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對醫師來說,有所謂「出社會」這件事嗎?

2020/10/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正要開始下一屆的住院醫師招生,被幾位有興趣申請本科的學弟妹諮詢後,不得不有感而發…
對醫學生來說,從「學生」到「執業醫師」的身分轉換可以很突兀、很不真實。
在我就學的時候,即將進入末代的七年制醫學系。當時的制度是六年的醫學知識學習(後面兩年同步包含見習),醫學系第七年則成為還沒有執照的實習醫師,共繳七年的學費(實習醫師的所得…與其說是薪水,不如說是補貼)。七年制畢業後是一年的不分科住院醫師(PGY)訓練,所以總共要八年的醫學訓練才能申請進入住院醫師專科訓練。
現在改制為六年制,唯一的差別是第七年就成為有職照的醫師,一共兩年 PGY 訓練,一樣是經過八年才能申請專科訓練。
回想醫學系的學習,從 18~25 歲都還不算真正出社會。18~24 歲每天在圖書館唸書,讀著讀著,進醫院逛一逛看一看,24 歲某一天一覺睡醒變成實習醫師,接著邊實習邊準備醫師國考,考過後就得立刻開始準備不分科住院醫師申請,緊接著就得開始準備專科住院醫師訓練。
住院醫師訓練到一半,適應了新環境與新同事,工作漸漸上手後,突然就發現自己快 30 歲了。除了繼續努力讀專科考試,還得開始考慮該在什麼階段結婚、是否要或是該何時計畫生育、是否要讀博班或出國進修,一切歷程都進行得頗為倉促。
不能否認,許多醫師的人格養成是在實習後才開始的。在醫學系當中真正天資聰穎的是少數,大多數人只不過是比較會背書且考運比較好的普通孩子。高中畢業後考上醫學系的孩子延續著青少年時埋頭苦讀的生活,畢業後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就是直接進入高壓的醫療職場。

在醫院的忙亂環境中養成健康的人格並不容易;之前雖然我有一篇文章在討論何謂「爽科」,但醫療業的本質就不是爽的,爽科也只不過是眾多高壓選項中相對不那麼糟的選項罷了。醫療專業的工作場域畢竟屬責任制,又有健保制度壓低勞力成本,工作環境只能說是雪上加霜。
每當我和學弟妹討論他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有什麼人生目標,其實我也反覆在詢問自己這個問題。十年來隨著各種實用與用不到的、重要與不重要的醫學知識載浮載沉,我到底有沒有達成每個階段的人生目標?

說起來,很多年輕醫師根本忙碌到沒有時間思考這個問題。我還能偶爾坐在位子上寫寫文章思考人生,其實已經算是一種奢侈了。(笑)
最後,我給尚未進入住院醫師訓練的學弟妹的建議和之前撰寫的選科文一樣:
在見實習階段不帶偏見、積極接觸各個科別,盡快篩選出喜歡與不喜歡的科別;一旦做出選擇後,除非發現自己實在不適合這個科,否則別再瞻前顧後,努力愛己所選。
大家加油囉!(握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阿君
阿君
位於台中的癌症科受訓醫師,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工作與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