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之細路Section 3_頭屋-獅潭(Day 3)

2022/10/26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明德水庫湖光山色,一早漫步至海棠島永春宮,自廣場遠眺,只見白雲隱隱,綠水依依,預告著今日又是日暖風和的健行好天氣。
永春宮內主祀的觀世音菩薩及關帝爺,由清道光年間渡海來台的粵籍先民隨奉。(攝影:思維)
民宿女主人一大清早就在飯廳張羅,從備料、包餡、炊煮,完全不假手他人,製作俗稱豬籠粄的蘿蔔絲菜包粿,一走進客廳,就看到翠綠的樹葉將客家菜包襯得更顯雪白,也顧不得燙,就直接一口咬下:蘿蔔絲的甘甜香氣立即在口腔中爆炸開來,由糯米及在來米所製成的粿皮軟嫩卻不黏牙,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一想到不知道下次何時再訪,就更放慢了咀嚼的速度,細嚼慢嚥細細品嘗,把客家米食化作探索細路的精力能量。
這是一個讓我吃完念念不忘,計畫特地安排行程前往享用的蘿蔔絲菜包粿。(攝影:思維)
今天沒有偷吃步的機會,水寨下、北隘勇、鳴鳳等古道一個串接著一個,中間偶有馬路相通,但是路程短且地處偏遠,我們也就不麻煩車手大費周章四處奔波,吃飽喝足後和拉拉揮別,相約獅潭藍色小屋再會。團隊一行人順著魯冰花民宿旁的柏油馬路向上爬坡,跟路旁的伯公打聲招呼祈求平安,順著兩側結石纍纍的柚子樹前行,不久後即抵達水寨下登山口前的福州農場。
一晚好眠的糙搭,充滿活力跑來跑去,不過最終都會回到思維身邊同行。(攝影:思維)
水寨下古道位於苗栗縣頭屋鄉明德水庫後方,早年為來往頭屋與獅潭的聯絡要道,遽聞也是來自加拿大的傳教士馬偕博士進入獅潭地區行醫傳教之路,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後來因為明德水庫興建,已有部分路段遭到淹沒,而步道也因鮮少人使用至今仍是原始的泥土山徑。路徑過了簡易竹便橋後便開始向上攀升,然原始路面鮮有踩點,又因土質鬆軟,因此需要時常仰賴雙手或是攀繩支撐上半身的力量,再一個用力瞪步往上爬升,不一會兒,就已經氣喘吁吁。,
,近來千里步道定期在水寨下古道辦理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將整條步道修復得更為平緩親民。(攝影:思維)
水寨下是三天行程中最為原始的步道,無論是路徑或著是林相皆然,在這一段路帶頭,總會不時撞進了蜘蛛網,拍拍臉咂咂嘴,不斷輪迴;後來實在受不了,就從路旁撿起了樹枝拿在胸前,如機械手臂不停歇地旋轉揮舞著,不知情的人從遠處看,還以為是在施展著什麼魔法呢。但這片充滿生機的森林不需要魔法就已經處處充滿野趣:茂密的植被鋪滿了路徑、潺潺水聲消磨些許的暑氣、蜘蛛蜜蜂辛勤做工、樹梢林間鳥啼不曾間斷,而我甚至親眼撞見了一隻山羌:牠也不怎麼怕人,奔走了一小段後停下觀察四周,再過一陣子,才又蹦蹦跳跳地消失在林間。
普光寺作為水寨下古道的中繼站,思維自然與裡面的僧侶和服侍的師姐有很密切的接觸,她們看到熟悉的面孔熱情上前迎接,和思維互相交換著樟之細路上的活動與來往旅人的情報。遺世的佛寺因為這條國家綠道的推廣,和世俗串接了起來:而當思維開啟工作模式和寺方討論著接下來倒木移除、社區串接的工作等,我們則是各據一方天地,享受著山間無毒的芭蕉柚子,快樂似神仙。
沿路各種被餵食,每天準備好的行進糧都沒有被消滅的機會(攝影:思維)
繼續跟著樟之細路的指標前行,當我們越靠近蕃子寮山,路徑就出現越多的人為痕跡,像是簡易蓄水池、粗繩與牌誌、以及讓我們下巴掉下來的豪華木階梯,拾階而上,不出三分鐘即抵達蕃子寮山山頂。
「糙搭,你不要用這種眼神看我~」小民大喊;三秒鐘後,糙搭順利獲得他愛的麵包。(攝影:思維)
簡單享用午餐後,我們又沿著木棧階梯下行至山腳,接到豪華寬敞的花崗岩石步道上。閱讀完步道上的解說牌誌後,才知道已經到了北隘勇古道,但怎麼和我想像中的古色古香截然不同?原來現在的步道規模是鳴鳳社區和觀光局申請了逾千萬的經費整治完成。在公路開通之前,它扮演著來往頭屋獅潭的交通要道,在民國五零年代,每天都還有上百人在此活動,南來北往,十分熱鬧,也因此,當時的民眾還集資建造了「嬲崠茶亭」,讓人可以在此歇腳休息,順道交換個情報。昔日的舊照片展示在翻新的茶亭與解說牌上,完全展現了當時山徑熙來人往的熱絡情景。而如今,步道不僅失去了原先的樣貌,也與現地地景不相融合,實在是可惜。
男女男 ,意指男男女女聚集聊天之意,茶亭內展示的舊照片見證著這段古道曾有的熱鬧風華。(攝影:思維)
苗栗縣政府有企圖將鳴鳳地區打造成國際賞桐區,因此將北隘勇古道與鳴鳳古道之間的苗22縣道建設得極為平整寬敞,可惜當天沒有半輛客車經過,就我們六人一狗獨享這一路靜謐的豪華,恣意地在車道上變換,有時欣賞路旁電線桿上古樸的小木牌(那是它獨一無二的身分證);有時停下腳步望向綠色山巒疊嶂,細數著走過的來時路。
樟之大道/Camphor Avenue。(攝影:小民)
行走了約莫一公里後,我們抵達了鳴鳳古道前的雲洞宮,在此稍作停留,梳洗並補充開水後,就馬不停蹄地展開腳步,迎向最後一段的山行。
從雲洞宮踏上階梯向山而行,健行者走入了縱橫交織的修行路,山腰上有著通往四方的牌坊與建物,若不是有著一條明確的道路,很容易身在此山中而不知在何處。終於在無止盡的階梯路後,總算看到了石碑上「古道入口」四字,收整起厭世的心情,一想著山腳下的冰涼仙草,步伐不禁加快了起來。古道在森林中繞著山腰而行並與南隘勇古道交會,然後再繼續蜿蜒通往獅潭。鳴鳳古道是早年先民往來於頭屋獅潭的要道,他們為著生活奔波忙碌,多數人是挑著沉甸甸的貨物在兩鄉之間穿梭;考量到身揹重物腿無法抬高,鳴鳳古道上階梯跨距故意設計的比較小,以方便挑夫行走;而這些被保留下來的舊黃色砂岩,還可以看到先民挑擔踩踏、形成磨損下凹的痕跡,是古道極具特色之處。
鳴鳳古道保留部分舊時階梯。(攝影:思維)
當天有許多遊客前來踏青,甚至還有年輕媽媽三五成群。她們手牽著一個,肩上背著一個,一個接著一個慢慢地順著階梯一階一階地往上爬,只見額頭揮汗如雨但仍然是笑臉盈盈。小朋友們在步道上一邊走一邊興奮地和媽媽分享著他的發現,幾十年過去了,鳴鳳古道熱鬧依然,而它不僅持續陪伴著在地的鄰里居民,今後隨著樟之細路的推廣,也將走入更多喜愛長途健行者的生命之中;甚至,因著國際友誼步道的牽線,讓更多的韓國朋友來此體驗客家文化風情。
樟之細路上伯公遍路,每一次行經,總會特意繞過去和伯公講講話,感謝他的守護與保佑。(攝影:思維)
走出了步道和鄉間的伯公合掌道謝後,我們穿越田間小路而來到掛滿黃藍色樟之細路布條的紅色吊橋。只見布條隨風飄揚好不美麗,而藍色小屋的主人李業興老師早已經等候在吊橋的另一端,微笑地與我們揮手,拿著相機捕捉著每一位旅人大大的笑容。
吊橋上掛滿了樟之戲路黃藍色的布條,旗海飄揚好不美麗。(攝影:思維)
樟之細路第三段,從新竹北埔步行到苗栗獅潭,我們完成啦!!(在藍色小屋翹著二郎腿吃著老師準備的蛋糕與仙草,是再完美不過的享受。)
鳴鳳古道和濟州偶來步道締結為國際姊妹步道,12月初的亞洲步道大會會有許多來自南韓的朋友健行。

行程記錄

藝景渡假莊園(08:10)-土地公祠(08:34)-水寨下山(09:10)-普光寺(09:20)-番子寮山(11:02)-苗22馬路(12:49)-雲洞宮(13:10)-鳴鳳古道(13:30)-伯公廟(14:50)-藍色小屋(15:00)

細說細路

水寨下古道(RSA 39)

「水寨下古道」是是早年由頭屋步行到獅潭的主要路線,「水寨下」是客語中「瀑布」的意思。古道沿著龍溪河口入山,深入老田寮溪流域,沿途可見溪流與小瀑布。「水寨下古道」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早年為平埔族人遷徙入山的最佳選擇,後來則是客家族群進入獅潭開墾的道路,以及馬偕進入獅潭傳教的福音之路。
今日古道因明德水庫的興建已有部分沉入水下,現以普光寺為中間點,北段由明德水庫旁的福州農莊起登,南段繞過山腰後,再沿溪谷上行翻越帽盒(東)山至蘧廬書院。古道路程雖短,但路徑原始、路況不佳,潮濕易滑,屬稍有難度的挑戰路線。
目前水寨下古道多倒木,尤其在普光寺前後更多,千里步道已規劃工作排程率續清除中。(攝影:思維)
  • 距離:2.4公里
  • 所在縣市:苗栗縣頭屋鄉
  • 海拔高度:150~420公尺
  • 路面狀況:原始山徑

北隘勇古道(北長城步道)、蕃子寮山(RSA 40)

北隘勇古道位於苗栗縣頭屋與獅潭交界,沿著蕃子寮山稜線而行,是昔日的隘勇線,與鳴鳳山區的南隘勇古道串成一線,從空照圖鳥瞰,有如一條天然的山稜線,隘站綿延有如萬里長城,故北隘勇古道又稱「北長城步道」。
從水寨下接北隘勇古道,會先經一拉繩下坡原始土徑,接著就會撞見重量級的木棧階梯,拾階而上即抵達蕃子寮山,山頂有小廣場,設有三等三角點基石,以及樟之細路路線說明牌誌。健行者可從山頂俯瞰苗栗市、頭屋、後龍市區。
蕃子寮山兩端木棧步道上設置有北隘勇與標示距離的石碑。(攝影:思維)
  • 步道距離:單程0.8公里
  • 所在縣市:苗栗縣頭屋鄉、苗栗縣獅潭鄉
  • 海拔高度:440~492公尺
  • 路面狀況:石板路、木棧道、土徑

鳴鳳古道(RSA 41)

鳴鳳古道的兩端入口一邊是獅潭鄉義民廟、一邊是頭屋鄉雲洞宮,是早年先民往來於這兩鄉之間的要道。步道曾因苗22縣道的開闢而變得雜草叢生,但後經居民們的努力修整,現在已經是非常熱門的登山步道,兩側則有許多大樟樹及香楠,林相完整,步道設施完善。靠近獅潭端段,還有情人谷、裝話亭、忘憂臺、怡然彎、春風嶺、鳳來儀及義工之店等七處特色景點,雖然多了人工味,但也增添了一些行走的樂趣。
「樟之細路」步道標誌系統由大凡整合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執行,負責人李嘉智老師在這條路徑上頭委由走透透,而他認為鳴鳳古道最有特色的地方在於古道群部分路段仍保有舊黃色砂岩,同時可以看到先民挑擔踩踏、形成磨損下凹的痕跡。
雲洞宮端的步道皆已鋪設十分完善,兩旁種植人工林,漫步其中,有幾分日本神社參拜道的氛圍。(攝影:思維)
  • 步道距離:3公里
  • 所在縣市:苗栗縣頭屋鄉、苗栗縣獅潭鄉
  • 海拔高度:195~525公尺
  • 路面狀況:產業道路、吊橋、木橋、石階、土石山徑、柏油路

集章點

(攝影:思維)

普光寺(RSA 39)

普光寺位於頭屋鄉明德村彌勒山麓,開山祖智心尼師於民國30年在此地建茅房安奉佛祖,後來因信眾漸多,民國51年籌資重建大殿,後又開闢登山汽車道路直達寺前。從此寺貌煥然一新,羊腸山徑一變而為平坦寬闊之汽車道路,更加香火鼎盛。今日的普光寺規模雄偉壯觀,一樓正殿供奉華嚴三聖─觀音、文殊、普賢;二樓正殿三寶佛─釋迦、阿彌陀佛、藥師佛;三樓為藏經閣。另在鄉公所及縣政府支助下,普光寺在鄰近登山步道山頂建有觀音亭及羅漢亭,駐足遠眺,景色怡人,如入仙境。
雄偉的普光寺,是五星級的休息站。停留一陣,心境也會逐漸沉靜下來。(攝影:思維)
  • 集章地址:苗栗縣頭屋鄉明德村仁隆36之1號
  • 營業時間:集章點放在廣場的布告欄下,若找不到可以詢問熱心師姐。
  • 連絡電話:(03)725-2009
  • 周遭景點:明德水庫

藍色小屋(RSA 41)

藍色小屋就坐落在鳴鳳古道吊橋旁,主人李業興老師是苗栗人,十多年前因緣際會來到獅潭鄉巧遇了這棟木屋,一眼就愛上了這裡的自然環境,果斷地決定搬來也毅然決然地搬來這個苗栗人口最少的小鎮。
小屋在李業興老師的巧手下改造成生態教室,屋內不大的空間,擺滿了手作物品以及各式環境教育教具,以及各種繽紛蜥蜴圖像的方巾。細問之下,才知道「蜥蜴」是老師大學在登山社活耀的綽號。今日老師在生活的土地上活躍,深掘著地方的自然與人文,並將之透過各種創意的發想,傳遞給想要認識這塊土地的大小朋友。
樟之細路因為有這群深耕土地、熱情推廣的人,而有著更多、更深、更豐富、更值得探究的故事。
和偶像小民一起完成三天的樟之細路,從李業興老師手上拿到完成禮。(攝影:思維)
  • 集章地點: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11鄰130之2號
  • 營業時間:09:00-18:00(Mon-Sat), 12:00-18:00(Sun)
  • 連絡電話:(03)793-1051
  • 周遭景點:鳴鳳古道、獅山老街
  •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aturalbluehous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宛熊
宛熊
I might be poor, my shoes might be broken, but my mind is a palac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