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1 :想要有完美策略再開始執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你有著「等到完美的時機點在開始」的想法,完美的時機就不存在了。
你的完美意思是要做什麼都是正確,那所謂的正確,也要有不正確存在,才能夠讓正確這件事情能夠成立。
意思是,當你的味覺中有苦,才能後把甜的味覺給定義出來,要是你的味覺只有苦,那就沒有苦字可言。
又好比這世界上因為有壞人的存在,好人才能夠有機會存在。
當你想要擁有完美的時機,也就是你想要正確的策略,事前就要自己親自嘗試很多錯誤,再不然就是去蒐集多方資訊,否則你也沒辦法憑空想像出正確的策略。
最快速驗證的方式,就是立刻開始行動。

如何開始第一步?

1、參考數據

我通常會去參考前人的做法,比如在做自媒體的時候,我會直接 GOOGLE 搜尋自媒體三個字,看跑出什麼教學。
只是我十年前在找的時候沒那麼多東西,頂多就幾個很前排的部落客在講,於是報個課程瞭解個架構,開始蒐集多方資訊。
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藍圖不知道怎麼開始,你可以換個方式想,你現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代表你現在是什麼事情都沒有負面情緒,能夠直接下去實做看看。
這時去參考現在市場上流行什麼,有那些流行的行業或未來趨勢,自己透過排名篩選出自己有興趣的開始實戰。

2、這過程中能學到什麼

要是這件事情做到後面沒成功,這個行業做了之後發現不喜歡,你要怎麼辦?
你要接受這件事情是有可能發生的,不過我們能掌控的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學會那些技能,認識到那些人,這些是你要的嗎? 如果是,那麼就可以開始去執行。
如果不是,就另做選擇。

使你接近完美的方式

要能讓自己的實作過程更加順利,你要擁有疊代調整的習慣,可能是你實做的步驟調整,也可能是整個生活作息的調整。
比如你舉辦一場活動,今天這場活動發現器材準備沒有到位,少了不足,臨時又叫廠商補器材,甚至是另外請其他廠商支援,這次你就要記住,下次器材上要準備多少餘量才夠,或是預備幾家廠商可以臨時幫忙。
如果是生活作息就更貼近你自己的習慣,你是下班後先把家事做完再來做學習,還是習慣把學習相關事情做完才做家事等等,這都需要平常有意識地去反思調整。

接受意料之外的事情

你現有的想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你必須實際運作後才會發現更好的想法與點子。
別去認為你現在的想法最好,而是想著你這麼做的背後是為了得到什麼?
比方說,你學習廚藝,是為了在未來能夠成為一名廚師,成為廚師後就可以賺錢。
沒想到你在成為廚師過程中發現自己雖然喜歡做菜,但對於當廚師沒那麼有興趣,反而喜歡教別人如何做菜,那麼就可以嘗試一下教別人做菜,去感受自己在這方面有沒有喜歡。
你的目的是做一件事情然後賺到錢,而不是一定要成為廚師,過程中會有更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把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蒐集起來,多方嘗試。
總結來說,就是多嘗試,要嘗試哪些事情,則是透過初始排名以及過程中的新發現慢慢篩選出來。
我過去拖延太久,就是希望能有個自己認為的正確道路,所以不斷上課與看書,連一點時做都沒有,直到有次開始實做後發現到一件事,與其花時間看這麼多本書,不如實做一次就能夠學到更多經驗,依據現有問題去解決或調整,進度才會一直往前推進。
實做才是你學習的目的,避免學而不用,用而不思,這就可惜了。
提問表單連結: 點我
avatar-img
128會員
321內容數
解鎖野性智慧,奪回人生主導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提到投資,我們會想到金融投資,而「生活」,是我認為在談論金融投資之前應該要先做的投資項目,當你能夠把生活顧好,才有餘裕做金融投資。 為什麼要先投資生活,把生活搞定才能開始做金融投資?
現代多數人要滿足生存很容易,但要生活就不容易 講到生活你有什麼想像? 把自己的家裡布置很精緻、用閒置時間喝咖啡看劇打遊戲、每個月吃幾次大餐、滑手機逛商城、規劃這禮拜要去哪裡玩、有什麼電影可看、與異性出門約會。 上述生活,男女方都可以在 25 歲之前做到,但大學畢業後,女人仍然可以繼續這麼做,且目前多
你以為,這份工作在職一年的薪水能抵過別家公司兩年的薪資,再做一年後再來選擇其他工作也不遲。 但你現職是用爆肝的方式在做,你多出來的薪水事實上是用你的健康換來,你以為換下一份工作後再把健康換回來就好,理性上很完美,但實際上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我們都太過高估大腦的切換能力。
這時代,好人不再是讓人有好感的用詞,所謂的好人,就是仍認為與女生之間互動需要愛、尊重、與包容的人。 有趣的是,這社會上所說的愛、尊重、包容的定義很廣,當對方認為你沒有,你就是沒有,當對方認為有,你就算不明瞭,但就是有。
要是有價值的事情每個人都能達成,那麼這件事情就不會使你有欲望去執行。 在非洲貧民區,如果有戶人家有電視可看,水龍頭打開就有乾淨的水喝,還有舒服柔軟的床可以睡覺。 你想,這一家人應該會被貧民區的所有人羨慕吧。 但這些讓人羨慕的條件,你我都已經習慣到幾乎沒感覺了,為什麼?
成長過程肯定會有持續的壓力及受挫感,壓力來自未知恐懼,受挫來自效果不如預期。 只要你的心態並非想要賭在一家公司上,認為公司能供你工作一輩子,反而是透過學習新技能與能力來獲得更多選擇權的男人。 更多的選擇可以是在同間公司往上爬、選擇更多公司、新的行業領域。
提到投資,我們會想到金融投資,而「生活」,是我認為在談論金融投資之前應該要先做的投資項目,當你能夠把生活顧好,才有餘裕做金融投資。 為什麼要先投資生活,把生活搞定才能開始做金融投資?
現代多數人要滿足生存很容易,但要生活就不容易 講到生活你有什麼想像? 把自己的家裡布置很精緻、用閒置時間喝咖啡看劇打遊戲、每個月吃幾次大餐、滑手機逛商城、規劃這禮拜要去哪裡玩、有什麼電影可看、與異性出門約會。 上述生活,男女方都可以在 25 歲之前做到,但大學畢業後,女人仍然可以繼續這麼做,且目前多
你以為,這份工作在職一年的薪水能抵過別家公司兩年的薪資,再做一年後再來選擇其他工作也不遲。 但你現職是用爆肝的方式在做,你多出來的薪水事實上是用你的健康換來,你以為換下一份工作後再把健康換回來就好,理性上很完美,但實際上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我們都太過高估大腦的切換能力。
這時代,好人不再是讓人有好感的用詞,所謂的好人,就是仍認為與女生之間互動需要愛、尊重、與包容的人。 有趣的是,這社會上所說的愛、尊重、包容的定義很廣,當對方認為你沒有,你就是沒有,當對方認為有,你就算不明瞭,但就是有。
要是有價值的事情每個人都能達成,那麼這件事情就不會使你有欲望去執行。 在非洲貧民區,如果有戶人家有電視可看,水龍頭打開就有乾淨的水喝,還有舒服柔軟的床可以睡覺。 你想,這一家人應該會被貧民區的所有人羨慕吧。 但這些讓人羨慕的條件,你我都已經習慣到幾乎沒感覺了,為什麼?
成長過程肯定會有持續的壓力及受挫感,壓力來自未知恐懼,受挫來自效果不如預期。 只要你的心態並非想要賭在一家公司上,認為公司能供你工作一輩子,反而是透過學習新技能與能力來獲得更多選擇權的男人。 更多的選擇可以是在同間公司往上爬、選擇更多公司、新的行業領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許多人在面對新挑戰時,往往會陷入一種思維:「等我準備好了再開始。」 這種想法表面上是謹慎,實際上卻容易成為行動的絆腳石。事實是,你永遠不會感到「完全準備好」,而只有真正開始,才能在過程中不斷進步、成長,甚至變得厲害。 1. 開始的關鍵:打破完美主義的魔咒 完美主義者經常對自己的起點設下過高的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今天深深體會到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在職場上,每個人的工作態度不一定一樣, 有些人只求混口飯吃,把事情做完就好。 有些人講究事情最終達成的目的,追求把事情做對。 看待事情的廣度與深度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 你是否曾經想過,事情雖然做好但是沒有把它做對,結果下次還是要重新來過嗎?
Thumbnail
引言: 制定一個可行且實用的計劃,是實現目標的基礎。如果一開始就設置了不切實際的目標和任務,即便付出再多努力,最終也很難取得成功。因此,在擬定任何計劃時,都必須充分考慮現實因素,確保每一步都是可行的。只有做到這一點,計劃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為目標的實現铺平道路。 1. 現實評估 這是最關
Thumbnail
你所想的與你所得到的定然是完美的共振,唯其如此,才有助於使你所想與生活中的作為形成有意識的關聯,但是,你若能夠事先弄清楚自己應該何去何從,那將會更有幫助。一旦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及其所給出的重要訊息,甚至不需要等到經驗來告訴你,你就能了解自己的振動,只要透過感受,你就可以明白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出選擇方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決定自己的方向。它強調了不斷評估過去的選擇和思考未來選項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瞭如何記錄並複盤自己的日常選擇,並從中學習。最重要的是,它討論了努力的本質和如何找到正確的方法和方向。
Thumbnail
等待完美時刻的陷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困在等待完美時刻的陷阱中。我們告訴自己,當一切都完美的時候,當我們準備好了,我們才會踏出第一步,實現我們的夢想。然而,所謂的「完美」時刻往往是一個虛幻的幻象,一個無法實現的理想化標準。所以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不要再等待。 各種理由來推遲 我們總是有各種各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思考做了之後想要達到的境界,然後再依此境界來規劃執行的過程,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以終為始,日更文章也是一樣,如果沒有目標的撰寫,一周後就會覺得枯燥乏味,甚至會認為日更是個壓力,唉唷!又過一天,今天不知道要分享哪些內容?放棄,是個最簡單的決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許多人在面對新挑戰時,往往會陷入一種思維:「等我準備好了再開始。」 這種想法表面上是謹慎,實際上卻容易成為行動的絆腳石。事實是,你永遠不會感到「完全準備好」,而只有真正開始,才能在過程中不斷進步、成長,甚至變得厲害。 1. 開始的關鍵:打破完美主義的魔咒 完美主義者經常對自己的起點設下過高的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今天深深體會到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在職場上,每個人的工作態度不一定一樣, 有些人只求混口飯吃,把事情做完就好。 有些人講究事情最終達成的目的,追求把事情做對。 看待事情的廣度與深度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 你是否曾經想過,事情雖然做好但是沒有把它做對,結果下次還是要重新來過嗎?
Thumbnail
引言: 制定一個可行且實用的計劃,是實現目標的基礎。如果一開始就設置了不切實際的目標和任務,即便付出再多努力,最終也很難取得成功。因此,在擬定任何計劃時,都必須充分考慮現實因素,確保每一步都是可行的。只有做到這一點,計劃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為目標的實現铺平道路。 1. 現實評估 這是最關
Thumbnail
你所想的與你所得到的定然是完美的共振,唯其如此,才有助於使你所想與生活中的作為形成有意識的關聯,但是,你若能夠事先弄清楚自己應該何去何從,那將會更有幫助。一旦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及其所給出的重要訊息,甚至不需要等到經驗來告訴你,你就能了解自己的振動,只要透過感受,你就可以明白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出選擇方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決定自己的方向。它強調了不斷評估過去的選擇和思考未來選項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瞭如何記錄並複盤自己的日常選擇,並從中學習。最重要的是,它討論了努力的本質和如何找到正確的方法和方向。
Thumbnail
等待完美時刻的陷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困在等待完美時刻的陷阱中。我們告訴自己,當一切都完美的時候,當我們準備好了,我們才會踏出第一步,實現我們的夢想。然而,所謂的「完美」時刻往往是一個虛幻的幻象,一個無法實現的理想化標準。所以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不要再等待。 各種理由來推遲 我們總是有各種各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思考做了之後想要達到的境界,然後再依此境界來規劃執行的過程,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以終為始,日更文章也是一樣,如果沒有目標的撰寫,一周後就會覺得枯燥乏味,甚至會認為日更是個壓力,唉唷!又過一天,今天不知道要分享哪些內容?放棄,是個最簡單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