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號鞋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11號鞋印,踏的是思念,也是夢想……

「您已到達目的地。」google導航說。眼前卻是一片竹林,一戶人家也沒有。

「營區到了?在哪?」我和丈夫面面相覷,前面二姊家的車也停了下來,二姊疑惑的下車走向我,我只能尷尬地聳聳肩。

在這之前,車子已在山路蜿蜒了近兩個鐘頭,經過了達邦部落,轉進一條產業道路,我們小心翼翼地跟著導航走,深怕錯過哪個彎,很可能會不小心又翻過一座山頭。

就在我們困惑的此時,手機Line通知及時響起,營區老闆像是在我們身上裝了定位系統似的,傳來到達營區的路線指示,於是我們依照老闆的指示,沿著竹林小路再開了約莫十分鐘,遠遠的看見一幢小木屋,這才總算是到了!

raw-image

「你們辛苦了!我們這裡是不是很難找?哈哈!」一位皮膚黝黑,身材健壯的鄒族大男孩早已等在路口熱情地迎接我們。

「的確不好找,好怕迷路呢!你……是老闆?」我打量著眼前這位應該還不到三十歲的男孩,懷疑地問道。

「對啊!我就是老闆,歡迎你們!」說完,男孩引領著我們進入他的營區。說是營區,實際上只是一個整理過的平台,以及一幢不很起眼的兩層樓木屋。

推著行李,走進這幢屋子,屋內幾乎所有家具都是木頭做的,從進門左手邊的吧檯、吧檯前方幾張頗具特色的高腳椅,上方用來懸掛杯子的架子,以及掛在吧檯旁的柱子上,一爿十分醒目寫著「11號鞋印」的招牌。

raw-image

把行李擱下後,仔細繞了木屋一圈。用餐區在吧檯的後方,兩張設計感迥異的餐桌顯得有點突兀,「這餐桌一組是我自己DIY的,另一組是親戚送的,因為我這裡剛起步,經費不太夠……哈哈!」男孩看出我疑惑的表情,毫不避諱地向我說明。穿越餐廳後才是客廳,擺放著一組應該也是親戚送的中古五人座皮製沙發和一張舊茶几,再往客廳的後方走,則是廚房,兩個簡易爐灶和幾塊木板釘成的流理台,老闆的母親微笑地向我們點頭,她正在備料,為我們晚上的伙食忙碌著。

我抬起頭看見廚房上方有個開放式的窗戶,疑惑的問:「這廚房上面開著窗,下雨天雨水不就會漏進來了嗎?」

「哈哈!這是暫時的,因為廚房的電線還沒有全部接好,沒法裝上抽油煙機,先留著這個窗口排油煙用的!」男孩老闆爽朗的回答。

「呵呵!原來是這樣……。那熱水器裝上了嗎?晚上我們有熱水洗澡嗎?」望著廚房左側兩間用磚頭砌成,抹上水泥,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衛浴間,我感覺自己在苦笑。

「哈哈!當然當然,熱水器已經裝了喔!山區晚上很涼的,絕對不能讓你們洗冷水澡呀!會感冒的,哈哈……」男孩老闆說。

接著,男孩帶我們上二樓看看晚上要住宿的房間,總共就兩間房,一間大通鋪和一間雙人房,大通鋪很是寬敞,擺放著幾張床墊,牆上並沒有多餘的裝飾。幾個孩子見到這個通鋪很是喜歡,立刻跳上去滾了幾番。

「孩子喜歡就好!」丈夫拍了拍我的肩,似乎感覺到了我心裡的遲疑。

「你們先休息一下,換上舒服的鞋,待會就要開始我們的體驗活動囉!」老闆說。

自從三年前參加過原住民部落的體驗行程,我就愛上了類似的套裝活動。屏東多納、嘉義茶山、南投武界……。原住民朋友的開朗熱情,原鄉部落的自然風景和文化特色都讓人念念不忘。然而,疫情爆發後,參加人數較多的團體行程,總會有些擔憂,幾番搜尋之下才找到這裡,營區一次只接待一組客人,讓我們放心前往。

旅行,在我的生命中一直不可或缺,它能釋放壓力,更能讓心靈沉澱。而這一次的旅行及體驗,這一個營區,帶給我的除了這些,還有前所未有的感動。

在廚房忙碌告一段落後,老闆的母親走出來,和我與二姊聊天。

「這房子真的是他一手建造出來的?」二姊也不甚相信。

「是啊!就他一個人,不假他人之手,你眼前看到的每根樑柱,每扇窗,從吧檯到餐廳,從客廳到廚房,還有這座樓梯和你們晚上睡的房間,全都是他一個人搭建出來的!」眼前這個母親扶著旁邊的樓梯侃侃的談著,目光中滿是驕傲。

「老闆今年幾歲?」我們驚訝的問。

「今年29,三年前的他,決定要在爸爸留下的這片山林裡蓋一座木屋,蓋好了之後,就要接待客人親近這片山林,體驗族人的生活。他今年才蓋好,原本只接待認識的朋友,你們很厲害耶!竟然能自己找到這裡!」老闆的母親回答。

「三年前?26歲就決定回到山裡蓋房子?!他是學建築的嗎?」我們越聽越覺得不可思議。

「不是,我兒子大學讀的是休閒管理,他原本只會簡單的木工,對蓋房子一竅不通,一切從頭學起,搜尋網路、看影片、翻書,全部都是靠自學的。我剛開始也不相信他蓋得出來,沒想到他就這樣一邊學一邊蓋,花了一年多終於給他蓋好了!雖然不能跟外面專家建造的房子比,但是他一個人能蓋出這樣一間木屋,連我都很佩服呢!」老闆母親接著說。

「你說,爸爸的山林,那爸爸呢?」我和二姐難忍好奇地問。

「四年前走了,從人不舒服到離開才短短十天,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我和丈夫感情向來深厚,他突然離世對我的打擊真的很大,山上的農活我一個人也打理不了,只好搬下山一個人住在嘉義。想他爸爸的時候,我會偷偷開車上山看看這片竹林和茶園,想像他爸爸健在時工作的身影,然而每一次都待不到幾個小時就又悲傷地逃下山,那時的我真的走不出來,他和他地姊姊都非常擔心我。可是就在他爸爸走了不到一年,原本在高雄工作的他,突然跟我說他要辭掉工作回山上,希望我能陪他一起上山,教他做農務,他想接下爸爸這座山林,延續爸爸的事業。雖然他是這麼說,但我知道,其實他是為了陪伴我……」聽到這裡,我和二姐眼眶都有些泛紅。

「11號鞋印,這個名字是他取的,為了紀念他爸爸,他爸爸的雨鞋尺寸是11號。」老闆母親看向餐廳的牆面,我和二姐才發現那牆上貼著一方印著11號雨鞋印的水泥板,那上面拓的應該是老闆爸爸的鞋印吧!我想。

我望向屋外那個在我眼裡還是個男孩的老闆,突然感到有些歉疚,剛剛的我竟有些嫌棄這木屋的簡陋……。

「哈囉,夥伴們,我們的體驗活動要開始囉!」老闆向我們喊道。

兩天一夜的體驗,我們跟著老闆走入竹林,鋸起竹子,製作竹筒飯、存錢筒、竹杯;撿柴升火體驗鄒族原木烤肉;用剛蒸好的糯米飯搗成香Q的麻糬;在夜間戴著頭燈體驗野溪抓蝦;漫步在巨木群裡,在參天大樹下聆聽蟲鳴鳥叫,暫時洗去塵世中的擾攘喧囂;走進高山茶園,從海拔1500公尺俯瞰達邦部落,尺寸千里,一覽無遺的視野,讓我頓時明白了為何柳河東登西山能感受到「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的超然;而這一連串豐富精彩的山林體驗,帶領我們完成的都是這位年輕老闆,一個從小在都市長大,三年多前才回到父親山上重新學習務農生活的青年。

raw-image

還記得第一天的夜晚,入夜後山上涼風襲來,微冷之際,我們和老闆圍在烤肉的營火旁,聽他娓娓道來這段返鄉歷程。

「剛上山時,一切還在摸索,茶園、竹林、果樹……,總有忙不完的農務。第一年,我一邊做,一邊學,還好有媽媽、伯父、姑姑、姑丈在一旁指導,沒多久也就漸漸熟練了,我成為和爸爸一樣的農夫。在務農的過程中,我總在思考爸爸這片土地和我自己未來的樣子,因為我大學讀的專業是休閒管理,便夢想著把休閒事業帶進這座山林,這間小木屋就是我夢想的開始。但是我剛出社會沒幾年,沒有什麼積蓄,拿不出什麼錢請別人蓋,就只能自己來,幸好有爸爸這座寶山,想要木頭,砍了就有。於是我開始翻建築的書,上網查資料,畫設計圖,買材料。從打地基,立梁柱、鋪地板、架天花板,砌牆面,做隔間……,做壞了,就拆掉重來,別人蓋木屋可能只要三個月,我卻整整蓋了一年多……哈哈!現在這座木屋,其實只能算是半成品,未來,我會再擴張成兩棟,甚至是三棟……」老闆眼神裡綻放著自信的光芒。

此時,烤網上油亮油亮的碳烤山豬肉和鹽烤魚已然熟透,散出陣陣香氣,挑起了我們所有人的味蕾,老闆的母親將烤物盛進廚房,進行分切及擺盤,幾分鐘後,一桌帶有滿滿鄒族原民風味的佳餚盛裝登場。

「好好吃!您的手藝真好!」大快朵頤後的我們不禁讚嘆起老闆母親的廚藝。

「我很喜歡料理,尤其是用我們山上的食材。」老闆母親自豪地說。

我看著她,再轉頭望向坐在吧檯旁滑手機的年輕老闆,我想替眼前這位母親剛剛說的那句話做些補充。或許她心裡真正的要說的是:「我喜歡陪伴在孩子的身旁,支持著他,兩個人在這座承載著一家人回憶的山林裡實踐夢想,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父親的11號鞋,引領著這位鄒族青年探索他的未來;也拓印下這對母子對丈夫、父親的無盡思念。

我由衷地祝福著他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青的沙龍
5會員
2內容數
四十歲大媽的教學與家庭生活,內容包含的教學現場的心情隨筆、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個人對美食和旅遊的觀察與體會,每一篇都來自於生活中的真實片段,期許以平凡寫實的文字記錄下每一個悸動的瞬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女孩家 女孩的家在市區靜巷,打開紅色木門先進入院子,一棵龍眼樹下擺著木製躺椅,三輛擺放整齊的腳踏車,接著映入眼簾的是白牆黑瓦的兩層樓房。 紗門咿一聲被打開,門後站著女孩的爸媽,爸爸留著西裝頭,兩鬢斑白,瘦高身形穿著白襯衫和藍色西裝褲:媽媽一身素淨鵝黃色洋裝,微捲長髮紮成馬尾,眉目間的神韻與女孩非常相
Thumbnail
女孩家 女孩的家在市區靜巷,打開紅色木門先進入院子,一棵龍眼樹下擺著木製躺椅,三輛擺放整齊的腳踏車,接著映入眼簾的是白牆黑瓦的兩層樓房。 紗門咿一聲被打開,門後站著女孩的爸媽,爸爸留著西裝頭,兩鬢斑白,瘦高身形穿著白襯衫和藍色西裝褲:媽媽一身素淨鵝黃色洋裝,微捲長髮紮成馬尾,眉目間的神韻與女孩非常相
Thumbnail
我不知道這麼形容今天,所遇到的人事物,在這剛過『太陽回歸』不久,從小時候成長的歷程,到未來想創造的空間,在今天逐一顯化著,這是『直覺權威』為我準備的禮物嗎?!
Thumbnail
我不知道這麼形容今天,所遇到的人事物,在這剛過『太陽回歸』不久,從小時候成長的歷程,到未來想創造的空間,在今天逐一顯化著,這是『直覺權威』為我準備的禮物嗎?!
Thumbnail
11號鞋印,踏的是思念,也是夢想…… 三年前的他,決定要在爸爸留下的這片山林裡蓋一座木屋。 11號鞋印,為了紀念他爸爸,爸爸生前穿的雨鞋尺寸是11號。 父親的11號鞋,引領著這位鄒族青年探索他的未來;也拓印下這對母子對丈夫、父親的無盡思念
Thumbnail
11號鞋印,踏的是思念,也是夢想…… 三年前的他,決定要在爸爸留下的這片山林裡蓋一座木屋。 11號鞋印,為了紀念他爸爸,爸爸生前穿的雨鞋尺寸是11號。 父親的11號鞋,引領著這位鄒族青年探索他的未來;也拓印下這對母子對丈夫、父親的無盡思念
Thumbnail
或許我本來就不再要手機了,她想著。走到一戶民宅前,陽春的掛著用拆開的紙箱上歪斜寫著民宿。距離這裡幾公里處是一座熱門大山的登山口,許多登山客都會在此做為中繼站,在登山季時這裡門庭若市。還好現在不是登山季,她暗自感到安心,走向民宿按下電鈴。應門的是位原住民大姐,跟她預期的場景一樣。
Thumbnail
或許我本來就不再要手機了,她想著。走到一戶民宅前,陽春的掛著用拆開的紙箱上歪斜寫著民宿。距離這裡幾公里處是一座熱門大山的登山口,許多登山客都會在此做為中繼站,在登山季時這裡門庭若市。還好現在不是登山季,她暗自感到安心,走向民宿按下電鈴。應門的是位原住民大姐,跟她預期的場景一樣。
Thumbnail
黃山頭過~綠山頭,師父黑頭~變禿頭,呀哎呀呦~~嘿伊呀呦~~小小月亮看大大月圓,年年失約害天天失眠,一個在呦~黃山上,一個在城裡~
Thumbnail
黃山頭過~綠山頭,師父黑頭~變禿頭,呀哎呀呦~~嘿伊呀呦~~小小月亮看大大月圓,年年失約害天天失眠,一個在呦~黃山上,一個在城裡~
Thumbnail
再訪東勢 兩年後的清明,我趁著彰化老家掃墓之便,又往東勢跑了一趟。 下了車,腳卻找不著落點,不再爬滿帳篷,倒是塞滿了車輛廣場、改建了的國小,依然停業的戲院……我自然而然信步走到了鎮上的本街,繞了一圈,「他們到哪裡去了?」心裡嘀咕著。 小小的一個東勢鎮,到底當初那些人都到哪去了呢?我想起老鞋匠,便往街
Thumbnail
再訪東勢 兩年後的清明,我趁著彰化老家掃墓之便,又往東勢跑了一趟。 下了車,腳卻找不著落點,不再爬滿帳篷,倒是塞滿了車輛廣場、改建了的國小,依然停業的戲院……我自然而然信步走到了鎮上的本街,繞了一圈,「他們到哪裡去了?」心裡嘀咕著。 小小的一個東勢鎮,到底當初那些人都到哪去了呢?我想起老鞋匠,便往街
Thumbnail
過坑的阿山是921協力造屋工作隊的布農族副隊長,阿山自己的家也被地震震垮了,他也申請了一戶協力造屋的專案,他老婆珍妮是美國黑人,珍妮在這兒宛如回家一樣自在,她戲稱這兒是過坑─布魯克林。
Thumbnail
過坑的阿山是921協力造屋工作隊的布農族副隊長,阿山自己的家也被地震震垮了,他也申請了一戶協力造屋的專案,他老婆珍妮是美國黑人,珍妮在這兒宛如回家一樣自在,她戲稱這兒是過坑─布魯克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