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心得】2022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RT TAIPEI 展覽會場入口

ART TAIPEI 展覽會場入口

一年一度為期四天藝博會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開,集結了國內外共127家藝廊一同展出所藏的藝術作品,並推廣了極具淺力的新生代藝術家,活躍於藝文界的舞台之上。

運用不同媒材尋找藝術的可能性

當代藝術中,每個人對於藝術品的形成與所表達的意義不再拘泥於形式層面上的「看得懂」或是「看不懂」,而是一種與藝術產生精神層次上的共鳴,於是觀念藝術與後現代主義藝術由此產生,法國19世紀藝評家特奧菲爾·戈蒂耶 (Théophile Gautier)曾提到了:「為藝術而藝術」,由此拓寬及衍生出了現今當代藝術的多元性,無論是印象派之後出現的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亦或是二戰後消費主義興起時所誕生出具時代代表性的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等人,皆為當代藝術的拓展奠下了基石。

時間線拉回現在,當我們每看到一場當代藝術展覽,無論新秀藝術家的崛起,又或是一同展出具有時代意義的前人藝術家的作品,都如同一場跨時空的對話,而對藝術品的評判標準也逐漸多面化,藝術家所運用的媒材,在各種得以創作的元素上進行加工混合,就像繁衍出各種特色的星球,每個行星皆有屬於自己的屬性,這也是藝術最迷人的魅力所在,也證明了藝術的無限可能,使之有更多的包容力。

在這次藝博會皆能充分感受及接觸到各種類型的媒材藝術,它們富有哲學、宗教以及帶有歷史性或地緣性的信息存在,而在這樣數量龐大的當代藝術作品中也呼應了黑格爾美人中的「藝術終結論」,清代王國維在《宋元戲劇考》曾言:「凡一代有一代文學」,論藝術創作亦同如此,黑格爾所提出的藝術終結以王國維的觀點套用進去,「凡一代有一代藝術」,當代藝術綜合了古往今來所奠定出來的基礎,進而反映出其價值的所在,因此藝術並非消亡,而是以各種不同的樣貌並附有頑強的生命力及繁衍力存在於芸芸眾生之中。

玉分昭光 Akimitsu Tamawake /技法:銅板印刷Copper Plate Print

玉分昭光 Akimitsu Tamawake /技法:銅板印刷Copper Plate Print


邱懷萱《切開後的閱讀-數的輪廓,2022》

邱懷萱《切開後的閱讀-數的輪廓,2022》

梵・雷/b.1984 German

梵・雷/b.1984 German

臺灣當代藝術今後走向

台北藝博會這次舉辦了台北藝術產經論壇,主題為「未來的記憶:新與舊的碰撞,臺灣美術界生成的機制與現代歷程,分別邀請了南畫廊董事長黃于玲、誠品畫廊總監趙琍以及獨立策展人胡永芬,三位與談人進行座談會。三位嘉賓皆為自己在經營藝廊與策展執行過程進行精彩的分享,在聽了南畫廊董事長黃于玲對於南畫廊的創辦,深刻了解到臺灣在藝文啟蒙方面相較於其他重視藝文領域的國家起步較慢,但即便如此也想盡辦法努力將台灣藝術家的作品推廣至國際舞台之上,提高台灣藝術領域的能見度。

誠品畫廊總監趙琍在座談會上說道:「我們永遠不要忽略底層的收藏家與底層的創作者,因為只有他們的基礎我們才能往上推廣。」的確,無論台灣藝術領域或是本土藝術家在藝術市場的能見度仍待成長,藝術創作的成本估量也不容小覷,而台灣各大藝廊或是美術館在這方面也只能盡量爭取國際參展或是帶著藝術家參加相關藝術競賽等,當然也有許多優秀突出的藝術家誕生,但對整體藝文界而言,這終歸是有局限性的。

雖然現在各界對藝文領域皆有逐步重視的趨向,軟實力的發展有利於臺灣藝文領域的行銷推廣,畢竟先有厚實的積累才能為其所用,在這一方面不單單只透過藝術家個人的努力,各大藝廊或是有關單位能為藝術家爭取到多少資源亦是決定成敗的因素與關鍵,這也是臺灣藝文領域仍須深入探討及加強的部分。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場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年我也有觀展,創作豐富多元時間不夠用,好想再來一次呢
雨霖鈴-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26
是呢!要等到明年再去一次。
avatar-img
雨霖鈴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雨霖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21
“我的足跡遍佈全球,看到歡笑的童顏最讓我開心,吸引我的孩子都有共通點,他們獨立自主,不需要成人的認可讚許。”ー関野吉晴 在東京讀大學的期間,有幸修到在日本知名的探險家關野吉晴老師的文化人類學課程,因而知曉這部紀錄片《蒙古草原,天氣晴》,又名《Puujee》。該紀錄片以關野吉晴與導演山田和也的視角,紀
Thumbnail
2022/12/21
“我的足跡遍佈全球,看到歡笑的童顏最讓我開心,吸引我的孩子都有共通點,他們獨立自主,不需要成人的認可讚許。”ー関野吉晴 在東京讀大學的期間,有幸修到在日本知名的探險家關野吉晴老師的文化人類學課程,因而知曉這部紀錄片《蒙古草原,天氣晴》,又名《Puujee》。該紀錄片以關野吉晴與導演山田和也的視角,紀
Thumbnail
2022/11/18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塘;洪綃夜盜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ー出自電影《南海十三郎》 記得小時候有段時間非常喜歡看港片,幾乎80、90年代的港片都反覆看了好幾遍,也很喜歡港片黃金年代的電影敘事風格,不管是喜劇、都市愛情、警匪破案或是鬼狐仙怪等題材,皆造就了當時香港影壇的盛事時期。最近心血來潮,重
Thumbnail
2022/11/18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塘;洪綃夜盜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ー出自電影《南海十三郎》 記得小時候有段時間非常喜歡看港片,幾乎80、90年代的港片都反覆看了好幾遍,也很喜歡港片黃金年代的電影敘事風格,不管是喜劇、都市愛情、警匪破案或是鬼狐仙怪等題材,皆造就了當時香港影壇的盛事時期。最近心血來潮,重
Thumbnail
2022/11/10
思古之幽情是這種鄉土愛的感情基礎。然而不幸這種情緒多少帶點貴族的意味。一個喜歡古物的建築系學生可以「擁有」古老的碉堡,一個鄉土的作家可以體會古老的詩意,但距離鄉民的感覺太遠了。(文章擷取自漢寶德1976/8/20登於《聯合報》聯合副刊) 本書集結了漢寶德先生生前登載於報刊上的多篇文章,並分為四大章節
Thumbnail
2022/11/10
思古之幽情是這種鄉土愛的感情基礎。然而不幸這種情緒多少帶點貴族的意味。一個喜歡古物的建築系學生可以「擁有」古老的碉堡,一個鄉土的作家可以體會古老的詩意,但距離鄉民的感覺太遠了。(文章擷取自漢寶德1976/8/20登於《聯合報》聯合副刊) 本書集結了漢寶德先生生前登載於報刊上的多篇文章,並分為四大章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銜接上都市的藝術風範,以5月11日下午14:00正式開啟藝術家的使命,掀開「美其盛也」的預展、開幕晚會,正式尋找藝術家的夢想作品。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90個展示區和30個新生首展,牽引出藝壇界的精神領域點開不同面向的藝術環節,鼓舞藝術家對社會文獻的回響力,藝術家.柯尼以擠壓、敲擊
Thumbnail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銜接上都市的藝術風範,以5月11日下午14:00正式開啟藝術家的使命,掀開「美其盛也」的預展、開幕晚會,正式尋找藝術家的夢想作品。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90個展示區和30個新生首展,牽引出藝壇界的精神領域點開不同面向的藝術環節,鼓舞藝術家對社會文獻的回響力,藝術家.柯尼以擠壓、敲擊
Thumbnail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Thumbnail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一年一度為期四天藝博會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開,集結了國內外共127家藝廊一同展出所藏的藝術作品,並推廣了極具淺力的新生代藝術家,活躍於藝文界的舞台之上。 運用不同媒材尋找藝術的可能性 當代藝術中,每個人對於藝術品的形成與所表達的意義不再拘泥於形式層面上的「看得懂」或是「看不懂」,而是一種與藝術產生精
Thumbnail
一年一度為期四天藝博會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開,集結了國內外共127家藝廊一同展出所藏的藝術作品,並推廣了極具淺力的新生代藝術家,活躍於藝文界的舞台之上。 運用不同媒材尋找藝術的可能性 當代藝術中,每個人對於藝術品的形成與所表達的意義不再拘泥於形式層面上的「看得懂」或是「看不懂」,而是一種與藝術產生精
Thumbnail
《藝x術》是一部在Netflix上極為罕見且冷門的藝術節目,在不到半小時內每集介紹一位日本當代年輕藝術家,來向人解說他的創作與理念,並描述他的創作過程中,想透過自己的藝術作品在人類迎向這21世紀中有著怎樣的看法想發聲,透過簡單的介紹,讓觀眾思考其中大小事的涵義。
Thumbnail
《藝x術》是一部在Netflix上極為罕見且冷門的藝術節目,在不到半小時內每集介紹一位日本當代年輕藝術家,來向人解說他的創作與理念,並描述他的創作過程中,想透過自己的藝術作品在人類迎向這21世紀中有著怎樣的看法想發聲,透過簡單的介紹,讓觀眾思考其中大小事的涵義。
Thumbnail
到美術館看展,你的預期會是什麼?是古典的油畫、東洋的膠彩、還是龐大的雕塑作品? 近期將結束的的 國美館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則是突破對於傳統繪畫藝術的概念。來美術館給腦袋一個新的體驗!
Thumbnail
到美術館看展,你的預期會是什麼?是古典的油畫、東洋的膠彩、還是龐大的雕塑作品? 近期將結束的的 國美館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則是突破對於傳統繪畫藝術的概念。來美術館給腦袋一個新的體驗!
Thumbnail
如果藝術市場的蓬勃發展屬實,台北能不能夠繼香港,上海,東京,繼起為東亞新一代的藝術之都?  傳統,實驗,市場性特質的媒合素材展示,外加不勝枚舉的畫廊。令初學者的我開示了小小的眼界。  如果藝術市場的估值以其他國家經濟成長發展為倍速而論,那台灣藝術市場的封閉性(單一價值觀念),未熟度(產業與實驗性的交
Thumbnail
如果藝術市場的蓬勃發展屬實,台北能不能夠繼香港,上海,東京,繼起為東亞新一代的藝術之都?  傳統,實驗,市場性特質的媒合素材展示,外加不勝枚舉的畫廊。令初學者的我開示了小小的眼界。  如果藝術市場的估值以其他國家經濟成長發展為倍速而論,那台灣藝術市場的封閉性(單一價值觀念),未熟度(產業與實驗性的交
Thumbnail
發現似乎就是不再能簡單接受:介紹台灣藝術家就要賣悲情,就要省吃儉用、就要努力出人頭地。政治迫害戰爭離散國家認同,這些敏感的金絲雀們,不只是受苦,仍然受到藝術的祝福,能夠表達能夠創作,能夠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化為藝術,讓瞬間拉長拉長拉長到幾乎不朽。
Thumbnail
發現似乎就是不再能簡單接受:介紹台灣藝術家就要賣悲情,就要省吃儉用、就要努力出人頭地。政治迫害戰爭離散國家認同,這些敏感的金絲雀們,不只是受苦,仍然受到藝術的祝福,能夠表達能夠創作,能夠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化為藝術,讓瞬間拉長拉長拉長到幾乎不朽。
Thumbnail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Thumbnail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Thumbnail
待過美日兩地有著許多美學探討尤其是日式美學設計師兼專欄作家:李歐納.科仁所寫的這本《藝術家在做什麼?》試著將二十世紀幾個我們所熟知的不管是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或革新的藝術家透過他們製作與展現藝術的方式,來表達出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藝術家,到底嗑了什麼才展出這樣作品?也能讓人對於藝術有更多不一樣的見解。
Thumbnail
待過美日兩地有著許多美學探討尤其是日式美學設計師兼專欄作家:李歐納.科仁所寫的這本《藝術家在做什麼?》試著將二十世紀幾個我們所熟知的不管是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或革新的藝術家透過他們製作與展現藝術的方式,來表達出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藝術家,到底嗑了什麼才展出這樣作品?也能讓人對於藝術有更多不一樣的見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