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遊戲】投機者的撲克

【金錢遊戲】投機者的撲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欸,要不要來打一場?」

不知曾幾何時,學會打橋牌。

高中時代下課牌友揪團,人數湊齊後,一局連一局,默默連變化型 拿破崙 也開始玩得不亦樂乎。總被老師笑說公然聚賭的我們,在牌局中,暗記計算、運用心智、眼神話術,一手爛牌、可以打成追平和局到反敗為勝,有時因為豬隊友不按牌理出牌,也可以好牌連發、縱橫戰術失利慘輸。

raw-image

成為大人以後,手上的撲克牌換成了金錢籌碼,賽局主導了人生財富的走向。

投機者的撲克一書,字字珠璣。在股海中,對多空頭市場剎車失靈的失速列車,作最適宜的詮釋。


|上篇|交易者的個人修煉

投資,投的好像是價值;投機,搏的似乎是機會。大眾總覺得價值比較可靠,而機會相對縹緲。

一翻開書籍,恍若當頭棒喝。時勢造英雄,時機亦造就好投資。散戶曲解價值與價格,是複利循環的單向平面向上箭頭,卻不想,是立體面向,雙向循環的螺旋迴狀體系。群眾以為的股價是一隻狗,控制在主人的價值繩索,但這隻狗,可能是藏獒。


目標的重要性就在於此,它確立風格。

自零股交易開放,似乎人人皆可成股神。也許每個人想過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然而在進場之前,有想過投資的目標是什麼嗎?還是漫無目的點按買進賣出,為漲跌起伏的走勢感到心情上下起伏?

做菜可以分事前準備、烹飪變化、盛盤和清理。同樣地,建立屬於自己的步調至關重要。作者小魚攤開盤前、持倉、離場思維,一起和讀者對話,確立自己風格的交易系統。

盤前自我詰問,訂定現在的基準點。自己有以技術線驗證順逆市嗎?倉位*存貨期間想持有多久?有無研究趨勢思維,還是走短線?虧損有保底,營利要封頂,是否有設定離場位?能接受的虧損金額和幅度風險波動為何?心態穩健嗎?


屁股決定腦袋,倉位決定心態。

書中故事以賭局例子,具象控制倉位才是長期生存的不二法門。持有週期定期管理持倉量,往下層探詢,表為倉量控制,裡為資金管理。談到資金管理,操作亦可再劃分資金主導型或行情主導型,定位清楚,決策才能明確,給予大腦沒有後門的退路。


只有明確了有效的時間觀念後,漲跌才有實際的意義。

小魚特別提到時間框架一致性。多數交易者犯了使用各項參照指標,套入不同時間框架的謬誤。自己預期的利潤,是來自短期、震盪,還是趨勢來源的?

在短期三五塊可能就是一個極大的幅度,長期來看,五塊差價與後面成長幅度相比,相對而言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前提是,持有人有看對方向嗎?


行情在走他自己的路,利潤(虧損)來源於你對他的注釋

小魚說道,買賣就是自我情緒與市場情緒共振的截線運動,令人拍案叫絕。橫向時間節點為緯,垂直價格落差為經,個人的操作有沒有受到感召買入、恐慌賣出?

在交易結束之際,下好離手決定成敗的一瞬,依據的不是感覺,而是根據信號應對原則因應。當不如預期,看走眼的時候,停損的心態由割肉轉換為解雇,釋放被占住消耗的資源,砍倉才能更有效率的迎接下一次的再起。


|下篇|功夫自在盤外

交易的本質是交易你的哲學。

人生為人處事反躬自問,投資心態亦是。

在書局拾起一本書的我們,不會期待閱讀完一本書便成為醫師;同樣地,亦應不覺得看完一本理財書籍,便期望成為投資高手。交易如人生,一次次歷練中成長,蛻變成個人獨一無二的交易哲學。


像生活學習交易,從交易理解生活。

操握公司內部投資的朋友說道,投資從不是看覺得ok,就長期投資這麼簡單的事。有感主動投資個股部位,時刻隨著生活變化,也許隨著經營者、時序更迭,奔赴萬丈深淵或登峰造極。字字跟隨小魚心路歷程的故事情節,學習對市場心存謙遜,屏除雜訊,找出決策的痛點。投機者的撲克作為今年、也許也是歷年最愛的一本投資心法書籍,釐清交易的本質,在預判別人和自己的預判中,尋求投資與投機持倉的平衡。

*指投資人實際投資和實有投資資金的比例

raw-image

投機者的撲克:操盤十八年手記

avatar-img
JEANNE'S SALON
58會員
101內容數
紀錄日常微光,凝聚濃縮念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EANNE'S SALON 的其他內容
夢想並非全部。試想不執著夢想的人生。不是實現就會突然幸福;環抱著未知不受限的雲朵,邊找尋意義、邊擦拭著再謄寫新的答案。
最後一幕展現溫柔的一片茜色,齒輪仍然轉動著,故事不再停止在婚姻或奉獻給舞台八股般的結尾,保有很多選擇,和想像馳騁的空間,如同鄧九雲想傳達地,失去和修復無限輪迴的那股力量得以安放。
在不後悔過往、不焦慮未來的狀態,身處現在,所有意義都在持續中累積。
夢想並非全部。試想不執著夢想的人生。不是實現就會突然幸福;環抱著未知不受限的雲朵,邊找尋意義、邊擦拭著再謄寫新的答案。
最後一幕展現溫柔的一片茜色,齒輪仍然轉動著,故事不再停止在婚姻或奉獻給舞台八股般的結尾,保有很多選擇,和想像馳騁的空間,如同鄧九雲想傳達地,失去和修復無限輪迴的那股力量得以安放。
在不後悔過往、不焦慮未來的狀態,身處現在,所有意義都在持續中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