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心理學幫助我們融合神聖和世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尤蘭諾發覺,這個病人少年時多愁善感、 渴求靈性的事,可是他每一個家人都沾染酒癮或毒癮。他為了避免成為這些成癮行為的受害者,就發奮讀書;長大後擁有令人羨慕的事業,組織美滿幸福的家庭。用心理學的說法,他此舉是藉著外在成就來建立一個堅實的自我(solid ego),後果就是壓抑夢想、情感、美感等,斷絕自己的靈性生命。經過多次約談,尤蘭諾發現,他所強迫性迷戀的對象,無論是年紀、背景、特質,都跟斷絕靈性生命之前的自己很相似。之後,他接受心理治療,逐步接通自己的靈性生命,更藉著分享親身經驗,接通他人的靈性生命。最後,強迫性迷戀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二○○四年,尤蘭諾獲邀到美國福音派學術重鎮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心理學院講學。她一針見血地點出,上帝藉著人的心靈作為媒介對人說話,人也藉著心靈聆聽上帝的聲音。上帝能夠藉著心靈對人說話,就如祂藉著聖經、歷史事件、敬拜群體、戀愛關係、詩歌、政治運動等來說話一樣。既然上帝真的藉著心靈來與我們相遇,那麼我們自身的夢境、困擾、欲望、上帝的形像等心靈元素,就的確攸關靈性了。

把教會傳統(神聖領域)與心理學(世俗領域)兩者整合,即整合我們對靈性和心靈的知識,是應對聖俗二分現象的第一步。這兩個知識領域的整合,本身就呼應了教會傳統,表明聖俗並不二分:無論是昆柯所言的神學主義與心理主義之間,楊腓力父親唯獨宗教的觀點與道金斯唯獨非宗教的觀點之間,都並非彼此排斥的,乃是可能整合在同一個基督信仰世界觀之下。整合教會傳統與心理學的成果,會反映在具體宗教行動當中。之後會以禱告作為例子,建議一些有望解決日常聖俗二分現象的實際行動。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SoundOn版https://player.soundon.fm/p/kkyim

Apple版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17953348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54會員
133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1
梅傑幫助成癮者的經歷,顯示心靈的(psychic)問題有可能也是靈性的(spiritual)問題;人的心靈不單是欲望、認知、行為、情緒等發揮作用的領域,也是人與上帝相遇、上帝作工的領域。除了梅傑之外,許多信奉基督教或肯定基督教靈性的心理學者也認同這個觀點。
Thumbnail
2022/12/11
梅傑幫助成癮者的經歷,顯示心靈的(psychic)問題有可能也是靈性的(spiritual)問題;人的心靈不單是欲望、認知、行為、情緒等發揮作用的領域,也是人與上帝相遇、上帝作工的領域。除了梅傑之外,許多信奉基督教或肯定基督教靈性的心理學者也認同這個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參加一個含金量超高的讀書會,所謂的含金量高一方面是書的內容含金量,一方面是因為這讀書會是我們哲學諮商學會主辦的,所以有幸可以和好多位教授老師一起討論這本書,尤其是有幾位跨越心理諮商界與哲學諮商界的老師們,所以實務上的討論也很多,真的受益很多。   讀書會閱讀的是這本《現象學的力量》,是由兩位
Thumbnail
最近參加一個含金量超高的讀書會,所謂的含金量高一方面是書的內容含金量,一方面是因為這讀書會是我們哲學諮商學會主辦的,所以有幸可以和好多位教授老師一起討論這本書,尤其是有幾位跨越心理諮商界與哲學諮商界的老師們,所以實務上的討論也很多,真的受益很多。   讀書會閱讀的是這本《現象學的力量》,是由兩位
Thumbnail
「理解是愛的基礎,愛的能力從學會聆聽的藝術開始!」 然而,理解的能力是成人自我的能力。一個只從本能或非理性本我出發的人,或說是「幼稚性自我中心」的人,是無法通透「理解」是什麼的。
Thumbnail
「理解是愛的基礎,愛的能力從學會聆聽的藝術開始!」 然而,理解的能力是成人自我的能力。一個只從本能或非理性本我出發的人,或說是「幼稚性自我中心」的人,是無法通透「理解」是什麼的。
Thumbnail
本文為暖場臨床心理師節,並介紹「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與白話心理學推動運動邀請。
Thumbnail
本文為暖場臨床心理師節,並介紹「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與白話心理學推動運動邀請。
Thumbnail
2月6號發表「憂鬱症新解」之後,30年前在同教會聚會的胡姐妹,或許心有所感在臉書回應:「我的經驗是,有些醫生診斷是躁鬱症的患者,可能是遭遇到一些嚴重的屬靈爭戰。靠主得勝後,躁鬱症就好了。當年我被醫生...
Thumbnail
2月6號發表「憂鬱症新解」之後,30年前在同教會聚會的胡姐妹,或許心有所感在臉書回應:「我的經驗是,有些醫生診斷是躁鬱症的患者,可能是遭遇到一些嚴重的屬靈爭戰。靠主得勝後,躁鬱症就好了。當年我被醫生...
Thumbnail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二次大戰打得正慘烈的時候,德國心理學家昆柯(Fritz Künkel)在美國出版《追求成熟》(In Search of Maturity)。這本心理學作品筆調樸實、看待人性合乎中道,更嘗試與基督信仰相調和。
Thumbnail
二次大戰打得正慘烈的時候,德國心理學家昆柯(Fritz Künkel)在美國出版《追求成熟》(In Search of Maturity)。這本心理學作品筆調樸實、看待人性合乎中道,更嘗試與基督信仰相調和。
Thumbnail
一個人,要怎麼在另一個人生命中發揮療效呢?盧雲的回答是:因為有痛苦把「我們」連結起來。不過,在提到如此內在、深不可測的話題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另一個比較明顯、有實證性的問題:需要幫助的人,當他面對什麼樣的治療者,才能安心、坦然的說出困擾他的事情?
Thumbnail
一個人,要怎麼在另一個人生命中發揮療效呢?盧雲的回答是:因為有痛苦把「我們」連結起來。不過,在提到如此內在、深不可測的話題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另一個比較明顯、有實證性的問題:需要幫助的人,當他面對什麼樣的治療者,才能安心、坦然的說出困擾他的事情?
Thumbnail
我從原本會做到睡著的冥想,到現在可以在靜坐時收到一些靈魂想要對我說的話,也在各種疑問和質疑當中,透過不同人的經驗和討論,得到了一些解答......
Thumbnail
我從原本會做到睡著的冥想,到現在可以在靜坐時收到一些靈魂想要對我說的話,也在各種疑問和質疑當中,透過不同人的經驗和討論,得到了一些解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