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股市一定都持續向上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長期投資人為何都認為股市一定都持續向上 ?




不管你翻開美股還是台股的紀錄 , 只要時間一拉長 , 指數不斷創新高可能就是一個緩慢且持續的過程 , 腳步從不停止 .


星期一專家悲觀到不行 , 才隔一天 , 又充滿了樂觀 , 隨時風向都會做轉變 , 快到你無法掌握


連續幾個月的空頭市場 , 尤其是九月跌掉一千多點 , 相信多少會影響到財經節目的收視率 , 股市好時收視率才會好 , 空頭市場時 , 一買就套 , 當然就不想看了 .


版主還蠻佩服在空頭市場時還持續給正確投資方式的專家 , 如好標的要持續左側交易下去 , 我們都知道這是正確的方式 , 但給這種建議對收視率沒幫助也不討喜 , 畢竟誰喜歡一買就套牢的感覺 , 這種建議就像早睡早起 , 運動 , 控制飲食那樣老生常談 , 但很難做到 .


不知版主判斷的對不對 , 但我認為股市長期往上走的理由有以下兩個 , 只是需要時間來發酵


(1) 交易平台及制度的設計



其實你股票能賣多少錢從來也不是你決定的 , APP點開是多少就是多少 , 你想要賣票面價也不行 , 不會隨便讓你破壞價格穩定 , 要照交易制度走 , 制度則由政府掌控 , 賣股的價格要照制度走 , 賣房則不用 市價1000萬的房你想賣500萬可不可以 ?

可以 , 但政府可能會讓過高及過低的房價隱藏起來 , 要不然就註明個特殊交易 ,

言而總之 , 平台的交易制度可能也是指數不斷往上的原因之一



(2) 各國政府在市場扮演『黑手』



媒體跟專家有時候風向變得超快 , 但他們非得這樣做 , 為什麼 ? 為什麼風向已變那麼快了 , 但我們跟著媒體或專家一起做股票還是有可能落後市場 ?


我想可能就是專家在分析事件及給建議時 , 有另一批人同步在處理問題 , 嘗試解決問題


大概就像這樣子


*事件發生 ----> 專家分析問題並接受節目採訪---> 投資人認同專家及媒體說法 , 賣掉股票 .


同一時間


*事件發生 ----> 政府邀專家分析問題 , 並擬出方案 ----> 媒體發佈 ----> 股市反轉


簡單說 , 你在吸收完資訊 , 剛作投資決策的同時, 各國政府可能也找到解決黑天鵝的方案


你笑著說自己避開了風險的同時 , 政府也笑著說他找到解決方案 .


你們同時笑了 , 但思維恰恰在天平的兩端.




***至於為何指數會不斷經由時間而創新高 ?


我想除了交易平台的制度設計 , 新產業 , 新科技所開創的藍海市場 , 新的資金不斷灌入市場外 , 還有 ,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的態度, 指數每爬到另一個創新高的基期時 , 政府其實是捨不得再回到原來的基期 ,


所以每跌入一次熊市 --->政府又會想其他政策將指數撐住 ---> 造成股市反彈 --->反彈後就算沒創新高 , 也可能維持數年的平衡 ---> 接著又創新高 ---> 熊市來臨 ----> 政府再度出手 -----> 不斷循還


如果指數是小朋友 , 那政府應該就是小朋友旁的那雙手 , 護著小朋友長大.



******************************************


台北市長曾經在演講中 , 提到鄭和和哥倫布有甚麼最大的不同 , 市長是這樣說的


鄭和雖然帶著大隊人馬出海 , 不過船隊是沿著海岸線走 , 所以最遠的地區就只到中東 , 非洲地區 .


哥倫布雖然只帶著不到百人出海 , 但目標是要橫越大西洋 , 風險很高 , 也可能一去不回 , 但終究是發現了美洲大陸 .


不知道這樣形容合不合適 ?


短期投資會不會比較像鄭和 ? 航程較短 , 較有機會靠岸 , 但帶來的成果較小


長期投資是否較像哥倫布 ? 航程長很多 , 需有長期忍受海上風浪的準備 , 要做好不隨便上岸的準備 , 但有可能帶來較大的成果



長期投資人其實是很有Guts的 , 願意為了較甜美的果實而去忍受波動 , 忍受波動的能力恰恰是長期跟短期的分水嶺



也許 ,像 大俠武林 提到的起碼連續投資120個月 , 或著投資N年成本就在N年線的方式 , 比較不會錯過長期報酬.




當空頭來襲時 , 黑夜降臨時 , 只有長期投資人會抱著他的信仰 , 並守護黑夜中那孱弱的燭光 , 直至下個黎明到來



2022.11.11 文章同步發表於KINKO KINKO 合庫金



#持續向上

#合庫金

#金融股

#存股


raw-image


圖片 : IKEA幽靈餅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ctor Lai的沙龍
2會員
18內容數
Victor L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2
配息政治學 『 EPS提供配息的籌碼 , 而董事會決定要不要用 』 這張照片讓我想到公股行庫與民營的差別 民營是 『兄弟登山 , 各自努力』 公股可能變成 『 兄弟登山 , 一起努力 』 民營金控來說 , 你說中信 , 玉山 , 台新他們要怎麼配息 , 其實只要能對大股東交代就好
Thumbnail
2023/04/02
配息政治學 『 EPS提供配息的籌碼 , 而董事會決定要不要用 』 這張照片讓我想到公股行庫與民營的差別 民營是 『兄弟登山 , 各自努力』 公股可能變成 『 兄弟登山 , 一起努力 』 民營金控來說 , 你說中信 , 玉山 , 台新他們要怎麼配息 , 其實只要能對大股東交代就好
Thumbnail
2023/01/01
存股難 婚姻難 都很難 ? 版主以前好像有看過類似的說法 , 但已忘記是哪個粉絲團 , 這種講法蠻有趣的 , 放在存股上好像也有一些些道理 , 有點趣味 , 所以我用自己的想法 , 再度分享
Thumbnail
2023/01/01
存股難 婚姻難 都很難 ? 版主以前好像有看過類似的說法 , 但已忘記是哪個粉絲團 , 這種講法蠻有趣的 , 放在存股上好像也有一些些道理 , 有點趣味 , 所以我用自己的想法 , 再度分享
Thumbnail
2022/11/25
在股債雙跌 , 其他資產也跟著下跌的情勢下 , 有時候專家推薦的『安全性資產』是真的『安全』嗎 ?
Thumbnail
2022/11/25
在股債雙跌 , 其他資產也跟著下跌的情勢下 , 有時候專家推薦的『安全性資產』是真的『安全』嗎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長期投資人為何都認為股市一定都持續向上 ? 不管你翻開美股還是台股的紀錄 , 只要時間一拉長 , 指數不斷創新高可能就是一個緩慢且持續的過程 , 腳步從不停止 .
Thumbnail
長期投資人為何都認為股市一定都持續向上 ? 不管你翻開美股還是台股的紀錄 , 只要時間一拉長 , 指數不斷創新高可能就是一個緩慢且持續的過程 , 腳步從不停止 .
Thumbnail
投資股市最理想的狀況是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報酬率就亮眼,但是沒有人能夠100%預測短期的股價走勢,及絕對高低點,若是進行10-20年以上長期投資的話,的確可以觀察股市週期變化高低的趨勢與區間,,但問題是大循環週期可能10年以上才一次,該在什麼時間點投入?又如何觀察目前位於哪個週期位置?
Thumbnail
投資股市最理想的狀況是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報酬率就亮眼,但是沒有人能夠100%預測短期的股價走勢,及絕對高低點,若是進行10-20年以上長期投資的話,的確可以觀察股市週期變化高低的趨勢與區間,,但問題是大循環週期可能10年以上才一次,該在什麼時間點投入?又如何觀察目前位於哪個週期位置?
Thumbnail
世界總是在變 高通膨...經濟學家說有兩種方式可以解決:1. 貨幣緊縮,2. 降低需求(即經濟衰退)。 合理...所以?...趕快換買抗跌的防禦型股票:電信、公共事業、瓦斯、能源股? 堅持你的不變 看清股市樣貌 有助長期投資 我是查理。我愛胡扯。 原文刊載於臉書,懶得修改...^^||
Thumbnail
世界總是在變 高通膨...經濟學家說有兩種方式可以解決:1. 貨幣緊縮,2. 降低需求(即經濟衰退)。 合理...所以?...趕快換買抗跌的防禦型股票:電信、公共事業、瓦斯、能源股? 堅持你的不變 看清股市樣貌 有助長期投資 我是查理。我愛胡扯。 原文刊載於臉書,懶得修改...^^||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看到有人在問,$請問,以存股的角度每年獲利有5%, 但是現在已經獲利到50%你們會繼續存股,還是獲利出單$ 討論很熱烈,有人說獲利了結,賣了,有人說繼續放著,不要賣,那你覺得呢? 今天就來研究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問題,首先,發問者,是以存股的角度 來化解這種不安,否則就無法操作了。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看到有人在問,$請問,以存股的角度每年獲利有5%, 但是現在已經獲利到50%你們會繼續存股,還是獲利出單$ 討論很熱烈,有人說獲利了結,賣了,有人說繼續放著,不要賣,那你覺得呢? 今天就來研究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問題,首先,發問者,是以存股的角度 來化解這種不安,否則就無法操作了。
Thumbnail
股市大漲三日,散戶不請自來,如果股市上漲就對前景覺得樂觀,不過影響股價波動的因素很複雜,投資人以為風險疑慮消失才使股價上漲,實際可能是其他原因讓股價波動,原本的風險尚未消失,只是暫時被市場忽略
Thumbnail
股市大漲三日,散戶不請自來,如果股市上漲就對前景覺得樂觀,不過影響股價波動的因素很複雜,投資人以為風險疑慮消失才使股價上漲,實際可能是其他原因讓股價波動,原本的風險尚未消失,只是暫時被市場忽略
Thumbnail
當全世界各種股票指數不斷創新高之際,談一個指數化投資的基本觀念,當價差投資人或是股息投資人看到這樣的創新高時,或許會覺得: 上漲時這不過是帳面數字(持有現金也只是個數字,不是嗎?)或是下跌時,你就笑不出來了。其實我們的投資觀念是這樣的想的:
Thumbnail
當全世界各種股票指數不斷創新高之際,談一個指數化投資的基本觀念,當價差投資人或是股息投資人看到這樣的創新高時,或許會覺得: 上漲時這不過是帳面數字(持有現金也只是個數字,不是嗎?)或是下跌時,你就笑不出來了。其實我們的投資觀念是這樣的想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