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為什麼上了台聲音都不一樣了?常被忽略的聲音細節(上)

2022/10/0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場表演聽起來跟專輯一樣」是許多樂團追求的目標,大家都希望能夠帶給觀眾清楚的聲音,把所有樂團想傳達的細節表達給觀眾,讓觀眾能夠享受到最棒的音樂。
另一方面,身為樂手當然也希望自己能夠清楚聽到每個樂器(包括Program)的聲音,讓自己能夠很清楚的掌握自己的演奏,也隨時瞭解到同伴的演出狀況,並且進入音樂的情緒之中。
但當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實際上如果沒有樂團專用的隨團音控在控內外場,那麼要達到完美的聲音balance實在是非常困難。
不過,撇開音控的部分,身為樂手,我們還是有許多能夠注意的地方。相信許多人常會遇到的問題是在家練習的聲音音色到了練團室又整個不同了,而上了舞台之後又跟家裡和練團室大不相同,無法保持穩定的音色,也影響到了演奏的表現。
所以在這邊分享一些為什麼我們聽到聲音會不一樣的原因,以及應對方式,讓你的練團跟演出更加順利。

明明效果器的設定沒有動,為什麼聲音不一樣了?

許多吉他手/Bass手會用綜合效果器,開個音箱模擬,在家調好音色好儲存起來,出門就line out接到mixer上直接從監聽喇叭出來。
這樣的做法當然能夠一來方便快速,二來可以避免遇到場地的音箱音色不喜歡,三來能夠省略掉音箱收音的麻煩。可是即使所有調整好的參數都存檔了,到了練團室跟舞台上聽起來還是會有聲音有點不太一樣。
導致聲音不一樣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三個差異就是【發聲載體】、【空間】和【音量】。

發聲載體:

首先在家練習跟調整音色會用的不外乎音箱、錄音用的監聽喇叭,或是耳機。
音箱的設計在頻率響應上就不會是平坦的,而後兩者的監聽喇叭和(監聽)耳機儘管理論上都是在追求平坦的頻率響應,但實際上都還是會有些不平坦之處,所以才不會每一款喇叭和耳機的聲音都長一樣。
而到了練團室跟舞台上,我們聽到的聲音會來自現場用的監聽喇叭。而同樣叫做監聽喇叭,現場用的喇叭單體通常是12吋以上,和錄音用的5-8吋大不相同,從物理上來說也就不會有相同的聲音。
所以同樣的,現場的喇叭理論上也是應該要有平坦的頻率響應,但實際上並不是完全平坦。所以終究你聽到的聲音還是會跟在家裡調好聽到的聲音不同。

空間:

空間對於音色的影響很大,但他不像音箱或是喇叭一樣可以看到實體,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空間對於聲音的影響主要有幾點:空間的大小/形狀牆壁和天花板的反射狀況聽者對發聲體的相對位置
空間中的牆面跟天花板、地板都會反射聲音,形成殘響,也就是reverb。
而這些經過空間反射過的殘響,頻率也會受到空間中的大小、位置、牆面材質等等影響。最後當我們聽到原音+殘響時,聽起來就會覺得整個音色有點不太一樣了。
而且這些殘響是反射過後的聲音,會比原音還慢進入耳朵,所以也會干擾到原音的清晰度,變成聲音聽起來好遠,雖然很大聲可還是聽不清楚,最後陷入不斷加大音量然後殘響又更多的負面循環。
當然做為樂手我們無法改變練團室跟表演場地的空間,只能盡量挑選有做空間聲學(room acoustic)處理的練團室。
還有就是去到不同地方要記得視空間大小跟位置調整EQ,例如小場地減少一些低頻避免聲音過轟,或是當空間殘響讓聲音聽不清楚的時候,試著調高一點中高頻讓自己能夠更容易注意到自己的聲音而不是一昧轉大音量。
一般我們聽到的聲音不會只有喇叭出來的聲音,還會有空間中反射形成的殘響,這時牆面的材質或是聲學處理就會對聲音有很大影響。(圖片來源:Ekustik.eu)
另外,在實際演出時有一點蠻常被忽略的,就是觀眾也是影響空間的因素之一
在live house試音時,舞台上其實多少也是會聽到從外場反射回來的聲音。但是到了觀眾進場時,原本空曠的台下變成站了許多觀眾,這些觀眾會吸收掉許多外場的聲音反射。最後對於演出者來說就會變成聽到的頻率、又跟試音時不同,所以樂手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當開場之後人站的越多,高頻也就會變的比較少一點。
除此之外,樂手的位置也會對聽到的聲音有莫大的影響。
當你耳朵直接對著喇叭(或音箱)時那麼你聽到的聲音會是直接從喇叭出來的聲音最多,其他空間的反射就相對小,這也是為什麼地板監聽喇叭都要做成斜的,或是像Marshall 1960A這樣的喇叭箱體要有個斜面,因為這樣才好直接對著人的耳朵。
舞台上的監聽喇叭之所以都朝斜上方就是為了要能夠對到演出者的耳朵
在實務上,練團跟演出時當然是盡量站在喇叭/音箱的前方能夠有最清楚的聲音,如果受限於空間大小或是站位,可以稍微左右喬一下喇叭的角度確保自己或其他團員能夠聽的清楚。
有時候你會發現僅僅是往旁邊跨一步,聲音也會差很多。在調整音量之前,可以先試著調整自己或喇叭的位置。

音量:

音量的差異也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人的耳朵在不同聲壓下對於各個頻率的敏感度並不同。直白一點說就是同樣的音源,開小聲跟開大聲時我們大腦所感受到的音色並不相同。
原則上在小聲的情況下,中頻會比較明顯,而當音量越來越大時,低頻跟高頻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等響曲線圖,同一條紅線上的各個頻率對人耳聽起來是一樣大聲。例如在40phon下100hz的低頻要超過60dB聽起來才會跟40dB的中頻1Khz一樣大聲。反過來說也就是當音量偏小時,人耳對高低頻相對較不敏感。(圖片來源:Wiki)
通常在家練琴跟調整音色的時候音量不會太大,尤其戴耳機通常只會調到適中的音量。但到了練團室跟舞台上,鼓手一打下去所有人都必須跟著把音量開大,這時候你原本調整好的音色自然就變得跟原本“聽起來”不同了。
所以如果是綜效,要在家中事先設定好音色時,要盡量避免在音量太小的狀態下做調整,到了練團跟演出時也記得善用EQ隨時視狀況微調音色,而不是以為存好了檔就永遠不必再做調整。

結論

讀到這邊,你會發現不管是發聲載體、空間、還是音量,這些都是來自於物理上的差異,並且通常必需要到了練團室或者舞台上才能視當下的狀況做調整。
要完全解決發聲載體、空間跟音量差異,唯一方法就是用耳機監聽(IEM, In-Ear Monitor),這樣一來練團演出都用相同的耳機,沒有空間不同的問題,也沒有音量的差異。不過當然缺點就是整套無線系統+耳機並不便宜、架場撤場時間較長技術要求高,以及有些樂手(尤其是主唱)還是習慣聽到來自喇叭+空間的聲音才好感受到情緒等等。
不過即使不用耳機只用傳統的監聽喇叭,身為樂手還是必須瞭解這些問題的成因,並且透過耳朵判斷問題來自哪裡,最後保留隨機應變的能力。EQ是你的好伙伴而且效果器跟音箱上到處都有,善加利用可以讓你的演出順利很多。

如果喜歡Blend Knob的文章,請幫我們在最底下按五下拍手,不用付費即可讓我們獲得實質收益,或是在右邊點個愛心給我們一點鼓勵!
如果有任何關於器材的問題,也歡迎留言或是私訊我們的粉專喔!
撰文:髮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3會員
89內容數
網羅吉他、Bass、音箱、效果器、錄音器材等等各式新品發表情報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