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評價:每個「願意」 的背後,可能代表著「不願意」?

2022/12/0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願意》是台灣首見關於心靈宗教相關的影集,戲中的世界觀集結國內外血淋淋的社會事件,以及融合中西方關於心靈和宗教的元素,帶領你去理解和看待當人面對到生活中種種困境;面對到心靈上匱乏感,是如何會走進心靈成長團體?而更有人療癒到越陷越深......你願意的話,希望能耐心的看完,並一起走進《我願意》的世界觀裡,細細咀嚼。
「奔向什麼不重要,只要是往離開現在的方向跑,都值得嘗試,這是絕望之人的最後希望。」─鄧惠文
以下會結合戲劇和《療癒陷阱》一書,以及自我觀點作為分享,希望讓好奇相關議題的你、正在經歷這樣情況而水深火熱的你,或是曾經有過一樣心理狀態的你,得以好好的梳理。

是療癒救贖?還是療癒陷阱?

《我願意》描述一個又一個經歷失意、困頓和匱乏狀態的生命故事,無論是大明星費慕淇、失婚和親子關係疏離的輔導老師、被霸凌和缺乏愛與關懷的學生、經濟困頓而丈夫又失語的三寶媽、結婚前夕發現新郎劈腿自己的同學的地理老師等,劇中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帶著不同的課題,不一樣的困境,而在人生最低潮時遇見一位充滿個人魅力,擁有洞悉人心又極具神祕感的「本生老師」,老師就像一道溫暖的陽光照進他們黑暗心中,得到溫暖和理解;幸福慈光動力會就像是書中提及母親的子宮一般;而信徒則像是回到嬰兒在子宮的狀態,可以不用理會人生中的紛紛擾擾,可以不用思考就得到心靈的餵養,只要好好地待著,並依循著團體的價值體系,錯了嗎?
有趣的是,會發現《我願意》劇中本生老師各個切中每個人心理的痛,他看出和給出每個人想要聽的話,最妙的是從對話中發現本生老師說得一點也沒有錯啊,但這種與信徒的關係,一旦混入利益與私心,就從救贖變成陷阱了。
我想這邊不是否定宗教和心靈團體的作用,不可否認的是,人類都需要有所寄託和抒發的地方,都渴望被認同和理解,特別當處於人生低潮狀態時,若這時又剛好出現一位彷彿擁有超能力一般的人伸出援手說:我理解,你就會像是一個溺水的人抓緊著浮木,彷彿不會再溺水了,但真正的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回歸於自己,能否接納負面情緒的自己,是否了解每個想法背後的原因,認識每個行為背後的念頭,是否能夠自我坦承人事物的全貌,最後重新定義的「自己能與不能」、「自己的所求」和「他人的評價與自我目標之間」,找到一個自我調節機制,很喜歡這邊特別強調往內心深處探索的重要性。
《我願意》劇照/絡思本娛樂製作提供
還記得《我願意》在第一集出現的一幕,讓人覺得相當的震撼,大明星費慕淇在舞台上載歌載舞,對比一位受萬人愛戴的老師在進行佈道的場景,原來「明星與教主」,他們之間存在著共同點,但彼此選擇用不一樣的行為來展現自身的魅力,而這種魅力型領袖更是存在於你我日常生活之中,非常的近,但我們似乎卻用不一樣的眼光在看待。

關於希格瑪檔案?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希格瑪檔案,裡面有你的前世今生,你在這個世界的任務和歸屬,你面對的問題和答案。」—本生老師
《我願意》劇照/絡思本娛樂製作提供
生命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劇中人物透過「希格瑪檔案」讀到自己當下的困擾,讀到為何是我遭受這些糟糕的事情,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希格瑪檔案」的魅力在於,給予未知人事物一個答案,而本生老師更是抓緊著人性對於未知事物好奇心的特點,不斷的提到「我可以幫你讀檔案,可以告訴你的前世,這輩子的使命和你存在的意義。」哇,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特別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有嘗試過劇中的「希格瑪檔案」,也就是「阿卡西紀錄」,號稱是靈魂圖書館、靈性資料庫的東東。由於剛好在看劇的當下,遇到人生很低潮,很多課題湧現的時刻,時常會被過去的經驗綑綁,對未來的發展感到恐懼,很多片刻當下的選擇,很害怕是錯的,很急切的想知道一個肯定的答案,來增加自己勇於承擔的勇氣,因此從同理的角度來看,很能夠理解究竟為何有人會相信。然而,從實際面上來討論,其實在解讀「阿卡西紀錄」,我認為有兩個很關鍵的因素。
  1. 第一是解讀者:解讀者能否真實的傳達真正的意思,這部分會需要步驟、專業訓練以及經驗的積累。
  2. 第二是被解讀者:關於我的想法、情緒和念頭,隨著每一天的變化,答案始終在變動,在不影響到他人的情況下,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你每個當下怎麼想,怎麼做。
看到最後一集明曜與本生老師之間的對話,又再次震撼我,「活著就是尋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救世主」,明曜看出本生老師的心中弱點,本生老師終究也是個充滿悲劇的人(雖然劇裡沒有很清楚描繪這塊),但他卻在做神的事,作為是彌補自己的價值,另人不勝唏噓。

在《我願意》中看見自己

愛是吸引力,愛是原動力,愛是我和你!
《我願意》劇照/絡思本娛樂製作提供
這是一部充滿魔力的社會寫實劇,劇中好幾位失意的人物所面對到關於生活、婚姻、自我價值和家庭上的難,其實就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很真實的寫照,每個人到這世界上都會面對到不同的課題,本就不簡單,但最重要的是找到屬於療癒自己的方式。
謝謝《我願意》和《療癒陷阱》,從《我願意》劇中我看見別人的傷痛,看見這無常的人生悲劇,是如何就此展開? 我學會帶著更同理的角度去理解每個人的難處,更從劇中角色的人生困境中,找到問題的解方,而從《療癒陷阱》中,透過洛纓老師和惠文醫師的對話,更深刻了解到受困者與引導者之間微妙的關係、心靈團體混雜宗教的運作模式等,讓我療癒曾經受過相同經驗的傷口,進行一趟心理探索之旅,也更加明確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樹洞。
療心的過程就是不斷跟過去的自己衝撞,又持續跟未來的自己磨合,願現在所有百思不解的迷茫,都在未來成為堅定不移的解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