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電影《西線無戰事》觀影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故事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與法國之間的戰爭,主角17歲保羅離開學校後受到當時愛國思想的氛圍以及洗腦式演講讓這些青年有著想要成為保衛國家的英雄想法,保羅也在朋友的鼓吹下一起從軍加入德國軍隊,待在軍隊沒多久就分發到了前線作戰,抵達壕溝戰場後原本熱血興奮期待的心情在砲火以及槍擊聲的作響下順時變調,看到身旁的同夥被砲火炸得血肉模糊肉模糊才認知到戰爭的可怕。
《西線無戰事》NETFLIX
過程中高層軍官間議論紛紛的做出決策更是為了國家的尊嚴面子要戰到一兵一卒而另一面前線士兵接到命令只能服從的無助,在戰爭中受到的精神折磨讓士兵們宛如只剩下血肉的軀殼只能祈禱戰爭快點結束。
之中更是有一幕對比到將軍和前線士兵不同,前線士兵在外警覺四周在吃著罐頭喝髒水,將軍則舒適的在溫暖火爐旁喝著酒吃著上好的食物。
這部反戰電影有許多戰爭背後的陰暗面,看到了最前線士兵面對戰爭的恐懼、無力感,影片中有許多轉折並不是只有戰爭的槍林彈雨,表面上的保衛國家為了榮譽背後其實只是為了軍官利益,雖然主角也在好友陸續都倒下後自己也難逃死亡的命運,但是最終德軍也簽下了停戰協定也停止了更多無辜的生命失去。即使現在持續戰爭的俄烏戰爭還是台海衝突都反映出人民的無助,國家對權力利益的野心。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裡的一切就像是發高燒,沒有人想發燒,但忽然就燒起來了。我們不想要,敵人不想要,但我們卻走到了這一步,半個世界走到這一步。而且上帝眼睜睜看著我們互相殘殺。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從小時候他們對我說,父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國捐軀的國家英雄,沒想到他是死於西班牙瘟疫,而非死於戰場,對我來說實在太屈辱了。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西線無戰事》為德裔美籍作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於1928年開始連載的半自傳小說,並三度搬上大螢幕。然而現實的埃里希最後倖存下來,並將對戰爭的省思寫成小說,電影則以悲劇收場。   本片背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在法國
Thumbnail
二次大戰結束後,2千多名德國戰俘清除了丹麥西海岸150多萬顆地雷,而幾乎有一半受傷或死亡,他們之中有許多是非常年輕的少年。本片描述了10位拆彈少年,試圖在3個月內清除海岸沙灘上4萬5千顆地雷(10人*6顆*8小時*93天),但最後只有4人成功回德國的故事。  在那個年代,二戰後的德國,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过去发生过的世界大战之中,曾有过哪些令人惊讶的,关于士兵们的极端行为?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壕中,士兵的平均寿命为六周。在这六周之内,基本上就是要么被炸成碎片,要么就是吸入芥子气中毒死亡。在面对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士兵们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结束几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当时的一些德军战俘,被苏联红军释放以后,回到国内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部比较早的电影《伯尔尼的奇迹》。这部电影里面讲述了一个战后德国家庭的故事,其军人父亲在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时期盟国和轴心国的战俘的命运。之前我有谈过德军战俘在美国战俘营逃跑的故事,但是并非所有的战俘的命运都像那位可以逃跑的那样。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945年1月1日这一天,德国军队开始从比利时和边境地区的阿登森林撤军。与此同时,美军在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裡的一切就像是發高燒,沒有人想發燒,但忽然就燒起來了。我們不想要,敵人不想要,但我們卻走到了這一步,半個世界走到這一步。而且上帝眼睜睜看著我們互相殘殺。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從小時候他們對我說,父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國捐軀的國家英雄,沒想到他是死於西班牙瘟疫,而非死於戰場,對我來說實在太屈辱了。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西線無戰事》為德裔美籍作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於1928年開始連載的半自傳小說,並三度搬上大螢幕。然而現實的埃里希最後倖存下來,並將對戰爭的省思寫成小說,電影則以悲劇收場。   本片背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在法國
Thumbnail
二次大戰結束後,2千多名德國戰俘清除了丹麥西海岸150多萬顆地雷,而幾乎有一半受傷或死亡,他們之中有許多是非常年輕的少年。本片描述了10位拆彈少年,試圖在3個月內清除海岸沙灘上4萬5千顆地雷(10人*6顆*8小時*93天),但最後只有4人成功回德國的故事。  在那個年代,二戰後的德國,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过去发生过的世界大战之中,曾有过哪些令人惊讶的,关于士兵们的极端行为?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壕中,士兵的平均寿命为六周。在这六周之内,基本上就是要么被炸成碎片,要么就是吸入芥子气中毒死亡。在面对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士兵们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结束几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当时的一些德军战俘,被苏联红军释放以后,回到国内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部比较早的电影《伯尔尼的奇迹》。这部电影里面讲述了一个战后德国家庭的故事,其军人父亲在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时期盟国和轴心国的战俘的命运。之前我有谈过德军战俘在美国战俘营逃跑的故事,但是并非所有的战俘的命运都像那位可以逃跑的那样。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945年1月1日这一天,德国军队开始从比利时和边境地区的阿登森林撤军。与此同时,美军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