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學校、學生保健中心都會有教每天要喝八杯水。但是一天喝到八杯水對你來說容易嗎?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是不渴就不喝水,或者會喝其他飲料、湯水來代替水。不愛喝水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白開水沒有味道、不太吸引,帶水樽出門很麻煩,林林總總的借口,就讓我在便利店、自動販賣機買了不少紙包飲品。後來街上很常見的台式飲品店,偶爾也會點一杯,邊走邊喝。
開始多喝水的契機
不愛喝水、經常喝含糖飲料,對身體不好,因為水是一個身體很重要的成份,對代謝很重要。而且過多的糖份會讓人對糖有種依賴,難以逃脫含糖飲料的魔掌,更直觀的反映在慢慢緊起來的腰圍和上升的體重。看着體重計上的數字,我就開始戒含糖飲料,到後來也將每天增加喝水量放到日程。
那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有的說法是一天八杯水,每杯大約250ml ;也有的說法是體重*30ml或40ml。但重點都是平均分布在一天的不同時間,不要一下子喝很大量的水。
但是一天喝2000ml水,或是八杯水的過程也不容易,這個習慣很常中斷。我以前試過不同的喝水軟件、習慣追蹤軟件,失敗的原因包括:要頻繁打開手機做記錄、喝水軟件的通知被海量的通知掩蓋、看到通知時沒有水在身,轉頭就忘了、打卡記錄中斷。但是看完《原子習慣》之後,我就開始找到方法擊退這些痛點,順利養成喝水的習慣了!
一、在規律的環境中建立這個習慣
開始建立習慣時,我是選在辦公室開始,因為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能夠讓我的習慣開始重覆,慢慢變成一種反射性動作,自動自覺地在辦公室喝到七至八杯水。除了辦公室,學校也是很容易養成習慣的地方,例如在每個課間響鈴的時候就喝水。
二、利用工具讓行動具體
喝水可能會選一隻水杯來讓自己享受喝水的感覺,但是沒有記下喝了多少杯水或喝了多少水,其實很難具體知道自己離目標多遠。所以我們可以加點工具,讓行動具體:
一個2000ml的水壺
給自己買一個2000ml的水壺,每天上午把水壺添滿了,就是一個很具體、很清晰的目標,中午和傍晚就會看到水壺還剩多少水,想着不要浪費水資源,就會督促自己有空就喝水。
有的水壺還附有吸管,連倒水的動作也省了,再忙碌也能輕鬆喝水。
迴紋針策略:在水杯身上貼便利貼
這個策略在《原子習慣》中有提及,書中寫的例子是業務員每打一個電話就把迴紋針轉移到另一個盒子,把所有迴紋針都轉移了,就完成當天的銷售準備工作。日積月累,這個業務員就有很好的業績。
我們也可以參考做法,利用辦公室隨手可見的便利貼來進行這個習慣追蹤。(而且也不是每個辦公室都有足夠的空間放一個私人用的2000ml水壺)
按杯子的容量來算,比如250ml就需要8張便利貼,上班正式工作前貼在杯子上,喝完一杯水就撕下一張便利貼,貼到辦公室不凌亂、不影響工作的位置(例如我是貼在筆筒身上),一邊工作一邊看到還有多少張便利貼就知道自己離目標還有多遠了。
便利貼和水壺的水量提供了一個視覺上的測量,讓你清楚知道自己離目標有多遠,從而推動你完成目標。 當水壺沒有水;所有便利貼都轉移到筆筒,目標就完成。
三、習慣堆疊
我們還可以增加一個習慣堆疊,正式投入工作、開始上課前,就把水壺添滿/在水杯上貼滿統計水量的便利貼,然後開始一天的喝水挑戰。
喝滿八杯水之後的影響
在養成了每天喝2L水的習慣,首先是感受到身體對水的需求,以前很耐渴,但是現在身體會有種感覺,差不多時間要喝水了,連帶在家裏沒有使用2L水壺或迴紋針策略時,也會有意識要去喝水。
味覺敏銳了,喝水多了,令喝茶、奶茶、咖啡減少了,日常飲食比較多是家裏煮的,相對清淡。兩者配合之下,連帶對於味道更敏銳了,吃水果時會更開心,外食的時候也更有滋味(喂)身體也沒有很依賴糖份,甚至之前斷食時,有破戒喝珍奶,突然覺得味道太甜了。(味覺這點我覺得是主觀的影響)
至於體重,因為有同時在做運動或間歇斷食,不清楚喝水的影響,所以是有下降的,肌肉量也沒有減少(雖然還是不到標準)。
《原子習慣》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是一本工具書,說的例子也許是老生常談,但是只要我們真的將之投入到生活當中,慢慢實踐,就會發現好習慣累積的好處。你有什麼習慣想要開始累積的嗎?不妨打開《原子習慣》找出適合自己的行動模式吧!
如果喜歡這類習慣實踐分享,也請留言告訴我喔。
和你淺語日常,發現生活點滴。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