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被《台北女子圖鑑》的負評言論洗版,看到各種嘲諷梗圖與酸文火力全開,想說大家都說了那麼多缺點,我也沒打算去追看。不過今天公司剛好同事在討論這部戲的負評時,有個同事出面幫這齣戲說話,認為或許有人真的是這樣八拉八拉,覺得這些評價對這齣戲不公平。
我問他看過沒,他說沒有,但我也沒有,所以也不能說他的看法不對。
覺得做人要實在,不能人云亦云,所以當下決定回家當個鄉民來看戲。
晚上去牙醫那邊裝完貴桑桑的牙套後,因為護士囑咐一個小時才能吃東西,所以乖乖散步了一小時隨便點個水餃吃完後才回家。
一回家打開好一陣子沒打開的迪士尼普拉斯,就看到banner是《台北女子圖鑑》,毫不猶豫點了進去。
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前面一段小時候的劇情就讓我覺得槽點一堆,先不說興南客運的問題。好歹我也是成大畢業,有體會成大在台南不是哪種路邊攤地位。我是不曉得現在,至少在我那個年代讀成大,騎摩托車小違規被攔下來時,警察看到我的學生證,還會放我一馬不開單。
不過我是可以理解有人想去台北讀書工作的心情,覺得南部是文化沙漠,畢竟那時候南部大學幾乎都是理工科為主,文法商的科系少,相關資源也少,我確實是有遇過那種在成大讀書但又很渴望想去台北讀書的人,然後一直抱怨南部藝文資源少。
耐著性子看了一半,最後快轉看完了第一集,我真得看不下啊。
不過看完第一集大概知道讓人感到充滿刻板印象,根本是來引戰的原因:劇情設定上的混亂與不合時宜,把跨了起碼四十年以上的時代背景與人設卻全放到同一個畫面上來。女主角的人設有一半屬於唱著陳芬蘭孤女願望那時代的女工,另外一半才屬於現代社會追求自己理想的獨立自主女子。
為許把台北置換成天龍國,台北人換成天龍人可能更恰當,更能顯示出二者在文化與精神上的差距與衝擊,或是把台南換成台東、花蓮,甚至於蘭嶼,地理上的差距隔閡更適合,女主角的人設才會比較合理可以說得通。現在所謂的台北人應該有一半是從中南部北上來的第一代或第二代,身邊一大多假台北人,真台北人少之又少。
而且故事演的讓我覺得台北人好像變成女主角不努力,不事先做功課的一種藉口,而不是一種文化經驗的衝擊與巨大差異。
後來想想本劇的TA可能大家都誤會了,本劇可能是一部拍給非台灣人看的台劇,那些自以為是本劇TA的假台北人可能自作多情了。因為不是拍給台灣人看的,所以在台灣社會硬套了一個首都與鄉村存在嚴重對立落差的劇情架構,這在其他國家可能是真的如此,容易引起共鳴,但在台灣卻很難引起共鳴,因此導致各種人設與個人實際生活經驗格格不入。
真得是槽點太多了!!!明天我要去嘴我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