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不夠閃耀的佳作──《記憶縫線YOUR FORMA》 初次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作品名稱:《記憶縫線YOUR FORMA》

作者: 菊石まれほ

出版社:台灣角川

售價:220元


前言


因為看別人心得有提到「腦科學」感覺好像很有意思,在憑藉著機緣買下來的作品。

最近堆著的書有點多,所以我打算要盡可能地趕緊消化。

雖然這麼說但我昨天才又下訂了一本XD

應該總有一天會看完……吧?


要說這本書有什麼小故事,那就是有件諷刺的事情。其實我本來是為了買另一本書才去書店找的,就憑機緣去找書。

結果原本要買的書沒找到,因為我記錯發售日期了,然後發現了這本陰錯陽差就買下來。

但為甚麼說是諷刺呢?因為它們讓我看見了雙方的差距。

不懂?對,我也覺得這麼寫應該沒人看得懂。

這本書是得獎作,而我原本想買的作品……也是得獎作啊。

讓我不禁想問:都是得獎作、都是大賞,為什麼能差這麼多呢?

我們今天就以這個心情開始吧。


設定


先從設定談起。分成兩部分來說。

第一部分想談的是裡面有提到的一個實驗,稱之為「布亞美德實驗」。簡單來說就是把實驗對象的眼睛給蒙起來,然後告知他說「失血超過三分之一人就會死亡」。接著在實驗對象的拇指輕輕劃開一刀,讓血一滴一滴的流出來,

但實際上其實並沒有傷口,流出來的血也並非是血而是水。簡單來說就受要讓實驗對象以為自己在流血。然後實驗者會每隔一小時報告實驗對象的出血量(當然是謊報的),而當出血量超過三分之一的時候,毫髮無傷的實驗對象卻死了。

人類的大腦其實就是這麼容易被欺騙的東西。

當然實驗的真偽先放一邊。因為光是這一個實驗我就有看過三個國家的版本,對此秉持著科學的態度要表示存疑。


既然要保持存疑,那麼提這個幹嘛呢?

因為這是整本書唯一一個比較有科學根據的理論。

想不到吧XD

所以如果是硬科幻愛好者,可能會很失望。


接下來來到了第二個部分。

本作的設定說起來有點複雜,但簡單來說就是「AR科技」+《最高機密》的感覺。

這樣還不懂?也是啦,其實我覺得後面那部漫畫的名字感覺應該很多人沒聽過。

因為真要解釋可以很簡單,但我不想解釋,就講重點。

大概就是人的腦中安裝了某種裝置,這個裝置可以等同將智慧型手機的功能直接安裝在大腦當中,以後出門不怕忘了帶手機

同時這項裝置就像是瀏覽器的瀏覽紀錄,記錄著每個人的所見所聞。而人類可以通過「連接」這個裝置去讀取記憶,不只是視覺跟聽覺就連情緒也能感覺得到。

而且還不用等人死喔。

所以這項技術也被用來尋找一些重大犯罪的線索。

像是可能抓到了某個嫌疑犯,可以通過這個方式去知道主謀或同夥是誰。


個人覺得大概知道這些就差不多能很平順地把整本書看完了。因為雖然拿了很多自創名詞感覺好像很厲害,但其實理解了沒有說很難。

不過因為我算是半個理科生,所以或許會有人會因此無法接受也說不定。因為我覺得有些地方其實解釋的沒有說很好懂,雖然說整體是不難,但有些人可能看了會卡卡的,因人而異。

不過如果要以「科幻」這個題材來說,這本算是簡單的。


劇情


劇情大概就是發生了一起案件,然後女主跟男主搭檔去找線索解決。而找線索的方式就是透過連接人類大腦內的那個裝置。

然後連接因為會有風險,所以需要兩人一組搭檔。

而女主本身因為能力太強,強大到誰跟她組隊都是嫌自己的命太長。在換過幾輪隊友之後,終於跟男主搭檔。

恰好男主正是她討厭的人形機器人。


劇情大概就是這樣。稍微說說我看過之後的心得。

在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會感覺有點混亂。

混亂的點不是〈設定〉,而是作者的寫法。因為連接裝置看到的是別人的記憶,而記憶自然不可能會像是跑馬燈那樣慢慢跑過,而是會像是快速切換投影片那樣,可能一段話就切過了十個情景都有可能。

當然這是感到混亂的一個點,但不是主因。我雖然本作採取的是第三人稱的寫法,但在有些時候會突然穿插一兩句第一人稱的描寫,說實話是還蠻出戲的。

雖然說突然冒出的第一人稱我印象沒錯的話應該都是女主,所以省去了要去判斷是誰的功夫,但還是有小小影響到閱讀體驗──我覺得讓原本就難以理解的情況變得更加混亂。

我本身也不是說很喜歡這種寫法,所以我看到時是有些反感的。


當然這個情況只在最初比較明顯。

但隨著劇情慢慢推進,我的心中冒出了某種疑問:

──這樣,算是好看吧?

不用太介意,就一開始提到的,因為兩本得獎作緊接著看所以自然而然產生的疑問。

後來我覺得……好像有點普通XD

雖然說很順順的這樣讀下來,可以看得出來劇情在往前推動,但就是讓人感覺不到有趣在哪裡。說實話沒有很差啦,至少我看得懂他們在演哪齣,目的與行為什麼的都看得懂也很明確,但就是感覺……太平穩?

就是感覺好像沒有那裡特別突出,但也沒有說哪裡不好。


而這個感覺到了後期產生了變化。不得不說後期的劇情開始展開,是真的會有「咦?好像有點意思」的感覺。

整個故事全部的線索跟設定都可以串成一線。不得不說的確可以感覺得出作者的用心,全部都能看出是經過作者精心設計的。

而且我相信如果翻開來看第二次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因為很多橋段其實要真的解開謎題後在看才會有不同的感想,反覆閱讀的樂趣是有的。


當然本身還是可以感覺得出來作者較為稚嫩的一面,有些地方感覺可以寫得更有趣

其實別看我寫很多好話,但其實我讀完後是覺得「優點沒有很多」的作品,還是為了寫這篇心得慢慢去品味才回甘。

鋪陳的過程其實說不上有趣,對我來說就真的只是不無聊而已。

尤其最後男女主與最終BOSS對峙那邊,我就覺得那一段寫得沒有說很精采。

所以對我的閱讀體驗來說:前面起伏一直很平穩,到了稍微後面一點的劇情終於有要往上漲的趨勢,但到了結局卻沒有直衝天際的那股氣勢。

所以我最初的想法是覺得中規中矩,是事後回想才看出作者的用心良苦。

不過整體來說亮點雖有但不夠閃耀,屬於樸實無華的那類型。


結語


好不容易把這本書看完了!

在看到中間的時候其實有一度小小的後悔,但看完後覺得沒有很差。算是有點可惜,如果一些地方能創造出更加震撼的名場面,想必會更加精采吧。

有個地方很特別我想要介紹一下:裡面有張插圖有QR碼,掃能看到結局後的小彩蛋。不得不說這個設計我覺得蠻特別的,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只有日文,中文版要自己找。

然後請別問我去哪裡找的,在某文庫可以找到。


感興趣的人可以買第一集回來試試看。

雖然說因為我沒有看這次得獎的其他作品,所以拿大獎是否實質名歸不大好說,但這本書對得起拿個獎回來。


心得就到此為止。


推薦tag


科幻(推薦):

使用到的理論偏淺,解釋沒有說到平易近人的程度。

但以科幻的類別來說已經算很簡單易懂了。

當然同樣不要以硬科幻的角度去看,會很失望。


推理(推薦):

我可以承認是看到後來才發現原來有這個要素嗎?

雖然我不是推理小說迷,看過的作品也不多,但我覺得這類型作品很講求邏輯性。我覺得本身沒有太過明顯的bug,雖然有些小細節感覺在硬拗,但整體邏輯還是都說得通。

當然這是以輕小說的標準來說。


劇情(推薦):

雖然說閱讀體驗好像就維持在一種普通、中規中矩的水平線上,但真要說是一部很普通的作品又不至於。

整體來說我覺得除了最後的劇情稍微弱了點以外大多都還能接受。就算沒有get到作者的想法也不會說很無聊,只是不夠有趣。

算是有一定水準的作品。


仿生人(不推薦):

就人形機器人。

雖然男主佔了這個位置,這不大算作品的重點與主軸。

女主討厭人形機器人的理由看起來略顯薄弱,描寫也不算深。

不過就只是單純不是描寫的重點。


※以上為初次閱讀心得,純屬個人心得
※封面引用自巴哈姆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懵夢的沙龍
13會員
114內容數
分享一些看過的小說或者遊玩過的遊戲的心得。 小說類型主要為:奇幻、科幻、閃光作。 遊戲類型主要為:視覺小說(galgame)、RPG。
懵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敗給性格惡劣的天才兒時玩伴,初體驗全部被她奪走了 (1)》小說心得
Thumbnail
2025/04/27
《敗給性格惡劣的天才兒時玩伴,初體驗全部被她奪走了 (1)》小說心得
Thumbnail
2025/01/12
2025/01/12
2024/01/12
《宛如星辰的你》講述了男女主十七歲高中時就開始面臨家庭問題,進而走到一起卻不得不面臨分開的命運。作品的懸念和沉重感是它的亮點,但也可能讓高敏感人或者心情不好的讀者產生情緒上的壓力。
Thumbnail
2024/01/12
《宛如星辰的你》講述了男女主十七歲高中時就開始面臨家庭問題,進而走到一起卻不得不面臨分開的命運。作品的懸念和沉重感是它的亮點,但也可能讓高敏感人或者心情不好的讀者產生情緒上的壓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作者藉由求學、成長、職場的點滴及片段式回憶,採雙主線的方式架構起整篇故事,並藉由阿拉伯數字及英文字母區隔,讓人看了不會跟不上思緒。登場的角色也不繁複,在互動間可以感受到心境的變化與對生活的感觸,有點像社會寫實派的敘述但也僅點到為止,類似東野圭吾中期左右的作品。
Thumbnail
作者藉由求學、成長、職場的點滴及片段式回憶,採雙主線的方式架構起整篇故事,並藉由阿拉伯數字及英文字母區隔,讓人看了不會跟不上思緒。登場的角色也不繁複,在互動間可以感受到心境的變化與對生活的感觸,有點像社會寫實派的敘述但也僅點到為止,類似東野圭吾中期左右的作品。
Thumbnail
#Reading69 閱讀時間:2022.10 閱讀媒介:kobo電子書 作者:Rutger Bregman 書籍來源:Podcast推薦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1.8.27 ISBN: 9789571392097 #社會科學 #人類學 #經濟學 #教育
Thumbnail
#Reading69 閱讀時間:2022.10 閱讀媒介:kobo電子書 作者:Rutger Bregman 書籍來源:Podcast推薦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1.8.27 ISBN: 9789571392097 #社會科學 #人類學 #經濟學 #教育
Thumbnail
這本書在我上一篇文章當中有提到,這是一本讓你走進生命真相的書籍,但是很多時候,夢境遠比真相來得好,這是在書前面的導讀在暗示的一件事情。 至於這本書哪裡可以找到,去問問Google大神,祂就會告訴你。 目前我大概已經看了100多頁的內容,其實書的內容只有一個主題,而且在第一節就已經說完
Thumbnail
這本書在我上一篇文章當中有提到,這是一本讓你走進生命真相的書籍,但是很多時候,夢境遠比真相來得好,這是在書前面的導讀在暗示的一件事情。 至於這本書哪裡可以找到,去問問Google大神,祂就會告訴你。 目前我大概已經看了100多頁的內容,其實書的內容只有一個主題,而且在第一節就已經說完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  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  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  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  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作品名稱:《記憶縫線YOUR FORMA》 作者: 菊石まれほ 出版社:台灣角川 售價:220元
Thumbnail
作品名稱:《記憶縫線YOUR FORMA》 作者: 菊石まれほ 出版社:台灣角川 售價:220元
Thumbnail
這本來是為了「第三屆 AIKEN 文學大賞 ──「末世瘟疫」」而寫下的故事,但後來因為沒能理解到他們的截止時間是早上,結果沒能趕上截稿前完成故事,實在感到可惜。
Thumbnail
這本來是為了「第三屆 AIKEN 文學大賞 ──「末世瘟疫」」而寫下的故事,但後來因為沒能理解到他們的截止時間是早上,結果沒能趕上截稿前完成故事,實在感到可惜。
Thumbnail
帶你進入大腦的世界,更瞭解自己也更瞭解人類的行為。在疫情期間的苦悶下,來點知識和能量的補給吧!
Thumbnail
帶你進入大腦的世界,更瞭解自己也更瞭解人類的行為。在疫情期間的苦悶下,來點知識和能量的補給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