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納部落 龍頭山小長城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多納部落

坐了好久的車,
來到第一個景點,
也是吃午餐的地方。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大約二十年前,
一個月中兩度到茂林風景區,
最近幾年也到茂林賞紫蝶。
但卻是第一次造訪多納部落。
原來多納里也是屬於茂林區,
是茂林區最深山的村落,
屬於魯凱族原住民部落。

raw-image

相傳有兩位獵人和一隻狗,
經過今日的多納里去打獵。
多納里有一個沼澤地,
每次狗狗經過沼澤地的河岸,
都不肯離去,
後來獵人回到部落,
並帶部落頭目前往,
發現該沼澤地,
是一個水源充足,
並有多重山作為屏障,
適合居住的一個好地方。

raw-image

經過族人協調之後,
遷移到現在的多納里。
隨即另一個部落也遷移至此居住。
過了不久,
又有第三個部落,
也看到遠方冒著黑煙,
而派人前來探勘,
隨後亦加入多納部落居住,
形成更大的一個部落,
就是今日的多納里。
日治時代名叫屯子社,
二戰後即改名為多納。
茂林區改制前叫茂林鄉,
屬於下三社魯凱族群。
分成三大部落:
茂林里、萬山里及多納里。

raw-image
raw-image

石板屋

茂林鄉過去以石板建造石板屋,
萬山與茂林兩大部落
之石板屋已消失了,
唯獨多納部落
還保存23間傳統石板屋,
可居住的有12間,
其他的就是石板與
水泥磚塊搭建的改良式石板屋。

raw-image
raw-image

石板有公母之分,
石板屋的靈感來源,
其實來自百步蛇的鱗片。
公石板密度高較堅硬,
用來蓋屋頂。
母石板蓋屋頂堅硬度沒那麼高,
用來舖設地板及砌牆用。

raw-image

傳統分辨公母石板,
則利用敲擊出的聲音
及顏色深淺分辨。
公石板顏色暗深(深黑),
敲起來聲音清脆。
母石板顏色較淺(灰黑)。
敲起來聲音較低沈。


以前族人從溫泉溪採集板岩,
用鐵槌、刀片就近裁切,
只憑目測就能切得筆直。
敲石板時,
膝蓋要壓在石板中間,
石板用祖傳的繩結綁好,
再利用頭的力量背起來,
要走至少2、3公里回家。

raw-image
raw-image

鄉公所規劃石板造街,
希望吸引觀光客來此一遊。
但改以現代機器
切割整齊的石板屋,
和傳統由族人,
齊心以智慧、體力,
堆砌而成的舊石板屋相比,
少了質樸和團隊合作的意義。

raw-image
raw-image

原住民套餐

肚子餓加上有點暈車,
隨意找了家店點了套餐,
飯菜湯都不太熱,
頗符合原住民隨性的本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套餐裡有兩小塊原住民粽,
一塊是小米粽,
另一塊是黑糯米粽。
傳說中多納村,
是台灣黑糯米的故鄉,
每年舉辦黑米祭〈Tapakarhavae〉」,
來紀念上天的恩賜,
並祈求來年豐收。
以前在其他原民部落,
吃到的奇拿富,
都是小米粽,
第一次吃到黑糯米奇拿富。

raw-image

石板烤肉是主菜。
朋友另外點了香腸,
吃起來有點粉粉的。
看見對面有店家寫芋頭香腸,
又上網查詢了一下,
原住民香腸叫「布魯谷」,
是用豬小腸灌入芋頭粉、
絞肉和豬血做成的。

raw-image

同行的姊姊,
買了兩顆烤蕃薯,
補償飯菜不熱的空虛。
姊姊兩顆大蕃薯花了50元,
後來上車聽其他團員說,
他買兩顆小蕃薯也是50元,
原來原住民思考邏輯簡單,
不用太計較啦!


魯凱族圖騰

停留時間只有一小時,
我們步行到多納國小,
也稱「古納達望民族實驗小學」,
因為當地居民稱自己的部落為
「古納達旺(Kunadavan)」。
學校工程進行中,
壁飾呈現魯凱族圖騰意象,
百步蛇、陶壺、百合花不斷出現。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百步蛇神被當作守護神,
加以崇拜、祭祀。
百合花是魯凱族的族花,
男人具有貴族身份
或部落族人認定的英雄(勇士),
女人則必須是純潔無瑕的,
才有資格配戴。
陶壺是祭祀必備之物,
被視為傳家的聖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原想走勇士步道,
到祭人頭場看看。
步道已崩毀要繞遠路,
受限於時間不夠,
只能往上眺望。

raw-image
raw-image

認識的領隊小奇,
曾經捨棄用餐去拍照,
借用他的相片。
以前部落被侵襲,
勇士出草處決侵略者,
取回侵略部落者人頭,
人頭經過巫師施法去除惡靈,
擺放在人頭台,
以此祭慰族人靈魂,
並表彰勇士功勳。
這個景點在村落外,
一般人都會覺得心裡毛毛的,
就連族人也不會特別去。
祭人頭場旁木雕圍繞著小丘,
是狩獵休息站。
另有一說,
小丘是埋葬老鷹的墳塚。

raw-image
raw-image

上車前在「一山沐咖啡屋」
喝了紅肉李愛玉。
這間原住民咖啡店,
得過三次咖啡杯測冠軍,
沒有時間慢慢等和品嚐,
成為下次再訪的理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龍頭山休憩園區

下午到龍頭山休憩園區,
主要是看環流丘地形。
環流丘會經過曲流階段,
也就是舊河道是繞道走,
等到新河道截彎取直,
被新舊河道包圍的山丘,
就是所謂的環流丘。
依照解說牌,
蛇頭山是曲流,
而龍頭山是環流丘。
我們是走在龍頭山脊上,
往下看龍吐珠。
木棧道開始往右看,
可看到蛇頭山。
龍頭蛇頭傻傻分不清楚,
朋友笑說此處龍蛇雜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步道上看不到蛇頭山。
龍珠周圍長滿甜根子。
是龍是蛇可能要發揮想像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龍頭山步道沿著稜線建造,
遠望木棧道,
宛如小號的萬里長城,
所以又稱為小長城步道。
走在步道上居高臨下,
看著多納橋和多納高吊橋,
一下一上,一左一右,
肩負著兩側交通功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走完小長城步道,
經過一小段產業道路,
可到達多納高吊橋,
橋邊的公廁有原民圖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高吊橋機車可以通過,
但不能停留。
當地居民經常騎車經過,
所以行走時要注意閃避。
回程時同學往望夫崖亭,
我們則去吃愛玉、紅豆糕。
上車時又發生了大地震,
往高雄市區飯店途中,
團員在遊覽車上,
關心地震災變新聞,
也很慶幸安全下山了。

raw-image
raw-image


夜遊高雄燈塔

入住飯店後,
我們一群人走到棧二庫,
搭乘渡輪到旗津,
從渡輪賞夕陽。
共享豐盛的海鮮合菜大餐,
步行到高雄燈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是全台首座夜間開放,
結合輕食飲品、
文創商品的燈塔。
高雄燈塔是全台唯一
與砲台共構的燈塔。
1883年興建,
1918年改建。
已超過百年歷史,
被列為市定古蹟。

raw-image
raw-image

燈塔位於旗後山山頂,
所以要走一大段爬坡。
從燈塔眺望高雄港與市區美景,
多了燈光的裝飾,
有另一種風情。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回程搭郵輪往鼓山,
渡輪棧二庫往返旗津線,
只有週休二日行駛,
是為了觀光客加開,
且營運到晚上7點半。
鼓山往返旗津線,
營運時間到午夜。

raw-image
raw-image

因為這是高雄人,
日常的交通路線,
很多人騎機車渡港。
從鼓山渡輪站,
再步行到輕軌站,
搭乘輕軌回飯店。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63會員
358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3/05/28
2023/04/26 逍遙園 橋頭糖廠 奇美食品幸福工廠 漁光島 虱目魚主題館
Thumbnail
2023/05/28
2023/04/26 逍遙園 橋頭糖廠 奇美食品幸福工廠 漁光島 虱目魚主題館
Thumbnail
2023/05/19
2023/04/25 鼓山公園 諦願寺 大津瀑布
Thumbnail
2023/05/19
2023/04/25 鼓山公園 諦願寺 大津瀑布
Thumbnail
2022/12/15
枋寮火車站週邊覓食
Thumbnail
2022/12/15
枋寮火車站週邊覓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隱藏在玉龍雪山腳下納西族古村落「玉湖村」,長年在雪山腳下似乎被神山所庇護著,早期即是為納西王護宮養鹿的人,神奇的是路是由石頭鋪的、房子是由石頭搭的這裡正在悄悄的小火起來。
Thumbnail
隱藏在玉龍雪山腳下納西族古村落「玉湖村」,長年在雪山腳下似乎被神山所庇護著,早期即是為納西王護宮養鹿的人,神奇的是路是由石頭鋪的、房子是由石頭搭的這裡正在悄悄的小火起來。
Thumbnail
寫了四篇,另一半看了說:「你寫的東西字太多了,又臭又長,有誰會看啊?」又臭又長?可惡,不過她說的也對,寫網誌這事已經落伍,現在IG、twitter、抖音當道,誰還會有耐性看完一大篇文章啊。「可是我就有文字『慾』,不多寫一點字很難過。好好好,改進,改進。畢竟我時間多,閒來無事練練打字也好。等到忘了或是
Thumbnail
寫了四篇,另一半看了說:「你寫的東西字太多了,又臭又長,有誰會看啊?」又臭又長?可惡,不過她說的也對,寫網誌這事已經落伍,現在IG、twitter、抖音當道,誰還會有耐性看完一大篇文章啊。「可是我就有文字『慾』,不多寫一點字很難過。好好好,改進,改進。畢竟我時間多,閒來無事練練打字也好。等到忘了或是
Thumbnail
  刻意避開濕冷的臺北,隨風所欲,我再次來到熟悉的縱谷,走進之前自己漫遊時略過的部落,藉由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縱管處) 所主辦,長期耕耘於東部的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所執行的 #餐桌上的部落旅行 活動認識部落。   從餐桌(食)的角度認識地方,應該是最平易近得遊客心的方式。這一年,我在花東
Thumbnail
  刻意避開濕冷的臺北,隨風所欲,我再次來到熟悉的縱谷,走進之前自己漫遊時略過的部落,藉由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縱管處) 所主辦,長期耕耘於東部的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所執行的 #餐桌上的部落旅行 活動認識部落。   從餐桌(食)的角度認識地方,應該是最平易近得遊客心的方式。這一年,我在花東
Thumbnail
2022/09/18(日) 台中→魯凱族的特色圖騰與傳統石板屋巡禮-多納原民部落→ 龍頭山遊憩區-小長城木棧道、望夫崖、多納高吊橋→城市商旅 高雄真愛館-自由前往旗津燈塔
Thumbnail
2022/09/18(日) 台中→魯凱族的特色圖騰與傳統石板屋巡禮-多納原民部落→ 龍頭山遊憩區-小長城木棧道、望夫崖、多納高吊橋→城市商旅 高雄真愛館-自由前往旗津燈塔
Thumbnail
日喀則羅林村世代務農,2000年遭逢大水,集體遷村,目前規劃為旅遊文化村,展示在地文化及後藏生活風貌。目前全村約40餘戶,其中10餘戶作為示範戶,由主人導覽解說,並邀請遊客前往家中作客。
Thumbnail
日喀則羅林村世代務農,2000年遭逢大水,集體遷村,目前規劃為旅遊文化村,展示在地文化及後藏生活風貌。目前全村約40餘戶,其中10餘戶作為示範戶,由主人導覽解說,並邀請遊客前往家中作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