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河畔小日子》:在河畔緩緩出走,演奏藍調的時光

電影《河畔小日子》:在河畔緩緩出走,演奏藍調的時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被丟棄的冰箱、電話、玩具、各式各樣的傢俱堆放在河畔的一角,颱風過後,這些傢俱卻依然安好地待在原地,一樣靜靜待著,太陽照射下來就像被擁抱一樣,竟然有種安心的感覺,而地板上的積水反射出湛藍的天空,看起來特別清澈,小農場的籬笆東倒西歪,不過沒關係,重新排好就好。

《河畔小日子》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會思念、會孤單、會悲傷,在失去至親或經歷絕境後,被留下來的人們,就像被丟棄的傢俱般,彷彿失去了存在價值,可是,也有可能像電風扇被拾起後,重新為人帶來涼爽的風,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讓人願意繼續舉步維艱,一步一步向前走。

raw-image

有時,只想讓悲傷跟著身體泡在小浴缸裡,等待蒸發、流過臉頰;有時,需要和人一起吃飯聊天,配著小黃瓜、番茄和漬物,大口大口滿足地吃下肚;有時,需要好好大哭一場、澈底釋放一下;有時,需要懷抱一些詭異的想法,才有活著的感覺;有時,會慶幸自己還活著,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擁有笑容的資格。

raw-image

尋找生活中小小的幸福,就像尋找五分鐘的快樂,就算日子艱苦,也會過得下去。

荻上直子導演的《河畔小日子》會是我今年度愛慘的作品之一,如果在年末寫年度榜單時,看到本片被排在第一名的話,不用感到意外,因為它就是這麼厲害,無論感人還是幽默,其份量與時機都恰到好處,故事平淡卻很有後勁,冷不防來好幾個笑點,還會勾起食慾,在細膩而私密的劇本中,呈現滿滿的溫暖與療癒的幸福感——也是平凡而欣慰的飽足感。

話說完,我要再去添一碗飯了。

raw-image
avatar-img
彼得葉的沙龍
59會員
155內容數
盡可能成為最不忌口的雜食性觀者,各類戲劇、電影、動畫都會是最迷人的養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車上》是一部慢熬又沉重的公路電影,片長快三小時,但奇妙的是,很容易沉浸在故事裡、失去時間感,就像主角悠介體驗司機美沙紀的開車技術,很流暢、沉穩、舒適到忘記車子與司機的存在,彷彿我也坐在車上...
《分手的決心》以離奇的命案,撮合禁忌的戀愛,寡婦與刑警的眼神從躲避到纏綿,交織更多道德搖擺的危險性與刺激感,不倫值得跨越,淺嚐不如深陷,心碎依舊甘願,朴導的浪漫情懷,通常伴隨血淋淋的病態與扭曲....
如何面對並處理悲痛與遺憾,是《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的核心主題,但故事忙於正邪對立、製造場面、服務粉絲,反而忽略角色本身的成長,第二集的娛樂性相當高分,故事性卻勉強及格,到了結局更無力挽回,只能潦草收尾...
故事蘊含大量奇幻、科幻、武打與古怪等各式各樣的元素,雙丹導演對於敘事的潛能投入大量瘋狂的想像,成功顛覆我的觀影體驗,雖然在過程中,難免覺得資訊吸收會感到疲憊與混亂,但這都是編導精打細算的成果,如此混亂又超展開的感受,正好就是片中秀蓮不斷經歷的情緒,即使劇情天馬行空,編導想說的主題卻很簡單...
⚠️微劇透⚠️總結來說《屠女養成記》從頭到尾都很可愛,敘事風格可愛、搞笑可愛、吵架可愛、曖昧可愛、按摩可愛、牛頭套太可愛,是一部看完會讓心情很放鬆,於是就想吃牛排配紅酒的浪漫喜劇....
只是一個彎腰轉身,一下子,孩子竟然都長大了。看著孩子成長,對父母來說是一件很驚奇,但也伴隨恐懼的事,會慢慢開始想像孩子的未來,會擔心孩子過得好不好,會害怕孩子長大後改變了…會不會就不愛父母了?會不會就不再擁抱父母,那種會把肋骨勒斷的大力擁抱?
《在車上》是一部慢熬又沉重的公路電影,片長快三小時,但奇妙的是,很容易沉浸在故事裡、失去時間感,就像主角悠介體驗司機美沙紀的開車技術,很流暢、沉穩、舒適到忘記車子與司機的存在,彷彿我也坐在車上...
《分手的決心》以離奇的命案,撮合禁忌的戀愛,寡婦與刑警的眼神從躲避到纏綿,交織更多道德搖擺的危險性與刺激感,不倫值得跨越,淺嚐不如深陷,心碎依舊甘願,朴導的浪漫情懷,通常伴隨血淋淋的病態與扭曲....
如何面對並處理悲痛與遺憾,是《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的核心主題,但故事忙於正邪對立、製造場面、服務粉絲,反而忽略角色本身的成長,第二集的娛樂性相當高分,故事性卻勉強及格,到了結局更無力挽回,只能潦草收尾...
故事蘊含大量奇幻、科幻、武打與古怪等各式各樣的元素,雙丹導演對於敘事的潛能投入大量瘋狂的想像,成功顛覆我的觀影體驗,雖然在過程中,難免覺得資訊吸收會感到疲憊與混亂,但這都是編導精打細算的成果,如此混亂又超展開的感受,正好就是片中秀蓮不斷經歷的情緒,即使劇情天馬行空,編導想說的主題卻很簡單...
⚠️微劇透⚠️總結來說《屠女養成記》從頭到尾都很可愛,敘事風格可愛、搞笑可愛、吵架可愛、曖昧可愛、按摩可愛、牛頭套太可愛,是一部看完會讓心情很放鬆,於是就想吃牛排配紅酒的浪漫喜劇....
只是一個彎腰轉身,一下子,孩子竟然都長大了。看著孩子成長,對父母來說是一件很驚奇,但也伴隨恐懼的事,會慢慢開始想像孩子的未來,會擔心孩子過得好不好,會害怕孩子長大後改變了…會不會就不愛父母了?會不會就不再擁抱父母,那種會把肋骨勒斷的大力擁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