沒有症狀,超標的血糖已經在持續侵蝕破壞我們的身體。高血糖可能造成血管損傷,連帶使各個器官受損,像是視網膜病變、視力愈來愈差、腎功能下降、或神經病變、手腳麻木等。

血糖超標千萬不能靠症狀來感覺,為了避免慢性併發症,一定要趕快治療。


善用胰島素,幫助控血糖 

田凱仁醫師說,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胰島素一直是個很重要的藥物。第一型糖尿病起因於本身胰臟難以分泌足量胰島素;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可能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夠敏感,但病情加重後,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也愈來愈差。胰島素是身體調控血糖的必要荷爾蒙,當胰臟無法自行分泌出足量的胰島素,就需要仰賴針劑補充,才能避免血糖居高不下。

「傳統觀念常認為,糖尿病要非常嚴重,才需要使用胰島素。」田凱仁醫師解釋:「其實不然,我們認為胰島素是很好的治療工具,不要延誤打針的治療,反而能讓胰臟獲得最好的保護。」胰島素是人體本來就需要的荷爾蒙,補充胰島素不會導致洗腎、失明、截肢;反而是不將血糖控制好,才會導致洗腎、失明、截肢。
田凱仁醫師提到,現在高血糖的患者年齡下修,許多患者可能年紀輕輕才30出頭,就因為生活壓力大、生活步調緊湊、工作需要輪班等諸多原因而讓血糖失控超標,公司體檢時抽血一驗血糖值甚至高達400 mg/dL到500 mg/dL。面對這些患者,除了飲食、運動、口服藥之外,針劑的介入也很重要。目前有很多研究報告認為,如果盡早用胰島素介入,胰臟有機會修復。

「之前遇到一位年輕患者,血糖值高達5、600 mg/dL,還曾經住到加護病房。他能接受這樣的治療觀念,所以使用口服藥,並加上一天一針長效型的胰島素。」田凱仁醫師回憶,「經過幾個月後,我們停掉胰島素,甚至後來連口服藥也停掉了,他就靠著調整生活、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維持得不錯。從前糖化血色素很高,現在都能在正常範圍內。」面對糖尿病,一定要盡早介入治療,胰臟才有機會復原,對血糖控制非常有利。田凱仁醫師說,部分患者恢復得不錯,甚至有機會完全擺脫藥物呢!


使用胰島素的障礙

臨床上建議患者使用針劑胰島素時,常會遇到幾個障礙,一個是「聽說」用胰島素不好,另一個則是不太會操作。

患者經常聽信謠言,誤以為施打胰島素對身體有害,可能導致洗腎,然而這些副作用其實是「沒有好好控制血糖的結果」,並不是「藥物造成的結果」。田凱仁醫師一再強調,放任血糖過高,就是讓身體泡在糖水裡,全身器官都會愈來愈不健康,產生帶來愈多的併發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所以大家不要再錯置這些因果關係了!唯有早一點介入,好好控制血糖,才是避免洗腎、失明的最佳策略。
另外,因為大家對打針較不熟悉,聽到要打針就很怕麻煩,覺得吃藥比較簡單。為了幫助患者克服障礙,多數醫院都有衛教師,能好好教導病友們如何抽藥、打藥。目前也有很多病友團體,只要與有經驗的糖友們聊聊控糖的歷程,便能更有信心、更正向的面對糖尿病。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把握治療時機,血糖才有機會逆轉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8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按時回診對我來說,就像是驗收控糖表現的時間!從確診到現在,默默的持續回診追蹤六年,糖化血色素一直控制在6.2%,也沒有產生其他併發症呢!」50歲的模範糖友劉先生說,「平常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加上飲食及運動的調整,你會感受到身體也給予你正向的回饋,對我來說,血糖控制在標準值內,就是好好治療的動力。」
接受一個新的肝臟,就像是獲得重生,「希望患者好好珍惜照顧自己的身體,」李威震醫師殷切地交待:「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務必改掉各種不良生活習慣,記得按時服藥,並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
導致吸入性肺炎的原因是甚麼?為何會引發這麼嚴重後果? 正常吞嚥功能需要一連串知覺回饋、肌群協調,才能順利完成,當吞嚥的肌肉虛弱、感覺功能較差,便容易在進食過程中出現嗆咳,嚴重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
「同學們,我被診斷出糖尿病了,大家也要注意身體啊!」阿德在大學同學的群組上留言寫道:「可能是太常熬夜又不運動,畢業十年就胖了20幾公斤。」 一看到訊息,同學們紛紛留言: 「我們還不到35歲,原來也會得糖尿病啊!」 「唉…我都不敢去檢查!」 「你有什麼症狀嗎?」
我們可以用廚師煮飯來比喻腸道發炎的程度,輕到中度是小火燉煮,中到重度則是大火快炒。輕到中度可以使用傳統藥物把小火控制住;但若是中度到重度,傳統藥物可能已經緩不濟急,除了在急性期可以使用類固醇,也要盡快移到生物製劑的介入。請腸胃專科醫師說明白。
腦下垂體是人體的「內分泌中樞」,腦下垂體腫瘤常見症狀包括不正常分泌乳汁、巨人症、肢端肥大症、高血壓、高血糖等,若壓迫視神經,會有雙眼靠外側的視野缺損,感覺很像在隧道裡面一樣。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生腦下垂體瘤,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
「按時回診對我來說,就像是驗收控糖表現的時間!從確診到現在,默默的持續回診追蹤六年,糖化血色素一直控制在6.2%,也沒有產生其他併發症呢!」50歲的模範糖友劉先生說,「平常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加上飲食及運動的調整,你會感受到身體也給予你正向的回饋,對我來說,血糖控制在標準值內,就是好好治療的動力。」
接受一個新的肝臟,就像是獲得重生,「希望患者好好珍惜照顧自己的身體,」李威震醫師殷切地交待:「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務必改掉各種不良生活習慣,記得按時服藥,並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
導致吸入性肺炎的原因是甚麼?為何會引發這麼嚴重後果? 正常吞嚥功能需要一連串知覺回饋、肌群協調,才能順利完成,當吞嚥的肌肉虛弱、感覺功能較差,便容易在進食過程中出現嗆咳,嚴重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
「同學們,我被診斷出糖尿病了,大家也要注意身體啊!」阿德在大學同學的群組上留言寫道:「可能是太常熬夜又不運動,畢業十年就胖了20幾公斤。」 一看到訊息,同學們紛紛留言: 「我們還不到35歲,原來也會得糖尿病啊!」 「唉…我都不敢去檢查!」 「你有什麼症狀嗎?」
我們可以用廚師煮飯來比喻腸道發炎的程度,輕到中度是小火燉煮,中到重度則是大火快炒。輕到中度可以使用傳統藥物把小火控制住;但若是中度到重度,傳統藥物可能已經緩不濟急,除了在急性期可以使用類固醇,也要盡快移到生物製劑的介入。請腸胃專科醫師說明白。
腦下垂體是人體的「內分泌中樞」,腦下垂體腫瘤常見症狀包括不正常分泌乳汁、巨人症、肢端肥大症、高血壓、高血糖等,若壓迫視神經,會有雙眼靠外側的視野缺損,感覺很像在隧道裡面一樣。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生腦下垂體瘤,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常在忙碌的工作後,習慣用一瓶冰涼的含糖飲料來解渴。雖然這些飲料帶來短暫的舒適感,但長期攝取高糖食品會讓我們走向胰島素抵抗的危險邊緣,甚至可能引發2型糖尿病。看似瘦削的體型下,隱藏著內臟脂肪的堆積,這對健康有著潛在威脅。我們需要透過更聰明的飲食選擇來維持身體健康,避免糖分陷阱。
Thumbnail
第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與胰島素抵抗有關。運動不僅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還可促進細胞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透過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的結合,患者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並減少胰島素需求及抵抗風險。將運動納入日常生活,並搭配健康飲食及體重管理,對預防及管理第2型糖尿病有顯著益處。
Thumbnail
胰島素在我們健康中的關鍵角色,從控制血糖、脂肪儲存到慢性炎症及代謝疾病的發展,胰島素的平衡對於保持健康至關重要。我們將了解如何透過調整飲食、增加運動以及管理壓力來穩定胰島素水平,從而減少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Thumbnail
瞭解胰島素與減肥之間的關係,以及調節胰島素水平對於減肥效果的重要性。本文將從醫學和營養學的角度,探討胰島素的基本功能、與減肥的關係,並提供了控制胰島素水平的有效方法。
Thumbnail
理解有害的加工糖與來自新鮮水果的有益糖的區別對健康至關重要。 在普遍的減糖趨勢中,認識糖的多樣影響,包括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讓我們深入探討甜蜜的真相,實現最佳健康。
Thumbnail
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5%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Thumbnail
糖尿病與肥胖息息相關,並且在現代社會當中,往往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如何透過適當措施來避免已成為這個時代的關鍵議題。不斷推陳出新的各種藥物和針劑,影響了人們對於肥胖控制與糖尿病治療的觀念,甚至認為單靠藥物與針劑便能夠控制這一切.....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常在忙碌的工作後,習慣用一瓶冰涼的含糖飲料來解渴。雖然這些飲料帶來短暫的舒適感,但長期攝取高糖食品會讓我們走向胰島素抵抗的危險邊緣,甚至可能引發2型糖尿病。看似瘦削的體型下,隱藏著內臟脂肪的堆積,這對健康有著潛在威脅。我們需要透過更聰明的飲食選擇來維持身體健康,避免糖分陷阱。
Thumbnail
第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與胰島素抵抗有關。運動不僅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還可促進細胞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透過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的結合,患者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並減少胰島素需求及抵抗風險。將運動納入日常生活,並搭配健康飲食及體重管理,對預防及管理第2型糖尿病有顯著益處。
Thumbnail
胰島素在我們健康中的關鍵角色,從控制血糖、脂肪儲存到慢性炎症及代謝疾病的發展,胰島素的平衡對於保持健康至關重要。我們將了解如何透過調整飲食、增加運動以及管理壓力來穩定胰島素水平,從而減少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Thumbnail
瞭解胰島素與減肥之間的關係,以及調節胰島素水平對於減肥效果的重要性。本文將從醫學和營養學的角度,探討胰島素的基本功能、與減肥的關係,並提供了控制胰島素水平的有效方法。
Thumbnail
理解有害的加工糖與來自新鮮水果的有益糖的區別對健康至關重要。 在普遍的減糖趨勢中,認識糖的多樣影響,包括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讓我們深入探討甜蜜的真相,實現最佳健康。
Thumbnail
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5%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Thumbnail
糖尿病與肥胖息息相關,並且在現代社會當中,往往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如何透過適當措施來避免已成為這個時代的關鍵議題。不斷推陳出新的各種藥物和針劑,影響了人們對於肥胖控制與糖尿病治療的觀念,甚至認為單靠藥物與針劑便能夠控制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