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選舉前的民粹通識課:法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人的虛偽

盧梭是十八世紀歐洲知識界的明星,與伏爾泰齊名。他雖然才華橫溢,但時常自謙與一般人無異。他在《愛彌兒》向讀者表示:「請記住,對你說話的人(盧梭本人),不是有識之士,乃是一名粗俗小人。」

小老百姓不宜思考

盧梭的作品透露出他的民粹傾向。人到中年,他憑著《論科學與藝術》一鳴驚人。在這部得獎之作,他提出科學和智慧之別。盧梭所謂的「科學」不是指今天物理、化學等專門的治學方法,而是指「思考的藝術」。他認為只有笛卡兒、牛頓等天才,才有資格透過思考造福人類。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庸之輩,勉強思考只會造成自矜的習氣,社會紛亂。於是,盧梭就提倡平庸大眾追求智慧。

愚民的智慧

智慧是自然(nature)賦予人的,讓人建立德性,懂得生活各方面的分寸,實現「快樂的無知」(heureuse ignorance )。盧梭認為,平庸大眾退而求踏實的生活智慧,是對他們的保護,就如「母親從她孩子手中拿走危險的武器」。沒錯,他認為思考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危險的武器。

基督教也民粹?

盧梭的民粹傾向,在於他把學術菁英的光環摘下來,不認同啟蒙思想能帶領整體人類進步。簡而言之就是貶低culture,推崇nature。做個粗淺的類比,今天某些教會把知識和敬虔二分,有點像盧梭把culture和nature二分那樣。我們又怎樣看待知識和敬虔的關係?盧梭認為凡夫俗子應該安分於「快樂的無知」;對今天大部分基督徒而言,「單純的敬虔」又是否王道?

我思考這些問題好久,托爾斯泰給我一些提示,下回分享(俄國民粹大師!)。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SoundOn版https://player.soundon.fm/p/kkyim

Apple版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17953348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2/09/29
「思考」及「知識」在普羅如三角錐,底層大部人都沒有也不需要,真正擁有的少部分,這就夠了,否則就都當「領導」了。這就是集權者的希望。用「愚民政策」、「民粹主義」都是集權的現象,如今台灣執政者似乎不遑多讓。
同意,這是世界各國選民都必須提防的。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禱告系列
54會員
129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