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迢遙以返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Covid-19 之前,清晨六點從紐西蘭尼爾森搭機出發,晚上六點可抵達台灣,兩地的距離只是一天;但Covid-19,讓我的旅途變得超乎所能忍受的遙遠。

2022年五月三日抵台後,住在親人寬闊美麗的獨棟樓房,夜裡,我都夢見自己忙著收拾行李,準備要回台北的家。因為我離家已兩年八個月,終於回到台灣了,還得足不出戶地再等待十天。

在劫難逃Covid-19

我認為我返台旅程應該從四月八日開始。

依當時台灣政府防疫規定,登機前48小時必須做PCR,確認陰性,才能搭機。這對即將返台的人是何等的煎熬,恐非外人所知。三﹑四月間,人口約五百萬的紐西蘭每日都有兩三萬人確診,認識的人中紛紛染疫。「我一定要回台灣,我必須遠離感染源,」因此我決定四月八日下午我要自我隔離,那天也將是我離境前最後一堂英文課。

四月八日,英文老師Dave建議去Tahunanui Beach 上課,然後去Caf’e 喝咖啡聊天。四月是紐西蘭的秋天,坐在沙灘上,寒風陣拂;在Caf’e時,拜Covid-19之賜,無人敢進入店內享用。

下午兩點,鄰居Lindsay來短暫談話。紐西蘭人多不戴口罩,我與他也如此,也深信Lindsay妻子Katherine的話﹕「女兒﹑女婿一家因疫情不得返回澳洲,故與他們同住,女婿擔任潛水至深海維修油管或設施的工作,若得Covid-19必被解雇。他們非常謹慎。」且他們早退休了,Lindsay只遛狗或跟同好去釣魚,Katherine只去超市購物。

當天晚上,睡夢中我感覺喉嚨非常痛,起床後發現自己竟然沙啞。昔日教書時若感冒,最脆弱的聲帶,總是病毒最喜歡攻擊的對象,但退休來紐西蘭六年,我不曾如此。我心知不妙,但我寧可自欺「昨日我受寒感冒了。」然而Katherine發簡訊告訴我,她跟Lindsay確診了;昨日下午來我家見Lindsay的George也是。我怎能倖免?

我採自家的檸檬,擠檸檬汁,加溫開水猛喝,上午﹑下午都去杳無人跡的草場慢跑,兩三日後喉嚨不痛了, 喉嚨癢了幾日後,快篩陰性。

難道Lindsay故意阻撓我返台嗎?他和所有Kiwi朋友都為我返台的安危擔憂,他們認為中共即將攻打台灣,一如蘇聯入侵烏克蘭。我埋怨Lindsay﹑自責與擔心PCR陽性無法搭機返台,甚於身體的不適。更感覺病毒無所不在,隨時隨地都可能被傳染,不知自己能否平安回台灣 ?

PCR檢測﹑入境檢疫申報

五月一日,到尼爾森醫院旁急診室做PCR,我告知台灣政府規定在登機前48小時做PCR。接待處確認我的登機時間。

我天真地以為24小時後應該可以得知檢驗結果,確認自己是陰性,然後啟程。

豈知五月二日下午仍沒有收到檢驗結果,打電話去問,竟說採檢後48小時內才會告知結果。我說登機前48小時做PCR,接待處認為我要在48小時內得知結果。

我驚惶地奔向Katherine家,跟他們討論﹕「萬一PCR陽性怎麼辦?我是否該取消航班?」Katherine冷靜地說﹕「不用擔心,你不會有問題的。」

返台前48小時要上網填寫入境檢疫申報,到達台灣桃園機場要上網收簡訊,填寫資料,完成入境手續,這是Covid-19後新規定。

離台已近三年,我台灣手機sim卡早過期了,如何能上網收簡訊呢?在機場買sim卡必須用現金,且須費時排隊。我兒分享給我許多人的搭機返台經驗與建議,且發想有創意的解決辦法。

台灣政府建議在機場等待時,填寫入境檢疫申報,我想在家使用電腦較為方便。填寫時,感覺系統不穩定,填寫的資料消失或改變,必須反覆修正,繁亂時,好鄰居Murray and Ruth夫妻又傳簡訊來「干擾」:他們邀我去喝午茶話別。以前搭機返台是悠閒從容的,此時我卻心慌忙亂,又盛情難卻。無奈地放下正填寫的頁面,依約前去。於是擔憂我PCR的人又多了一對。

備妥PCR採檢收據與詢問電話,定時一早四點起床後,懷著疑慮不安上床。

奧克蘭國際機場荒涼,機艙管理如常

清晨五點,我拎著行李走向玄關時,就看見Lindsay的車停在車庫前車道了。當我進入Nelson 機場,國內班機已相當繁忙,不少旅客戴著口罩,儘量與人保持距離。Check-in時,只要求我出示疫苗施打證明以及入境檢疫申報,並未要求PCR陰性證明。我想因為從尼爾森到奧克蘭是國內班機,不須PCR吧。臨去時,服務人員卻又說,「因為疫情,你無須在奧克蘭再Check-in」。「喔,奧克蘭機場登機時,他們會檢查我的PCR吧。」我想。

到達奧克蘭國際機場,才八點多。機場內外空曠荒涼,昔日我Check-in的地方空無一人,我走向外面,看到寥寥幾位旅客坐在凳子上吃早餐或滑手機,我用機場網路收信,仍未見PCR檢驗報告,於是我打電話詢問,他表示將立即寄檢驗結果給我。看到檢驗結果陰性,連日來的憂慮剎那間煙消雲散。

再度走進機場,通向海關。只見機場內免稅商店大多關閉,或陳列販賣物品,或只標示品牌,店內空無一物,訴說著航空旅遊相關業者遭受的打擊。等待登機時,返台的旅客們各自一方,保持無言的距離,只有幾個天真的孩童仍在玩追逐的遊戲。

raw-image

上午11:15起飛。

拿著登機卡登機,服務人員仍無要求出示PCR。我納悶著難道到台灣才需檢查嗎?機上乘客爆滿,並無所謂維持安全距離,只是大家都戴著口罩,空服人員也幾度分發口罩讓旅客更換。

raw-image


除了用餐與飲水,旅客都戴著口罩之外,一切與昔日相同。旅客或睡或看電影﹑聽音樂排遣漫長的11半小時。鄰座的女士跟我敘述她的人生故事,從求學﹑職業生涯到婚姻等,也是排遣吧。我不知道為什麼新認識的人喜歡對我傾訴個人私事,因為人需要傾吐,而萍水相逢後永不再見的陌生人是最安全的對象吧。我們彼此留下在紐西蘭的聯繫方式,但我相信我們不會再聯絡,因為連老朋友我們都可能疏於聯繫,何況只有一面之緣的新知呢?

旅途中,我不斷地複習抵達後的程序,彷彿我是第一次搭飛機。

入境台灣,通過層層關卡

約6:40p.m.抵達了。

旅客們急躁地拿取自己的行李,巴不得趕緊離開這個密閉的空間。也許因為旅客稀少,走在桃園機場內,感覺如入無人之境般空曠,路途悠長。

我聰明的兒子把我將在台灣使用的sim 卡先寄給提供隔離住處的親人芳伃,在入境檢疫申報時我填寫那號碼。飛機抵達時,她把那sim 卡裝置在自己的手機,收到檢疫單位寄出的簡訊後轉寄給我;我使用機場的網路收簡訊,就可填寫個人資料了。所以當其他人因無台灣的sim 卡前去排隊購買﹑裝置時,我已經填寫完畢,拿取分發的兩支快篩劑,完成檢疫申請過程了。但這不意味著我可以很快地離開機場。

raw-image


走向海關的路程,路途遙遠,前後不見其他旅客,以至於我甚至錯過了,只得折回確認,快速通關。

接著提領行李。

選轉盤上告示說明因為必須為行李消毒,所以請耐心等候。行李帶上轉動著許多行李,但無一是我的。大概是我來得太早了。行李多得阻塞了,因為他們的主人仍然無法來到。機場服務人員或者把行李拎下來排排站,或者牽著狗到處嗅聞可疑行李。早到的人等到只好坐在自己的隨身行李箱上。播音不斷重複提醒帶違禁品的罰則。感覺似乎等到地老天荒。終於可以推著行李,隨著指標,走到機場外去採檢唾液。繳回唾液後,走向防疫計程車處等待搭車,服務人員又來噴灑消毒,隊伍排得甚長,又是等待。「能平安回到台灣已經不容易了,拿出耐心吧」。我勉勵自己。

將近晚上十一點,我才到達親人台中住處,開始為期十日的隔離。

隔離十日﹐方得返家

隔離是我前所未有的經驗。

一早起來,我繞著一樓客廳﹑餐廳﹑廚房快走,當作我往常的快走或慢跑,對面鄰居院子高大的雞蛋花樹綻放潔白帶鵝黃色彩的花朵﹑不斷從眼前掠過散步的人影是我的風景;下雨時,雨打在車庫玻璃屋頂上,敲擊出汪汪水花,增添音色。為每層樓窗戶﹑室內的植物澆水,在三樓陽台洗衣﹑澆花時,是唯一置身戶外氛圍的處所;對面人家一樓男士正掃著落花,仰頭問我來自何方?那是除了親人之外,僅有的人我接觸。

raw-image

每日上午十點指揮中心定時簡訊問候外,時間在展讀書籍中緩慢且安靜地流逝。

無法踏出房門的監禁感,讓我有在深夜無人時偷溜出去的渴望。理智壓抑了它。我告訴自己能在此隔離,應是得之不易的恩典了。

但每個夜裡,我都夢見整理行李回家。

在解隔離五月14日清晨六點,大雨滂沱中,我搭計程車衝向高鐵。回家。

我甚至沒有留下來跟親人相聚。

因為旅途漫長得令人不想再延遲一分一秒。

也顧慮他們或者害怕Covid-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紅毛雲的沙龍
15會員
67內容數
紅毛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我的鄰居凱薩琳需要脊椎手術。但尼爾森醫院僅有一位脊椎手術醫師,且醫院以急診病患優先,即使苦等兩年,手術仍不斷被展延。經由凱薩琳女兒陳請,尼爾森醫院同意讓她到基督城私人醫院手術,並付至少400萬台幣醫療費。這我想到面對不公不義,理應付出行動,謀求改善。且台灣何等自由, 醫療何等便利,我們當珍惜。
2025/04/03
我的鄰居凱薩琳需要脊椎手術。但尼爾森醫院僅有一位脊椎手術醫師,且醫院以急診病患優先,即使苦等兩年,手術仍不斷被展延。經由凱薩琳女兒陳請,尼爾森醫院同意讓她到基督城私人醫院手術,並付至少400萬台幣醫療費。這我想到面對不公不義,理應付出行動,謀求改善。且台灣何等自由, 醫療何等便利,我們當珍惜。
2025/03/12
接到一通國中畢業後未曾再相逢的男同學打來的電話,電話中提及他對我懷念特別多。勾起我回憶青春叛逆的年華,他的欣賞對自己的鼓舞、肯定。也想起與外子耀旭第一次相遇,結下不解之緣的情景。體悟到國中同學的賞愛與外子對我的喜歡,居然都是來自內在: 性格與資賦。他們評斷人時,都具有獨特的眼光。
2025/03/12
接到一通國中畢業後未曾再相逢的男同學打來的電話,電話中提及他對我懷念特別多。勾起我回憶青春叛逆的年華,他的欣賞對自己的鼓舞、肯定。也想起與外子耀旭第一次相遇,結下不解之緣的情景。體悟到國中同學的賞愛與外子對我的喜歡,居然都是來自內在: 性格與資賦。他們評斷人時,都具有獨特的眼光。
2025/02/11
退休前夕,作者許下經濟獨立的諾言。退休後,她來到紐西蘭南島尼爾森,透過分租與經營Airbnb,並親手在自己的園子種植蔬果,實現經濟獨立的目標,過程中更體會到土地的恩惠與辛勤耕耘的價值。幾年後,其外子耀旭來到尼爾森,不僅使蔬果更為豐收,更不斷嘗試各種果樹繁殖的方式,展現本科出身的素養,且樂在其中。
Thumbnail
2025/02/11
退休前夕,作者許下經濟獨立的諾言。退休後,她來到紐西蘭南島尼爾森,透過分租與經營Airbnb,並親手在自己的園子種植蔬果,實現經濟獨立的目標,過程中更體會到土地的恩惠與辛勤耕耘的價值。幾年後,其外子耀旭來到尼爾森,不僅使蔬果更為豐收,更不斷嘗試各種果樹繁殖的方式,展現本科出身的素養,且樂在其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澳洲旅行時申請簽證的經歷,包括了等待簽證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焦慮和不安,最終成功取得簽證的喜悅。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澳洲旅行時申請簽證的經歷,包括了等待簽證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焦慮和不安,最終成功取得簽證的喜悅。
Thumbnail
2023/11/23 星期四 早上八點 離開但尼丁,巴士往北邊的基督城奔去,回到旅行第一站、也是最後一站—準備搭乘隔天凌晨回台灣的班機。 從澳洲為起點的漂浮生活到紐西蘭的自由行,一年多的時間,回頭寫這篇遊記回顧,我想起謝哲青的書「早知道就待在家」,我就像那樣,旅行兜兜轉轉,終於要回家
Thumbnail
2023/11/23 星期四 早上八點 離開但尼丁,巴士往北邊的基督城奔去,回到旅行第一站、也是最後一站—準備搭乘隔天凌晨回台灣的班機。 從澳洲為起點的漂浮生活到紐西蘭的自由行,一年多的時間,回頭寫這篇遊記回顧,我想起謝哲青的書「早知道就待在家」,我就像那樣,旅行兜兜轉轉,終於要回家
Thumbnail
消失了一小段時間,因為病了。 跨年去了趟紐約(遊記候補),從還在紐約就染上感冒,然後就帶著紐約的感冒病毒一路北上回加。 平常很少生病的人是這樣,真的病起來,就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成語是這樣用的嗎?🤔
Thumbnail
消失了一小段時間,因為病了。 跨年去了趟紐約(遊記候補),從還在紐約就染上感冒,然後就帶著紐約的感冒病毒一路北上回加。 平常很少生病的人是這樣,真的病起來,就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成語是這樣用的嗎?🤔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