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職涯,要先追尋賺錢,才能夠遇見自己的熱情。
▶熱情需藉由工作技能照射出來
許多追尋熱情的人,最後因為熱情把自己的時間與金錢送掉。
不是因為熱情有毒,而是沒技能支撐的熱情是毒藥。
好比社會新鮮人在沒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要開手搖飲,甚至還不加盟,打算自己做。
這就好像要你在沒經驗與使用手冊的情況下,把樂高積木組成城堡。
中間的試錯金錢與時間,都是資源。
若不是富二代,早就賠光了。
所以單純追尋熱情,不如追尋工作技能,培養自己的能力到達頂尖。
▶職涯資本才是熱情的提示
當你的工作能力為你換到一些金錢。
你可以開始精進你的工作能力,到達頂尖。
若這過程面對困難仍繼續前進,到達頂尖,也代表著你對於此工作能力有著熱情。
職涯資本的意思,是利用工作能力換來的資源,大致為收入與自主權,可能是以下:
1、稀缺度:這項技能難以被發現,很難被替代
2、價值性:這項技能對企業、消費者、市場有著高度價值
3、交易能力:這項技能就算跳公司仍有很好甚至更高的薪水,有更多的自主權
若你的職涯資本能因此換到更多的收入、生活自主權。
反而更能接近你原本要的生活,甚至讓你有更新的想法,創造比過去所想更好的生活型態。
▶使命,只在頂尖邊界中產生
我在過去會想著,若可以在年輕時找到使命,就不會浪費時間在探索上面。
這本書中提到,使命往往會在頂尖知識中才會發現。
比如有人不太會用 3C 產品,有天突發奇想,覺得若人類可以用手機繳費是很創新的想法。
但對於現代人來說,用手機繳費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他的使命,在我們旁人眼中只是稀鬆平常的生活小事。
所以在沒有夠頂尖的工作技能或能力,或累積足夠職涯資本,你的使命要不是別人發現在使用了,要不就是你能力支撐不起。
▶越做越滿足的職涯條件
高價值、收入高的技能,可能分布在那些地方?
現在 2025 市場趨勢為 AI,亦即很多人工的工作會被替代。
那麼你要做的,是選擇那些很難被 AI 代替的工作。
除了很難被 AI 代替,還要選擇台灣有的工作。
當然你若可以在國外工作那就是另一回事。
1、科技業工程師
2、產品經理
3、行銷人員
4、平面設計師
5、攝影編劇
6、職人手工藝、服務型產業:皮製件、裁縫師、健身教練、推拿師傅
▶在台灣,只剩創業嗎?
我認為在台灣,男人有健康同時又要有女人的話,收入至少要月入 10 萬甚至更多。
且要在有這種收入的同時又有時間去累積吸引女人的資源,比如健身、好品質食物、品味、人脈。
這時候可不是去科技業當工程師就可以達到,你選擇的賺錢領域要是時間更少仍有更多收入的條件才可以達成。
這麼一來可選擇的就更少了,那些服務型領域像是健身教練、手工藝產品就不方便。
篩選掉之後,只剩下創業,而這個創業又必須是容易複製的產品。
在台灣會是電商、線上課程。
除此之外,就是搞投資與房地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