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看保險:壽險、投連險、儲蓄保(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寫在最前

在我媽媽的眼裏,買保險某程度上是浪費錢,買人壽,死掉之後家人才拿到錢;買醫療,往往到退保的時候也沒有理賠過;買儲蓄保,在你用錢的年紀錢都被套在裹邊。所以我媽媽覺得比起買保險產品,不如加入當公務員,醫療保障、福利都好,工資也每年穩定地比通脹加得多。

先不討論公務員的待遇問題,單純來看看保險產品。我是在大學後期開始買保險產品,當時是因為一位莊員(大學時代的社團成員)成為了保險銷售,在他的建議下,當時買了供款25年的人壽保險、供款25年的基金(投資相連險)、醫療保險加上不少附加保障、危疾保險,還有1份供款5年的儲蓄保險。

後來這位莊員不再做保險銷售了,我就換了另一位經紀,在自願醫保計劃推出的時候,我就將醫療保險改成自願醫保。同時有另一位朋友開始做保險銷售,他跟我梳理了一下我所有保險的保障範圍,也分析了一些可能因為產品年代久遠/代理年資問題,放到現在未必是最適合的產品。我又跟這位朋友買了1份意外保險和先後買了2份儲蓄保險。這就是我目前仍然生效的保單。

有些簡單將收入按比例分配的文章會說,保險佔收入的10%,但我買的保險比較多,也有儲蓄保險的供款,所以每年投入在保險的供款(人壽、基金、危疾、意外、醫保、儲蓄)額佔了工資大部份(之前是1/3,後來是接近1/5)。如果時間能夠重新回到過去,我應該會對保險的保障範圍有另外的選擇。

人壽保險

對於大學剛畢業的人來說,家庭支柱或重擔一般不是很重,所以職場新鮮人是不需要買人壽保險的。因為以剛投身社會的工資,負擔不起很高的保費,保障額度其實不高,對於家庭生計來說影響不大。而在買人壽保險的時候,市場上有3種人壽保險產品,定期、終身、及儲蓄三種(儲蓄保險是有小量人壽保障,我印象中可能賠105%供款額),它們的性質也會影響到最終的保障。

raw-image

所以近年在虛擬保險發牌後,市場上也有些聲音建議,投保人壽保險應該要選定期人壽保險,保費會較低,萬一在保障期內身故,家人得到的保障也會比終身人壽保險或儲蓄人壽保險高。

另外之前看過《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一書,裏邊也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真的要因應需求購買壽險:

菲比是個有工作的單親媽媽,她有一個10歲的女兒。菲比必須扶養女兒,因此顯然需要保險。但這是否就意味著,她需要為自己的後半輩子投保保險呢?也許是,也許不是。難道大家不會期待自己的女兒到25歲時,就在財務上自給自足嗎?假如會,菲比就只需要為自己接下來15年的人生投保保險,以便替女兒把這個空檔銜接起來。因此你可以看到,對壽險的需求會因本身的情況而異。

投資相連壽險

投資相連險(或壽險),大概是賣基金產品加一點點人壽額度。但是基金產品可升可跌,在銷售過程中,是說定期定額投資的好處,價格下跌時不用賣出,可以同樣投資金額買入較多的股數。似乎形式與定期存股很像,但要注意的是保險公司提供的選擇是高管理費,大多是1.5%-2%,與買入美股低費率ETF,例如VOO只需要管理費0.02%相差了100倍,在知道市場上有其他超低管理費,而且長期回報合理的選擇時,你還會想選保險公司投資嗎?

而且,即使是已經配置好的基金組合也有很多不同市場和板塊,如果管理苦手的話,要長期正回報真的不容易,我也沒有經常關注,所以最近股市債市都動蕩的情況下,最近3個月,每個月都是持續虧損的(6月到7月更是10萬多一點虧損了5千多一點)。如果說要算比率的話,有些基金虧損超過20%了。

另外,不少基金選項也是強積金也可以選的,瞬間覺得買這種投連險沒意思。性質類近,同樣要綁定較長年期,但強積金自願供款還可以退稅,還有管理費較便宜(~0.75%)的預設選項,為什麼還要買投連險。(除了給經紀送佣金,沒想到還有哪些好處。)

儲蓄保險

記得在大學時聽一位講師說起保險,他說他的保險已經足夠他現在就退休,現在想來,他應該買了不少儲蓄保險。(笑)我購買儲蓄保險的原因是用作強逼自己儲蓄,以前因為錢不多,就想每個月存一部份,然後就和朋友買了一份儲蓄保險,累積15年之後,非保證+保證紅利就等同於1倍的供款,比起做定期或零存整付要好。(但是當時沒感覺到錢綁那麼長的時間的不便,就是置業首期累積慢了,但我也不確定不存在這裏,按我以前的消費習慣,會不會根本沒多少錢存下來。)

後來再買的儲蓄保險則是有供款若干年開始,每年會發放紅利(銷售會以自製消費券來做招徠)確實每年有錢收很不錯,不過也可以積存下去,日後一筆過提出來的。我覺得有幾份儲蓄保不是問題,重點是自己確定不會很早就要退保取回那一筆錢,因為沒有若干年份,你退保連供款的金額也拿不回來。這個儲蓄保,就適合生了孩子,供一份,滾個18年當大學學費,或者多滾幾年作為孩子創業、成家、置業的一些本金。

現在我手頭3份的儲蓄保快供完了,我還在想要不要找一些短期儲蓄保(只綁定3年或1年的時間,提供固定紅利回報,性質給我有點像定期),但最近銀行短期定存利率也不錯,所以還在糾結要不要買。


下星期再來分享關於醫療保障相關的部份。不知道大家對於保險有哪些看法呢?

和你淺語日常,發現生活點滴。感謝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淺語日常Shallow Talk Daily的沙龍
14會員
25內容數
空閒時喜愛閱讀,想要與你分享在書中得到的啟發。
2023/02/28
利用有償問卷,將等車等人等下班的零碎時間變現!也許你會遇到自己常用的品牌或服務,有機會透過問卷來反映意見!不過問卷不能賺大錢,也有機會涉及個人資訊,但你有權選擇中止問卷,避免透露個人資料。
Thumbnail
2023/02/28
利用有償問卷,將等車等人等下班的零碎時間變現!也許你會遇到自己常用的品牌或服務,有機會透過問卷來反映意見!不過問卷不能賺大錢,也有機會涉及個人資訊,但你有權選擇中止問卷,避免透露個人資料。
Thumbnail
2023/02/19
不愛喝水、經常喝含糖飲料,對身體不好,因為水是一個身體很重要的成份,對代謝很重要。而且過多的糖份會讓人對糖有種依賴,難以逃脫含糖飲料的魔掌,更直觀的反映在慢慢緊起來的腰圍和上升的體重。看着體重計上的數字,我就開始戒含糖飲料,到後來也將每天增加喝水量放到日程。
Thumbnail
2023/02/19
不愛喝水、經常喝含糖飲料,對身體不好,因為水是一個身體很重要的成份,對代謝很重要。而且過多的糖份會讓人對糖有種依賴,難以逃脫含糖飲料的魔掌,更直觀的反映在慢慢緊起來的腰圍和上升的體重。看着體重計上的數字,我就開始戒含糖飲料,到後來也將每天增加喝水量放到日程。
Thumbnail
2023/02/14
你知道自己有多少物品嗎?如果不買非必要用品時,可以省下多少錢?看畢Cait Flanders的《不消費的一年》以及其他創作者的「不消費的一年挑戰」,我決定也要來試試看!
Thumbnail
2023/02/14
你知道自己有多少物品嗎?如果不買非必要用品時,可以省下多少錢?看畢Cait Flanders的《不消費的一年》以及其他創作者的「不消費的一年挑戰」,我決定也要來試試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歡迎再次收看保險系列,這相對是一個比較枯橾的單元. 若你能將這一系到的保險文章看完,相信你會有很大的收穫的 !
Thumbnail
歡迎再次收看保險系列,這相對是一個比較枯橾的單元. 若你能將這一系到的保險文章看完,相信你會有很大的收穫的 !
Thumbnail
23歲出社會後的第一件事,媽媽即是請姑姑來家裡幫我規劃第一份保單,傻不隆冬的我只記得有簽字、寫基本資料跟付錢,買了什麼根本不知道!但我相信很多人都一定也都是這樣!10年過去了,資訊更加透明,買東西時大家都習慣上網查查評價跟內容,買保險這種長年的繼續性契約怎能不自己了解一下為自己權益把關呢?
Thumbnail
23歲出社會後的第一件事,媽媽即是請姑姑來家裡幫我規劃第一份保單,傻不隆冬的我只記得有簽字、寫基本資料跟付錢,買了什麼根本不知道!但我相信很多人都一定也都是這樣!10年過去了,資訊更加透明,買東西時大家都習慣上網查查評價跟內容,買保險這種長年的繼續性契約怎能不自己了解一下為自己權益把關呢?
Thumbnail
對於多數資源有限的一般家庭,把錢花在刀口上,在保額足夠的狀況下嚴控保費直到財務自由是必要的。保險應該怎麼買才能用最低預算得到足夠的保障呢?不妨參考以下準則
Thumbnail
對於多數資源有限的一般家庭,把錢花在刀口上,在保額足夠的狀況下嚴控保費直到財務自由是必要的。保險應該怎麼買才能用最低預算得到足夠的保障呢?不妨參考以下準則
Thumbnail
保險幾乎是現代人都會買的金融商品,好的保險商品可以幫助你用很低的成本獲得一定程度的保障,保險商品有很多,舉凡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重大疾病/傷病險、長照險、失能險、儲蓄險、年金險、投資型壽險等。
Thumbnail
保險幾乎是現代人都會買的金融商品,好的保險商品可以幫助你用很低的成本獲得一定程度的保障,保險商品有很多,舉凡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重大疾病/傷病險、長照險、失能險、儲蓄險、年金險、投資型壽險等。
Thumbnail
保險種類多,哪些該保?哪些該把錢花在刀口上?一般人除非自己有興趣研究,否則大多是聽親戚朋友當保險業務的推薦,有良心的會真的依照保險原則給建議,有的卻只是想賺取高額佣金,尤其是終身險與定期險兩種保障與保費落差很大的險種,保錯不是保障不足,不然就是未來繳不起保費,不可不慎。
Thumbnail
保險種類多,哪些該保?哪些該把錢花在刀口上?一般人除非自己有興趣研究,否則大多是聽親戚朋友當保險業務的推薦,有良心的會真的依照保險原則給建議,有的卻只是想賺取高額佣金,尤其是終身險與定期險兩種保障與保費落差很大的險種,保錯不是保障不足,不然就是未來繳不起保費,不可不慎。
Thumbnail
保險為我們提供財務防線,讓我們在不幸遇上疾病、意外等突發狀況時,能獲取應急資金渡過難關。保險的保障額越高,保費亦會拾級而上,或對投保人的財務造成負擔。我們應如何在保費預算及保障之間作出平衡與取捨?
Thumbnail
保險為我們提供財務防線,讓我們在不幸遇上疾病、意外等突發狀況時,能獲取應急資金渡過難關。保險的保障額越高,保費亦會拾級而上,或對投保人的財務造成負擔。我們應如何在保費預算及保障之間作出平衡與取捨?
Thumbnail
《錢難賺:保險別亂買》 原本對保險近乎一無所知的我,在閱讀完《理財盲點》之後,開始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進而閱讀了《錢難賺:保險別亂買》一書。原本就有在接觸投資理財,但從沒想過保險也和理財關係密切。或許正是因為人生莫測難料,我們需要透過保險以降低財政扛不起的風險。但保險買的越貴、越多,保障就真的越全面
Thumbnail
《錢難賺:保險別亂買》 原本對保險近乎一無所知的我,在閱讀完《理財盲點》之後,開始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進而閱讀了《錢難賺:保險別亂買》一書。原本就有在接觸投資理財,但從沒想過保險也和理財關係密切。或許正是因為人生莫測難料,我們需要透過保險以降低財政扛不起的風險。但保險買的越貴、越多,保障就真的越全面
Thumbnail
保險與投資本質上的不同,我希望投資可以賺錢,可是我不會希望我的保險有朝一日能夠賺大錢(領保險金)。
Thumbnail
保險與投資本質上的不同,我希望投資可以賺錢,可是我不會希望我的保險有朝一日能夠賺大錢(領保險金)。
Thumbnail
年輕人錢難賺 怎麼更聰明的安排保險的配置呢?
Thumbnail
年輕人錢難賺 怎麼更聰明的安排保險的配置呢?
Thumbnail
有次一個上過我的課的學員跟我說,她一個準客戶因為看了我一篇,寫保險公司可能會出問題的文章,就在猶豫要不要買保險。我從來沒有反對人家買保單,只是我們在替客戶財務做財務規畫的過程中,看到蠻多人花了一堆的錢、但是沒有買到應該有的保障。例如夫妻年薪60萬,1年保費就花了19萬,結果買的都是儲蓄險、終身醫療等
Thumbnail
有次一個上過我的課的學員跟我說,她一個準客戶因為看了我一篇,寫保險公司可能會出問題的文章,就在猶豫要不要買保險。我從來沒有反對人家買保單,只是我們在替客戶財務做財務規畫的過程中,看到蠻多人花了一堆的錢、但是沒有買到應該有的保障。例如夫妻年薪60萬,1年保費就花了19萬,結果買的都是儲蓄險、終身醫療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