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回台記錄 (2): 回台灣不習慣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回到台灣後,因為服喪期間,所以不方便去拜訪朋友,因此災台灣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待在家裡,其實這樣也好,有足夠的時間讓自己沈澱,也能夠多和家人在一起。
不過偶爾還是得出門去買些東西,特別是 Danielson 有件行李沒轉上,所以得去買一些日常盥洗用品。
三年沒有回家的台灣有點熟悉但又有些許陌生,出門時有些事情還真的讓 Danielson 不太習慣,其中最不習慣的就是戴口罩這件事,因為歐洲早就解除口罩令,雖然 Danielson 在哥本哈根搭大眾工具或進入室內公共場合都還是會戴口罩,但是在台灣看到大家都是隨時隨地戴著口罩,即使是路上沒有人群也都很自動上罩,連騎車都是口罩戴好戴滿,所以當我在路上或是騎車時,總覺得有人看著我,只因爲我沒戴口罩,老實說還真的是有點奇怪。
不過這就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生活習俗,雖不習慣但也很樂見台灣人的防疫素質如此的高,只不過當我不在室內空間沒戴口罩時,希望自己不要遇到正義魔人就好。
「如果喜歡 Danielson 的文章內容,歡迎用一杯咖啡的錢贊助支持我的寫作, 讓 Danielson 有更多的創作動力」
也可以給顆愛心,或是在下方的 like coin 拍個手鼓勵一下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05 年移居丹麥後,在這裡開始新的生活與學習,Danielson 希望跟大家分享丹麥的生活大小事,丹麥文化,旅遊記趣,我的小廚房自己做料理,大家來黑白講丹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各位已經知道丹媽去當天使的消息了,也因為這樣,Danielson 在兩個星期前回去台灣一趟,這是一趟難過傷心的回台之旅,這段時間收到許多人對 Danielson 的關愛以及對丹媽的祝福,真的很感謝大家,只想留下與丹媽好好說再見的記錄。 2020 年初,那時 Danielson 回到台灣渡假,而亞洲剛
發這一篇文主要是要謝謝大家對 Danielson 的關心以及給丹媽的祝福和哀弔 原本沒有想要發佈丹媽去當天使的事 畢竟這是個讓人難過傷心的消息 而且我也不希望大家認為 Danielson 在消費丹媽 但 10 月29 號當天剛好是丹爸離開我們 7 週年的時間 所以很難過在這個時候丹媽也離開我們 不過
丹媽在10 月 23 號台灣晚上 7 點多時離開我們去當天使了,那天是 Danielson 很痛的一天,雖然在二姐告知媽媽幾天前送進醫院時就大概有心裡準備,但當聽到這樣的消息時還是令人非常傷心痛苦,但內心同時也替媽媽很開心,因為她再也不痛了。
丹麥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特色與美麗,但自移居丹麥哥本哈根後,Danielson 開始喜歡上秋天,覺得秋天是個很美的季節,整個大地的顏色由夏天的翠綠轉換成紅,黃,褐各種不同顏色,在進入北歐冬季前,它給了人們一個美麗的大地自然色彩。
每個海外遊子最牽掛,也是我最近最擔心害怕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雖然我的心多少已有所準備,但當它真的發生時還是非常的難過,但這件事我無能為力,也無法改變! 人生有很多的無奈,而這件事是無奈中的無奈,沒有人有辦法逃避也沒有解決方式,即使用一生的時間也無法修滿學分,只有自己調試自己心靈。
文化是一種難以解釋的東西,當一個地方的一群人 (其實只要三人以上) 所存在過程中的言語,表達方式,行為模式,意識或認知方式都可以形成一個文化,也就是在一個地方大家基本上都遵守的思想,觀念或行為等。 而當人跨越了一個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有可能遇到與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文化,這也造就了所謂的文化沖擊出現,而
各位已經知道丹媽去當天使的消息了,也因為這樣,Danielson 在兩個星期前回去台灣一趟,這是一趟難過傷心的回台之旅,這段時間收到許多人對 Danielson 的關愛以及對丹媽的祝福,真的很感謝大家,只想留下與丹媽好好說再見的記錄。 2020 年初,那時 Danielson 回到台灣渡假,而亞洲剛
發這一篇文主要是要謝謝大家對 Danielson 的關心以及給丹媽的祝福和哀弔 原本沒有想要發佈丹媽去當天使的事 畢竟這是個讓人難過傷心的消息 而且我也不希望大家認為 Danielson 在消費丹媽 但 10 月29 號當天剛好是丹爸離開我們 7 週年的時間 所以很難過在這個時候丹媽也離開我們 不過
丹媽在10 月 23 號台灣晚上 7 點多時離開我們去當天使了,那天是 Danielson 很痛的一天,雖然在二姐告知媽媽幾天前送進醫院時就大概有心裡準備,但當聽到這樣的消息時還是令人非常傷心痛苦,但內心同時也替媽媽很開心,因為她再也不痛了。
丹麥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特色與美麗,但自移居丹麥哥本哈根後,Danielson 開始喜歡上秋天,覺得秋天是個很美的季節,整個大地的顏色由夏天的翠綠轉換成紅,黃,褐各種不同顏色,在進入北歐冬季前,它給了人們一個美麗的大地自然色彩。
每個海外遊子最牽掛,也是我最近最擔心害怕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雖然我的心多少已有所準備,但當它真的發生時還是非常的難過,但這件事我無能為力,也無法改變! 人生有很多的無奈,而這件事是無奈中的無奈,沒有人有辦法逃避也沒有解決方式,即使用一生的時間也無法修滿學分,只有自己調試自己心靈。
文化是一種難以解釋的東西,當一個地方的一群人 (其實只要三人以上) 所存在過程中的言語,表達方式,行為模式,意識或認知方式都可以形成一個文化,也就是在一個地方大家基本上都遵守的思想,觀念或行為等。 而當人跨越了一個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有可能遇到與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文化,這也造就了所謂的文化沖擊出現,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Thumbnail
家裏的傳統是反傳統的,過年總是要往國外跑來避開人潮。從國中以後就鮮少留在台灣過年,但大學時期的疫情攪亂了一切。至從上次越南的下龍灣之旅後,家裏已經隔了三年左右沒有一同出國放鬆玩樂了。 去年已經和女友去了寒冷的歐洲國度來慶祝聖誕節,所以今年的過年才是至疫情結束以來我們的第一個過年。在今天整理從國外回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
Thumbnail
自從疫情緩解之後國門也終於打開了,大家一定可以感受到近期出國的民眾也變多了。近期有位朋友在看診時問到:「咦…邱醫師應該也蠻常出國的,不知道是否會準備什麼外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呢?」這問題的確蠻有意思的。因為後續在網路上找了一下,訊息並不是很完整,有些甚至不是很適合。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Thumbnail
家裏的傳統是反傳統的,過年總是要往國外跑來避開人潮。從國中以後就鮮少留在台灣過年,但大學時期的疫情攪亂了一切。至從上次越南的下龍灣之旅後,家裏已經隔了三年左右沒有一同出國放鬆玩樂了。 去年已經和女友去了寒冷的歐洲國度來慶祝聖誕節,所以今年的過年才是至疫情結束以來我們的第一個過年。在今天整理從國外回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
Thumbnail
自從疫情緩解之後國門也終於打開了,大家一定可以感受到近期出國的民眾也變多了。近期有位朋友在看診時問到:「咦…邱醫師應該也蠻常出國的,不知道是否會準備什麼外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呢?」這問題的確蠻有意思的。因為後續在網路上找了一下,訊息並不是很完整,有些甚至不是很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