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完美的投資組合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開始之前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重壓一檔航運股的航海王,跟持有全市場組合的投資人,哪一種方式的CP值比較高?」

如果我告訴你,其實航海王沒有比持有全市場的人來得厲害,你大概會覺得我在亂講。

但這是根據【承擔多大風險】及【得到多豐厚報酬】兩相比較之下才得到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風險報酬比】。

這就是台灣投資環境的落後。2022的現在,台灣還猶如彼得.柏恩斯坦口中1950年代美國的投資委員會。

「大家只是因為某人說哪個產業會漲、哪個產業會跌,就決定要投資哪個產業。就像一群外行人一般。」

相較於符合科學邏輯的投資決策,現在大多數台灣投資人更能接受如傳說般崛起的草莽投資網紅所提出的建議。

就算是大多數人都聽過的【分散投資】,結果也只是被說成多買幾檔股票、ETF來表徵。但其實連【共變異數】這種可以量化相關性的數據都不知道。

最多就是告訴粉絲,看好哪檔就買,不然就不要買。

真正像極了美國20年代演員威爾.羅傑斯所說過的選股名言:「我只買會漲一倍的股票,如果不會漲一倍,那就不要買。」

哈利.馬可維茲要是知道他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被台灣人這樣解釋,應該也會哭笑不得。

更不要說台灣投資人是如何扭曲期貨、選擇權這類衍生性金融商品為了規避風險的本意。不只沒有規避風險,反而透過槓桿加大風險。最後還可以在網路上被腦粉奉為"神"。至於選擇權定價模型?台灣股神會跟你說,"哎呀!那是投信菜雞才在用的啦~"

你或許聽過尤金.法馬提出的「效率市場假說」,但你真的知道法馬是怎麼定義的【弱式】、【半強式】、【強式】這三種檢定嗎?真的是你以為的台股就是弱式市場嗎?

當許多人朗朗上口說著股票溢酬,卻不知道無風險利率是根據什麼定義的。更不要說能理解為什麼股票溢酬其實是會變動的。最後還會罵今年股債齊跌,所以資產組合是無用的。結果自己之前買的是長期公債或非投資等級債而不是抗通膨債券。

然後講著「使用Smart beta策略能打敗全市場組合」,卻連威廉.夏普的「CPA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都講不清楚。結果只會傻買高費用的高股息因子ETF。

看著投資人還在誤用台灣獨有的【存股】方式為退休做準備。當台灣的金融業還在販售高費用的金融商品給投資人做退休計畫。

你卻不知道在國外有更多人透過約翰.柏格創立的Vanguard所提供的【低成本】被動指數基金(ETF),建立起可以讓自己退休無慮的資產組合。

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是有許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所推崇並且親身使用。而且這些投資策略都經過嚴謹的論證,有著極高的成功機率。

但台灣這些草莽網紅建議台灣人的方式,更多只是來自於自身經驗的「倖存者偏差」。不僅無法複製,且失敗率極高。

當台灣投資達人說著:「費用不重要,報酬才重要!」時,許多年前的約翰.柏格就用「成本重要假說」狠狠痛擊過美國的基金管理業者了!而你們現在卻選擇還要再被打臉一次?

指數化投資只是QE灑錢泡沫下的受益者,是一種"龐氏騙局"?那你應該要來看看眾多金融學家是怎麼分析市場報酬來源的。尤其是柏格說過的,

「殖利率+盈餘年增長率+本益比變化」。

如果你懂得這件事,那麼對於柏格能在2007年準確預估2017年的道瓊指數是多少,也就不意外了。

或許對於投資新手來說,這本書的內容對你會頗有難度。但你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我不知道這本書能賣多久,或許很快就不再出版。但我非常建議你先買回家放好。因為當你有了三、五年的投資經驗後,再回頭來看看這本書。我相信可以幫助你弄清楚霧裡看花的地方。

如果你已經有多年的投資經驗,但自覺有很多地方好像不是很踏實,更建議你要花些時間來細看這本書的內容。

如果你想讓透過投資讓自己有更明確的未來,我相信這本書可以帶給你很大的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關於指數化投資的補充說明的沙龍
287會員
95內容數
讀書心得
2024/03/03
非常感謝謝文憲的極憲人生 憲哥舉辦這場活動。這場講座肯定可以作為臺灣作家未來舉辦相關活動的示範,如果未來還有第二場的機會,你一定要來參加。
2024/03/03
非常感謝謝文憲的極憲人生 憲哥舉辦這場活動。這場講座肯定可以作為臺灣作家未來舉辦相關活動的示範,如果未來還有第二場的機會,你一定要來參加。
2024/01/10
愛有一个人,彼个就是我 愛有兩个人,就是你佮我
Thumbnail
2024/01/10
愛有一个人,彼个就是我 愛有兩个人,就是你佮我
Thumbnail
2023/08/16
常常有人說指數化投資人就是傲慢、不懂得學習別人的長處。 沒有,這絕對不是真的。因為我星期天下午才跟三十幾位同學一起參加理財陪跑教練Alice的 #財務健康評估與報表製作工作坊 課程。而且是全程參與,不是那種露個面就閃人的過水活動。
Thumbnail
2023/08/16
常常有人說指數化投資人就是傲慢、不懂得學習別人的長處。 沒有,這絕對不是真的。因為我星期天下午才跟三十幾位同學一起參加理財陪跑教練Alice的 #財務健康評估與報表製作工作坊 課程。而且是全程參與,不是那種露個面就閃人的過水活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因為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的推薦,得知這是一本經典投資書籍,在徹底讀完這本書,歸納對我有幫助的部分,摘要成重點並撰寫出來,希望透過輸出釐清自己的觀念,也分享給大家追求一齊進步。
Thumbnail
因為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的推薦,得知這是一本經典投資書籍,在徹底讀完這本書,歸納對我有幫助的部分,摘要成重點並撰寫出來,希望透過輸出釐清自己的觀念,也分享給大家追求一齊進步。
Thumbnail
破解身為投資人常見的投資迷思與誤解,當中包括「市場是對的!市場是有效率的」、「高波動的商品就代表是高風險」、「身邊大家都在投資,那我也要趕緊進場」等等。
Thumbnail
破解身為投資人常見的投資迷思與誤解,當中包括「市場是對的!市場是有效率的」、「高波動的商品就代表是高風險」、「身邊大家都在投資,那我也要趕緊進場」等等。
Thumbnail
主動投資發大財?答案是「難上加難」。本文(上集)將說明其中三大阻礙,包括雜訊、渾沌與競爭劣勢,因為我們必須知道散戶的劣勢與困境,才有機會超越阻礙,打敗大盤,贏在終點線。
Thumbnail
主動投資發大財?答案是「難上加難」。本文(上集)將說明其中三大阻礙,包括雜訊、渾沌與競爭劣勢,因為我們必須知道散戶的劣勢與困境,才有機會超越阻礙,打敗大盤,贏在終點線。
Thumbnail
有價證券和不動產 說到投資,基本是分為有價證券(股票、債券)和不動產,但大部分人腦中馬上浮現股票,資本在大一點的會想到買房或店面投資,法人公司則會買國債或是其他的公司債,但債券和不動產因為門檻高,不是一般人可以馬上入手的,所以我們先來說說股市。 說到股票確實是一個為現代人能夠最方便投資,馬上建立資產
Thumbnail
有價證券和不動產 說到投資,基本是分為有價證券(股票、債券)和不動產,但大部分人腦中馬上浮現股票,資本在大一點的會想到買房或店面投資,法人公司則會買國債或是其他的公司債,但債券和不動產因為門檻高,不是一般人可以馬上入手的,所以我們先來說說股市。 說到股票確實是一個為現代人能夠最方便投資,馬上建立資產
Thumbnail
開始之前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重壓一檔航運股的航海王,跟持有全市場組合的投資人,哪一種方式的CP值比較高?」 如果我告訴你,其實航海王沒有比持有全市場的人來得厲害,你大概會覺得我在亂講。 因為這是根據【承擔多大風險】及【得到多豐厚報酬】兩相比較之下才得到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風險報酬比】。
Thumbnail
開始之前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重壓一檔航運股的航海王,跟持有全市場組合的投資人,哪一種方式的CP值比較高?」 如果我告訴你,其實航海王沒有比持有全市場的人來得厲害,你大概會覺得我在亂講。 因為這是根據【承擔多大風險】及【得到多豐厚報酬】兩相比較之下才得到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風險報酬比】。
Thumbnail
2021年航海王的故事 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省思投資的本質 還記得「航海王」2021年爆賺,讓很多投資人跟進,但卻套在高點的故事,我簡單用一張走勢圖,讓大家回憶一下... 接著大幅度下跌,第一次反彈,很多人要奮起直追,這一次航海王必定是我... 然後又填海了... 投資市場是反覆錯誤的組合 結論
Thumbnail
2021年航海王的故事 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省思投資的本質 還記得「航海王」2021年爆賺,讓很多投資人跟進,但卻套在高點的故事,我簡單用一張走勢圖,讓大家回憶一下... 接著大幅度下跌,第一次反彈,很多人要奮起直追,這一次航海王必定是我... 然後又填海了... 投資市場是反覆錯誤的組合 結論
Thumbnail
看太多這類的,你也是嗎? A達人說金融股好,他就買一點。 B達人說民生股好,他就買一點。 看到0050不錯,他就買一點。 看到VT說不錯,你就買一點。 反正通通都買一點,這樣風險一定會更分散。 其實你錯了知道嗎?風險並非多買幾檔股票或ETF就能分散,有時候多買反而是更集中了。 原本市值加權的005
Thumbnail
看太多這類的,你也是嗎? A達人說金融股好,他就買一點。 B達人說民生股好,他就買一點。 看到0050不錯,他就買一點。 看到VT說不錯,你就買一點。 反正通通都買一點,這樣風險一定會更分散。 其實你錯了知道嗎?風險並非多買幾檔股票或ETF就能分散,有時候多買反而是更集中了。 原本市值加權的005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