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律】閱讀心得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投資金律】博客來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3550

※為什麼讀這本書?希望解決什麼現實遇到的問題?

因為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的推薦,得知這是一本經典投資書籍,在徹底讀完這本書,歸納對我有幫助的部分,摘要成重點並撰寫出來,希望透過輸出釐清自己的觀念,也分享給大家追求一齊進步。
個人也很推薦YTR清流君的相關影片,增加了更多理財知識,也分享給大家!

※我推薦這本書嗎?推薦給誰?可以起到什麼樣的幫助?

作者根據歷史事件讓我們可以建立基礎的投資心法、開始建構屬於自己的投資策略,在歷史的事件中,讓我們更有勇氣可以投入資金到市場,更有信念的度過股市波動時的低潮與心理震盪;並且了解生活中遭遇的新聞事件哪些是對的、該相信的?哪些可能是錯的?可能是行銷廣告或不實的宣傳!
正因守成不易,透過投資知識的累積,讓自己避免錯誤,找尋適合自己的投資作法,透過不斷實驗、AB Test驗證,最終得到屬於自己的財務策略藍圖。給你魚吃,不如給你根釣竿,本書可以說是引導投資入門目前我最推薦的一本書。

※用一句話說明這本書在談什麼?

作者透過{歷史}各種事件來告訴我們,要如何了解股市這個市場,應該要長期持有全球的指數型共同基金,透過【資產配置】&【再平衡】策略,提醒我們要避開的行銷廣告,退休時達成財務自由的投資心法!

※本書個人歸納重點(心法):

一、【歷史反饋,股價就像薛丁格貓】:
從{歷史}各種事件得知,不要去想積極選股、想短期預測市場的行為,因為即使短期可賺到差價,但長期投機的行為,最後檢視都不會成功!因為股市是完全無法預測的,且有{均值回歸}效應影響,最終股價都會回到平均值。
另外{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的概念,也說明了是目前的股價就已經即時反應了所有可能的變數與人為操作事件的結果,當你反應過來時想進行操作時,想開始預測市場時,已經來不及了!因此根本不用去預測未來,我們無法看著後照鏡開車,直接投資整個市場即可獲得相對應的報酬。(作者是指全球指數型共同基金)。
我們透過歷史可以推測未來可能會發生的風險,我們可以做最壞的打算,也做最好的準備;歷史的功能在投資上就只有這樣而已,就跟武學小說的學武功一樣,你要先打好內功、心法(投資心態&資產配置&再平衡),在透過外功將招式打出來(實際下單&遭遇熊市波動的勇氣。)
『巴菲特:如果歷史書可以告訴我們如何獲得股市報酬,那麼最富有的人應該是圖書館員。眼前已有數不清的案例證明單純仰賴歷史經驗,會被嚴重誤導。』

二、【”徹底”相信指數市場】:

我們可以透過大量歷史遭遇過的經濟事件,得知股市、債券可能會發生的風險、並且徹底相信市場長期而言將給你帶來穩定的報酬。作者也提到了集體判斷的精準度。
> 1968年美國天蠍號艦艇遭遇意外沉沒了,沒人知道在哪,連專業的戰略分析師無法正確判斷正確的消失位置,但當集結數十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各自提出猜測的地點,最終結果發現實際地點與猜測地點不超過220碼,佐證了集體判斷的精準度!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選擇【全球性指數型共同基金】(擁有所有的股票而不是特別拉出績效好的)**,**是一段相當孤獨的投資過程,你不該跟他人討論。雖然我個人覺得有點邪教感,畢竟提到”不要相信新聞、親友”、”讓自己封閉狀態”….一些論點跟邪教想要控制人的規則有些雷同,但本書其實就是想透過歷史事件讓我們知道可能的風險與問題,並想提供一些可以避開人性弱點的方法來徹底執行投資紀律,或許未來會有更好的做法…但這種方式對某些人來說也許是不錯的想法,讀者可自行選擇;我認為應該還是要多看多比較,不要盡信特定的說法,要找出自己相信的,並進行驗證,永遠要保留一絲我們可能是錯誤的可能性,不斷的來革新自己的觀念才是比較好的想法。
我個人的建議是台灣投資人可考慮選擇0050 ,並且不要讓台灣股市超過你的總資產股票占比的10%~15%,因為台灣市場跟全球相比仍相對較小,且有可能遭遇到如日本般長期低迷的股市狀態(非長期向上的趨勢)。
也許可以考慮以美股這個主流市場、或全球性ETF,以不同同步向上的資產,來分散風險的方向來思考,即使未來的波動不斷,但透過不同資產同時向上的趨勢,來平衡減緩波動的幅度,長期最終可以達到穩定的利潤。
※作者指出{歷史}通膨率約3%、年化報酬率約7~10%,10~15年的整體報酬約落在4~7%。
『景氣越是昏暗不明,悲觀主義達到極致時,越是適合投資的時候。最不適合投資就是景氣最明朗的時候。』

三、【擁抱熊市】

作者建議我們在遭遇熊市時,應該要開心才對,並且維持最高紀律的維持【資產配置】&【再平衡】,因為透過歷史資料分析得知,在市場長期10~15年,長期向上成長的趨勢下,在熊市勇於投資,將可獲得更高的報酬(低點購買股數相對較多)。另外{投資}的本質本來就是承擔{風險}來獲取{報酬}的過程,{風險}越高{報酬}就會越高,{風險}越低{報酬}就越低,這是不變的真理。

四、【投資紀律→每年的{再平衡}】:

投資知識與市場操作就跟鍛鍊肌肉一樣,平時要不斷精進,才能有效維持住自己的資產,不然在未來若遭遇某次詐騙事件或投資負面事件,可能破壞你原本建立好的投資藍圖,我們應該堅持紀律、懷抱信念的待在你相信的市場內。
{再平衡}就是每年操作一次,要現有偏離比例的資產,調整回原本設定的比例,這個再平衡的過程,將可以將表現好的資產獲利轉到表現差的資產,進而增加低價格產品的股數;長期而言,當股市反轉向上時,最終可獲得更好的年化報酬!
> 假設你只有一檔資產,該資產的漲幅就是你唯一的狀況,若你有四檔資產,且趨勢都是往上的,那麼當某資產狀態不好時,另外三檔非同步的波動將可以抵銷該檔下降的波動,讓波動平均值趨於平緩。好比目前很夯的{自走棋遊戲}般,若你只培養一名角色,當被剋制時,根本沒有反擊的勝算,我們培養四位不同屬性的角色,面對不同對手時也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與更多可勝的變數。
作者認為這也是一種財富重新分配的過程,可以將沒有正確觀念、毫無投資紀律的韭菜們的財產分配重新分配到你身上的過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長期報酬的來源主因來自於{科技}的進步,上述韭菜提供的無紀律操作的資金就是額外的加碼!

五、【資產配置→股債比2:8】:

{資產配置}是唯一投資人在投資上應該徹底做好的功課,然後下好離手,等待下一次的再平衡,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簡單的操作。根據本書提到的{歷史},我們相信指數市場可以為我們帶來最終豐厚報酬;不要受短期波動、親友勸說、行銷新聞事件的影響,只要維持好每年調整一次的頻率,照自己的信念與步調來操作即可。
{股票&債券}的比例應該維持2:8,因為{股票}是主動獲取利潤、抵抗通膨的寶劍,{債券}則是防禦資產的盾牌,讓我們在市場波動期間擁有深厚的自信與維持紀律的核心。『即時股票都賠光了,我還有八成的債券資產可以重新開始』這種為最壞的想法,做出最好的準備的策略,這也是一種大家常說的{反脆弱}被動屬性。
※債券的部分,個人研究與爬書後,感覺較不適合台灣投資人,近期的利率變動,似乎已經降低跟定存、定儲的利潤差不多了,因此個人選擇會將債券的部分改為{定儲}或{定存}來取代。書中有提到,當銀行利率越低,表示政經局勢越穩定,但也相對的越不適合投資,因為風險相對較低;相對的,當銀行利率越高,表示政經局勢越混亂,也越適合投資,因為風險相對較高,有較多的報酬空間。關於這點目前我的想法是因為我們不是預言家,因此只要在當下有閒錢有投資的想法,勇於投資進股票市場就對了,因為作者的說法其實也說明了根本無須挑選入場的時機點,長期而言都會是正向的報酬。

六、【即早開始退休的規劃】:

每個人都應該要有最適合、屬於自己的投資退休規畫,作者建議可採取目前很流行的4%法則,累積一定的資產後,透過領取年化報酬的4%,即可長期維持自己的退休生活。本書透過資產配置原則,大概舉例說了美國地區的投資人可以怎樣規畫的方向,個人認為不太適合台灣投資人,我們參考即可。
台灣投資人需要再找最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個人是開始研究{FIRE運動}有在引導我們開始架構自己的退休規劃,自己也能更省吃儉用、積極找尋收入來源,讓自己能提早退休。

七、【互利共生的{證券業&基金業&媒體}產業】:

作者認為**{證券業&基金業&媒體}這個利益集團,**時常推出一些短期高機效的產品,希望投資人透過頻繁的交易、炒短線來讓集團獲得許多操作手續費;但從歷史經驗得知,長期而言相關主動投資的基金績效大部分都低於市場平均,主要原因來自於{存續偏差}的問題,存續偏差只會計算好績效的基金,而漏算了被併購、落後、消失的基金績效,集團希望透過這種報喜不報憂的報表廣告來引誘投資人購買來賺取利潤,作者在此點給予強烈的批判。
不過書中也指出的確是有高超的操盤專業經理人,例如『巴菲特、林區』,但目前也就這兩位,我們確定可以在成千上萬的投資經理人中找到類似這兩位高超的操盤手嗎?機率也太低,即使大家都找到了巴菲特、林區來操盤主動型基金,該檔基金也有可能被高昂的※{衝擊成本}侵蝕利潤,最終的結果也將低於指數市場的平均,那還不如直接投資指數型市場。
※{衝擊成本}:當資金都給某位專業經理人操盤主動型基金時,假設某次操作需要大量的買進,將造成股價高漲的狀態,等於投資人要用更高的價錢才能買到想買的股票,這是第一波被侵蝕的利潤;而當專業經理人要再操盤想大量的賣出時,當市場沒有那麼多股票可以提供賣出時,股價會因此下跌到可以買的地步,等於投資人要用更低的價錢來出售股票,這是第二次侵蝕既有的利潤。
『知名分析師David Dreman<反向市場操作策略-股市成功心理學>回朔1929年,檢驗投資專家的建議,77%都是錯的,3/4錯估市場局勢。』

八、【避免一窩蜂,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作者認為{新創產業}的股票要特別小心泡沫化的問題,(個人直接聯想到近期因為ChatGPT帶來的AI相關產業)。我們從歷史得知,剛出來的新創產業往往發明者都不是可以讓投資人賺錢的那個;會讓投資者賺錢的,都是利用該技術搭配自身產業,很好的銜接應用的第二輪營運商。書中也運用了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例子來印證上面的說法。
『1991 Jay Ritter(傑.李特) 投資者總是會對新創公司抱持過度樂觀的態度。』
『John Templeton(約翰.坦伯頓)警世名言:在英文中最昂貴的一句話就是『這次不一樣啦!』
●上面就是本書個人摘錄的重點,以下再提出一些個人的問題,嘗試用作者的論點來論述。

※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A.資產配置&再平衡
B.長期持有全球指數型ETF(共同基金)
C.歷史的經驗讓我們擁有擁抱熊市的勇氣。

※哪一個故事或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作者曾經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形容股市的股價,{股票的短期股價}像是一隻活力滿點的猛犬,市場的長期趨勢則是一位牽著這隻猛犬的主人,他們正要前往車站的過程(整體向上的趨勢),這隻狗在這段旅程中,不斷的活繃亂跳,一下往前一下往後,完全無法預測,在旁邊看的觀眾也無法透過任何理性、簡單的公式規則來發現牠的行為模式,但是長期而言主人的移動最終會是朝向車站作為終點,作者也提到整體會上漲的源頭,來自於人們相信科技技術的進步,將為人類帶來不斷進步,且帶動股價長期上漲的狀態,這是一種相信人類社會最終是光明與進步的博奕過程。

※【投資金律】這本書有道理嗎?我完全認同嗎?有什麼個人過去經驗或案例嗎?

本書透過歷史案例,讓我們知道風險的來源,投資的報酬來自於承擔風險。之前的我會因為投資股票,但卻因為短期的波動,心理會有食不下嚥、坐立難安的狀態,自己也知道要分散風險,但在不了解股票與股價變化的原理,自己並沒有底蘊內涵,來可以理解為什麼要這樣操作,操作的根源來自於親友的告知,整個投資操作也就虛虛的,就跟練武功沒練心法般,空有一身外功,內在卻不堪一擊,未來可能讓自己在一個震盪或負面新聞消息,就讓自己棄守原本堅持的投資規劃,功虧一簣!

※那關於【投資金律】我們未來該怎麼運用在生活/什麼情況(情境)會用到?可以再怎麼延伸使用?這本書對我會帶來什麼改變?

因為本書個人開始看一些指數化投資的影片(YTR清流君、YTR慢活夫妻)進而開始研究美股、研究複委託,研究哪間手續費較低、找海外券商,優缺點、資產配置、退休規畫等。本書可以說是一本讓自己投資觀念爆發成長的啟動器,對我來說幫助非常大,也因此有了本篇文章。

※說了那麼多,所以台灣人到底該買甚麼股票?

根據作者的說法 應該要買全球性的指數型共同基金資產,並長期持有,並透過資產配置來降低風險。作者在附錄也有提到他也沒有很相信ETF,但也說不太出有什麼我認為太大的問題。因此就參考就好。
我個人認為,就台灣的投資者而言,國內應該就是指0050(台灣五十) 以及美股VTI、與全球股ETF等。
個人的話,也會採取作者提的2:8股債比:
1.台灣國內股市&美國股市&全球市場(占總資產的20%) 報酬率4%
2.定存、定儲(占80%) 報酬率約1.5%

※那我已經被套的股票、基金該賣嗎? 還是先擺著…

作者基本上觀點應該是希望分散風險的,書中並未特別指出是否應該執行停損策略,可能是因為狀況各自不同,有的產業長期是向上的。但書中確實有說到投資人往往會有『悔恨迴避行為』(不願意放棄虧損的投資。不賣就不算賠。)的人性問題。
因此我們應該放棄那些對於非經過理性規畫的資產配置,先拿回資金再進行有計畫性的資產配置為妥當,可以當成是一種再平衡的過程,也讓自己知道在有規畫策略的情況下進行,心裡也較踏實,可以走的長遠。

※我們應該存多少存款才能退休?

作者認為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但有提出一些會影響金額的變數,例如:房貸、日常開支、醫療費用、旅遊 退休後的時間長度 通貨膨脹率 現有儲蓄..都會影響最終的金額。我個人並未從本書算出較為完善的退休規畫。
我後續是透過知名的{FIRE運動}(GOOGLE一下很多資訊),草擬了退休規畫的大概版本,會對於規畫自己的退休會有更深的認識,這也是每年要調整一次的部分,有位離職的同事跟我說,投資理財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共勉之。

※【投資金律】個人觀點總結:

近期台灣詐騙投資屢傳新聞,辛苦賺來的錢,可能因為錯誤的想法與失敗的操作,瞬間化為烏有。本書讓我們得以強化思維、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因為要有好的觀念才能保護好既有的資產、家人,並且可以穩定累積財富對抗通膨,邁向財務自由。自已仍須要透過不斷驗證理論,使用各種實驗方法,找出最”合適”自己的投資策略。
看了許多文章也得出一個結論,世上沒有絕對可以直接套用到某個人的投資策略公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但只能、只有靠自己,透過不斷疊代的過程,不斷的印證對我們來說最好的方法,然後不斷地實踐!
附上一張懶得做心智圖的手寫重點: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溫馨提醒:感想內容均為劇透資訊,請看完電影再看唷! 黑鏡<瓊糟透了>人性的矛盾&科技過度介入&AI已逐漸取代生活&凸顯人生體驗珍貴&我思故我在 令人深思的電影
『如果足夠知道自己,那就容易獲得知己。如果擁有很多知己,那我們在乎的事,就會有很多人與我們一起在乎。』—林育聖老師 我很喜歡林育聖老師的這段話,透過不斷分享我關心的主題,希望透過輸出分享的過程,讓自己閱讀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好,也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今天我想來討論【七個習慣】【知彼解己】這個
【重點轉譯摘要】 動能: 談判的目的是為了家人&團隊而爭取, 我們想的都是維護別人的權益,而非為了一己之私。 達到團隊利他共贏的效果。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場極限短跑,個人應該採取一種【無限賽局】的想法
【重點摘要】 時間管理&人生憲法: *順序→【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優先做; *方向→『以終為始』以達成終點目標來規畫計畫。
【重點摘要】 以最終的結果作為目標,作為計算安排的目標。 這方法可以讓你不偏離正確的方向。
【重點摘要】 面對挫折、問題、困難的狀況,要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
溫馨提醒:感想內容均為劇透資訊,請看完電影再看唷! 黑鏡<瓊糟透了>人性的矛盾&科技過度介入&AI已逐漸取代生活&凸顯人生體驗珍貴&我思故我在 令人深思的電影
『如果足夠知道自己,那就容易獲得知己。如果擁有很多知己,那我們在乎的事,就會有很多人與我們一起在乎。』—林育聖老師 我很喜歡林育聖老師的這段話,透過不斷分享我關心的主題,希望透過輸出分享的過程,讓自己閱讀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好,也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今天我想來討論【七個習慣】【知彼解己】這個
【重點轉譯摘要】 動能: 談判的目的是為了家人&團隊而爭取, 我們想的都是維護別人的權益,而非為了一己之私。 達到團隊利他共贏的效果。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場極限短跑,個人應該採取一種【無限賽局】的想法
【重點摘要】 時間管理&人生憲法: *順序→【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優先做; *方向→『以終為始』以達成終點目標來規畫計畫。
【重點摘要】 以最終的結果作為目標,作為計算安排的目標。 這方法可以讓你不偏離正確的方向。
【重點摘要】 面對挫折、問題、困難的狀況,要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在看完《投資人宣言》之後,決定也拜讀威廉.伯恩斯坦的其他著作。《投資金律:建立獲利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四個關卡》從理論、歷史、心理學跟產業等四個面向探討投資。 理論
Thumbnail
👀QUICK REVIEW The book in 3 Sentences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從歷史帶到實戰的基礎書籍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步調講解每個章節的主題 極度白話文的一本書 How the Book Changed Me? 這本書為我帶來什麼改變更了解自己對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意義
Thumbnail
你是否有個疑問價值投資的全貌到底為何?是單純的價值評估?還是只需要尋找穩定收益就好?透過『價值投資操作金律』我們可以收穫到真正的價值投資,囊括了資產收益、價值評估、資產組合管理…等等,現在透過葛拉漢和陶德兩位價值投資之父的投資經典,一窺價值投資的秘密。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人。喜歡用棒球和釣魚舉例。內容是苦口婆心的教導人如何努力學習,建立自己的理財策略(作者稱之為「腦內投資組合」)。 因為是日本人,實務經驗的舉例跟台灣不同,只能看大原則及方向。大致上建議新手先以小額、紀律、經常性的交易方式,自我訓練個三年,有把握後才能放大資金部位。
Thumbnail
書名:華爾街不讓你知道的投資金律 原書:Gold Is a Better Way 作者: 亞當.巴拉塔(Adam Baratta) 評分:★★★
Thumbnail
以時序而言,我推薦先看本書,畢竟比特幣是一切的淵源,也先打點好(科普)基礎⋯⋯
對於自己能打敗大盤的過度自信是這章要討論的事,第七章用了幾十張的歷史數據,苦口婆心的勸說讀者主動投資是打不贏大盤的。 接下來作者提到兩種投資人常見的誤區 1.過度自信,我們只記得我們成功的那幾次經驗,並把成功歸於自己的技術而非運氣。 2.覺得現在的情況可以估計未來(並沒有) 接著提到因為人面對短期損
作者開始為前三章作總結,我剛好可以為我自己的整理做比較。 1.世界上只有兩種投資,高風險高報酬的和低風險低報酬的。 2.沒有人能打敗市場 3.沒有人能掌握市場 4.擁有的股票數量太少是很危險。 作者總結,聰明的投資人應該投資整個市場。 這一章要談的是資產配置,因為根據上面的結論,資產配置是唯一我們能
Thumbnail
投資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大部分的人都是以「業餘」的身分進行投資,除了透過投資經驗的累積外,今天我們嘗試透過此書了解投資的歷史事件、觀念、現況等,有機會減少投資的冤枉路。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在看完《投資人宣言》之後,決定也拜讀威廉.伯恩斯坦的其他著作。《投資金律:建立獲利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四個關卡》從理論、歷史、心理學跟產業等四個面向探討投資。 理論
Thumbnail
👀QUICK REVIEW The book in 3 Sentences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從歷史帶到實戰的基礎書籍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步調講解每個章節的主題 極度白話文的一本書 How the Book Changed Me? 這本書為我帶來什麼改變更了解自己對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意義
Thumbnail
你是否有個疑問價值投資的全貌到底為何?是單純的價值評估?還是只需要尋找穩定收益就好?透過『價值投資操作金律』我們可以收穫到真正的價值投資,囊括了資產收益、價值評估、資產組合管理…等等,現在透過葛拉漢和陶德兩位價值投資之父的投資經典,一窺價值投資的秘密。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人。喜歡用棒球和釣魚舉例。內容是苦口婆心的教導人如何努力學習,建立自己的理財策略(作者稱之為「腦內投資組合」)。 因為是日本人,實務經驗的舉例跟台灣不同,只能看大原則及方向。大致上建議新手先以小額、紀律、經常性的交易方式,自我訓練個三年,有把握後才能放大資金部位。
Thumbnail
書名:華爾街不讓你知道的投資金律 原書:Gold Is a Better Way 作者: 亞當.巴拉塔(Adam Baratta) 評分:★★★
Thumbnail
以時序而言,我推薦先看本書,畢竟比特幣是一切的淵源,也先打點好(科普)基礎⋯⋯
對於自己能打敗大盤的過度自信是這章要討論的事,第七章用了幾十張的歷史數據,苦口婆心的勸說讀者主動投資是打不贏大盤的。 接下來作者提到兩種投資人常見的誤區 1.過度自信,我們只記得我們成功的那幾次經驗,並把成功歸於自己的技術而非運氣。 2.覺得現在的情況可以估計未來(並沒有) 接著提到因為人面對短期損
作者開始為前三章作總結,我剛好可以為我自己的整理做比較。 1.世界上只有兩種投資,高風險高報酬的和低風險低報酬的。 2.沒有人能打敗市場 3.沒有人能掌握市場 4.擁有的股票數量太少是很危險。 作者總結,聰明的投資人應該投資整個市場。 這一章要談的是資產配置,因為根據上面的結論,資產配置是唯一我們能
Thumbnail
投資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大部分的人都是以「業餘」的身分進行投資,除了透過投資經驗的累積外,今天我們嘗試透過此書了解投資的歷史事件、觀念、現況等,有機會減少投資的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