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連結
蘇絢慧分享空間粉專
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官網
蘇絢慧分享空間粉專
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官網
Top 5
1
一項重建人生的新能力
2
從《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看人心的複雜
3
大哉問:什麼是「做真實的自己」?
4
你所不知道的情感操縱者
5
你被ghost了嗎?
1
一項重建人生的新能力
2
從《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看人心的複雜
3
大哉問:什麼是「做真實的自己」?
4
你所不知道的情感操縱者
5
你被ghost了嗎?
療癒時光
一項重建人生的新能力
如果你常活在內疚及罪咎感裡,那會讓你分辨不清楚,什麼是你的能力範圍、什麼不是你的能力範圍。如此會造成你更容易習慣地苛責自己、批判自己,又陷入無能為力的循環中。內在聲音經常在你遭遇挫折時跳出來說:「是你不夠好」、「是你做錯了 」、「如果你當初怎麼樣就不會變成這樣」這些語句其實是一種自我懲罰的儀式...
2025/09/24
3
早年創傷如何導致內在分裂?
當你認同了過往環境的惡意對待,內射了所有對你最殘忍的批評和厭惡,內化那些攻擊和傷害行為成為你持續批評自己、痛惡自己的原因...
2025/08/25
4
從《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看人心的複雜
在《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影集第三集,有一特殊的案件,原告是一位母親,為她的孩子因為「未接觸碰撞」而導致下半身癱瘓、無法行走而告貨車駕駛⋯ 劇情中,花了一些時間在探討為什麼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會因為「未接觸的碰撞」就導致和「被碰撞」一樣的身體傷害呢?肌肉與骨骼呈現的狀態和
2025/08/15
10
心理與物理的清掃術-《每天把心掃乾淨》
環境越淨,心就越靜。你整理的不是環境,而是「你自己」。 枡野俊明 讓你擺脫煩惱,活得更富足的掃除之道! 你的生活空間,就是你自己。 清靜並不遙遠,就在我們的心裡。 #好書推薦 #每天把心掃乾淨 你是否是一個會每天整理環境的人? 或是每週至少能為自己的環境進行衛生清潔整理? 雖然清理
2025/08/04
15
1
我們是否能走到「雨過天晴」?—我們與惡的距離 II觀後感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 》十集完結,不能否認,故事令人心痛與遺憾。然而,沒有人不在這人間地獄裡,所有人都背負不同的重擔和包袱。 生命很難,你有你的屎,我有我的屎,沒有誰帶屎誰(台詞)。 在這部劇裡,我們藉著情感和人生經歷的投射,不難體會人生充滿各種困難。 身為一個精神疾病的患者,或先天上有認知
2025/07/07
12
當痛苦情緒來臨時
在「要強」、「要優越」的社會文化氛圍下,表達自身困境和需求是相當困難的,使我們無法往內平和地與內心那個「我覺得不夠好的自己」相處、陪伴及情緒調節。 因缺乏自我肯定和自我友善,導致更封閉自我、孤立自我,拒絕外界的資源和援助,陷入無盡焦慮與負面情緒的循環裡。 當強烈負面情緒如悲傷、痛苦襲來時,例如因
2025/07/05
3
不再拼命的人生,你要做什麼?—從《人生折返點,喜歡自己多一點》學會喜歡自己
人到中年,既是危機也是轉機。 如果,你有機會在中年時期,好好地瞧瞧自己的人生上半場,那麼,你可能會因此發現,人生上半場的生活,有太多出於勉強和強迫,或是源自於一種不得不的狀態,不停承載,也不停消耗,壓抑而沉悶,十分無奈。 也許直至現在,這種消耗和無盡的承擔,仍無法停歇。 若是這樣,那麼現在的你
2025/06/19
20
1
情緒的吶喊,來自童年時的無助
想一想,回顧自己的成長經驗,你是否有以下的反應呢? 明明一切都好,卻突然感到空虛?一句話就能讓你掉眼淚?並感到委屈? 總是對自己很苛刻嚴厲,卻不知道怎麼對自己溫柔和關懷? 那些反應不是脆弱,不是你很有問題,而是內在小孩的無力及無助,所發出的呼求...
2025/05/31
4
沒有心理安全感的職場,就只能消耗了—《打造低流動、高績效團隊,從「心理安全感」做起》
對一位成人來說,待在職場的時間,可能會比待在家庭裡還多。 一個要待那麼久的地方,而且要跟一群非親非故的人高頻率接觸、談話和互動,完成共同的任務和目標,若在當中感到極度不安和焦慮,也時常必須提高警覺,小心應付,免得遭遇報復和任何形式的攻擊,那無疑的,在這樣職場中要能有績效、屢創佳績,是不太可能的事。
2025/05/31
12
憂傷時,給自己光
活得很累的人生感覺裡,其中之一,便是深受痛苦情緒侵擾。因此,在生命的過程,知曉透澈如何為自己情緒急救,是不可或缺的學習歷程。 如何把憂傷痛苦的情緒化為對自己生命的關懷? 童年及成長過程的心理損害及正向情感經驗缺乏,將導致我們經驗幾種困難: 1.無法愛自己,無法相信自己的生命有價值。 2.渴求
2025/04/30
2
查看更多
一項重建人生的新能力
如果你常活在內疚及罪咎感裡,那會讓你分辨不清楚,什麼是你的能力範圍、什麼不是你的能力範圍。如此會造成你更容易習慣地苛責自己、批判自己,又陷入無能為力的循環中。內在聲音經常在你遭遇挫折時跳出來說:「是你不夠好」、「是你做錯了 」、「如果你當初怎麼樣就不會變成這樣」這些語句其實是一種自我懲罰的儀式...
2025/09/24
3
早年創傷如何導致內在分裂?
當你認同了過往環境的惡意對待,內射了所有對你最殘忍的批評和厭惡,內化那些攻擊和傷害行為成為你持續批評自己、痛惡自己的原因...
2025/08/25
4
從《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看人心的複雜
在《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影集第三集,有一特殊的案件,原告是一位母親,為她的孩子因為「未接觸碰撞」而導致下半身癱瘓、無法行走而告貨車駕駛⋯ 劇情中,花了一些時間在探討為什麼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會因為「未接觸的碰撞」就導致和「被碰撞」一樣的身體傷害呢?肌肉與骨骼呈現的狀態和
2025/08/15
10
心理與物理的清掃術-《每天把心掃乾淨》
環境越淨,心就越靜。你整理的不是環境,而是「你自己」。 枡野俊明 讓你擺脫煩惱,活得更富足的掃除之道! 你的生活空間,就是你自己。 清靜並不遙遠,就在我們的心裡。 #好書推薦 #每天把心掃乾淨 你是否是一個會每天整理環境的人? 或是每週至少能為自己的環境進行衛生清潔整理? 雖然清理
2025/08/04
15
1
我們是否能走到「雨過天晴」?—我們與惡的距離 II觀後感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 》十集完結,不能否認,故事令人心痛與遺憾。然而,沒有人不在這人間地獄裡,所有人都背負不同的重擔和包袱。 生命很難,你有你的屎,我有我的屎,沒有誰帶屎誰(台詞)。 在這部劇裡,我們藉著情感和人生經歷的投射,不難體會人生充滿各種困難。 身為一個精神疾病的患者,或先天上有認知
2025/07/07
12
當痛苦情緒來臨時
在「要強」、「要優越」的社會文化氛圍下,表達自身困境和需求是相當困難的,使我們無法往內平和地與內心那個「我覺得不夠好的自己」相處、陪伴及情緒調節。 因缺乏自我肯定和自我友善,導致更封閉自我、孤立自我,拒絕外界的資源和援助,陷入無盡焦慮與負面情緒的循環裡。 當強烈負面情緒如悲傷、痛苦襲來時,例如因
2025/07/05
3
不再拼命的人生,你要做什麼?—從《人生折返點,喜歡自己多一點》學會喜歡自己
人到中年,既是危機也是轉機。 如果,你有機會在中年時期,好好地瞧瞧自己的人生上半場,那麼,你可能會因此發現,人生上半場的生活,有太多出於勉強和強迫,或是源自於一種不得不的狀態,不停承載,也不停消耗,壓抑而沉悶,十分無奈。 也許直至現在,這種消耗和無盡的承擔,仍無法停歇。 若是這樣,那麼現在的你
2025/06/19
20
1
情緒的吶喊,來自童年時的無助
想一想,回顧自己的成長經驗,你是否有以下的反應呢? 明明一切都好,卻突然感到空虛?一句話就能讓你掉眼淚?並感到委屈? 總是對自己很苛刻嚴厲,卻不知道怎麼對自己溫柔和關懷? 那些反應不是脆弱,不是你很有問題,而是內在小孩的無力及無助,所發出的呼求...
2025/05/31
4
沒有心理安全感的職場,就只能消耗了—《打造低流動、高績效團隊,從「心理安全感」做起》
對一位成人來說,待在職場的時間,可能會比待在家庭裡還多。 一個要待那麼久的地方,而且要跟一群非親非故的人高頻率接觸、談話和互動,完成共同的任務和目標,若在當中感到極度不安和焦慮,也時常必須提高警覺,小心應付,免得遭遇報復和任何形式的攻擊,那無疑的,在這樣職場中要能有績效、屢創佳績,是不太可能的事。
2025/05/31
12
憂傷時,給自己光
活得很累的人生感覺裡,其中之一,便是深受痛苦情緒侵擾。因此,在生命的過程,知曉透澈如何為自己情緒急救,是不可或缺的學習歷程。 如何把憂傷痛苦的情緒化為對自己生命的關懷? 童年及成長過程的心理損害及正向情感經驗缺乏,將導致我們經驗幾種困難: 1.無法愛自己,無法相信自己的生命有價值。 2.渴求
2025/04/30
2
查看更多
心理學堂
職場‧家庭裡的心靈鍛造計畫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2024/07/27
38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2024/05/15
24
#情緒界限與分化一日視訊課
共 364 字
2024/02/23
1
內在小孩快樂牌卡一日體驗班_招生
共 495 字
2024/02/07
2
《擺脫情緒消耗》讀書會,聽作者親講
共 280 字
2024/01/17
5
職場‧家庭裡的心靈鍛造計畫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2024/07/27
38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2024/05/15
24
#情緒界限與分化一日視訊課
共 364 字
2024/02/23
1
內在小孩快樂牌卡一日體驗班_招生
共 495 字
2024/02/07
2
《擺脫情緒消耗》讀書會,聽作者親講
共 280 字
2024/01/17
5
討論區
2月4日讀者見面會
共 92 字
2024/01/17
3
2月4日讀者見面會
共 92 字
2024/01/17
3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