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張旭《桃花溪》的桃源想像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悅讀古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從東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發佈之後,由於他故弄玄虛,提到這位發現「桃花源」的漁夫,曾向當地的太守通報,南陽高士劉子驥也跑去尋找,未果。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撰寫成各式各樣的續詩。

在這裡要介紹的是初唐詩人張旭所撰寫的七言絶句《桃花溪》,全詩如下: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説到張旭,是蘇州人,曾在常熟擔任縣尉。他是初盛唐之際的名士,喜好飲酒,杜甫在《飲中八仙歌》提及:「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可知他醉後書寫「狂草」的模樣。時人稱他為「張顛」,與李白的「歌詩」、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絶」。

這首詩描述他尋訪桃花源。現實上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的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提及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推論:桃花源根本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張旭尋訪桃花源,當然祇是一種浪漫、詩意的行為,他可沒有地理家的實證精神。因而,上半兩句描述他來到桃花溪,隱隱見到一座拱橋,隔着雲煙出現眼前,然後,於是向岩石西畔漁民詢問該怎麼走。下半兩句是根據漁民的指引方向前行,祇見到桃花整天隨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究竟在清溪的哪邊?他也不能確定。

可見張旭早就洞悉陶淵明的心思,他自己也祇是想詩意地置身在那個所謂的桃花溪,至於這條溪水到底是不是桃花源現地,張旭也並非那麼在意。

如果張旭描寫的桃花溪未必是現地,卻暗用其意境。那麼,這首詩究竟要表達什麼? 我個人認為:他是詩意地表達他認同陶淵明的「理想國」,也嚮往那種遠離現實社會、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

這首詩的構思委婉曲折,語言却平易自然,却充滿著詩情畫意。張旭要彰顯的,祇是他的情懷;細讀之後,就能明白其奧妙。是的,他參與尋訪桃花源,但是沒找到;正因為他明知可能找不到,却偏要來找。以此角度讀這首詩,才看得現張旭浪漫的情懷。

興大康河

興大康河

淡水老街

淡水老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5/10
心有桃花源,身在桃花源。但,本人的心早就迷失在現實裡,走不出去了。只為了下一份不知道在何處的新工作和新人生而擔憂著。畢竟,不年輕了。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0
築夢人 為您代禱,別失落了盼望。🙏
Fred Chou-avatar-img
2024/05/11
親臨桃花溪, 就已經感受到桃花源的部分意境。 我也常在心中默默回味桃花源記所描述的脫俗居處環境與感受。不過, 與現實生活對比的理想國, 我認為隨時存在於每個人的心深處。無法真正身歷其境,卻是點出了它虛無玄妙的本質。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1
Fred Chou 理想國,華人所謂的桃花源,的確祇存在心靈之中。詩人一旦來到傳說中可能的地點,詩興大發,於是,就沉浸在那個理想國度,悠然嚮往~😀🌞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5/10
嗨,晨歡!個人一直思考陶淵明是否被吹捧似過了些?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1
林漢清謝謝漢卿兄再次留言討論。請參閱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幷序》。他在序言的部分如此説:「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缾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秫,過足為潤,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為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可知他辭官歸耕田園,表面的原因是:嫁給程氏的妹妹過世。真正的原因是:「質性自然」,對東晉官場的生態完全無法適應。
麥康納-avatar-img
2024/05/10
這樣一小篇,陶淵明在想什麼,真是難以體悟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1
麥康納 他在設法表述他的「理想國」。文中提到桃花源的居民「不知有漢,無論魏晋」,可知桃花源的居民,完全不知「朝代的更替」,也沒有任何「外界干擾」,自在地過自己的生活。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5/12
每個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一座桃花源。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3
職場法蘭克 過奬了~您在職場上成就高,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更多。😀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6K會員
847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這首詩的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方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被它的美麗和魅力深深感動。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是個陌生人,無法充分領略這片土地的本質。道出了身在山清水秀的外地人的苦樂參半的感覺。總的來說,
Thumbnail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這首詩的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方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被它的美麗和魅力深深感動。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是個陌生人,無法充分領略這片土地的本質。道出了身在山清水秀的外地人的苦樂參半的感覺。總的來說,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Thumbnail
中唐「詩豪」劉禹錫作品流傳甚廣,其中《竹枝詞》系列作品頗受後代讀者之喜愛。在此選出兩首《竹枝詞》分析介紹,形式上各自獨立,詩歌的內容都在書寫普遍的人情世態。兩詩原文如下: 城西門前灩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 少時東去復西來。(其一)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Thumbnail
中唐「詩豪」劉禹錫作品流傳甚廣,其中《竹枝詞》系列作品頗受後代讀者之喜愛。在此選出兩首《竹枝詞》分析介紹,形式上各自獨立,詩歌的內容都在書寫普遍的人情世態。兩詩原文如下: 城西門前灩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 少時東去復西來。(其一)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Thumbnail
這首詩也許不是李白技巧最好的一首,但卻最能彰顯李白的豪情與真性 。如果說汪倫的友情比潭水更深,那就衹是普通一句謝詞而已;却用了「桃花潭水深千尺」加以襯托,全詩除了透露李白的真率,也曲折呈現出情意的濃厚。
Thumbnail
這首詩也許不是李白技巧最好的一首,但卻最能彰顯李白的豪情與真性 。如果說汪倫的友情比潭水更深,那就衹是普通一句謝詞而已;却用了「桃花潭水深千尺」加以襯托,全詩除了透露李白的真率,也曲折呈現出情意的濃厚。
Thumbnail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是其著名的田園詩之一。詩人雖然隱居田園,但卻能心境自在,不受世俗的喧囂影響。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
Thumbnail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是其著名的田園詩之一。詩人雖然隱居田園,但卻能心境自在,不受世俗的喧囂影響。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0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0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言的理想世界是不存在的,但試著回想一下,如果當年你的國文老師沒有跟你說這一切都是假的,你會不會信以為真?如果你不會,至少我會。那麼,今天就來看看,為何我們會相信?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言的理想世界是不存在的,但試著回想一下,如果當年你的國文老師沒有跟你說這一切都是假的,你會不會信以為真?如果你不會,至少我會。那麼,今天就來看看,為何我們會相信?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
Thumbnail
沈從文的散文作品《湘行散記.桃源與沅州》是記載桃源和沅州兩地的所見所聞。在作品中,沈從文先到桃源,然後乘小划至沅州。然而,以描述「至美風光」,探究文中精華,其著墨最多者,莫過於桃源縣的天、地、人。
Thumbnail
沈從文的散文作品《湘行散記.桃源與沅州》是記載桃源和沅州兩地的所見所聞。在作品中,沈從文先到桃源,然後乘小划至沅州。然而,以描述「至美風光」,探究文中精華,其著墨最多者,莫過於桃源縣的天、地、人。
Thumbnail
歷代研究《桃花源記》的文本很多,我無法一一詳細介紹,但會偷渡前人的部分研究成果,並想辦法在剩下的空隙中談一些我認為較少人注意到的部分。我會帶大家在各種可能性之間繞來繞去,試著找出陶淵明這位邊緣阿伯內心的黑暗面。
Thumbnail
歷代研究《桃花源記》的文本很多,我無法一一詳細介紹,但會偷渡前人的部分研究成果,並想辦法在剩下的空隙中談一些我認為較少人注意到的部分。我會帶大家在各種可能性之間繞來繞去,試著找出陶淵明這位邊緣阿伯內心的黑暗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