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不再是視覺而是體感。談國美館展覽《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攝影相片皆為展場翻拍


到美術館看展,你的預期會是什麼?

是古典的油畫、東洋的膠彩、還是龐大的雕塑作品?

近期將結束的的 國美館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則是突破對於傳統繪畫藝術的概念。

對於當代藝術的認知,最知名的莫過於神秘的塗鴉畫家Banksy 的作品「氣球女孩」(Girl With Balloon),由於藝術家不想讓畫作淪為高價的拍賣品,在拍賣會成交的當下,啟動畫框內的碎紙機,將作品自我毀滅。

善於諷刺資本主義的Banksy 並於當下引用畢卡索的名言:

「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摧毀的衝動也是一種創造的衝動)。

在拍賣現場呈現的破壞行為也是一種藝術表現,並間接諷刺拍賣市場高價哄抬炒作的資本模式。另外被破壞了是否能有其價值?也是令人深思。



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總是令人大開眼界。總會認為歐美國家的藝術走的比較前面(推薦閱讀:怪誕奇異的體驗之旅-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湯尼奧斯勒高美館展覽《黑盒》),而關於台灣的當代藝術家所知甚少。(推薦閱讀:現實與夢境,有時是分不出那個界線的__關於當代藝術館《無處不在的幽靈-陶亞倫個展》

這次在台中國美館《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將40年間的台灣當代藝術梳理策展呈現,更讓大眾能體驗藝術更多元性的樣貌。『所』為空間、『在』即存在。在藝術作品中,重新去定義當代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節錄筆者自己喜歡的幾個作品,與你分享當代藝術的趣味之處。


重新定義一個空間,卻是無始無終。

關於林壽宇


林壽宇的作品視覺極簡,卻能維持構圖的平衡感與舒適。而藝術家看的視角往往經過轉譯抽離。

這件〈無始無終〉為1984年春之藝廊展出的重製品,由點、線、面,構築出一個三維的立方體空間。黑白灰的極簡元素,傳達出空的概念。

使用「白色」跨越了「黑色」筆者解讀成一種哲學概念。

人類的視覺是由色光呈現,當所有波長的可見光進入你的眼睛後,構築出一個視覺世界。而黑色則是將所有的色光吸收的物體,甚至可以演繹成最初的宇宙是空無的狀況,白色則在這空間裡畫出了一個世界。而白線畫出了邊界,但最後是融入現實的空間裡,創造出無始無終的概念。

空間有其界線,而此作品定名為〈無始無終〉,相互矛盾的悖論 ( paradox ) 帶領觀者反覆思索意涵。

無始無終 林壽宇

無始無終 林壽宇

「白色是最平凡的顏色,也是最偉大的顏色;是最無的顏色,也是最有的顏色;是最崇高的顏色,也是最通俗的顏色;是最平靜的顏色,也是最哀傷的顏色。」- 林壽宇

《遠山無限壁層層 無始無終系列》 林壽宇

《遠山無限壁層層 無始無終系列》 林壽宇



由日常物件轉換的媒材,生活即是藝術的部分


隱形詩篇 李明學

隱形詩篇 李明學

將熟悉日常事物轉化成媒材使用,則是當代藝術意想不到之處。

藝術家李明學運用孩童時代常吃的M&M巧克力,放入口中消融的形式展現。

韻律排列顏色的巧克力,則像是音樂符號節奏性的書寫詩篇。

詩篇的內容伴隨著觀者對物體的生活記憶因人而異。遇水融化後的彩色水痕,像是慢慢消逝的甜味,甚至能解讀成對於巧克力糖伴隨的回憶慢慢消亡。美麗卻總有消逝的一天。

當代藝術不再只是視覺的呈現,而是體感。

關於<邊境 > 賴智盛

 <邊境> 賴智盛

<邊境> 賴智盛

進到此展間的第一直覺是「這是還在佈展或是維修中的作品嗎?」

當我驚覺這已是完整呈現時,又一次被當代藝術的概念性所征服。賴智盛以工地的經驗作為靈感。工人需要站在架空的鷹架上,看著建物完成。觀看者可實際走在狹隘的邊境上體會此工作感受。

我在邊境上走著,擔憂自己失足落空,即變成地板上那堆破碎殘缺的樣子。卻又因行走於邊境的刺激感,又感到興奮。

相互矛盾的感受,導致我仍未完全理解邊境的意義。

萬物皆非以二元論劃分,是否又存在一個灰色地帶,沒有邊界。



在這個空間意識到身體的存在

關於< No.66.1>王德瑜

raw-image


這是第二次接觸到王德瑜藝術家的作品。在2017年北美館的社交場即有系列作品展示。藝術家利用鼓風機吹出巨大的氣體裝置,參觀者能在裝置中行走體驗感受,並拍照打卡上傳社交媒體,完美符合<社交場>的策展概念。

而這次<NO66.1>在體驗時身體產生了被擠壓至極限的感受

當下我幻想著通過一個時光扭曲的隧道,身體必須被壓縮成扁型方能穿越,而過大的氣壓施加於身體之上,感知觸感的變異與不適感,重新體驗到空氣與身體知覺的連結。



由距離感的非真實體驗,衍生存在於此空間的疑惑

關於:〈呼吸的黑光〉袁廣鳴

raw-image

由物體的大小變化而產生了遠近感,這是對於距離的認知。

而藝術家袁廣鳴<呼吸的黑光> 將觀者引導入一個黑色暗室,空間內只有一個發散著綠光的黑色盒子。當視覺凝視著黑色盒子,隨著機械式控制黑盒忽近忽遠,綠光忽明忽暗。開始懷疑是否你正在被此空間吸入,而明確認知到身體上是毫無位移,只有影像錯覺引發非真實性的感受。

此奇異的非真實感,建議在閉展前親身體驗。




許多人常會怕看不懂當代藝術。

的確,比起寫實的視覺作品,當代藝術作品某部分過於概念表現性,需要透過閱讀文字更能體會作品意涵,並非單一仰賴視覺性的感受。但比起明確淺顯易懂的主體性,可以更讓人深入思考的當代藝術作品,也有其觀賞的趣味。

當代藝術可以讓你將日常正軌生活中思想跳脫,充滿了意外的概念性。鼓勵抱著對萬物有著好奇心的心情,去觀看當代藝術。 即使懷疑自己到底看到了什麼?或是完全看不懂也沒有關係,就當作是一次奇異的體驗。

人生不就是該盡情體驗各種事物的嗎?


<整肅儀容>高重黎

<整肅儀容>高重黎

展覽名稱: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
展覽日期:2021年8月14日至10月17日
策展顧問:莊普
策展人:蔣伯欣、許遠達
展覽單位:台中 國立台灣美術館


參考資料:

<林壽宇的白色系列 - 從繪畫浮雕到低限藝術> 非池中:https://artemperor.tw/focus/20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 國美館展覽紀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W5JsRRrUi4




raw-image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連假返鄉回高雄,終於吃到懷念已久的眷村料理。白糖做成的甜燒餅、包蔥餡的鹹燒餅,真是難以抉擇。決定都買,都吃光光!


FB :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8會員
101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班克斯・垃圾桶中的愛】 搶到開展首日的入場券,先睹為快! 被譽為當代最神祕、最具話題性的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他的創作一直是深具代表性的經典。 眾多批判性的作品中,「垃圾桶中的愛」 (Love is in the Bin)是個人最好奇的作品。 2018年10月5日晚上,倫敦蘇富比拍賣場
Thumbnail
【班克斯・垃圾桶中的愛】 搶到開展首日的入場券,先睹為快! 被譽為當代最神祕、最具話題性的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他的創作一直是深具代表性的經典。 眾多批判性的作品中,「垃圾桶中的愛」 (Love is in the Bin)是個人最好奇的作品。 2018年10月5日晚上,倫敦蘇富比拍賣場
Thumbnail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銜接上都市的藝術風範,以5月11日下午14:00正式開啟藝術家的使命,掀開「美其盛也」的預展、開幕晚會,正式尋找藝術家的夢想作品。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90個展示區和30個新生首展,牽引出藝壇界的精神領域點開不同面向的藝術環節,鼓舞藝術家對社會文獻的回響力,藝術家.柯尼以擠壓、敲擊
Thumbnail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銜接上都市的藝術風範,以5月11日下午14:00正式開啟藝術家的使命,掀開「美其盛也」的預展、開幕晚會,正式尋找藝術家的夢想作品。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90個展示區和30個新生首展,牽引出藝壇界的精神領域點開不同面向的藝術環節,鼓舞藝術家對社會文獻的回響力,藝術家.柯尼以擠壓、敲擊
Thumbnail
【芃・日本當代藝術】 2022年10 月正式開幕的藝術空間YANG ARTS,由 Robin 和 Roger Chang 兩兄弟創立。首展以搜羅戰後和當代攝影作品為主的「芃 How lush the world is, how full of things that don’t belong to
Thumbnail
【芃・日本當代藝術】 2022年10 月正式開幕的藝術空間YANG ARTS,由 Robin 和 Roger Chang 兩兄弟創立。首展以搜羅戰後和當代攝影作品為主的「芃 How lush the world is, how full of things that don’t belong to
Thumbnail
高美書屋看到這一款,很美的顏石臘筆,小小一塊地讓人愛不釋手,試畫的時候會因為不同的角度方向帶出不同混和的色彩,有種很驚奇的奇幻感受。 常常在試畫或是試寫的時候更喜歡試畫紙,那是經由無數的過路客而彩繪的共同作品,沒有分年齡、你我、性別,甚至族群,無論是不是特地或者無意的去寫去畫,那更像是一種大家保有的
Thumbnail
高美書屋看到這一款,很美的顏石臘筆,小小一塊地讓人愛不釋手,試畫的時候會因為不同的角度方向帶出不同混和的色彩,有種很驚奇的奇幻感受。 常常在試畫或是試寫的時候更喜歡試畫紙,那是經由無數的過路客而彩繪的共同作品,沒有分年齡、你我、性別,甚至族群,無論是不是特地或者無意的去寫去畫,那更像是一種大家保有的
Thumbnail
一年一度為期四天藝博會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開,集結了國內外共127家藝廊一同展出所藏的藝術作品,並推廣了極具淺力的新生代藝術家,活躍於藝文界的舞台之上。 運用不同媒材尋找藝術的可能性 當代藝術中,每個人對於藝術品的形成與所表達的意義不再拘泥於形式層面上的「看得懂」或是「看不懂」,而是一種與藝術產生精
Thumbnail
一年一度為期四天藝博會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開,集結了國內外共127家藝廊一同展出所藏的藝術作品,並推廣了極具淺力的新生代藝術家,活躍於藝文界的舞台之上。 運用不同媒材尋找藝術的可能性 當代藝術中,每個人對於藝術品的形成與所表達的意義不再拘泥於形式層面上的「看得懂」或是「看不懂」,而是一種與藝術產生精
Thumbnail
10月14日是倫敦蘇富比的重頭戲之一,2018年上拍的Banksy作品〈手持氣球的女孩〉(Girl with Ballon)在「自殺」後再次登上拍場。這次,眾人不僅期待著這件作品的成交價格,也暗暗期待是不是又會有什麼「驚喜」在拍賣現場發生。 塗鴉,是古老的街頭文化 塗鴉作為次文化藝術的概念,是在二
Thumbnail
10月14日是倫敦蘇富比的重頭戲之一,2018年上拍的Banksy作品〈手持氣球的女孩〉(Girl with Ballon)在「自殺」後再次登上拍場。這次,眾人不僅期待著這件作品的成交價格,也暗暗期待是不是又會有什麼「驚喜」在拍賣現場發生。 塗鴉,是古老的街頭文化 塗鴉作為次文化藝術的概念,是在二
Thumbnail
到美術館看展,你的預期會是什麼?是古典的油畫、東洋的膠彩、還是龐大的雕塑作品? 近期將結束的的 國美館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則是突破對於傳統繪畫藝術的概念。來美術館給腦袋一個新的體驗!
Thumbnail
到美術館看展,你的預期會是什麼?是古典的油畫、東洋的膠彩、還是龐大的雕塑作品? 近期將結束的的 國美館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則是突破對於傳統繪畫藝術的概念。來美術館給腦袋一個新的體驗!
Thumbnail
發現似乎就是不再能簡單接受:介紹台灣藝術家就要賣悲情,就要省吃儉用、就要努力出人頭地。政治迫害戰爭離散國家認同,這些敏感的金絲雀們,不只是受苦,仍然受到藝術的祝福,能夠表達能夠創作,能夠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化為藝術,讓瞬間拉長拉長拉長到幾乎不朽。
Thumbnail
發現似乎就是不再能簡單接受:介紹台灣藝術家就要賣悲情,就要省吃儉用、就要努力出人頭地。政治迫害戰爭離散國家認同,這些敏感的金絲雀們,不只是受苦,仍然受到藝術的祝福,能夠表達能夠創作,能夠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化為藝術,讓瞬間拉長拉長拉長到幾乎不朽。
Thumbnail
這邊我想更進一步用「毀滅/重生」來討論他們在此次展覽中的作品。在聖誕節前後書寫關於毀滅與重生真的是再適合不過,因為西方基督宗教信仰基本就是建構在此之上,從諾亞方舟、巴比倫之囚、耶穌復生等等眾多聖經故事,都是闡述著毀滅的力量,然後透過神蹟的方式重生。
Thumbnail
這邊我想更進一步用「毀滅/重生」來討論他們在此次展覽中的作品。在聖誕節前後書寫關於毀滅與重生真的是再適合不過,因為西方基督宗教信仰基本就是建構在此之上,從諾亞方舟、巴比倫之囚、耶穌復生等等眾多聖經故事,都是闡述著毀滅的力量,然後透過神蹟的方式重生。
Thumbnail
裝置藝術用到的媒材琳瑯滿目,端看藝術家希望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和給予觀眾什麼樣的經驗。每個元素都可能具有象徵意義,邀請民眾仔細推敲,拼湊出全貌。若在作品中納入行為、聲音和流動影像,則可以營造出超現實感。 藝術成為一種情境而非單一物件。這也某種程度解釋了何以裝置作品的體驗難以言喻,攝影也很難呈現其全貌。
Thumbnail
裝置藝術用到的媒材琳瑯滿目,端看藝術家希望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和給予觀眾什麼樣的經驗。每個元素都可能具有象徵意義,邀請民眾仔細推敲,拼湊出全貌。若在作品中納入行為、聲音和流動影像,則可以營造出超現實感。 藝術成為一種情境而非單一物件。這也某種程度解釋了何以裝置作品的體驗難以言喻,攝影也很難呈現其全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