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佛教四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行,又稱分便或稱為前方便、方便道、加行、道前基礎,指入道修行的必要準備。
-------------------------------------------------------------
【第一前行法---皈依法:受持五戒十善法、修習禪定 、深入經藏】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法:由身、語、意所造作
「身業」如: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婬
「口業」如:不妄語 、不兩舌 、不惡口 、不綺語
「意業」如:不貪欲 、不瞋恚、不邪見
-------------------------------------------------------------
【第二前行法---佛頂尊勝陀羅尼懺罪法】
由於本有的佛性受到無明的蒙蔽,造就了無數惡業,而在六道中輪迴不止。藉由修持佛頂尊勝陀羅尼昇華轉化惡業。猶如光明照亮暗室,為佛教行者必修之法,亦是「四前行法」中最重要的一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JKmG6DRick&t=7s
-------------------------------------------------------------
【第三前行法---獻供養法】
也稱為「大供養法」,佛教行者須透過供養僧團、佈施受苦難的眾生、精進修行來增上自己的福德、仁德、慧德,進而培養無私勇猛的仁心。
-------------------------------------------------------------
【第四前行法---聖觀自在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法】
佛教行者藉由祈禱佛菩薩甚深大願的加持而能漸次證得入世出世的圓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Hq5_ZVqTBs
avatar-img
2會員
9內容數
自利利他是修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shoka修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學習古梵音大悲咒已有一段時間,師父傳授過程有諸多靈驗,修行若能助人應當為之,每星期僅能提供一瓶,尚祈見諒。
人世間複雜的業力交雜,尋求解答須如過河溯溪搭著前人留下的導引繩一步步向前,盡可能避免腳下未知的危險。 直述方向,不論是非。
學習古梵音大悲咒已有一段時間,師父傳授過程有諸多靈驗,修行若能助人應當為之,每星期僅能提供一瓶,尚祈見諒。
人世間複雜的業力交雜,尋求解答須如過河溯溪搭著前人留下的導引繩一步步向前,盡可能避免腳下未知的危險。 直述方向,不論是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圓頓法門。以故等覺菩薩。尚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逆惡罪人將墮阿鼻。若能稱念洪名。即預末品。法門之妙無以復加。世謂為淺近。致令如來究竟度生之心鬱而未暢。眾生出苦之道塞而罔通。真歇了禪師云。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機。
此修法在密宗四續密法中屬於事部。四續金剛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當你修煉密法之前,不管你修煉的是事部、行部或瑜伽部,還是無上瑜伽部的密法,首先必須要修煉非常圓滿的前加行,也就是顯宗裡的皈依和發菩提心。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求道, 是人生中一輩子一次的人生大事, 有啟發自性、與佛結緣同行、渡化九玄七祖、脫離十殿閻君掌管、 超越生死等殊勝,使自己在身心靈修養路上,走在光明坦途。   在進行如此慎重莊嚴的儀式之前, 求道人需要有哪些準備呢?   包含: 1.吃素一天─學習彌勒佛慈悲。 2.功德費─兩百元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修行在這幾年間忽然變得普及,似乎修行是一種趕潮流的運動,每個人都說自己在修行。修行又是什麼呢?是到寺廟佛道敲缽誦經、是學習各門靈修、是脫離世俗走入深林裡嗎?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圓頓法門。以故等覺菩薩。尚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逆惡罪人將墮阿鼻。若能稱念洪名。即預末品。法門之妙無以復加。世謂為淺近。致令如來究竟度生之心鬱而未暢。眾生出苦之道塞而罔通。真歇了禪師云。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機。
此修法在密宗四續密法中屬於事部。四續金剛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當你修煉密法之前,不管你修煉的是事部、行部或瑜伽部,還是無上瑜伽部的密法,首先必須要修煉非常圓滿的前加行,也就是顯宗裡的皈依和發菩提心。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求道, 是人生中一輩子一次的人生大事, 有啟發自性、與佛結緣同行、渡化九玄七祖、脫離十殿閻君掌管、 超越生死等殊勝,使自己在身心靈修養路上,走在光明坦途。   在進行如此慎重莊嚴的儀式之前, 求道人需要有哪些準備呢?   包含: 1.吃素一天─學習彌勒佛慈悲。 2.功德費─兩百元
Thumbnail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夠以清淨的意樂心來修持薈供,能得到非常廣大的加持,所能產生的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歡迎登記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修行在這幾年間忽然變得普及,似乎修行是一種趕潮流的運動,每個人都說自己在修行。修行又是什麼呢?是到寺廟佛道敲缽誦經、是學習各門靈修、是脫離世俗走入深林裡嗎?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