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分享】海外健行新視野: 深度探索南韓步道文化、設施與管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海外健行新視野系列講座由One to Sweet 和拼圖戶外生活聯合策劃主辦,起心動念是希望透過世界各國的健行經驗,還有一些經營管理或是旅遊體驗的洞察,帶給臺灣民眾更多元的視野,提升對於戶外健行生活的不同想像。

海外健行新視野-南韓引路人建忠與聽眾大合影。(黃思維攝影)

海外健行新視野-南韓引路人建忠與聽眾大合影。(黃思維攝影)


2月15日的引路人建忠,熱愛臺灣森林、湖泊及植物,為魯地圖社群管理員之一,目前致力於推廣使用魯地圖提升登山安全,推廣Oruxmaps、山林日誌、蛙弟App記錄日常生活與應用,喜歡用iNaturalist紀錄日常所見之動植物及協助政府開放資料。建忠2024年10月隨千里步道協會前往南韓參加亞洲步道大會,與南韓山林廳和民間單位交流,了解該國步道分級、經營與管理實務,並走訪智異山國家公園和韓國第一條長距離健行步道-智異山環山路。

走訪韓國智異山環山路,松樹是沿路常見的風景。「韓國人特別愛紅松,還特別為紅松撰文成書」建忠分享道。(周聖心攝影)

走訪韓國智異山環山路,松樹是沿路常見的風景。「韓國人特別愛紅松,還特別為紅松撰文成書」建忠分享道。(周聖心攝影)

本職為公務人員的建忠,觀察到南韓的山林場域主管機關與臺灣大同小異,主要為國家公園署和山林廳(相當於臺灣的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兩個單位涇渭分明,平日井水不犯河水;如同臺灣,國家公園以保育為目的,對於遊憩觀光的管理規範較山林廳更為嚴格,因此在地社區更喜歡可以創造較多經濟收益,由山林廳建置的步道系統(下圖紅色方巾的藍色路線圖)。

登山口附近店家販售的頭巾,每條費用約台幣100元左右。紅色為山林廳行政管轄範圍,綠色為智異山國家公園。建忠笑說可以直接當離線地圖使用。(黃思維攝影)

登山口附近店家販售的頭巾,每條費用約台幣100元左右。紅色為山林廳行政管轄範圍,綠色為智異山國家公園。建忠笑說可以直接當離線地圖使用。(黃思維攝影)

熱衷於用地圖記錄生活的建忠,這次到南韓考察,赫然發現由於國安的關係,Google Maps的導航功能在南韓是無效的,在城市之間穿梭,民眾需要下載南韓自建的APP作為交通規劃動線參考;而在山區行動,沒有等高線、山徑等資訊的Google Maps本來就毫無用武之地,建忠建議可以先在臺灣下載山林日誌(iOS)、蛙弟(Andorid)、綠野遊蹤(Andorid)等國人自製的APP,然後再從軟體內下載南韓的離線地圖,方才是規劃海外健行的首要安全步驟。

建忠分享離線地圖在生活、職場上的各種靈活運用。(黃思維攝影)

建忠分享離線地圖在生活、職場上的各種靈活運用。(黃思維攝影)

韓國是一個健行文化興盛的國家:大都市交通路網四通八達,民眾可以方便抵達郊山的登山口,而登山口周遭也有許多販售登山裝備的店家,如果在起登前發現忘了帶登山杖,或是需要臨時添購一件衣服等等,都可以快速補給。建忠這次出國前在網路查找相關資料,卻發現雖然網路上有許多南韓相關的遊記分享,但是戶外健行的資訊或是步道軌跡檔的資料卻是相當匱乏;另外由於語言的隔閡,即便南韓政府的資料建置的相當完整,但是我們往往會因為不知道要怎麼下關鍵字而難以找到實用的資訊,十分的可惜。因此在這次的考察行程中,建忠不僅盡其所能地使用離線地圖記錄每一條步道的軌跡檔,為步道上每一個設施、布條拍照打點位;也善用Google翻譯的圖像功能,現場拍照翻譯,若還是不懂就把握機會詢問身旁會韓語的夥伴,在他勤奮的紀錄與考察下,帶回來許多珍貴第一手的見聞與洞察。

智異山國家公園步道上的救援樁。(黃思維攝影)

智異山國家公園步道上的救援樁。(黃思維攝影)

在臺灣推動山徑簡易防迷牌誌的建忠,對於步道設施上面的編號與資訊特別的敏感,他尤其好奇在無法使用Google Maps的南韓要如何溝通點位座標。以上圖為例,木樁上密密麻麻的資訊,有些或可揣測其意,但有些需要專業背景方能解惑。例如現場就有民眾問道「24-02」的意思。建忠答覆其實這是第24條步道上所設置的第2支救援樁的意思;但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山林廳會在重要的節點或是主要岔路口設置救援樁,因此救援樁與救援樁之間並不是等距離設置,所以無法當作里程樁所使用。此外,另一組神秘的數字「0162-0042」則是讓建忠這樣的山林職人也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在當地陪同人員的說明下,才知道這是韓國獨有的地理座標系統網格編號,其誤差約是10公尺左右,就實用度來說,並不如現今全世界通用的GPS座標系統。

然而,同樣是步道設施,建忠觀察到在地很少大型、木造的材質,取而代之的是宣導的布條旗幟,他推測可能是因為冬季下雪的關係容易壓垮設施造成損壞,而布條攜帶方便替換容易,對於巡護的山林護管員來說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只是有趣的是,韓國在所有非主要路徑的叉路,包含溪流、小徑、山溝等等,全部掛上禁止進入的旗幟,若擅闖的話將會面臨10萬到30萬韓元的罰鍰,這和臺灣民間團體在郊山開闢、維護山徑的民情大異其趣。此外,南韓山徑上有一個和臺灣相似的風景,就是在樹枝上綁滿布條。但是,布條上印刷的內容,不是各協會登山隊伍的Logo,而是山下旅館的連絡資訊和廣告,南韓的山友無奈地說這也算是民情很難禁止。

對於建忠而言,這次最令他大開眼界的是南韓在步道分級、監測、維護的科學管理與系統建置,而這些手冊都放在網路上作為開放資料供民眾下載;此外,智異山環山路手作步道工法品質之高,國際觀光推展之積極等,都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

令建忠驚歎不已的南韓手作步道的高水準。(陳建忠攝影)

令建忠驚歎不已的南韓手作步道的高水準。(陳建忠攝影)

實用資訊

  • 韓國林道損壞現場調查手冊
    • https://files.catbox.moe/x59tl5.pdf
  • 韓國國家森林步道的營運與管理指引
    • https://files.catbox.moe/b11vbx.pdf
  • 南韓山林廳步道軌跡開放資料:
    • https://komount.or.kr/html/index.do?html=public_data2
南韓山林廳開放數據下載。(截圖自官方網頁-google中文翻譯)

南韓山林廳開放數據下載。(截圖自官方網頁-google中文翻譯)

看完了引路人建忠的分享,下次去南韓,可以嘗試規劃戶外健行路線,走入自然、鄉間,漫遊在地人文風土。


海外健行新視野系列講座講座預告:

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go/Walks

日本北阿爾卑斯山區的魅力廣為人知,擁有各式登山健行路線,從適合新手的入門級步道到充滿挑戰的困難路線。不僅登山路線四通八達、充滿變化,更有深入山區的祕境,讓登山者盡情探索。這片山域壯麗的自然風光不在話下,更吸引人的是承載著豐富的登山文化和多樣的自然體驗。正如小說《冰壁》中細膩描繪的山岳場景與登山者心境,讓人無法抵擋北阿爾卑斯山的魅力。除了登山健行享受自然風光外,北阿爾卑斯山區的山屋同樣讓人著迷。這些山屋不僅是單純提供庇護的空間,更是擁有自己的歷史與故事,成為登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山屋因為各自傳統及所處環境,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與服務特色。除了住宿之外,同時能感受山屋所提供自然、歷史與登山者的深刻連結,體驗山屋魅力成為登山樂趣的重要一環。

引路人:陳育平


avatar-img
13會員
71內容數
Kia Ora !! 這是兩個喜愛自然、山林、健行的大齡新婚夫妻在紐西蘭的蜜月自助遊。53天的旅程中,我們深度遊歷了南北島,走了許多一日健行步道、三條多日縱走山徑、也透過腳踏車、獨木舟、帆船等遊程深度走進紐西蘭的自然美景,以及獨特的毛利文化。文字影像是紀錄也是分享,關於「Aotearoa」,我們在長白雲之鄉的生活點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宛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記錄了2024年9月15日的Paparoa Track第三天20公里的健行經歷。漫步於紐西蘭最新的Great Walks,沉浸於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無論是壯麗的高山、金黃草原還是悠久的礦業歷史,Paparoa Track帶著旅人進入紐西蘭獨特的自然與文化之中。
紐西蘭Paparoa國家公園第二天的旅程,天色未亮我們從Pororari Hut出發,踏上這條富有自然風光的山徑,伴隨著清晨的迷霧與雨滴,我們在樹林間漫步,欣賞直聳入雲的瀑布、聆聽悅耳鳥鳴,迎著白牆霧雨的稜線抵達Moonlight Tops山屋。
Paparoa Track是紐西蘭最新設計的健行及越野腳踏車雙用路徑,也是25年來第一條新建的Great Walk。從Punakaiki出發,經過多變地形,走入採礦歲月。第一天長達16公里的健行,我們沿著蜿蜒步道穿越森林至稜線,在雨降落之前抵達溫馨山屋。
本文分享了從英國來的步道志工Kate和Charlie在紐西蘭庫克山國家公園Mueller Hut的志工經驗。探討Mueller Hut的登山路線、住宿環境以及志工的工作內容,並分析步道的風險與挑戰。文中提到志工的申請流程及觀光客的注意事項,對於熱愛健行與高山探險的人士提供了寶貴的資訊。
新西蘭健行是一種很特別的旅遊體驗,但步道資訊不易取得,交通接駁、裝備與天氣等也需留意。Plan My Walk APP整合了1200+條步道資訊,提供客製化行程規劃並分享功能,用戶可獲得最新路況、天氣資訊。此外,使用者可在APP上提供步道意見回饋,準備出發前絕對值得下載。
Waikato地區的喀斯特地形發達,有高達一百多個洞穴,而這裡也是紐西蘭螢火蟲(Glowworm)的棲息地;然大多數的洞穴多為私人經營,做為遊船、黑水激流、洞穴探索等活動,或未經整理保留原始樣貌;而在疫情過後,原本一些付費導覽行程也沒有每日營運,好險還有這一條官方整理的小步道,讓我們可以走進一探。
本文記錄了2024年9月15日的Paparoa Track第三天20公里的健行經歷。漫步於紐西蘭最新的Great Walks,沉浸於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無論是壯麗的高山、金黃草原還是悠久的礦業歷史,Paparoa Track帶著旅人進入紐西蘭獨特的自然與文化之中。
紐西蘭Paparoa國家公園第二天的旅程,天色未亮我們從Pororari Hut出發,踏上這條富有自然風光的山徑,伴隨著清晨的迷霧與雨滴,我們在樹林間漫步,欣賞直聳入雲的瀑布、聆聽悅耳鳥鳴,迎著白牆霧雨的稜線抵達Moonlight Tops山屋。
Paparoa Track是紐西蘭最新設計的健行及越野腳踏車雙用路徑,也是25年來第一條新建的Great Walk。從Punakaiki出發,經過多變地形,走入採礦歲月。第一天長達16公里的健行,我們沿著蜿蜒步道穿越森林至稜線,在雨降落之前抵達溫馨山屋。
本文分享了從英國來的步道志工Kate和Charlie在紐西蘭庫克山國家公園Mueller Hut的志工經驗。探討Mueller Hut的登山路線、住宿環境以及志工的工作內容,並分析步道的風險與挑戰。文中提到志工的申請流程及觀光客的注意事項,對於熱愛健行與高山探險的人士提供了寶貴的資訊。
新西蘭健行是一種很特別的旅遊體驗,但步道資訊不易取得,交通接駁、裝備與天氣等也需留意。Plan My Walk APP整合了1200+條步道資訊,提供客製化行程規劃並分享功能,用戶可獲得最新路況、天氣資訊。此外,使用者可在APP上提供步道意見回饋,準備出發前絕對值得下載。
Waikato地區的喀斯特地形發達,有高達一百多個洞穴,而這裡也是紐西蘭螢火蟲(Glowworm)的棲息地;然大多數的洞穴多為私人經營,做為遊船、黑水激流、洞穴探索等活動,或未經整理保留原始樣貌;而在疫情過後,原本一些付費導覽行程也沒有每日營運,好險還有這一條官方整理的小步道,讓我們可以走進一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大崎棟步道是一條集自然美景和美食於一身的理想登山徑。樹木、遮陰、眺望景致,以及路邊的採買點,都讓每位登山者在運動中感受大自然的恩賜,並在結束行程後品味當地的美食,享受一場充實而愉悅的登山之旅。
想起小時候一大清早坐著復興號,在火車上邊吃早餐邊打盹,想起兒子小時候我們去武荖坑、去宜蘭童玩節看各式有趣的表演,孩子玩水玩到被我們拖著不肯走的時光...為了預約下一回親子約會,我決定以散步的心情先搭火車,再坐船,出發去宜蘭冬山鄉。
有了小孩後就很喜歡帶著他們到處趴趴走,接觸大自然也是很棒的選項。所以將第一次的森林步道獻給幼幼等級–新北五股觀音山林梢步道,全長約800公尺,步道全線以鋼構棧橋構築,穿梭在樹林之間的空中廊道平緩舒適,真的很適合攜老扶幼一起走一走。 北部親子景點|觀音山林梢步道|親子步道新北|新北市親子步道
南山是首爾的象徵,位於首爾中心位置。朝鮮太祖李成桂賜封南山山神為「木覓大王」,又稱「木覓山」。南山原來只是圍繞漢陽的諸多山峰之一,隨著時代變遷,首爾城區擴張至漢江以南,現在首爾中心就位於南山頂上。首爾南山公園環山散步路線有四條:平坦的北側循環路、有坡度的南側循環路(2條)和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的路線。
位於新北與宜蘭之間的草嶺古道,每年秋天是許多旅人造訪的聖地,大家都想一睹滿山的雪白芒草。其實天氣好的時候,從上往下俯瞰龜山島,龜山島的紋路非常清晰,且這裡的位置觀賞龜山島看起來更近更大,還會看到媲美台東藍的湛藍海水,陽光打下來閃閃發亮,一點都不輸芒草的風采,正是這條路線可以一次收穫多種美景,
山海圳國家綠道一共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聖山之路,等級由低到高,可以由山到海,也可以由海到山,不同選擇,體驗不同。這一次走的是精華版路線,從聖山之路(山)開始,一路到內海之路(海),如果你沒有時間走完全程,也可以參考看看這樣的行走方式。
大崎棟步道是一條集自然美景和美食於一身的理想登山徑。樹木、遮陰、眺望景致,以及路邊的採買點,都讓每位登山者在運動中感受大自然的恩賜,並在結束行程後品味當地的美食,享受一場充實而愉悅的登山之旅。
想起小時候一大清早坐著復興號,在火車上邊吃早餐邊打盹,想起兒子小時候我們去武荖坑、去宜蘭童玩節看各式有趣的表演,孩子玩水玩到被我們拖著不肯走的時光...為了預約下一回親子約會,我決定以散步的心情先搭火車,再坐船,出發去宜蘭冬山鄉。
有了小孩後就很喜歡帶著他們到處趴趴走,接觸大自然也是很棒的選項。所以將第一次的森林步道獻給幼幼等級–新北五股觀音山林梢步道,全長約800公尺,步道全線以鋼構棧橋構築,穿梭在樹林之間的空中廊道平緩舒適,真的很適合攜老扶幼一起走一走。 北部親子景點|觀音山林梢步道|親子步道新北|新北市親子步道
南山是首爾的象徵,位於首爾中心位置。朝鮮太祖李成桂賜封南山山神為「木覓大王」,又稱「木覓山」。南山原來只是圍繞漢陽的諸多山峰之一,隨著時代變遷,首爾城區擴張至漢江以南,現在首爾中心就位於南山頂上。首爾南山公園環山散步路線有四條:平坦的北側循環路、有坡度的南側循環路(2條)和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的路線。
位於新北與宜蘭之間的草嶺古道,每年秋天是許多旅人造訪的聖地,大家都想一睹滿山的雪白芒草。其實天氣好的時候,從上往下俯瞰龜山島,龜山島的紋路非常清晰,且這裡的位置觀賞龜山島看起來更近更大,還會看到媲美台東藍的湛藍海水,陽光打下來閃閃發亮,一點都不輸芒草的風采,正是這條路線可以一次收穫多種美景,
山海圳國家綠道一共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聖山之路,等級由低到高,可以由山到海,也可以由海到山,不同選擇,體驗不同。這一次走的是精華版路線,從聖山之路(山)開始,一路到內海之路(海),如果你沒有時間走完全程,也可以參考看看這樣的行走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前幾天的第一po分享了富士山行, 其實在這趟日本行中我同時還計畫了另一個健行。 熊野古道相較富士山、黑部立山(好想去)好像比較少人知道,我也是在研究西班牙朝聖之路時才發現這條被視為姊妹路的日本朝聖之路!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長途健行,不是什麼大山百岳,不過旅途中所遇到的人與事物深深烙印我心,不管是沉
Thumbnail
假日就是要早起走走山道,這次找了大崗山風景區,出發前看google地圖,有點不太懂是北邊、西邊才是步道比較多的地方,決定先到大崗山風景區探探。 官網介紹: 這個風景區橫跨岡山、燕巢、阿蓮和田寮四區,海拔最高312公尺,曾為封閉的軍事重鎮,現為遍佈古剎名塔及登山步道的熱門景點。
Thumbnail
這是一趟登山旅程的記錄,包括民宿住宿以及行程中的登山路線。文章描述了整個旅程的景點和所見所聞,提供了非常詳盡的資訊。
Thumbnail
這其實是2022年1月的徒步經驗,單純回憶、紀錄。 全長大約15公里左右...徒步為主。
Thumbnail
爬山,走的是路,但整理的是思路。
Thumbnail
為了前往2024/03月底的葡萄牙朝聖之路 (約260km), 出發前一個月內, 安排了日月潭輕裝環湖一圈行走來體驗徒步。 旅途中的考量包括鞋子與體能的調整、估時與休息安排、攜帶裝備的調整。更多在歐洲徒步經驗另外分享。
Thumbnail
過去,我鍛鍊與學習,是為了進入百岳。 現在,我依舊鍛鍊與學習,卻是為了離開百岳。
04/27/2018 西稜來回 錯誤的行程   登山只是興趣,雖然有張國家證照,說起來只能算是業餘。 然而國家證照的維持,需要透過不斷的去上課複習。 但室內課程內容多半一再重複,能學到的項目慢慢減少 惟有山難事故,永遠會有新的事件可以學習。 三年一次的嚮導課程上完後,溫故知新。 為了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前幾天的第一po分享了富士山行, 其實在這趟日本行中我同時還計畫了另一個健行。 熊野古道相較富士山、黑部立山(好想去)好像比較少人知道,我也是在研究西班牙朝聖之路時才發現這條被視為姊妹路的日本朝聖之路!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長途健行,不是什麼大山百岳,不過旅途中所遇到的人與事物深深烙印我心,不管是沉
Thumbnail
假日就是要早起走走山道,這次找了大崗山風景區,出發前看google地圖,有點不太懂是北邊、西邊才是步道比較多的地方,決定先到大崗山風景區探探。 官網介紹: 這個風景區橫跨岡山、燕巢、阿蓮和田寮四區,海拔最高312公尺,曾為封閉的軍事重鎮,現為遍佈古剎名塔及登山步道的熱門景點。
Thumbnail
這是一趟登山旅程的記錄,包括民宿住宿以及行程中的登山路線。文章描述了整個旅程的景點和所見所聞,提供了非常詳盡的資訊。
Thumbnail
這其實是2022年1月的徒步經驗,單純回憶、紀錄。 全長大約15公里左右...徒步為主。
Thumbnail
爬山,走的是路,但整理的是思路。
Thumbnail
為了前往2024/03月底的葡萄牙朝聖之路 (約260km), 出發前一個月內, 安排了日月潭輕裝環湖一圈行走來體驗徒步。 旅途中的考量包括鞋子與體能的調整、估時與休息安排、攜帶裝備的調整。更多在歐洲徒步經驗另外分享。
Thumbnail
過去,我鍛鍊與學習,是為了進入百岳。 現在,我依舊鍛鍊與學習,卻是為了離開百岳。
04/27/2018 西稜來回 錯誤的行程   登山只是興趣,雖然有張國家證照,說起來只能算是業餘。 然而國家證照的維持,需要透過不斷的去上課複習。 但室內課程內容多半一再重複,能學到的項目慢慢減少 惟有山難事故,永遠會有新的事件可以學習。 三年一次的嚮導課程上完後,溫故知新。 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