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湯系列#1 淺談雞湯

2022/11/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前言

本篇將簡單Go Through一下近年來的一些雞湯文現象並探討之。
心靈雞湯,根據維基百科解釋,是由一系列書籍組成的一個書籍組的名稱,通常有具有靈感和激勵性的短篇故事和散文組成。而受《心靈雞湯》影響,一些勵志性或者啟發性文章也被稱為「雞湯文」。
根據上述的定義,雞湯文是指給予正向能量的文章,企圖幫助灰心喪志(?)的人得著活力、方向,可以更積極地生活。
但據尼爾小小的觀察,雞湯文更多時候處於被濫用。江湖上充滿著各路餿雞湯大師,專門餵別人喝已經餿掉的雞湯;例如:對失戀的人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又或者對憂鬱症患者說「你就想開一點啊」、對鬥雞眼症患者說「你就看開一點啊。」
再談談毒雞湯。近年流行充滿「負能量」的發文跟金句,很多時候其實無傷大雅,更讓看到、聽到的人會心一笑,用自嘲式的幽默去讓自己對現況釋懷。但對於get不到自嘲點的受眾來說,他們更容易覺得毒雞湯是一種自暴自棄的表現,因而產生不適。
以為是要安慰你,結果再補一刀
最後談到偽雞湯。尼爾在搜集了不同資訊所整理出的定義是:「看似對人有幫助,但實際背後可能藏著更難以察覺的錯誤思想。」舉個例子,有些雞湯會鼓勵你追求「成功」,卻已經先偷偷帶你跳入「有錢就是成功」這種資本主義的圈套。
一開始尼爾確實挺認同這件事,並想多多提倡媒體識別的重要性。但轉念一想,其實雞湯文就是對人心靈有益的嗎?前面不就有很多反效果的例子嗎?
經過小小的反思後,尼爾得到了一個比較脫離「雞湯主題」的結論(也很適合轉換成原石系列的材料🤪)👇🏽

✍️ 結論

話語,是思想的載體,能透過不同的呈現方式及傳輸途徑,到達特定的接收者腦中;而話語的影響力,則在於產出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即便信任關係是虛假的,依然具有效益。資訊,包含客觀的事實,與主觀的話語。在資訊爆炸時代的我們,更應審慎思辨這些資訊的來源是否客觀。面對主觀的話語,我們也應了解清楚其發話者、動機,以及傳輸途徑所帶來的折射與變質。

💡 BTW

根據上述所說的,當你在尼爾的文字中感到被「啟發」或「提醒」時,一樣需要去辨別是否是尼爾在「洗腦」你,又或者尼爾也被哪些資訊源所影響著。
後記: 原本照尼爾自己的個性,其實滿想定義清楚雞湯 vs. 毒雞湯 vs. 偽雞湯,但在不同文章/社群中發現定義有出入,因此不再深究,先暫時以上面提到的定義為主。

💭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尼爾想一邊紀錄自己的職涯路徑,一邊也蒐集朋友/同事/前輩/在講職涯的創作者們的經驗與意見。尼爾想用第一人稱讓你代入探索,而非第二人稱視角帶給你職涯上的建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