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敬佩.擁有神奇魔法的設計大師--三宅一生

記憶/敬佩.擁有神奇魔法的設計大師--三宅一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6年6月,我在日本東京的國立新美術館,看三宅一生回顧展。展場內禁止攝影(是能讓人專注看展的德政!),展場外則有這一件按照他設計的服裝等比放大的吊掛式陳列、吸睛且氣勢懾人地懸在國立新美術館超有特色的咖啡座上端,三宅一生的服裝設計、與黑川紀章的建築設計,兩位大師的傑作在此時此處、演繹出火花四射的精采輝映!

2016年6月,我在日本東京的國立新美術館,看三宅一生回顧展。展場內禁止攝影(是能讓人專注看展的德政!),展場外則有這一件按照他設計的服裝等比放大的吊掛式陳列、吸睛且氣勢懾人地懸在國立新美術館超有特色的咖啡座上端,三宅一生的服裝設計、與黑川紀章的建築設計,兩位大師的傑作在此時此處、演繹出火花四射的精采輝映!

2016年6月,因為一個契機: 在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行的「三宅一生の仕事」回顧展(展期: 2016/3/16~6/13),我說走就走地、獨自買了機票訂了住宿、飛去東京看這個展覽。

攝於2016年三宅一生回顧展的現場--布條上,是該展覽的主視覺,呈現三宅一生一貫的洗鍊風格。

攝於2016年三宅一生回顧展的現場--布條上,是該展覽的主視覺,呈現三宅一生一貫的洗鍊風格。


昨天一陣忙碌間,聽聞三宅一生癌逝的消息,腦海馬上浮現看展的記憶。回到家翻出塵封多年的照片檔... 硬碟裡看展那一天的照片檔,只見展場外圍與門口寥寥幾張、這才猛然想起: 這場展覽是禁止攝影的。但展場的一切,至今仍印象猶新且深地存在腦中。比如某展間一台偌大的機器靜靜站在spotlight中央、現場運作示範三宅一生的招牌皺褶衣是如何製作出來的(然後被眼前景象說服、秒懂為何這種衣服要價不便宜~)。

↑上列這段影片中,有2016年三宅一生回顧展「三宅一生の仕事」展場畫面--
包含最為世人所知的皺褶布料、別開生面的製作過程現場展演。
影片中也有三宅一生本人工作中、看著模特兒穿上自己設計的服裝走動的身影,
當他含笑說道: 「感覺是會開心的衣服」時,充分務實地展現與提醒人們--
服裝之於人的核心價值與意義--莫過於穿了會開心,因適合與好看而真正開心。

↑上列這段影片,可以速看這場展覽現場的精采陳列與展品。
在我心目中,三宅一生的服飾,不單純是穿在身上的衣裝、
已然像是一件件有型有款、各有靈魂與個性的立體雕塑般的藝術品了...

raw-image


身為一個小鐵粉,曾咬著牙狠下心買過幾件他(副牌)的衣服(還有一枚適合在秋冬別在大衣或外套上的奇特不規則的、跟我拳頭差不多大的皺褶布胸針;以及、居然還有買過... 品牌選曲的概念音樂黑膠!)。在日本買因為拿出護照還可以退稅,想來頗為划算(假如是現在,日圓匯率比起看展的那一年更低了、我應當會更勇敢入手敗家吧...,哈哈!)。

三宅一生的設計在我心目中很藝術、前衛、也很科學--試想: 只要給他一塊布、他就能做成一件皺褶衣(據說這靈感來自於傳統日本和服--和服也是拿出一整塊布料就可做成一件衣服的概念而來),不靠傳統的打版剪裁縫合是要怎麼做出來呢? 他就是做得到、這可是經過縝密計算的(比如相當創新獨到的"132.5 ISSEY MIYAKE"設計概念)。他的衣服多數看來都類似藝術品或一種立體雕塑,套在不同體型與氣質的人身上會展現不同的效果(一種神奇的化學反應)。回顧著照片、還有歷久彌新的衣服與胸針,不後悔我那些年的衝動下手啊(就當作--自己在投資藝術品吧)!

↑這段影片,三宅一生現身說法,談著他的"132.5 ISSEY MIYAKE"設計概念。
這個融入日本傳統摺紙與幾何計算的設計,讓乍看是2D平面、摺紙般的布料,
動手拉開後、瞬間變成3D立體;再進一步完全展開成為5D的連身服裝,
出神入化、宛如魔法。

日本廣島出身的三宅一生是原爆倖存者,幼年大難不死躲過廣島原爆的他,身心想必應該是帶著長期難以抹滅的戰爭創傷、但這樣的他長壽並不凡地活過了84個年頭。幸好,無情的戰火沒有帶走他,留下了才華洋溢的他、在人間對服裝設計施以許多令人出奇不意的魔法,總是走在時代與眾人的前面好幾步、神奇地提早引領人們遇見未來。

What a legendary fashion designer! Issey Miyake, you will be missed for good.

從另一個角度看三宅一生的設計,總是可以窺見不同的新鮮驚喜! (攝於2016年、國立新美術館)

從另一個角度看三宅一生的設計,總是可以窺見不同的新鮮驚喜! (攝於2016年、國立新美術館)

avatar-img
Diane Yang的沙龍
100會員
149內容數
把親自走過、看過的藝文展覽收集起來。 把每一個展場上的感動與震撼記錄下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iane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5月11日貴賓預展日、5月12~14日開放給大眾購票參觀。主辦方為Art Assembly、「 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 台北當代」是旗下首個藝博會品牌。今年一掃疫情連續干擾的陰霾,帶著90家畫廊回歸疫情前的盛況.
不跟隨、也不刻意帶頭創造流行;不去多想趨勢、沒有所謂的「過時」的概念,希望品牌生產販售出去的每一件產品,能成為顧客生命中的美好記憶、陪伴擁有與使用minä perhonen的每個人在各自的人生路上長長久久向前走,而不是過季就丟。這位自謙不完美、人生中有缺陷有遺憾;不擅長短跑、但非常有耐力及熱情好好長
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開展第一天我就迫不急待去看了。時隔一個月,看展時的悸動與驚艷依然在腦海心頭久久迴盪、念念不忘... 皆川明的美好設計,現在起直到2023年2月19日,走一趟高雄市立美術館,置身涵蓋一到二樓的展間,就可以深度認識這位超過大半生醉心於設計、至今依然在崗位上兢兢業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5月11日貴賓預展日、5月12~14日開放給大眾購票參觀。主辦方為Art Assembly、「 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 台北當代」是旗下首個藝博會品牌。今年一掃疫情連續干擾的陰霾,帶著90家畫廊回歸疫情前的盛況.
不跟隨、也不刻意帶頭創造流行;不去多想趨勢、沒有所謂的「過時」的概念,希望品牌生產販售出去的每一件產品,能成為顧客生命中的美好記憶、陪伴擁有與使用minä perhonen的每個人在各自的人生路上長長久久向前走,而不是過季就丟。這位自謙不完美、人生中有缺陷有遺憾;不擅長短跑、但非常有耐力及熱情好好長
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開展第一天我就迫不急待去看了。時隔一個月,看展時的悸動與驚艷依然在腦海心頭久久迴盪、念念不忘... 皆川明的美好設計,現在起直到2023年2月19日,走一趟高雄市立美術館,置身涵蓋一到二樓的展間,就可以深度認識這位超過大半生醉心於設計、至今依然在崗位上兢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