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找工作的日子--美國fellowship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麼老了還去美國重新從住院醫師開始當起,不累嗎?

以前跟朋友聊到美國夢的時候,大家都說自己的YOG(畢業之後的年限,Year of graduation)都太久了,要去美國的話勢必只能從住院醫師開始當起。

隨著大家都陸續拿到專科了,就開始了新的想法,

去美國當Fellow

但是fellowship不是都得要從美國住院醫師開始當起,才能去美國的fellowship嗎?

以前一直找美國方面的資料,發覺沒在美國當R的話,內外科的fellowship都還算好找,但精神科的幾乎找不到。

不過最近找到了這段訪談,似乎開啟了一扇去美國的窗。

總的來說,這位印度的fellowship是從印度的大學畢業,印度的醫院當住院醫師,訓練結束之後好像有拿到老精的fellow,並且有持續的發表論文。

過了好幾年,他想去美國深造,於是就找了Freida

raw-image


對很多家醫院丟出了申請,最後申請上Mount Sinai Beth Israel的老精和成癮fellow。

找了一下他的Linkedin,好像已經訓練完老精,目前在成癮次專訓練中。

raw-image

至於次專訓練完之後能不能在美國當主治醫師呢?這我尚不清楚,不過根據之前找到的資料,以及這位印度fellow的說法,應該是可以取得州的執照然後被限定在某個州執業。

看來去美國當fellow也是一個possible的選項呢。


如果對於國外行醫或做其他工作很有興趣的話,可以繼續追踪這個主題系列,將會分享其他自己蒐集到的資訊。

如果覺得寫得不錯,可以追踪我的FB
並且可以點擊下方的按鈕追踪“安醫師的日記”及“那些找工作的日子,也歡迎贊助及付費訂閱噢。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醫師的日記的沙龍
50會員
13內容數
既然江湖上不斷討論精神科收入多高,過得多清閒,是醫界第一神科,只好出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所見所聞,讓大家一窺這一神秘的科別吧。
2022/11/01
英國的大學也有開設fellowship program, 似乎有薪水,但也需要付學費。 這對於想去英國的人來說或許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MSc Psychiatry (International Training Fellowship) | Chester Medical School Cour
Thumbnail
2022/11/01
英國的大學也有開設fellowship program, 似乎有薪水,但也需要付學費。 這對於想去英國的人來說或許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MSc Psychiatry (International Training Fellowship) | Chester Medical School Cour
Thumbnail
2022/11/01
最近看到一個跟去澳洲當醫生的YT 這整個系列可以完整的讓你知道怎麼樣申請到specialist pathway。 非常值得一看。
2022/11/01
最近看到一個跟去澳洲當醫生的YT 這整個系列可以完整的讓你知道怎麼樣申請到specialist pathway。 非常值得一看。
2022/11/01
申請澳洲的AMC portfolio時, 看到費用真的讓人嚇到。 但事情還沒完,如果要申請專科醫師的認證,至少還要付10000AUD。 還不含其他的費用: 難怪人家說去澳洲就得先給個30萬台幣。
Thumbnail
2022/11/01
申請澳洲的AMC portfolio時, 看到費用真的讓人嚇到。 但事情還沒完,如果要申請專科醫師的認證,至少還要付10000AUD。 還不含其他的費用: 難怪人家說去澳洲就得先給個30萬台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什麼要唸書?這可能會是最初的疑慮,也是支持自己走完申請的最關鍵原因。 【先說結論,那就是想看看更大的世界,以及再不走就走不動了。】 看看更大的世界,即便工作了近十年,仍為必要。
Thumbnail
為什麼要唸書?這可能會是最初的疑慮,也是支持自己走完申請的最關鍵原因。 【先說結論,那就是想看看更大的世界,以及再不走就走不動了。】 看看更大的世界,即便工作了近十年,仍為必要。
Thumbnail
這幾年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相繼出國發展, 自己也曾經想逃避一些課題, 試圖待在菲律賓一輩子不回台灣, 後來因先父中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 拖到最後一刻我才離職返回台灣。 我前陣子剛跟一個從海外歸國的朋友聊天, 他待過三個國家了, 我蠻佩服他的勇氣, 趁年輕嘗試是好事。 跟他提到有一點我需要克服的是, 我
Thumbnail
這幾年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相繼出國發展, 自己也曾經想逃避一些課題, 試圖待在菲律賓一輩子不回台灣, 後來因先父中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 拖到最後一刻我才離職返回台灣。 我前陣子剛跟一個從海外歸國的朋友聊天, 他待過三個國家了, 我蠻佩服他的勇氣, 趁年輕嘗試是好事。 跟他提到有一點我需要克服的是, 我
Thumbnail
這麼老了還去美國重新從住院醫師開始當起,不累嗎? 以前跟朋友聊到美國夢的時候,大家都說自己的YOG(畢業之後的年限,Year of graduation)都太久了,要去美國的話勢必只能從住院醫師開始當起。 隨著大家都陸續拿到專科了,就開始了新的想法, 去美國當Fellow。
Thumbnail
這麼老了還去美國重新從住院醫師開始當起,不累嗎? 以前跟朋友聊到美國夢的時候,大家都說自己的YOG(畢業之後的年限,Year of graduation)都太久了,要去美國的話勢必只能從住院醫師開始當起。 隨著大家都陸續拿到專科了,就開始了新的想法, 去美國當Fellow。
Thumbnail
接下來聊一下錢以外的考量,因為我們就是考慮到錢以外的事,而不是為了薪水而來的。聊一下其他的優缺點吧!
Thumbnail
接下來聊一下錢以外的考量,因為我們就是考慮到錢以外的事,而不是為了薪水而來的。聊一下其他的優缺點吧!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裡看來的一句話:每個海外工作的遊子,都有著不為人道的心酸。這真的是大家的心聲。當大家聽到你在國外工作的時候,似乎很光鮮亮麗,但中間的挫折和自我懷疑常常會想著:要不要回家呢?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裡看來的一句話:每個海外工作的遊子,都有著不為人道的心酸。這真的是大家的心聲。當大家聽到你在國外工作的時候,似乎很光鮮亮麗,但中間的挫折和自我懷疑常常會想著:要不要回家呢? 
Thumbnail
最近正要開始下一屆的住院醫師招生,被幾位有興趣申請本科的學弟妹諮詢後,不得不有感而發… 對醫學生來說,從「學生」到「執業醫師」的身分轉換可以很突兀、很不真實。
Thumbnail
最近正要開始下一屆的住院醫師招生,被幾位有興趣申請本科的學弟妹諮詢後,不得不有感而發… 對醫學生來說,從「學生」到「執業醫師」的身分轉換可以很突兀、很不真實。
Thumbnail
移民後找工作,#像極了愛情。 移民後的工作,應該是各位打算移民的朋友們,最感到困惑的地方之一。 除了預備移民的過程比較繁複(和昂貴)之外,移民後要落地生根,首要任務就是安頓下來,衣食住行不用太愁煩。而要確保衣食住行,找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不要以為美國地方大,競爭會少,剛移民到達之後找工作,是
Thumbnail
移民後找工作,#像極了愛情。 移民後的工作,應該是各位打算移民的朋友們,最感到困惑的地方之一。 除了預備移民的過程比較繁複(和昂貴)之外,移民後要落地生根,首要任務就是安頓下來,衣食住行不用太愁煩。而要確保衣食住行,找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不要以為美國地方大,競爭會少,剛移民到達之後找工作,是
Thumbnail
也就只是寫給自己的對話。 大約在四年前的此時吧,我還在科技業載浮載沉。 每天朝九晚九加上隨call隨到的驚喜,做著相同的工作,報著不知所謂的分析,應付著對桌的客戶,催促著和我沒什麼區別的另個工程師。 曾經我覺得我會這樣過上一輩子,有著差不多的工作、差不多的薪水、差不多的房子、差不多的壓力…
Thumbnail
也就只是寫給自己的對話。 大約在四年前的此時吧,我還在科技業載浮載沉。 每天朝九晚九加上隨call隨到的驚喜,做著相同的工作,報著不知所謂的分析,應付著對桌的客戶,催促著和我沒什麼區別的另個工程師。 曾經我覺得我會這樣過上一輩子,有著差不多的工作、差不多的薪水、差不多的房子、差不多的壓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