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病名是會隨著時代演進的,當我們對疾病的了解越多或時空背景有所改變,疾病名稱也就可能隨之調整。就像在2008年,有關單位為了保護患者人權以及去汙名(標籤)化的努力,即正式將「癩(痲瘋)病」更名為「漢生病」就是個例子。而英文的Rosacea,其中文名稱要用哪一個?也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在目前西方皮膚科學中,在臉上特徵表現包含1.在中臉突出部位(呈干字型),常由於各種的內外在誘因造成持續、固定地泛紅表現。以及2. 鼻瘤。就可以診斷為Rosacea。而標題中的四種名稱其實都是指Rosacea,但這些稱呼有什麼差異?這就要提到中文譯名的部分。
老人與孫子 - Domenico Ghirlandaio (1449–1494)
其實在東方醫學中很早就已經有紀載類似Rosacea的皮膚疾病,以目前流傳下來的醫學典籍中,隋代太醫博士巢元方等人於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奉敕編著的《諸病源候論》,其中《面體病諸侯》章節中《酒皶候》就有提到此疾病是「由飲酒熱勢衝面而遇風冷之氣相搏所生,故令鼻面生皶赤皰匝匝然也。」而在其他相關醫書典籍上還有提到「齄鼻」、「皻鼻」、「鼻齇」、「鼻赤」、「酒㾴」、「酒皶鼻」、「酒齇鼻」、「酒㾴鼻」…等,其所指的都是類似的問題。
元代醫學家朱震亨於1347年所論述纂輯的《丹溪心法》中有提到:「酒㾴者,此皆壅熱所致。夫肺氣通於鼻,清氣出入之道路……又有肺風不能飲而自生者,非盡因酒㾴耳。」,由此可見在當時已經認為這疾病並非全然由飲酒而生,還存在其他誘因。
在古籍名稱中所指的「皻、皶、齇、齄、㾴」,都是相似的意思,也都念成「ㄓㄚ」,都是強調在臉上(以「皮」為部首)或在鼻部(以「鼻」為部首)產生密集泛紅疙瘩的皮膚表現。由於古體字筆劃較多並不易書寫,於是後續就衍生出「酒糟鼻」或「酒渣鼻」等稱呼。但由於這疾病的表現並不只侷限在鼻部,於是俗稱為「酒糟」或「酒渣」,就成為目前最常見的病名。但這樣的名稱反而偏離了古代典籍中所描述的意義,因為「酒糟」的字義其實是指使用米、麥等穀物釀酒後剩餘的渣滓,也稱為「酒渣」跟「酒粕」是同義詞。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糟」或「渣」都跟原本疾病表現寓意不同,而且也無法跟皮膚或鼻子產生關聯性。此外字音從「ㄓㄚ」變成「ㄗㄠ」,也容易造成臨床說明上的誤解。因為有不少民眾聽到或看到這病名,就常會聯想到跟喝酒有關;而且發生這疾病就感覺很糟,甚至是就被告知是無法根治,造成心理很大的壓力以及醫病溝通上的誤會。而我們現在了解酒糟的誘發跟喝酒沒有絕對關係,而且酒糟一詞跟原本的語源意義也不同。為了避免民眾誤解以及患者被汙名化,於是建議變更成更適切的名稱會較佳。
以眾多的中文別稱來看,「玫瑰斑」算是最為接近原始語意,並且可以與「酒」跟「糟」兩字脫鉤,而且還可以直接表達出臨床上的常見特徵。至於「酒糟性皮膚炎」與「玫瑰痤瘡」,因為很容易跟其他皮膚炎或單純痤瘡搞混,甚至造成誤解,則是建議少用為宜。於2022年甫成立的「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iwan Acne and Rosacea Society)」也就已採用「玫瑰斑」當作Rosacea的正式譯名。
在2022年8月7日,由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所主辦的「Rosacea教育活動」共識會議中,當場與會者的投票結果有超過八成的比例贊同「玫瑰斑」一詞的推廣與使用。如果後續可以在皮膚科醫師們的持續努力與爭取之下,逐漸改用較為中性描述的病名「玫瑰斑」來取代容易產生誤解與負面意涵的「酒糟」與「酒渣」,也是美事一樁,的確是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