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政治電影的誕生
時間
1970s-1980s
背景
- 1960年代末,世界經濟蕭條再起,失業率不斷攀升,社會問題日益增加,政府與財團或集團的勾結傳聞不斷,引發眾怒。
- 經濟、政治、社會問題懸而未決,世界各地反政府聲浪不斷,工人與學生紛紛走上街頭;在法國有1968年的五月風暴,在美國有反越戰運動,在義大利則充滿反黑手黨的社會氛圍。此時的青年人開始積極關注社會議題,努力對現實生活的困境做出改善。
- 由於現實問題不斷,1950年代盛極一時的非理性主義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講求客觀、理性、嚴謹的結構主義,人們對於內心世界的探索不再感興趣。
- 法國和義大利的左派思想興起,導致許多工人和學生以罷工罷課行動抗議政府,極左思想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也傾巢而出,創造了許多值得探討的政治議題。
- 新現實主義、新浪潮運動奠定大量新興電影美學和語言,再加上更早之前的格里菲斯、蒙太奇運動等,使得此時期的電影美學趨於成熟穩定,進而出現綜合各大流派的電影美學展現。
導火線
1969年,法國導演柯斯塔‧加夫拉斯(1933-)改編1960年代中期的希臘政治事件,拍攝首部政治電影典範
《大風暴》,將紀實與虛構劇情完美結合,透過偵探片式的解謎情節,含蓄地指責政府的無能與荒謬,且首次公開聲明「取材自真人真事」的創作來源。
過程
法國──紅色五月風暴
- 加夫拉斯多次改編真人真事的政治事件,如揭穿布拉格審訊真相的《招供》(1970),接露美國中情局在烏拉圭的顛覆事件《戒嚴令》(1973),還原法國維新政府與納粹政權聯手謀殺法國地下工作者的《特殊法庭》(1975),又於1982年拍攝美國干涉智利內政的《失蹤》,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 高達在新浪潮運動後,曾於1967年拍攝《中國姑娘》,展現反資本、反美帝的情結,藉以對抗好萊塢電影;在1968年五月風暴之後,高達正式宣告自己與資產階級的決裂,並組成「維爾托夫小組」,與許多知名導演如亞倫‧雷奈,共同製作許多以大量照片、圖片、字幕組成的宣傳片,直到1970年由於車禍受傷後,他才宣布從此不問政治。
義大利──黑手黨猖獗的反動
- 艾利歐·派特立(1929-1982)原為報社記者,之後開始進行獨立製片,於1970年拍攝《對一個不容懷疑的公民的調查》,揭露司法黑暗和法西斯政權的醜惡,同時對資產階級進行批判,獲得了金棕櫚獎和奧斯卡獎,成為義大利政治電影的首部典範;1971年,拍攝《通往天堂的勞動階級》,從中暗諷部分極左派和工人階級的幼稚思想,引起當時社會的極大爭議。
- 費里尼在1979年時曾拍攝《樂隊排練》,影片內容明諷法西斯政權的醜惡,卻也暗諷極左派思想的無政府主義,表明了自身的右派立場。
- 弗朗西斯科·羅西(1922-2015)曾參與過非理性主義電影的拍攝,並深受新現實主義的影響,並在1972年拍攝《馬蒂事件》,將紀實性戲劇結構發揮極致,又善用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將「馬蒂之死」貫穿全劇,設下一個沒有解答的懸念,充分展現深刻的思想性,也同時創造了全新的藝術形式,獲得當年的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 達米亞諾‧達米亞尼(1922-2013)於1970年拍攝《警察局長的自白》,將正反兩派的對決形塑成功,卻又透過社會黑幕的干預,從中揭露黑手黨的內幕,極具批判性;1971年拍攝《偵查結束,忘掉吧》,深刻批判了官、匪、商集於一身的司法體制與政府機關。
- 尚有許多知名導演如安東尼奧尼,加入拍攝政治電影的行列,並在影片中融合新現實主義的精神,以及巴爾札克的批判現實主義,將人物的內心世界與社會現況深刻結合,造就了極高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成為義大利戰後電影運動的第二波高峰,對世界電影再次產生巨大影響。
美國──反越戰運動
- 由於歐洲電影運動風起雲湧,加上政治議題的不斷發酵,好萊塢電影老闆看準了這種結合社會性、藝術性與娛樂性的題材,於是大力支持新導演拍攝此類深具社會批判性的電影。
- 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1939-)在1972年拍攝代表作《教父》,將美國社會的神祕高雅,以及黑手黨世界的陰險詭詐,透過高超的藝術手法表現,並賦予了黑社會人物性格的多面向,成功獲得極高的票房與評論界的讚賞;1974年拍攝《對話》,對社會環境造成的隱私問題進行深刻剖析;1979年拍攝顛峰之作《現代啟示錄》,將越戰的黑暗和戰爭的末日感呈現出來,讓越戰主題的深刻性、尖銳性和諷刺性,完整體現出來,不但成為美國政治電影的最高傑作,更引發日後一連串拍攝越戰主題的電影熱潮。
結果
- 將電影史上的美學運動逐步結合,既考慮到觀眾的觀賞心理,又不忽略創作者的創作意圖;既保有紀實性的特色,又適當運用心理分析手法。
- 將人物的內在世界擴大到社會的外在世界,並講究情節設計過的有機結構,卻又能在結尾處適時留白,引發觀眾思考。
- 影片不限制總體上的虛構,但講求細節上的真實,充分吸收了西方電影發展多年後的精華,並影響了日後的現代電影。
- 偵探片、犯罪片的發展困境得到紓解,好萊塢電影終有走向具社會性、批判性的出路,讓政治電影得以成為1970年代後的主流電影類型。
影響
- 政治電影深受西方世界的觀眾喜愛,並與其他的類型電影不斷交融結合,創作出內容更具意義、形式上更具突破的電影。
- 部分法西斯主義者藉由政治電影宣揚理念和觀點,藉以歌頌戰爭罪犯、竄改歷史真相等,走出一條飽受批評的歧路。
十三、蘇俄新電影的發展
時間
1950s-1990s
背景
- 1920年代,艾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大師創造了蘇聯電影的黃金時期,而隨著有聲電影的時代來臨,蘇聯於1930年代也誕生出了一些優秀作品;但之後在政府推行與社會氛圍的影響下,社會主義思想逐漸介入創作,導致電影世界中充斥著理想和僵化,並在二戰前夕進入低迷期。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遭受戰火摧殘,數千萬人的犧牲帶給蘇聯社會巨大的創傷,藝術家們於是深陷「無衝突論」之中,竭盡所能地迴避現實世界的不幸,表現對理想世界的想像,此舉導致1940年代的電影充滿了說教意味,且題材狹隘,藝術形式上也難有突破,人物亦只有共性而無個性;另外,此時期出現不少史詩片,藉以歌頌史達林政權,或有傳遞美好理想而迴避現實的影片,至於優秀的藝術電影,雖有卻也非常稀少。
近因
- 1956年,蘇聯政府開始對於「個人崇拜」和「無衝突論」進行批判,許多新一代的藝術家紛紛跳脫舊有觀念,試圖去表達現實生活中真正的矛盾與衝突。
- 新一代藝術家試圖對蘇聯電影進行革新,並吸取了19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人道主義精神,開始以富有人性的角度來批判戰爭,揭開生活的陰暗面。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依然存在,藝術家們開始把目光從英雄人物轉移到平民百姓身上,並對人與戰爭、命運或其他複雜因素的關係,進行深刻的思考。
過程
蘇聯新浪潮(1950s-1970s)
- 格里戈里·丘赫萊伊(1921-2001)在1956年根據小說改編拍攝《第41》,將戰爭作為背景,把關注焦點放在男女主角的愛情與命運,並細膩地對電影展開詩性的敘述和抒情,反映了時代的矛盾、複雜,為這部史詩片添上相當濃厚的人道關懷色彩,成為蘇聯新浪潮的首部電影;1959年拍攝《士兵之歌》,以散文結構的電影敘事方式,將敘事角度提升到哲學思考領域,讓觀眾從中思考戰爭與人的關係。
- 米哈伊爾·卡拉托佐夫(1903-1973)在1957年拍攝《雁南飛》,影片中充滿豐富的隱喻性,並且不正面描寫戰爭殘酷,反而從主角的內心世界之矛盾中反射出來,轟動國際影壇,並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1920-1994)在1959年拍攝《一個人的遭遇》,透過獨白式的敘事手法,以及獨特的蒙太奇、嶄新的仰俯拍鏡頭,表現出創新的藝術形式;此外,本片也非常善用聲音設計,將法西斯式的勞役生活,拖入了永無止盡的煎熬與痛苦之中。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6)在1962年拍攝了改編自小說的代表作《伊凡的少年時代》,電影在伊凡的現實與夢境中不斷交叉來回,且透過隱喻性的畫面,將戰爭對於人的摧殘,以及死亡和黑暗的意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此外,由於本片清晰表達出創作者的人道關懷角度,頗具「作者論」色彩,引發了國際影壇的極高關注。他在日後尚有多部電影陸續獲獎,且對長鏡頭的運用和探索達到了詩化的高度,更將蒙太奇效果表現在單一鏡頭之中,開拓電影形式美的境界,頗受西方評論家的推崇。
衰弱
亞歷山大‧阿斯柯爾道夫(1932-2018)於1967年拍攝改編小說的
《女政委》,將女政委從軍人到母親、從剛正到柔順的心境轉折,細膩感人地呈現出來;然而,本片不但在拍攝期間就被下令停拍,即使劇組竭力完成拍攝,拷貝版本也遭到剪輯,影片素材甚至被焚毀,最後更直接遭到禁演;直到1988年,本片才得以上映。儘管日後《女政委》在國際影壇上獲得多項大獎,但當時影片遭受禁演的命運,卻也標示著蘇聯新浪潮的結束。
中興
第三代戰爭片(1970s-1980s)
- 1972年,蘇聯政府重新調整電影政策,社會的壓抑氛圍再次獲得解放,導致1970年代的蘇聯電影進入新的階段。其中,在戰爭題材上,電影創作者開始注意到道德領域和精神世界的探索,於是重新加入英雄主義色彩,將之與人道主義進行結合。
- 1972年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此時期的代表作,影片中從五個女士兵的角度出發,既表現出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也透露著人道關懷精神,同時歌頌了英雄氣概,以及揭示戰爭的殘酷;此外,本片也透過彩色與黑白的鮮明對比,揭示戰爭前後的生活差異,充滿了詩性的處理。
- 此外,尚有《只有老兵去戰鬥》(1973)、《受傷的小鳥》(1977)等片,都對於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進行深刻思考,並將充滿詩性的電影語言發揮極致,表露出人們面對戰爭時的情感流動。
其他
- 1970年代之後,蘇聯社會的物質主義也日漸氾濫,導致精神世界面臨危機,許多電影創作者便開始探索道德世界,道德題材的相關電影也逐漸出現,而這些影片往往對主角投以深深的同情,並以幽默諷刺的手法揭露社會面貌。
- 埃爾達爾·樑贊諾夫(1927-2015)在1956年開始拍攝電影,並創造了大量的喜劇電影,其中又分純喜劇與悲喜劇,1977年拍攝《辦公室的故事》,在中國頗受歡迎;其電影內容往往是由小人物出發,並透過平庸瑣碎的日常事件,挖掘出社會底層的不堪和困擾,同時又以幽默手段針貶時事,帶有一種憂鬱色彩,頗具俄羅斯民族的獨特風情。
- 1970年代開始,許多文學名著紛紛被改編成電影,且關注著人類的終極意義,探討人的宿命和歸屬,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衰弱
- 1985年後,戈巴契夫上台,宣布禁演多部史達林時期的史詩片,並解禁許多過去被禁演的電影,讓許多犯罪電影、色情電影也紛紛出現;於此同時,國家卻也開始對電影業鬆綁,再加上社會與經濟出現動盪,許多電影製片變得急功近利,電影水平大幅下降。
- 為了導向票房市場,蘇聯電影出現劇烈變化,開始將性暴力、反人道主義、犯罪文化等腥羶色內容加入電影,導致電影內容品質不斷下滑。
結果
- 充滿厚重且悲憫的文化氣質,且因政治體制的轉變,將許多矛盾觀點融合成獨特的人道關懷角度,電影中往往透露著痛苦與思想的交互作用。
- 開創「詩電影」的出現,將戲劇性的場面減少,增加大量的抒情畫面,並將隱喻、象徵手法貫穿全片,攝影往往帶有相當主觀的情緒化處理。
影響
- 1980年代末,俄羅斯電影逐漸失去國際影壇的關注,再加上好萊塢電影的突破,導致國內電影市場逐漸萎縮,許多俄羅斯人於是意識到自身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於是紛紛提出改革。
- 1995年,俄羅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電影政策,重新喚起電影創作者的自信;其中,尼基塔‧米哈爾科夫(1945-)在1998年拍攝的《西伯利亞的理髮師》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讓觀眾重新對民族電影產生興趣,也振興了俄羅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