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對,真的是本來要躲避台北陰雨綿綿的潮濕,選了台中的營區擁抱藍天,怎料雨神同行被我們帶下來了,期待一場森林系的美好露營,瞬間讓我深深覺得天有不測風雲的道理,就這樣滴答滴答的陪伴兩天一夜。
去年(2021.05.17)第25露後,隔天5/18晚上政府宣布居家上班 WFH、學校改視訊上課,直到四個半月後才有第26露(2021.10.03)。而第30露(2022.04.30)結束後因為疫情再起,遂取消五、六月的露營計畫,但我們一家三口還是沒有躲過而陸續確診(
大齡男子確診的禁閉週記),這次等待了五個半月後終於成行第31露(2022.10.15)。
這是第一次跨越大甲溪畔前來台中東勢露營,160公里的路程加上塞車開了兩個半小時循著白毛台產業道路左彎右拐,才抵達人氣高、評價好、朋友力推的優質營區,座落在一片二葉松綠蔭下的森林系營地,我喜歡上了這裡。
雖然抵達營區後來不及與露友寒暄,天空不知道為誰掉下眼淚,趁雨勢變大前趕緊架好天幕、鋪上防潮地墊、搭好夜宿帳篷。太久沒有露營的我們手忙腳亂,還好旁邊的露友伸出援手,順利完成雨天搭帳的初體驗。就當搭帳完成時,不再聽見下雨的聲音,山嵐迷濛冉冉而起的美景,彷彿歡迎初來乍到的遊客。
山區裡秋天的溫度在雨後更顯涼意,趁著天光尚明我好整以暇在營區散步,幾處帳篷前拔拔正在劈材準備升營火,媽媽帶著小朋友集合在室內DIY教學,我順著山徑繼續慢步前行,看著 google map 蜿蜒而上試圖往道路盡頭一探。
龍應台的書《
走路:獨處的實踐》就提到她喜歡在鄉間小路恣意慢行,放眼罕見人車的開闊;也能挑選一條山林小徑,山風為伴徐徐前行。傍晚我行走這條山路的心境,輕輕呼應著走路的閒適,放鬆體會獨處時的微風,離開都會走入山林的週末假期很自在。
逐漸遠離營區嬉鬧的人聲,沿途邊呼吸吐納、邊欣賞山居歲月的悠悠光景;一路上除了要留意腳下陰雨出巡的蝸牛,還有懸掛兩旁樹枝吐絲結網的白色蜘蛛絲,枯黃的二葉松掉滿整條山徑,顯見人煙稀少路過往來,行走山林的感覺很輕鬆。雖然走來坡度略陡,剛好體會確診後的呼吸沒有帶來影響,這也是好消息。
幾個彎道續行,走到山路盡頭處,雖然前方仍有小徑,但私人土地不宜打擾修行。六祖慧能的名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祝福修道人早日達成明心見性的境界。
回程路上發現另有一個似乎荒廢的修道處所,大門上的告示牌上寫著「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抹去塵埃於山中隱居修行,莫非圖個清靜,我這位遊客還是安靜離開吧。
晚餐時分正在享用熱騰騰料豐味美的羊肉爐,和藹的營主老夫婦帶著自家釀的水果醋打招呼,提供三種自家種植調理出各具特色的風味試飲,很好入喉唷。閒聊一下才知道我下午散步時看見路旁的深家大院,都是台中有錢人的度假休憩處。營主還說平常這裡不常下雨,今天濕漉漉的情景還真不容易。
經過一晚不停歇的雨勢,一早就有人拔營離去,深怕氣象說的大雨特報侵擾山區。果不其然,吃過早餐無情的雨悄然降臨。手腳慢又龜毛的我,每次搭營、拔營都要按著自己的 SOP 處理,遇到雨天也只能先收了再說。
頭一回收濕帳時,適逢內帳漏水就地報廢棄置,這一次回去要傷腦筋了,台北陰雨綿綿何處能曬帳?露營無法掌握天氣,但是戶外活動本該隨遇而安,都說要到大自然洗禮了,沒有雨水相隨怎能說是洗禮呢!哈哈,自我安慰一下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