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屋修繕FAQ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文件說明:

這麼多年多麼多案子下來,驗屋期間的修繕,以及客戶住進去的售後服務,幾乎都大同小異。

那只要還在“物理範圍”內的問題,幾乎都能處理。(小孩住進來後太好睡會賴床之類的問題比較不在我們專業領域...)這篇文章,不妨當作一個房子的“疑難雜症說明書”,可能不盡完整,也無法把所有案例分享,不過應該能涵蓋到大部分一般住宅會碰到的常見問題了。



防水:

防水一定是建商第一優先處理的項目,只要碰到“疑似漏水”的情況,別猶豫,第一時間拍照傳給建商,建商一定會儘速現場場勘確認。

一般來說,漏水大多出現在“接縫處”,像是樓層相接處,窗戶與牆面銜接處,最常見的漏水看起來就是天花板角落有水痕,以及窗台轉角下緣出現水痕。(窗戶滲水有的時候不見得是防水問題,而是鋁門窗施工問題,這點留到底下窗戶區再聊)

然後真的啦,這些重點區域每個建商一定都會特別加強,但真的就是像Apple也會有機王,有時候就是會衰小碰到。

漏水的修繕方式,只要是雨水相關的,大多先從外側處理。也就是外側塗塗抹抹黏黏擋擋,一般來說外側處理後必定會有改善,頂多後續還有點遺漏的地方再補強就幾乎差不多了。

防水修繕比較麻煩的地方在於要“等”,等啥呢?

等那種狂風暴雨... 真的,每次做完防水修繕我跟防水師傅就在等颱風...

主要原因還是一般小雨還真的都沒啥問題,但真正的豪雨又不常見,一等說不定就半年過去了。(拿水管去噴測試什麼的真的不準,有些問題是豪雨持續超過兩天才蹦出來的,水管噴兩小時根本噴心酸的。)

所以防水修繕,一搞搞個半年實屬正常,不是我們不希望趕緊搞定,實在是不管是“檢測”以及“複驗”,都是要看天氣。就連客戶說有防水問題後,第一次去場勘也都最好要在大雨天。(照片再怎麼拍都有其極限,師傅一定是要災難現場看比較能抓到問題。)

至於大家常聽到的“打針”,我的建議是不到最後關頭盡可能不要。

原因是打針這工法,就是把發泡劑打到牆壁內。打得準就算了(阿最好是那麼厲害可以剛剛好就中漏水的隙縫)打不準的話,首先是浪費,整面牆打了十幾二十針半點FU都沒。

其實我們更怕的是,打準後,滲漏的水“跑去別的地方”,水是會找縫鑽的,不把源頭封堵住,水跑去別的路線,要重新再次抓漏更麻煩。

其他比較常見的問題是,採光罩銜接處滲水。(不管是我們做還是住戶自己做)

首先我們還是要科普一個觀念,採光罩這種後面才加上去的東西,再怎樣都不是一體成型做出來的。採光罩與壁面的銜接處是靠矽利康去封堵雨水,而這條縫又是直接面對豪雨沖刷,風吹日曬雨淋下,矽利康是耗損物,相接處會滲水真的難免。

而且鎖在壁面上,水也會從”磁磚溝縫“中滲透啊。別忘了黏磁磚以及填縫的材質是”水泥“,水泥可”不是防水材質“!(水泥可溶於水,是故必定可傳導水。我每次講這句的時候,不少客戶都會“哦哦哦~~”一聲。)

有時候客戶頂樓加蓋,然後跟我說壁面滲水要我處理漏水實在有點無奈,畢竟...

交屋的時候這空間叫頂樓露台,是“戶外空間”啊!

你說頂端滲水的這面牆是外牆啊~ 這面牆只滲水才奇怪,應該是要100%濕噠噠的啊!

正確的工法是,採光罩施工前,要先把鎖鋁架的區域,把磁磚全部打掉,直接鎖在RC牆上。這樣相接處的隙縫就可以大幅降低,也避免了水從磁磚底下的水泥滲透。

不過一般採光罩廠商嫌麻煩不會這樣搞。

畢竟要打你家磁磚,要跟你說明上面這堆,一堆人又聽不懂。

算了算了,直接硬鎖硬裝上去,誰管他會不會破壞防水層,誰管他鎖下去完成接縫處是否有隙縫(反正肉眼看不出)

反正之後滴滴答答叫客戶去找建商... 唉,碰多了都可以寫成採光罩滲水SOP了。

這一兩年,由於極端氣候關係,偶爾會出現“長時間暴雨”,這種時候出現的滲水現象,有時候只能說是碰到特殊情況。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防水等級,都是建立在“一般住家使用”,

然而發生“長時間暴雨”的時候,露台排水不及(就真的雨太大又下太久),這時候露台就會變成“游泳池”(10公分深的游泳池)這時候,樓下就有機率發生漏水現象。

因為所有防水等級都僅停留在“一般住家等級”,而並非“游泳池底部等級”。

(我曾處理過一間是,透天頂樓水塔那平台下方滲水,然後都只發生在豪雨時,我們在最頂端的壁面側邊鑽多幾個排水口,之後就都沒問題了。)

處理防水的案例真的不少,一時也分享不完。也碰過各種疑難雜症,碰多了都是經驗累積。

總結一下,

就我個人經驗來說,大部分漏水狀況都可以處理,防水師傅來個一兩次就能搞定。

幾乎都能修繕好,只是看時間花多久而已。(主要時間是花在找原因跟等豪雨驗證)



水電:

老實說水電還好餒,一般電線要是有啥問題,大不了重拉一條嘛,也沒多難。

比較麻煩的仍然在“水”。

水的問題一般沒事,有事就很麻煩。(要打地板或牆壁就是很麻煩,更何況還有可能破壞裝潢)

會說一般沒事,因為水管大多埋在鋼筋水泥裡,要破損出問題還真沒那麼容易。

比較有碰到的狀況是,裝潢時鑽孔或要鎖什麼東西,把牆面的水管鑽破了。這沒啥好說的就是打牆壁補水管。

水的問題又分“給水”跟“排水”。

給水一般沒啥問題,水塔偶爾出現的小問題,大多是液面感應器有時阿達阿達的,不夠敏感,感應不到水位下降,就會發生水塔不補水問題。最簡單的疑難排除方法就是,水塔拍兩下~然後他就會開始噗噗噗地抽水了。(如果屢次發生的話,那就要換個新的液面感應器囉)

至於什麼水壓不足啦的小問題,一顆加壓馬達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大樓比較沒差,低樓層反而需要塞個減壓閥勒)

排水問題就比較麻煩了,因為大部分的排水管,“都在地板裡面”,一出問題就是要敲敲打打,

沒啥技術問題就是很煩瑣,地板打完,泥作重做,室內都還要補防水層,表面重貼磁磚或木地板。(運氣不好還沒一樣顏色的磁磚...)

總之就是要找一堆廠商來搞東搞西,光是喬廠商跟客戶的時間就很搞剛了。

大樓建築如果是吊管,還比較好解決,但就要去跟樓下拜託。萬一碰到個機車的,或是剛好人家就是這段時間不在家,那就真的比敲敲打打更難搞了。

所以一般在驗屋的時候,建商對排水管一定會特別特別加強檢查,看看排水順不順啊,有沒啥東西塞到啊,樓下天花板會不會滲水啊。其實這還算好檢驗,所以一般在驗屋前該檢查出的問題都會先解決掉了。



廚具

沒碰過什麼廚具修繕問題耶...

廚具其實就是系統櫃啊,機器都馬是大牌子,櫻花林內甚至便宜點的豪山,基本上都不會出問題。

原因很簡單,因為一般來說,建商挑的機器一定是“不會出問題的大眾高CP值款”。(相對便宜)

便宜貨之所以便宜,就是因為他沒啥花俏的功能,而設計簡單其實相對降低出問題的可能性。

剩下的問題,頂多櫃子有傷痕啦,石材面刮傷啦,抽屜開合不順啦之類的小問題,都很好搞定。總之,廚具還真的不用太擔心。



衛浴:

衛浴比較麻煩一點,畢竟只要跟水有關的就麻煩。

馬桶別擔心,不管哪家的馬桶都不會沖不乾淨,也真的不太有啥問題。

洗手台最常見的,就是浴櫃裡面那根排水管會滴水,其實不會有啥大問題,就是看了煩。(櫃體防水材質不怕水,但看到應該乾的地方濕濕的就是讓人不爽。)

解決方式也很簡單,阿就打給衛浴廠商,請他來售服。其實就是把那根排水上面的所有零件重新裝一裝鎖一鎖,可能是膠條沒裝好,可能是管子沒鎖緊,但大體上沒啥難度。

蓮蓬頭那根其實不會有啥問題,問題是在“水質長久的影響”。一般家裡沒裝什麼過濾器的,經年累月下來,就是會有一堆石灰質啊什麼的卡在裡面。每隔幾年,感覺蓮蓬頭水量變小時,拆開來清一清就好了。

那你問那是不是裝過濾器比較好?呵呵,每兩三個月就要爬去水塔換濾心,濾芯一顆大概要個幾百到幾千吧。(要喝的我會過濾,洗澡洗碗沖馬桶的水也要過濾?呃,您開心就好。)

其他浴室裡面會被驗到的缺失,就在地面跟壁面上了,那就會歸類到“磁磚領域”,在衛浴這區就不特別聊了。



磁磚:

磁磚缺失是驗屋公司的最愛,因為很好水頁數,六七十頁的缺失報告,有一半都在磁磚。

反正他們只要敲到聲音不一樣,就可以列缺失。

大家對磁磚問題,不外乎擔心磁磚空心會膨拱(就磁磚凸起來整面來個海波浪)

就我個人經驗,每個案子磁磚100%多多少少會有空心現象,然而過去十年來,我沒碰過磁磚膨拱。(一例都沒有!一例都沒有!一例都沒有!)

明明膨拱的“因”都有了,但為何完全沒發生“果”呢?

(ps, 以下完全是我個人的理解。不敢保障學術上100%正確,但個人實務經驗是這樣。)

首先是台灣的氣候,在炎熱的氣候,貼磁磚時的水泥沙漿裡面的水分,肯定多多少少會被“水泥地板”吸走。而水泥地板吸水這現象,就會造成“水泥砂漿”少一咪咪。而就是這少一咪咪的地方,磁磚聲音敲起來空空的。

然而磁磚要膨拱,主因是“水泥砂漿”裡面的”水分及空氣“,因為熱脹冷縮,這水氣衝向磁磚把他頂起來,甚至頂到爆裂。

有沒發現上面的矛盾點了?

啊這“水泥砂漿”的少一咪咪(空心區域),我們也可看成這空隙是”熱脹冷縮產生的水氣“的extra space。有多一點點的空間,就比較不會擠壓到磁磚隆起了。

但其實真正『磁磚這幾年都沒膨拱』的原因是:

啊沒人磁磚貼無縫的了啦~

真的,就這麼單純簡單~別搞啥無縫就沒事。

伸縮縫(磁磚間的細縫,約1.5mm)就是為了跑水氣的玩意。水泥砂漿或氣候濕氣自然產生的水氣,都是要從伸縮縫排出。

阿無縫當然漂亮啊,整面沒任何線條遠比一堆灰色水泥色的線,來得漂亮多了。

但無縫施工在台灣真的只適合大理石(因為石材本身有毛細孔)拋光石英磚可沒這天然毛細孔,所以只能靠伸縮縫“呼吸”。

講結論:

磁磚敲到空心,真的不用那麼糾結,有留伸縮縫要膨拱很難啦。



窗戶:

窗戶也算檢驗修繕重點喔。畢竟是“連接戶外”的地方,最麻煩的,就是豪雨時雨水入侵,這是不管什麼廠牌的鋁門窗都必須辦到的基本要求:阻擋雨水。

其他像什麼氣密度不夠產生的隔音問題,冬天寒風滲入,風大時的風切聲...等等。

這些其實都可以歸類到“預算問題”。(啊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的牌子能做到的本就有限...)

但『雨水從窗戶入侵』,這沒啥藉口,就是要處理。

過去的經驗,有碰過因施工導致”窗戶排水不良“,有可能是施工時安裝時,水路不夠順暢。

簡單來說,您就想像當豪雨時,雨水撞擊在窗戶上,落到窗戶底端都溝槽時,會有一個排水機制,讓水可以從溝槽排出。

基本上只要水路暢通,基本氣密度有,其實窗戶漏水機率不高。(碰到也算像apple買到機王)

不過我們碰過一些“無良驗屋公司”,(先別急著站隊,耐心看完你也會覺得他們北七。)

他們玩法是怎樣勒,從屋頂垂降一組像人家洗大樓的鐵架,然後上面有高壓水柱噴洗器,然後就對著窗戶噴,一噴噴一早上。直到噴到窗戶內緣看到有油漆上有水氣,就可以拍照列缺失了。

然後屋主看到驗屋公司照片,嚇得半死,建設公司也嚇得半死,防水廠商找來,窗戶廠商找來,連結構體廠商也找來湊個熱鬧。(找廠商討論就是要一堆人墫在地上抽煙吵來吵去才有那個fu的啦)

阿各種高端儀器怎麼測都測不出,(牆面X光看起來超酷的)怎麼驗都沒法重現。

最後是我們粗工跟我們說當天他看到的驗屋公司玩法(他還有錄影),看到一群人直接啞口無言....

啊這是窗戶啊,這不是泳池底部啊!

高壓水柱催落去三小時,就像把房子轉個90度,水直接灌好灌滿,

呃,再怎樣的極端氣候也不至於改變重力吧?

總之,這戶後來也沒修。(啊就沒問題的東西怎修)

算了算,五六年過去了,沒任何問題。

其他碰到客戶鳥毛的,不外乎窗戶上有刮傷啊,被撞到有凹下去啊,開合卡卡的啊,鎖不太順的啊,之類的通通丟給鋁門窗美容處理。小事。

啊~想到了,我還有碰過“嫌紗窗線不夠直的”,那客戶也是經典,跟我說啥“紗窗有洞”。

我去現場跟她老公兩個人看半天看不出來哪裡有洞,後來是她照片傳過來,圈了個位置。

…簡單來說就是某個紗窗孔比隔壁的大了那麽一咪咪。

我跟那位老公對看了許久,沈默許久後,兩人都嘆了口氣,

他正想說點什麼的時候,我直接說了:『紗窗我直接換片新的,小事,別擔心。一定幫你處理到好。』

這孩子太慘了啊,慘到我都心痛了啊!我換換紗窗就好,他可沒法換老婆要這樣搞一輩子...



門:

不管是房間門廁所門,其實都是小問題。

像什麼開關卡卡啊,鎖鬆鬆的鎖不太上啊,表面貼皮鬆脫啊,大概師傅來都十幾分鐘搞定。

不外乎門拔下來,固定鐵片拗兩下,鎖頭調整位置,貼皮黏一下...

大不了直接放大招,拿一片新的門板過來。(阿都換新的夠誠意了吧?殊不知這可能是在別的建案剛換下來的 lol)

大門其實也沒啥問題,畢竟鋼製材質,其他像什麼表面刮傷,門檻刮傷,手把刮傷等一看就知道是裝潢場弄到的,大部分可以用“不銹鋼清潔劑”或是直接塗色處理。你可以想像類似“拋光”讓他看起來比較漂亮,其實傷口一樣在,但就看不太出來。

美觀問題就用美觀方向處理,重點在看不太出來囉。

近年流行電子鎖,我們也碰過各種問題,可能因為我們用的比較高級(Yale)所以其實大多是“人為使用問題”。(我們門用的是密碼卡片感應)

基本上交屋時我都會傳給客戶一條自己拍的電子鎖影片說明(因為沒人會去看說明書)但就是這樣短短4分鐘的影片說明,客戶也沒耐心點開Line的記事本看,一定要打電話叫建商過去。

狀況大概有:

  1. 操作不良導致密碼改了不知道
  2. 小朋友亂按導致密碼改了不知道
  3. 換個電池手賤亂按導致密碼改了不知道
  4. 岳母來家裡想自己家也想要換電子鎖東按西按導致密碼改了不知道
  5. 跟朋友喝到爛醉玩門導致密碼改了不知道

以上皆為實際案例。

呃... 真心不騙,人類丟搞的機率遠遠大於機器出問題....



木地板:

這幾年木地板越來愈風行,尤其是大樓隔音法規改過後,降噪功能材質的攤位這幾年在建材展一抓一大把。

而原本幾乎都會搭配隔音墊的木地板,搖身一變成比磁磚更討喜的地板建材。

首先是現階段工法,隔音確實好一些,再來是木地板驗屋時再怎麼敲也不會有中空問題。(驗屋公司一定很討厭木地板,少了磁磚少了好幾頁水字數。)

早期的角材墊高式施工法幾乎絕跡,現在幾乎都是木地板直接壓在RC水泥地板上,

這樣的施工法好處很多,首先是不會降低樓高,再來是更耐用了(墊高用角材及鋪墊的木板久了難免被濕氣影響而有可能腐蝕或塌陷,甚至有可能會有白蟻)

現在的超耐磨木地板,特色就是硬,耐刮防磨甚至防火防蟲。

真的不容易燒起來,真的不容易燒起來,真的不容易燒起來,不唬爛。

我有一年冬天在工地烤棉花糖,把工地一些廢料拿去燒。(呃,主要是為了取暖,寒流來又下雨真心冷爆,再者獨輪車裡火起都起了,不烤點啥可惜了...)拿噴槍噴這木地板,噴呀噴結果只是焦黑很難燒起來。

總之,經過個人不專業測試,現今的耐磨木地板真的很難燒起來。

扯遠了,不過上面這些摧殘超耐磨木地板的經驗,應該多多少少可以給你們一些概念:

“現在木地板頗耐操的。”

過去驗屋經驗,木地板幾乎沒啥需要修繕的(連刮傷都少見),偶爾區域性微凸起(熱脹冷縮導致的),也都是很好搞的修繕。

現在卡榫式的木地板,師傅來一拔就下來,直接換幾片新的,矽利康拉一下,有時候半小時就搞定了。

啊,對了,最常見的缺失就是木地板跟牆壁的矽利康剝落,

這真的很常見。主因仍是因為熱脹冷縮,

你們就試想看看,木地板跟牆壁的矽利康一打上去,就等同用矽利康把牆壁上的“油漆”跟”木地板“黏起來。一但木地板熱脹”冷縮“,一拉扯到牆壁上的油漆,啊~就矽利康剝落了。

工序上,矽利康會等木地板裝上去一個月後再打。(但就算等一個月,會不會剝落仍有點運氣運氣。)

基本上這問題,功能性完全沒差,就是看了醜。修繕方式也簡單,就是重打矽利康。(就是要一直約廠商,有時等廠商來要等很久...)

總之,木地板修繕上也沒啥麻煩的地方。



油漆:

又見驗屋公司跟建商最愛的缺失區域了~~

驗屋報告超級好水字數,反正啥髒污,細痕,雞爪痕蝦咪的,照片列一列十幾頁都算簡單。

修繕上,阿就批土批一批,油漆漆一漆,不就這樣...

這邊要先科普一下所謂建商的油漆跟“裝潢場的油漆”,到底差在哪裡。

首先是油漆塗上去的“材質不同”而造成的差異,

建商油漆是塗在“水泥牆上”的,而水泥牆是啥玩意呢?水泥牆是RC或磚造的牆上泥作抹平後,再由油漆師傅批土後上漆的。而人力手工的泥作平面,絕對不會像“ˊ裝潢場的木板”那樣平整。

一般泥做平整度都是雷射水平線去打的,就算不是100%平整,絕對也差不到哪去。然而要跟“機器壓出來的木板比平整度”,就真的過了。

再來是油漆的裂紋,這點也很好理解,牆壁的乾濕不一樣,油漆熱脹冷縮不均勻,一拉一扯就出現裂紋了。

基本上很難避免,氣候會影響(下雨的夏天特別容易),通風會影響(很難一直開著窗(怕雨水入侵室內),基本的牆面熱脹冷縮(阿牆裡面就有鋼筋,小小伸懶腰都是正常也不影響結構,但就會微微拉到牆壁表面)

基本上新房子要等個一兩年才會比較穩定,而且是要人住的。因為有人住,人體產生的濕氣,可以給壁面油漆“保濕”(聽起來怪怪的但大致上邏輯就是這樣)所以老人家才會說,沒人住的房子容易壞。意思就是因為缺乏人氣而導致牆壁產生各種裂痕。(同時也因為窗戶緊閉不通風而無法調節濕度)

那要怎樣新房子油漆完全不會裂紋呢?

啊砸大錢每面牆矽酸鈣板釘好釘滿,上在裝潢板面上的油漆就不太會裂了,反正牆壁熱脹冷縮也是縮在板子裡面看不到....

總之~油漆的修繕啊真的超級簡單,不管是髒污還是裂痕,功夫點拿砂紙磨一磨,然後批土抹平(懶得買刮刀直接名片也可以),油漆漆一漆。啊就醬。

反正裝潢後,一定會有要油漆修補的地方。(一般裝潢師傅收尾時會處理)

一般人也可以照上述方式,各大賣場買罐小小罐油漆,買個小毛刷,自己塗塗抹抹DIY了。



弱電:

弱電泛指電信資訊相關的線路,如網路,第四台,電話等。

我們鄉下地方的建商,不會“預先請好”,我們是預留好管路,住戶再自行跟電信公司申請。(台灣最常見的就是中華電信了,不過各地區的第四台,大多會兼賣網路服務)

大樓一般比較簡單,住戶申請後,電信公司會從一樓的電信總箱,拉到該住戶的電錶箱。電箱裡會有一個中華電信的hub,我記得最近的機子都兼WiFi功能了,公寓沒多大,理論上是都夠用,不用再買什麼WiFi分享器了。

透天因為樓地板是鋼筋水泥,一定會有訊號減弱問題,那可能就要分層裝WiFi分享器了。

然後家用電話啊... 越來越多人不裝電話了。手機實在取代了很多過去的生活習慣。

像什麼門口對講機電鈴,我們一般每戶會附個小平板(就按電鈴可看人臉那玩意,但這年頭誰在按電鈴...? 這小平板客戶都會嫌礙眼嫌吵嫌擋了他裝潢要做的櫃子,然後就拆了它。)

一些飯店式管理的社區,服務會更多元,但鄉下地方就比較不搞太多花裏胡俏的,主要原因還是硬體是需要“軟體”去管理使用的。(簡單來說就是搞越多服務需要的人事費用越高啦~)

其他像什麼第四台,就真的見仁見智了,大部分年輕人比較少用,Netflix, Disney+不香嗎?

再者現在很多電視支援網路,大螢幕看Youtube已成常態,現在影音太多元太方便了,有些人還有用那個比較有爭議的安ㄅ盒子,買一次所有東西看爆。(雖然常常會訊號不穩)

阿要講啥?對厚,講修繕...就真的沒啥好修的啊...

你要是追劇追一半沒網路斷在精彩處捶心肝肯定打去中華電信罵啊,怎也賴不到建商頭上...

(PS, 這邊順便跟所有3C白痴科普一下所有電子產品最簡單的維修方式:關機重開,就醬。)



驗屋公司:

每次驗屋期,住戶一定會糾結要不要找驗屋公司。

原始邏輯是這樣:『啊我不懂我花錢找人幫我看啊,總比遺漏什麼問題到時求助無門好吧。』

大部分買房子的人,大多為首購族,也就是沒啥買房驗屋經驗。固然會有各式各樣的擔憂,這些想法都能理解。

那我們先簡單說明一下自己驗屋跟驗屋公司驗屋的流程。

客戶自己驗:

建商帶客戶驗屋 -> 列缺失 -> 修繕 -> 複驗到客戶滿意 -> 交屋。

驗屋公司:

驗屋公司驗屋(建商不陪同) -> 列缺失(一般等報告7~14個工作天) -> 建商跟客戶討論修繕事項(一般來說70頁的報告討論後會濃縮成一頁A4)-> 修繕 -> 複驗到客戶滿意 -> 交屋。

其實就驗屋這一過程來說,驗屋公司對建商來說很輕鬆,開門放他們進去就好了,全程不用理他。(驗屋公司對的是客戶,他們不需要跟我們說明溝通討論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他們收錢檢查對屋主有個責任在。)

如果是建商自己帶客戶驗屋,反而會要解釋很多。(超級多攜家帶眷一卡拉車人來驗的)

就過去的經驗,每個案子大約會有20%左右的人請驗屋公司。(看購屋金額,一般來說越貴越有可能請)

那... 沒請驗屋公司的那些人,他們的房子後續就有什麼問題嗎?

呵呵。

Ok,簡單來說邏輯是這樣的,一整個建案,同樣的建材同樣的工班同一批時期蓋的,

啊理論上一間有問題,其他間高機率也有問題。

同樣的,其他間沒問題,而驗屋公司驗出問題,碰到機王的這可能性相對較低。

舉個例子,

之前有蓋一批透天,交屋大概半年後,住戶們陸陸續續反應水塔有問題,

水塔不會自動補水。最簡單的障礙排除就是水塔拍一拍,一拍就好了。

但隨著發生狀況的住戶越來越多,我們跟水電討論後,把整批每一間透天水塔裡的液面偵測器全部換另一款。後來就再也沒有水塔問題了。

這批透天,有1/4是驗屋公司檢驗過,而水塔檢驗當時完全沒問題。

我想講的是,不管是你自己驗,或是驗屋公司驗,當下檢查沒問題的東西,難保之後不會出狀況。重點永遠在碰到問題了是否可以處理。

如果你想請驗屋公司,那我會先拿一兩份過去我們建案被驗屋公司檢驗的報告給你看,

每份大概都有六七十頁。先讓你看一下你花大錢買到的東西大概長什麼樣子。(別嫌厚懶得看,討論後都會簡化成一頁A4低啦)

哪家建商沒看過個二三十份驗屋報告?

看了那麼多份驗屋報告,你覺得我真傻逼到他們檢查的那些項目我不會特別加強自己先弄一弄?

呵呵,那些要驗屋的還真不會有啥特殊待遇。

阿對建設公司來說,好好把房子交到『每一個』客戶手上,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有沒有請驗屋公司,我們都不希望房子之後出任何問題要回娘家。

建商真的不會去賭他,墨菲定律啊,有問題的房子絕對沒有僥倖過關這選項。(因為房子的使用期太長太長太長了,閃得過一年閃得過一輩子嗎?)

要能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最難搞的狀況永遠都是抓不到原因的時候。

如果驗屋公司真的能檢查出什麼嚴重缺失,說真的,我是真心感謝他。

若真的情節嚴重,我們一定第一時間每一戶全面檢驗。要是能讓住戶住進去少掉一些麻煩,真的缺失沒有任何建商會便宜行事的啦。(阿合約書上就明明有寫保固,躲都躲不掉)

然而,這麼多年下來,那麼多份驗屋報告,都馬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每一本翻完,每個人都一句:喔沒啥大事。

Why?

因為建商自主檢驗一定會把嚴重缺失處理到沒問題才敢給客戶驗屋。

剩下的那些缺失很多都是見仁見智,甚至是故意留給客戶挑毛病畫芭樂ken用的。

還是那句話,

『對建設公司來說,好好把房子交到『每一個』客戶手上,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客戶要請驗屋公司,我沒任何意見,客戶開心買個心安。

只是,

啊動作可以快一點嗎?

最麻煩的都是這些驗屋公司時間難約要等很久,報告又要等,好不容易開始修繕了,隔壁都進場裝潢了。

(不唬爛,兩隔壁透天,一間終於等到驗屋公司來檢查,報告出來可以討論修繕,隔壁早交屋開始裝潢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的沙龍
37會員
102內容數
退休建商,目前有嚴重退休症候群症狀。
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4
『價格遠遠高於價值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2022/10/14
『價格遠遠高於價值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2022/09/20
『2021被錢塞爆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2022/09/20
『2021被錢塞爆的台灣房市』 ——————————————————————— 人權宣告: 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別過度較真。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也就隨
Thumbnail
2022/09/18
『瘋狂房市的導火線』 先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 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也別過度較真。 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就隨便聽聽,是否有道理,隨著時間,您再觀察房市看看是否如推測。 要展
Thumbnail
2022/09/18
『瘋狂房市的導火線』 先簡略介紹個人資歷,鄉下地方小建商,蓋房子蓋了也十年左右了。 目前進行中的建案是100戶的大樓公寓,2021已完銷,待交屋。 本篇的所有論述,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意識,閱讀者也別過度較真。 基本上我隨便聊聊,您就隨便聽聽,是否有道理,隨著時間,您再觀察房市看看是否如推測。 要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北|新北】防水抓漏 -冬天連續雨天,防漏水有招!專家揭秘屋頂漏水、外牆防水秘訣! 在台灣多變的氣候條件下, 房屋的外牆和屋頂經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長期的日曬雨淋,尤其是在颱風季節, 往往導致外牆和屋頂出現漏水問題, 加上台灣位處地震帶, 地震後導致的外牆和屋頂龜裂, 有機率產生縫
Thumbnail
【台北|新北】防水抓漏 -冬天連續雨天,防漏水有招!專家揭秘屋頂漏水、外牆防水秘訣! 在台灣多變的氣候條件下, 房屋的外牆和屋頂經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長期的日曬雨淋,尤其是在颱風季節, 往往導致外牆和屋頂出現漏水問題, 加上台灣位處地震帶, 地震後導致的外牆和屋頂龜裂, 有機率產生縫
Thumbnail
【防水工程】想做到滴水不漏,該遵守的施工原則 今天不論你做的是外牆防水還是屋頂防水, 想要防水工程有效果,自然需要注意一些眉眉角角, 今天台北新北防水抓漏專家-銓治工程, 就來跟你聊聊想要防水有效,該怎麼做? 防水工程是不能直接施作在舊有牆面上的, 這是因為新的防水層如果是施作在舊
Thumbnail
【防水工程】想做到滴水不漏,該遵守的施工原則 今天不論你做的是外牆防水還是屋頂防水, 想要防水工程有效果,自然需要注意一些眉眉角角, 今天台北新北防水抓漏專家-銓治工程, 就來跟你聊聊想要防水有效,該怎麼做? 防水工程是不能直接施作在舊有牆面上的, 這是因為新的防水層如果是施作在舊
Thumbnail
老屋翻修問題一籮筐,但有幾個大方向修繕範圍,解析疑難雜症應如何處理!
Thumbnail
老屋翻修問題一籮筐,但有幾個大方向修繕範圍,解析疑難雜症應如何處理!
Thumbnail
文件說明: 這麼多年多麼多案子下來,驗屋期間的修繕,以及客戶住進去的售後服務,幾乎都大同小異。 那只要還在“物理範圍”內的問題,幾乎都能處理。(小孩住進來後太好睡會賴床之類的問題比較不在我們專業領域...)這篇文章,不妨當作一個房子的“疑難雜症說明書”
Thumbnail
文件說明: 這麼多年多麼多案子下來,驗屋期間的修繕,以及客戶住進去的售後服務,幾乎都大同小異。 那只要還在“物理範圍”內的問題,幾乎都能處理。(小孩住進來後太好睡會賴床之類的問題比較不在我們專業領域...)這篇文章,不妨當作一個房子的“疑難雜症說明書”
Thumbnail
我租了一棟30年老透天厝,把鐵皮防水工程所有的修繕細節與報價都跟你說! #員林中古透天公益承租 #房仲不只會賣房子 我租了一棟30年老透天厝,把鐵皮防水工程所有的修繕細節與報價都跟你說!
Thumbnail
我租了一棟30年老透天厝,把鐵皮防水工程所有的修繕細節與報價都跟你說! #員林中古透天公益承租 #房仲不只會賣房子 我租了一棟30年老透天厝,把鐵皮防水工程所有的修繕細節與報價都跟你說!
Thumbnail
俗話說:「做醫生怕治咳,總舖師驚吃中餐,泥作師傅怕抓漏」,這句諺語道出各行各業,每個人都有害怕和為難的地方。剛剛提到漏水問題,不僅是做土水的師傅很傷腦筋,一般民眾同樣不會想遇到這種情況。「事前預防好過事後後悔」,今天實價登錄比價王和大家分享驗屋必看的五個地方。 📷 👍 小編推推 👍 📷
Thumbnail
俗話說:「做醫生怕治咳,總舖師驚吃中餐,泥作師傅怕抓漏」,這句諺語道出各行各業,每個人都有害怕和為難的地方。剛剛提到漏水問題,不僅是做土水的師傅很傷腦筋,一般民眾同樣不會想遇到這種情況。「事前預防好過事後後悔」,今天實價登錄比價王和大家分享驗屋必看的五個地方。 📷 👍 小編推推 👍 📷
Thumbnail
近日收到許多網路預約的訂單,都不約而同的與「窗框漏水」有關,每逢下雨或是颱風就漏水十分惱人。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為什麼窗框會漏水?窗框漏水怎麼處理? 窗框漏水原因 窗框漏水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下列三點 (一)窗框變形 (二)窗框沒有封好 (三)窗緣沒有做洩水波沒做好 窗框漏水處理 窗框變形、洩水坡度不足
Thumbnail
近日收到許多網路預約的訂單,都不約而同的與「窗框漏水」有關,每逢下雨或是颱風就漏水十分惱人。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為什麼窗框會漏水?窗框漏水怎麼處理? 窗框漏水原因 窗框漏水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下列三點 (一)窗框變形 (二)窗框沒有封好 (三)窗緣沒有做洩水波沒做好 窗框漏水處理 窗框變形、洩水坡度不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