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52 位追蹤者
社科原著讀 × 基督教觀點 = 對話可能~嚴建基KK,在台港人,傳道人,《校園》雜誌主編,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文學士,香港建道神學院道學碩士。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尤蘭諾與丈夫在書中提醒我們,主耶穌親身示範如何順服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己意)、與恐懼共存(而不是逃避)。我們能夠做的是禱告,讓己意趨近上帝的旨意,把恐懼交託予祂。
Thumbnail
神學院畢業後,我到一所中型堂會擔任傳道人,主責超過五十位幼稚園和小學年紀的兒童牧區,到教會營辦的小學佈道,帶領學生團契活動。當時教會服事兒童的信徒領袖大多是育兒經驗豐富的父母、對學生心態瞭如指掌的小學教師,以及深受孩子愛戴的魅力型兒主老師。而我不過是個沒有育兒、教學、兒主服事經驗的「鋼鐵直男」。
Thumbnail
古時一位智者銳利剖析我們不能獨處與安靜的原因。巴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是影響後世深遠的基督徒哲學家,致力善用天賦的文思辯才著書護教,幫助懷疑者認識基督信仰,這些內容在他身後彙集成廣受歷代志士哲人引用的《沉思錄》。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3/31
最後一句太幽默!
一九九七年初春,捷克老作家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1914~1997)在布拉格住院期間,把身體伸出五樓病房窗戶,餵食站在窗外的鴿子,意外墜樓身亡。赫拉巴爾因寫作詼諧文學而聞名歐洲 , 他死於非命的方式,巧合地洋溢共產政權下遭壓抑的黑色幽默,與他早年作品的的神髓遙相呼應。
Thumbnail
我童年的啟蒙時刻當然不能與榮格的相提並論,但兩個例子卻闡明,偉大如榮格、平凡如我,皆受益於獨處與安靜,得到自我認識和成長的洞見。接下來的兩個例子,則指出獨處與安靜能夠幫助我們專注思考、獲得超凡的屬靈體會。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3/17
期待下一篇。有中譯本嗎?獨處很好,但被迫就悲劇了!
許多男孩都是交通工具迷,我小時候迷上的是雙層巴士(公車)。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3/10
榮格深奧的思考品味不完。
親密關係讓人活得快樂活得久,孤單則可以殺人──既是鏗鏘有力、令人印象深刻的養生良言,又是哈佛醫學院長年實證研究的結論。因此,我們很容易會聯想,獨處與安靜等同孤單,等同缺乏與他人的親密關係,是有害的。這實在是極大的誤解。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些關於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書籍之後,才醒悟自己和許多內向氣質的人,過去一直遭誤解甚至汙名化。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2/24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質,無知者會歧視霸凌他看不慣的人,真正受害者是那無知的人。按自己特質生活,短期不利長期獲利。
我習慣晚上睡前讀經和禱告,這段與上帝親密的時光卻沒有我想像中美好。當我讀經的時候,例如讀到福音書記載的主禱文,我會自然而然聯想到《路德小問答》從宗教教育角度的演繹、賴特對這段禱文的政治詮釋,以及預演在主日學課堂上如何解釋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主禱文記載兩者的差異。
Thumbnail
搖滾音樂與專注的禱告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卻在一個十七歲輟學、留長髮長鬍子青年的生命中奇妙地結合。這結合更使他日後成為專輯銷量破四百萬的基督教音樂人,並在音樂事業攀上顛峰之際創辦修道團體,培育無數基督徒的靈命。幫助他結合搖滾音樂與專注的禱告,讓音樂人與屬靈導師兩種身分相輔相成的,就是耶穌禱文。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2/10
畢德生在<天國的語言>中談耶穌的禱告,也對要禱告的門徒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