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內心裡的桃花源—「八煙聚落」-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被「隔絕」的世外桃源—-八煙聚落,
多年前已經不再開放給外人參觀,
如夢境般的聚落好想再訪,
那曾經是我想隱居的處所,
可是已經找不到路徑😅,
這讓我想起陶潛的《桃花源記》。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Justine攝
avatar-img
51會員
476內容數
畫繪本是一種情緒抒發,或是對至愛的一份思念,透過圖文抒發與弔祭,原來創作繪本是一種心靈療癒。 而繪本創作成了自我療癒的方式,慢慢發現,原來好多人都有自己的傷痛,只是運用不同的方式療傷, 繪本畫著畫著,在分享的過程中居然落淚了,這是一種抒發吧? 強忍著讓淚水落下的當時,創作的圖文卻偷偷的出賣了我的心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太陽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七年前, 拋開都市人的功利,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造訪—-金山八煙聚落 希望這片桃花源淨土, 一直都能保有這份純樸, 讓人們三不五時前往, 灌溉心靈福泉。 這些年, 因著觀光客缺乏公德心破壞了聚落的環境, 所以不再對外開放。 農村閒暇, 景色怡人, 與世隔絕, 遠離功利, 心自然平靜。💕 喜歡太陽
感謝柿子樹今年努力的生產, 總共收穫212顆, 辛苦了! 接下來的日子請好好的休養, 期待明年再接再厲。😊 利用採收進來新鮮的柿子, 放進吐司機裡, 烘焙出來的是口味特別的柿子吐司。 感謝大自然無私的給予, 隨著四季的不同, 我們能夠品嚐到不同種類的水果, 懂得珍惜, 大自然的給予是源源不絕的。
水瓶媽媽的好奇心還是無法檔, 那天到全聯去採購, 到了泡麵區去逛一下, 發現一個味丹的新口味泡麵, 味味一品「麻辣臭豆腐麵」, 站在櫃子前面看了好久, 心裡還在思考原來臭豆腐也可以變成泡麵, 那到底會是什麼味道呢? 想著想著⋯ 不知不覺就伸手去拿了一碗放在推車裡, 想說等到家裡沒有人的時候好沖泡來品
這學期在學校縫紉教室上舞台彩妝課,每次,我都會檢查一下教室裏的縫紉機,上週發現有「人」將每台縫紉及拷克機的線蓄意纏繞。 上週,好不容易整理好一台拷克機的線,這週,帶了老花眼鏡準備整理第二台的線時,竟然,發現上週那一台的線又被蓄意纏繞,正在納悶到底是誰那麼皮啦?! 與助教推論了之後,才發現,原來縫紉教
上次跟女兒在礁溪OA Hotel , 我一個人看日出, 父女兩賴著不起床。 這次帶爸媽去礁溪渡假, 住同一家飯店, 媽媽一早5:15打電話叫醒睡在隔壁房間的我, 我們約在陽台中間隔著牆一起看日出。 早上五點不到海面上的漁船已經三三兩兩的在海面上航行了, 我跟媽媽隔著牆一邊聊天一邊等待日出, 這是很難
多年前女兒6歲, 在天母美國學校TYPA上夏令營, 步行時看到牆上, 有著我與女兒的影子。 女兒甜甜的說:「媽媽!我送一顆心給妳。」 當時, 我笑了,笑得很開心。 (可是,笑臉你們看不到!^^)😊 今日, 再次看到這張相片, 我傳簡訊給遠在美國就學的女兒, 跟她說:「當年妳給的那顆心一直在我的內心
七年前, 拋開都市人的功利,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造訪—-金山八煙聚落 希望這片桃花源淨土, 一直都能保有這份純樸, 讓人們三不五時前往, 灌溉心靈福泉。 這些年, 因著觀光客缺乏公德心破壞了聚落的環境, 所以不再對外開放。 農村閒暇, 景色怡人, 與世隔絕, 遠離功利, 心自然平靜。💕 喜歡太陽
感謝柿子樹今年努力的生產, 總共收穫212顆, 辛苦了! 接下來的日子請好好的休養, 期待明年再接再厲。😊 利用採收進來新鮮的柿子, 放進吐司機裡, 烘焙出來的是口味特別的柿子吐司。 感謝大自然無私的給予, 隨著四季的不同, 我們能夠品嚐到不同種類的水果, 懂得珍惜, 大自然的給予是源源不絕的。
水瓶媽媽的好奇心還是無法檔, 那天到全聯去採購, 到了泡麵區去逛一下, 發現一個味丹的新口味泡麵, 味味一品「麻辣臭豆腐麵」, 站在櫃子前面看了好久, 心裡還在思考原來臭豆腐也可以變成泡麵, 那到底會是什麼味道呢? 想著想著⋯ 不知不覺就伸手去拿了一碗放在推車裡, 想說等到家裡沒有人的時候好沖泡來品
這學期在學校縫紉教室上舞台彩妝課,每次,我都會檢查一下教室裏的縫紉機,上週發現有「人」將每台縫紉及拷克機的線蓄意纏繞。 上週,好不容易整理好一台拷克機的線,這週,帶了老花眼鏡準備整理第二台的線時,竟然,發現上週那一台的線又被蓄意纏繞,正在納悶到底是誰那麼皮啦?! 與助教推論了之後,才發現,原來縫紉教
上次跟女兒在礁溪OA Hotel , 我一個人看日出, 父女兩賴著不起床。 這次帶爸媽去礁溪渡假, 住同一家飯店, 媽媽一早5:15打電話叫醒睡在隔壁房間的我, 我們約在陽台中間隔著牆一起看日出。 早上五點不到海面上的漁船已經三三兩兩的在海面上航行了, 我跟媽媽隔著牆一邊聊天一邊等待日出, 這是很難
多年前女兒6歲, 在天母美國學校TYPA上夏令營, 步行時看到牆上, 有著我與女兒的影子。 女兒甜甜的說:「媽媽!我送一顆心給妳。」 當時, 我笑了,笑得很開心。 (可是,笑臉你們看不到!^^)😊 今日, 再次看到這張相片, 我傳簡訊給遠在美國就學的女兒, 跟她說:「當年妳給的那顆心一直在我的內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個希望對方桃花枯萎凋零,另一個則歡喜於桃花茂盛成林,兩個人每天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卻演一成不變的劇本。一樣的劇情,有的人演了十多年,有的人卻演了三四十年,不知是沒發現自己雖然每天都變換不同的生活風格,但同樣的情節一再出現;還是打從心底以逃避的心態,面對相同的戲碼。
Thumbnail
於遙遠的旅程中,我溯洄而歸, 尋找那片心靈的淨土, 我最初的家。   那裡,雲朵織就天空的夢, 如糖般甜蜜, 清風,是大自然的輕拂, 喚醒歲月沉睡的笑語, 與純真共舞。 然而那無憂的國度, 如今只剩記憶的微光, 我們曾經踏足的地方, 已被時間輕輕塵封,
Thumbnail
他們說:桃花源在山的那一邊。搖搖晃晃的吊橋的那邊的族人曾有這樣的傳說。只有心靈純粹、存有盼望的靈魂才能走到。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Thumbnail
楓林巷,位於桃花源的一道小溪旁。巷道裡住著平和有禮的居民,這天......。
陶淵明的「桃花源」 人人嚮往的人間樂土 因裡面的人美環境樸實 人際關係才能流動著溫暖愉悅 #寫作練習
Thumbnail
桃花溪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山谷裡雲煙繚繞,溪流之上的高高橋若隱若現,站在岩石西側詢問那捕魚歸來的漁人。這裡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請問桃花源的洞口在清溪的哪一邊呢?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優美,將桃花
03/31/2015 太加縱走—桃花源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經過偉
Thumbnail
不知道多少人曾有過開錯路的經驗,看著越來越陌生的窗外景象,不是以往熟悉的風光,這才確認自己走錯了路,就在找尋正確來時路時,意外發現這條莫生路徑上,純樸的鄉村景致,搭配自然節奏變色的樹葉與花卉,如《桃花源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沿途風光無限好,油生不如繼續錯下去的念頭...
Thumbnail
在我回憶中最美的地方莫過於此,只是至今已經不再如同過往的風采,深感遺憾但又無能為力的心情...... 還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每到暑假,家人總會帶我們拜訪山區的一戶親戚,小住個幾日,算是夏日悠閒的避暑行程,而那個地方真的超像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通常閒雜人等通常在門外的鐵門,就謝絕進入了。
Thumbnail
一個希望對方桃花枯萎凋零,另一個則歡喜於桃花茂盛成林,兩個人每天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卻演一成不變的劇本。一樣的劇情,有的人演了十多年,有的人卻演了三四十年,不知是沒發現自己雖然每天都變換不同的生活風格,但同樣的情節一再出現;還是打從心底以逃避的心態,面對相同的戲碼。
Thumbnail
於遙遠的旅程中,我溯洄而歸, 尋找那片心靈的淨土, 我最初的家。   那裡,雲朵織就天空的夢, 如糖般甜蜜, 清風,是大自然的輕拂, 喚醒歲月沉睡的笑語, 與純真共舞。 然而那無憂的國度, 如今只剩記憶的微光, 我們曾經踏足的地方, 已被時間輕輕塵封,
Thumbnail
他們說:桃花源在山的那一邊。搖搖晃晃的吊橋的那邊的族人曾有這樣的傳說。只有心靈純粹、存有盼望的靈魂才能走到。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Thumbnail
楓林巷,位於桃花源的一道小溪旁。巷道裡住著平和有禮的居民,這天......。
陶淵明的「桃花源」 人人嚮往的人間樂土 因裡面的人美環境樸實 人際關係才能流動著溫暖愉悅 #寫作練習
Thumbnail
桃花溪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山谷裡雲煙繚繞,溪流之上的高高橋若隱若現,站在岩石西側詢問那捕魚歸來的漁人。這裡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請問桃花源的洞口在清溪的哪一邊呢?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優美,將桃花
03/31/2015 太加縱走—桃花源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經過偉
Thumbnail
不知道多少人曾有過開錯路的經驗,看著越來越陌生的窗外景象,不是以往熟悉的風光,這才確認自己走錯了路,就在找尋正確來時路時,意外發現這條莫生路徑上,純樸的鄉村景致,搭配自然節奏變色的樹葉與花卉,如《桃花源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沿途風光無限好,油生不如繼續錯下去的念頭...
Thumbnail
在我回憶中最美的地方莫過於此,只是至今已經不再如同過往的風采,深感遺憾但又無能為力的心情...... 還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每到暑假,家人總會帶我們拜訪山區的一戶親戚,小住個幾日,算是夏日悠閒的避暑行程,而那個地方真的超像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通常閒雜人等通常在門外的鐵門,就謝絕進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