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處遇一位領有證明及患有重度憂鬱症的個案,個案慣性打電話到各單位問安亦不願意積極配合專業處遇,當分派由我主責時,我花了4次會談仍是無法完成處遇目標,面對非自願個案會談總是充滿挑戰,某次團督我將個案的狀況提出給心理師討論,由於此個案的處遇機制未必單就問題討論即能協助,最終此案繼續被列管,而我從中學習如何更敏銳的關注一些心理因素。
前陣子遇到一位飼主只給我5分鐘傳遞毛孩資訊,其它時間完全在述說自己的心路歷程,但我卻一直看到毛孩的緊張、焦慮的畫面,加上工作經驗關係我大略畫出飼主的心境摸式,於是安慰飼主「毛孩也需要飼主心情放鬆,才不至於造成毛孩更多焦慮…」。我深知毛孩的心境及行為反應是環境造成,然環境也含括飼主的情緒、空間味道、環境擺設、家庭成員對待方式…等多重因素。
過沒幾天,飼主想再預約第二次溝通,並說道「說不定是有人害毛孩不能接受更完整的治療,毛孩一定能夠向我說明…」 如不能支持飼主論點,將使飼主反彈更大,如認同飼主的疑點,恐會造成飼主與醫療人員的關係緊張,我真心不希望此飼主花第二次預約的費用,希望毛孩能夠接受高品質的醫療處遇,讓毛孩最後的生命路途得以減輕疼痛。
會如此擔憂是出於某天在社群討論版裡看到獸醫說「飼主:溝通師說我家寶貝的狀況,所以我想帶回家自行讓牠接受高壓氧」,看完全部文章我都會擔心,該不會是我接手過的案子吧!!!!
於是我花很多時間學習寵物實務照護議題,因為我擔心所傳遞的資訊會造成專業醫療無法繼續,在面對毛孩疾病醫療處遇的回答,我選擇保持中性的結論。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給我按讚,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