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之月》│宛如溺水的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流浪之月》又是很早便看了優先場,不過真心not my cup of tea,所以拖到現在才寫一寫lol

《流》的原著小說是日本本屋大賞No.1,加上個人覺得導演李相日幾年前的作品《怒》挺不錯(當然我本身也很喜歡《怒》的原著小說),但導演今次處理文本的手法令我失望了……


無家可歸的女孩更紗在公園遇見孤獨的大學生文。「要來我家嗎?」一個如甘霖般的邀請將更紗從窒息的世界裡拯救。兩個月的共同生活自由快樂,世人卻以「女童誘拐事件」一言蔽之。文因誘拐罪遭拘捕,在夏天結束之際,相依相靠的日子隨即分崩離析,二人被蓋上「誘拐犯」和「受害女童」的烙印從此分道揚鑣。十五年後二人重逢,無法控制地靠近彼此,昔日事件卻如影隨形。大眾先入為主的偏見,旁人窮追不捨的關懷,捉錯用神的善意將二人推入深淵。

1. 《流浪之月》專誠請了《上流寄生族》、《哭聲》的攝影師洪坰杓掌鏡,整體攝影真的很漂亮,但畫面靚是不足以拯救劇情的(喂)
其中一個重點是,電影本身說服不到我男女主角何來如此深刻的牽絆


2.
電影在描寫角色方面其實很不錯,演員也真的用心演繹,觀眾一定會投入他們的演技

基本上,出場角色均有缺陷的身世和性格,譬如依賴男人的單親媽媽、被母親拋棄陰影籠罩的控制狂家暴男,寥寥數筆也印象鮮明,當中以女主角更紗的描繪最為立體及仔細:一開頭勉強接下同事的香煙,已點出更紗習慣逆來順受,自小寄人籬下,被侵犯也只能啞忍,結果養成甚麽事都唯唯諾諾;面對人們對自己過去有意無意的騷擾,亦習慣以我覺得很噁心(稱讚的意味)的假笑應付;唯一真正關心自己、能讓她肆無忌憚地展現自我的只有「戀童犯」 男主角文,因此更紗意外跟他重遇後,猶如找到救命稻草,拖拖拉拉不願再放手

不同於女主角,15年前後的男主角文均是同一位演員,而且還是差不多的造型,也許是導演想呈現他「身心從未長大」的效果,但個人認為男主角的少年感不足,實際上15年前他只是個未成年的大學生(以當時日本法定年齡計算),15年後依舊「未成熟」,但現時演繹得比較像一位身心自卑、因而喜歡跟小女孩相處的孤癖青年lol(雖然說得像戀童癖,但因著文的身心問題,當中其實沒有性慾的意味)


3.
角色描寫深入,但描繪男女主角的關係便相形見絀,至少我難以感受到他們相認後的情感互動

文的性格孤僻內斂,導演描繪其感情世界的手法同樣內斂,我看到最後還是搞不清他對更紗是愛情、依戀、抱團取暖的同伴,還是靈魂伴侶;即使是百般滋味在心頭,但劇情脈絡可以像塑造角色一樣更細膩一點,例如15年前文與小更紗的互動並無欣賞之情,之後無端端叫小更紗堅持做自己、不要屬於任何人是發生甚7事呢?而明知自己有前科、個人資料已開始在網上流傳,還留在小女孩身邊惹人誤會……我真的無法理解Orz


4.
總括而言,我深明《流》的主旨是希望跳出加害者/受害者、年齡、性慾、社會規範等框框,感受兩個被社會遺棄、孤單寂寞的人相濡以沫,可惜冗長的節奏卻模糊不清的情感描寫,難以讓觀眾產生共情

而與其說男女主角的關係有違倫理,現實的我更覺得以兩人的經歷和性格,長此下去只會累鬥累,不如趕快分開尋找新出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WI's FILM MURMUR
22會員
238內容數
🇭🇰閒來無事,偶爾留下自我流的電影小嘮蘇 歡迎DM聊電影或其他合作~ 📧filmiwi@outlook.com
IWI's FILM MURMUR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19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19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08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08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無暴雷心得,請安心觀看⚡ ​ 劇情講述失能家庭中的少男少女,在一座毫無生機的󠀠󠀠小鎮中,進行一場無法回頭的計劃;這部電影充滿了青春期的苦澀及煩躁,而身處在濱海小鎮上的所有人,被圍困一片一片的矮樹林中,離開不了,就此沉淪。 󠀠/ 本片由許立達導演執導,但卻是今年繼雄影閉幕片壞男
Thumbnail
⚡無暴雷心得,請安心觀看⚡ ​ 劇情講述失能家庭中的少男少女,在一座毫無生機的󠀠󠀠小鎮中,進行一場無法回頭的計劃;這部電影充滿了青春期的苦澀及煩躁,而身處在濱海小鎮上的所有人,被圍困一片一片的矮樹林中,離開不了,就此沉淪。 󠀠/ 本片由許立達導演執導,但卻是今年繼雄影閉幕片壞男
Thumbnail
《流浪之月》又是很早便看了優先場,不過真心not my cup of tea,所以拖到現在才寫一寫lol 《流》的原著小說是日本本屋大賞No.1,加上個人覺得導演李相日幾年前的作品《怒》挺不錯(當然我本身也很喜歡《怒》的原著小說),但導演今次處理文本的手法令我失望了……
Thumbnail
《流浪之月》又是很早便看了優先場,不過真心not my cup of tea,所以拖到現在才寫一寫lol 《流》的原著小說是日本本屋大賞No.1,加上個人覺得導演李相日幾年前的作品《怒》挺不錯(當然我本身也很喜歡《怒》的原著小說),但導演今次處理文本的手法令我失望了……
Thumbnail
📷📷​ 今年劇情片最讓我感到震驚的一部電影 我想"花漾女子"絕對是榜上有名!! 📷📷​ 片名是如此地燦爛美好-Promising Young Woman前途光明的年輕女子 主角卻與前途光明/年少有為二字完全絕緣 📷📷​ 女主本身是個內心與身體傷痕累累的女子 📷📷​ 📷📷​
Thumbnail
📷📷​ 今年劇情片最讓我感到震驚的一部電影 我想"花漾女子"絕對是榜上有名!! 📷📷​ 片名是如此地燦爛美好-Promising Young Woman前途光明的年輕女子 主角卻與前途光明/年少有為二字完全絕緣 📷📷​ 女主本身是個內心與身體傷痕累累的女子 📷📷​ 📷📷​
Thumbnail
不光是青年男女的生活秘事,每位角色都呈現出鮮明的性格及陰暗面。性與愛、渴望愛、給予愛,夢想、幻想和現實,漂泊於台北都市的他們,心驚膽顫,隨遇(慾)卻不安,也許和你也相同。
Thumbnail
不光是青年男女的生活秘事,每位角色都呈現出鮮明的性格及陰暗面。性與愛、渴望愛、給予愛,夢想、幻想和現實,漂泊於台北都市的他們,心驚膽顫,隨遇(慾)卻不安,也許和你也相同。
Thumbnail
電影選擇用「疫情」為起始點,體現一對母女的親情故事,是很適當的切入點,也給電影一定程度的寫實與共感度。疫情確實讓人們悶透了,許多人工作不保,或跟主角羅品文(賈靜雯飾演)一樣面臨收入銳減的壓力,加上人與人之間的隔離疏遠,在在都讓心理情緒不穩定的人們病情加劇。 羅品文的生命進程勾勒清晰,每個階段的狀態、
Thumbnail
電影選擇用「疫情」為起始點,體現一對母女的親情故事,是很適當的切入點,也給電影一定程度的寫實與共感度。疫情確實讓人們悶透了,許多人工作不保,或跟主角羅品文(賈靜雯飾演)一樣面臨收入銳減的壓力,加上人與人之間的隔離疏遠,在在都讓心理情緒不穩定的人們病情加劇。 羅品文的生命進程勾勒清晰,每個階段的狀態、
Thumbnail
或許,《共犯》打從一開始便無「推理」的意圖,反而是藉由這樣的包裝,讓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霸凌行為,其實能讓一個人看似不明不白地死去,殊不知,兇手其實就是每一個冷眼旁觀的平凡人,而我們身處的社會,其實一直都處在「共犯結構」之中,只是因為我們也恐懼,所以漠視。
Thumbnail
或許,《共犯》打從一開始便無「推理」的意圖,反而是藉由這樣的包裝,讓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霸凌行為,其實能讓一個人看似不明不白地死去,殊不知,兇手其實就是每一個冷眼旁觀的平凡人,而我們身處的社會,其實一直都處在「共犯結構」之中,只是因為我們也恐懼,所以漠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有點不同,近乎八成的文字,皆是於觀完影的當下所抒發出,相較評論,可能更像筆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有點不同,近乎八成的文字,皆是於觀完影的當下所抒發出,相較評論,可能更像筆記。
Thumbnail
男主角集合所有理想伴侶特質:世故而睏、略為卑鄙、無上進心、畏首畏尾但情 / 死意堅決。把厭煩穿在腳上走遍世界於是永不擔心踏破無覓還越滾越厚,在愛情的凜然奧義面前卻凋落了臉皮。形容情人如沼澤造成舒緩筆直的深陷;經過荒廢的墓園自言自語:「比起死在這裡,我比較想生活在這裡。」
Thumbnail
男主角集合所有理想伴侶特質:世故而睏、略為卑鄙、無上進心、畏首畏尾但情 / 死意堅決。把厭煩穿在腳上走遍世界於是永不擔心踏破無覓還越滾越厚,在愛情的凜然奧義面前卻凋落了臉皮。形容情人如沼澤造成舒緩筆直的深陷;經過荒廢的墓園自言自語:「比起死在這裡,我比較想生活在這裡。」
Thumbnail
這部電影的特色是改編經典電玩(本文專指角色扮演RPG遊戲),改編電玩和小說有很大的差異─電玩會和玩家互動;偶而會有分支劇情(不見得都是game over);玩家會遇到”撞牆期”而無法破關,但破關後再重玩會很快破關而覺得無趣。 但是小說是單向式的而無法和讀者互動;可能會有開放式的結局而讓讀者自行思考想
Thumbnail
這部電影的特色是改編經典電玩(本文專指角色扮演RPG遊戲),改編電玩和小說有很大的差異─電玩會和玩家互動;偶而會有分支劇情(不見得都是game over);玩家會遇到”撞牆期”而無法破關,但破關後再重玩會很快破關而覺得無趣。 但是小說是單向式的而無法和讀者互動;可能會有開放式的結局而讓讀者自行思考想
Thumbnail
也許每部電影都有它的命運,試想想這部講男人偷食的港產片,上映時間若非被安排在紛亂無力的當下,而是在「安心事件」還鬧得熱哄哄的兩個多月前,迴響想必會來得更大。
Thumbnail
也許每部電影都有它的命運,試想想這部講男人偷食的港產片,上映時間若非被安排在紛亂無力的當下,而是在「安心事件」還鬧得熱哄哄的兩個多月前,迴響想必會來得更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