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不要再怨不公平,6、7年級生比你想得更難翻身
2
公務員財富自由秘訣分享
3
兩岸如果開戰,資產怎麼放?
4
公務員離職後,2025年初
5
保險隱藏所得的真相
1
不要再怨不公平,6、7年級生比你想得更難翻身
2
公務員財富自由秘訣分享
3
兩岸如果開戰,資產怎麼放?
4
公務員離職後,2025年初
5
保險隱藏所得的真相
Andy創業中
不要再怨不公平,6、7年級生比你想得更難翻身
許多人認為上一代更容易成功,對現狀感到「不公平」,但這可能是一種倖存者偏誤。本文探討資訊流通、數位時代的影響,並指出真正的差異在於思維模式與行動力,強調學習新工具、擁抱改變的重要性。
2025/10/19
4
2
從公務員到創業家:房市寒冬中的多元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
本文分享一位前公務員在房地產市場起落中的創業經驗,從早期投資中古屋、法拍屋到成為微型建商,以及在景氣變幻莫測下如何調整策略,分散風險,建立多元收入來源,並強調創業需審慎評估風險,避免過度槓桿,才能在市場中長期生存。
2025/09/14
3
公務員財富自由秘訣分享
十多年前就任公務員時財產歸零,與妻子胼手胝足至今,已累積一定金額的資本存量(超過高考公務員的終身所得),並預期仍有數倍於公務員年薪的被動收入數年,原定2025年底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已提前於2024年提前達成,回想漫長10年的理財人生,雖然儲蓄節省不容易,但看著財富累積的成就感,總是比多一道大餐,或多買
2025/01/13
3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人生中場的抉擇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平衡與取捨的兩難抉擇
2025/01/09
2
1
公務員離職後,2025年初
本文探討一位擁有十年以上公職資歷,於2022年離職後投入實體創業的心路歷程,分享其在面對職涯轉換的不安與挑戰,以及如何逐步確立事業方向,並以建設公司經營為核心,展望未來發展。
2025/01/02
32
2
股市風雲:賺與賠的思考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2024/08/06
2
懂得避免中年男陷阱,過了35歲,看清自己的弱點
男人年紀一過35歲(或許有些更年輕),弱點往往出現在個性,而非專業。常見的一種老男人症頭就是喜歡說服他人,面對與自己相左的想法或看法,總是會忍不住說兩句,只說兩句還好,一旦遭遇反擊,往往更觸發心底的防禦機制,不爭個面紅耳赤,誰輸誰贏,不肯罷休。
2024/05/11
6
從公務員到成立公司、獲得建築獎
一覺醒來,看到公司群組傳來一個獲獎的名單,發現自己的案子赫然在得獎名單上,如此的突然,從公職轉換入建築業才幾年,就獲得如此殊榮,不由得有一點點小小驕傲。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團隊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在建設行業中的經歷和感想。
2024/04/22
8
重新審視"文字創作"這件小事
離開公務機關兩年,文字創作的旅程。 從公務機關離職兩年,自己的文字創作之路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僅存活於業界,收入也不斷增長。然而,單純靠文字創作來賺錢並不容易,所以要去多方面尋找機會。閒時繼續努力,創作不止是為了錢,更是人生中的利器。
2024/03/26
6
國曆新年展望未來,農曆新年回首過去
當面對分崩離析的M型社會,我們不斷焦躁的規劃未來,搶搭中產階級的末班車。然而農曆新年的到來,彷彿一道急煞車,讓人們褪下心防,走回老家,面對過去,反思未來。
2024/02/11
4
查看更多
不要再怨不公平,6、7年級生比你想得更難翻身
許多人認為上一代更容易成功,對現狀感到「不公平」,但這可能是一種倖存者偏誤。本文探討資訊流通、數位時代的影響,並指出真正的差異在於思維模式與行動力,強調學習新工具、擁抱改變的重要性。
2025/10/19
4
2
從公務員到創業家:房市寒冬中的多元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
本文分享一位前公務員在房地產市場起落中的創業經驗,從早期投資中古屋、法拍屋到成為微型建商,以及在景氣變幻莫測下如何調整策略,分散風險,建立多元收入來源,並強調創業需審慎評估風險,避免過度槓桿,才能在市場中長期生存。
2025/09/14
3
公務員財富自由秘訣分享
十多年前就任公務員時財產歸零,與妻子胼手胝足至今,已累積一定金額的資本存量(超過高考公務員的終身所得),並預期仍有數倍於公務員年薪的被動收入數年,原定2025年底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已提前於2024年提前達成,回想漫長10年的理財人生,雖然儲蓄節省不容易,但看著財富累積的成就感,總是比多一道大餐,或多買
2025/01/13
3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人生中場的抉擇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平衡與取捨的兩難抉擇
2025/01/09
2
1
公務員離職後,2025年初
本文探討一位擁有十年以上公職資歷,於2022年離職後投入實體創業的心路歷程,分享其在面對職涯轉換的不安與挑戰,以及如何逐步確立事業方向,並以建設公司經營為核心,展望未來發展。
2025/01/02
32
2
股市風雲:賺與賠的思考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2024/08/06
2
懂得避免中年男陷阱,過了35歲,看清自己的弱點
男人年紀一過35歲(或許有些更年輕),弱點往往出現在個性,而非專業。常見的一種老男人症頭就是喜歡說服他人,面對與自己相左的想法或看法,總是會忍不住說兩句,只說兩句還好,一旦遭遇反擊,往往更觸發心底的防禦機制,不爭個面紅耳赤,誰輸誰贏,不肯罷休。
2024/05/11
6
從公務員到成立公司、獲得建築獎
一覺醒來,看到公司群組傳來一個獲獎的名單,發現自己的案子赫然在得獎名單上,如此的突然,從公職轉換入建築業才幾年,就獲得如此殊榮,不由得有一點點小小驕傲。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團隊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在建設行業中的經歷和感想。
2024/04/22
8
重新審視"文字創作"這件小事
離開公務機關兩年,文字創作的旅程。 從公務機關離職兩年,自己的文字創作之路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僅存活於業界,收入也不斷增長。然而,單純靠文字創作來賺錢並不容易,所以要去多方面尋找機會。閒時繼續努力,創作不止是為了錢,更是人生中的利器。
2024/03/26
6
國曆新年展望未來,農曆新年回首過去
當面對分崩離析的M型社會,我們不斷焦躁的規劃未來,搶搭中產階級的末班車。然而農曆新年的到來,彷彿一道急煞車,讓人們褪下心防,走回老家,面對過去,反思未來。
2024/02/11
4
查看更多
爸爸神經兮兮的親子日記
努力與成長的學習路途:從小小成績到自主學習的挑戰
目前我堅持讓孩子在10:30前上床睡覺,並準時參加籃球隊的練習活動,此外,每晚留有30到40分鐘的自由時間(通常用來玩電動),其餘時間專心複習學校功課,也特意在期末前預留了約兩週的衝刺期。 第一次考試成績出爐時,我內心充滿忐忑,害怕重蹈小學時的覆轍,從班上倒數前十名起步。結果卻意外地班排第13名,
2024/11/06
為什麼國中孩子該參加籃球校隊?爸爸的心聲與見解
本文探討父母面對孩子參加籃球校隊的支持與擔憂,並闡述參加體育活動對國中生成長的重要性。強調體育活動不僅有助於身心發展,還能提升學業表現、社交能力及管理時間的技巧。以作者的個人經歷與觀察,鼓勵家長支持孩子在學校運動的選擇,並提供多元的成長經歷,期望讓孩子在激烈的升學競爭中更具優勢。
2024/09/16
1
1
努力與成長的學習路途:從小小成績到自主學習的挑戰
目前我堅持讓孩子在10:30前上床睡覺,並準時參加籃球隊的練習活動,此外,每晚留有30到40分鐘的自由時間(通常用來玩電動),其餘時間專心複習學校功課,也特意在期末前預留了約兩週的衝刺期。 第一次考試成績出爐時,我內心充滿忐忑,害怕重蹈小學時的覆轍,從班上倒數前十名起步。結果卻意外地班排第13名,
2024/11/06
為什麼國中孩子該參加籃球校隊?爸爸的心聲與見解
本文探討父母面對孩子參加籃球校隊的支持與擔憂,並闡述參加體育活動對國中生成長的重要性。強調體育活動不僅有助於身心發展,還能提升學業表現、社交能力及管理時間的技巧。以作者的個人經歷與觀察,鼓勵家長支持孩子在學校運動的選擇,並提供多元的成長經歷,期望讓孩子在激烈的升學競爭中更具優勢。
2024/09/16
1
1
高雄房地產漫談
高雄房市2025年解析預測
川普關稅大刀揮舞 雖然可能只是談判手段,但對台灣絕非好事。多數專家預期對台積電等高階晶片產業影響不大,但對目前苦苦掙扎的中低階科技業乃至傳統產業可能是一記致命打擊。這可能加劇台灣的貧富差距,進一步造成房地產市場區域發展的不均衡現象。 Deepseek 橫空出世 Deepseek 雖然短期內對美
2025/02/05
2
別傻了,房價下跌就能順利換屋嗎?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認為,房價下跌對換屋族有利,因為下跌後,換屋所需的"總價格"變低,然而考慮台灣買房通常會貸款的習慣,實際操作結果或許不盡然如此,以下分析,提供參考。 1.房價上漲情境 以一間20坪、總價800萬的房子為例,若貸款7成,則需要自備240萬,貸款額為560萬。當房價上漲100
2024/10/21
限貸令後,投資房產還是股票,高下立判?
限貸令風暴席捲市場,擁房派士氣潰散! 最近房市可以說是哀鴻遍野,賣方紛紛降低開價,買方紛紛縮手觀望,房仲開始儲糧過冬,小白投資客更是面臨斷頭危機... 網路上也開始炸鍋,擁房派雖然還是認為房價長期只漲不跌,但卻是色厲內任,因為這波無法貸款的情境前所未見,如果房產真有泡沫,戳破後會影響層面會多大沒
2024/10/03
關於都市更新,給賴總統的話
本文探討了臺灣都市更新的艱辛路途,指出近500萬戶老屋的安全問題與建設業面臨的人才荒、進入門檻高、社會風向不利等多重挑戰,並分析政府與建商之間合作的困難,以及缺乏整體規劃的問題。解決都市更新難題需要全面的政策改進與社會對話,這不僅僅是法規上的挑戰,更是整個建築行業的系統性問題。
2024/09/07
1
貸款滿水位,房市會跌嗎?
市場總是這樣:絕望中會出行情,同樣的樂集也會生悲! 隨著股市重回2萬多點,外匯持續湧入,加上新青安的助攻,房價量俱漲,房市勢如中天之時,在車上的人,天天期待房價能衝破哪個天花板,沒上車的人,終日揣揣求一個上車的機會之際,一個沒有人意料到的金融危機,又悄悄到來,也是筆者在房市10幾年經驗,從沒遇到過
2024/08/21
3
2024下半年高雄房市會繼續漲嗎?
高雄房市熱潮正在逐漸成形,數年累積的佈局開始結果。作為科技園區,吸引科技人士落戶,並受到國際情勢的助攻。臺積電等大廠的設立和員工收入的影響,使高雄的房地產市場成為關注的焦點。
2024/05/05
4
2024投資房市,不可不知稅務變革
前幾天的公會稅務講座,聽說原本預計80人結果來了200多人,可見稅務規劃是目前不動產從業人員最大的痛點,以下分別就公司及個人角度,整理2024年不可不知的稅務規劃眉角。 個人: 1. 囤房稅實施,一定要記得遷戶籍 囤房稅與原有的房屋稅條例比起來,大家必須要知道的改革重點有3。 重點
2024/04/15
6
臺灣房市再次蠢動 房價上漲的天時地利人和
房價再次蠢動 「我們的開價就是這樣,老實跟你講空間也不多,而且之後價格還要往上調,我建議你如果喜歡就先拿訂金再來談...」從代銷小姐的高昂深邃的鼻孔中,能夠深切的感受出來,房市的氛圍又不一樣了,與半年前電話溫柔call 客的嗓音可以說是有天壤之別。 的確在這波股市上萬點的熱潮,加上新青安的推波助瀾
2024/04/07
4
2024年房市展望:降息預期、資金過剩、需求強勁
2023年歷經戰亂、升息、打房政策、出口萎縮等因素,房價仍是看回不回,甚至在年底拉一波尾盤。預測難以準確,但降息預期、資金過剩、需求強勁的背景下,房價將緩漲。由於供給在部分地區有過剩疑慮,但後續又繼續有成本飆升,工期拉長、建商融資槓桿下降等因素幹擾,使得房價短期需下跌誠屬不易。
2024/01/14
4
2023年的高雄房市收官
隨著2023年進入尾聲,許多人所期待的房價有感下跌並未發生,反而在年末又蠢蠢欲到,因此筆者最近在與銀行往來時,發現許多銀行用更加謹慎的態度來處理房貸業務,這樣的現象可能有兩種解讀方式,一是鄰近選舉,國家不想要房市再繼續往上攀升,二是預期明年房市風險升高,銀行在進行風險調控,綜合國內外數據,筆者認為.
2023/11/13
6
1
查看更多
高雄房市2025年解析預測
川普關稅大刀揮舞 雖然可能只是談判手段,但對台灣絕非好事。多數專家預期對台積電等高階晶片產業影響不大,但對目前苦苦掙扎的中低階科技業乃至傳統產業可能是一記致命打擊。這可能加劇台灣的貧富差距,進一步造成房地產市場區域發展的不均衡現象。 Deepseek 橫空出世 Deepseek 雖然短期內對美
2025/02/05
2
別傻了,房價下跌就能順利換屋嗎?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認為,房價下跌對換屋族有利,因為下跌後,換屋所需的"總價格"變低,然而考慮台灣買房通常會貸款的習慣,實際操作結果或許不盡然如此,以下分析,提供參考。 1.房價上漲情境 以一間20坪、總價800萬的房子為例,若貸款7成,則需要自備240萬,貸款額為560萬。當房價上漲100
2024/10/21
限貸令後,投資房產還是股票,高下立判?
限貸令風暴席捲市場,擁房派士氣潰散! 最近房市可以說是哀鴻遍野,賣方紛紛降低開價,買方紛紛縮手觀望,房仲開始儲糧過冬,小白投資客更是面臨斷頭危機... 網路上也開始炸鍋,擁房派雖然還是認為房價長期只漲不跌,但卻是色厲內任,因為這波無法貸款的情境前所未見,如果房產真有泡沫,戳破後會影響層面會多大沒
2024/10/03
關於都市更新,給賴總統的話
本文探討了臺灣都市更新的艱辛路途,指出近500萬戶老屋的安全問題與建設業面臨的人才荒、進入門檻高、社會風向不利等多重挑戰,並分析政府與建商之間合作的困難,以及缺乏整體規劃的問題。解決都市更新難題需要全面的政策改進與社會對話,這不僅僅是法規上的挑戰,更是整個建築行業的系統性問題。
2024/09/07
1
貸款滿水位,房市會跌嗎?
市場總是這樣:絕望中會出行情,同樣的樂集也會生悲! 隨著股市重回2萬多點,外匯持續湧入,加上新青安的助攻,房價量俱漲,房市勢如中天之時,在車上的人,天天期待房價能衝破哪個天花板,沒上車的人,終日揣揣求一個上車的機會之際,一個沒有人意料到的金融危機,又悄悄到來,也是筆者在房市10幾年經驗,從沒遇到過
2024/08/21
3
2024下半年高雄房市會繼續漲嗎?
高雄房市熱潮正在逐漸成形,數年累積的佈局開始結果。作為科技園區,吸引科技人士落戶,並受到國際情勢的助攻。臺積電等大廠的設立和員工收入的影響,使高雄的房地產市場成為關注的焦點。
2024/05/05
4
2024投資房市,不可不知稅務變革
前幾天的公會稅務講座,聽說原本預計80人結果來了200多人,可見稅務規劃是目前不動產從業人員最大的痛點,以下分別就公司及個人角度,整理2024年不可不知的稅務規劃眉角。 個人: 1. 囤房稅實施,一定要記得遷戶籍 囤房稅與原有的房屋稅條例比起來,大家必須要知道的改革重點有3。 重點
2024/04/15
6
臺灣房市再次蠢動 房價上漲的天時地利人和
房價再次蠢動 「我們的開價就是這樣,老實跟你講空間也不多,而且之後價格還要往上調,我建議你如果喜歡就先拿訂金再來談...」從代銷小姐的高昂深邃的鼻孔中,能夠深切的感受出來,房市的氛圍又不一樣了,與半年前電話溫柔call 客的嗓音可以說是有天壤之別。 的確在這波股市上萬點的熱潮,加上新青安的推波助瀾
2024/04/07
4
2024年房市展望:降息預期、資金過剩、需求強勁
2023年歷經戰亂、升息、打房政策、出口萎縮等因素,房價仍是看回不回,甚至在年底拉一波尾盤。預測難以準確,但降息預期、資金過剩、需求強勁的背景下,房價將緩漲。由於供給在部分地區有過剩疑慮,但後續又繼續有成本飆升,工期拉長、建商融資槓桿下降等因素幹擾,使得房價短期需下跌誠屬不易。
2024/01/14
4
2023年的高雄房市收官
隨著2023年進入尾聲,許多人所期待的房價有感下跌並未發生,反而在年末又蠢蠢欲到,因此筆者最近在與銀行往來時,發現許多銀行用更加謹慎的態度來處理房貸業務,這樣的現象可能有兩種解讀方式,一是鄰近選舉,國家不想要房市再繼續往上攀升,二是預期明年房市風險升高,銀行在進行風險調控,綜合國內外數據,筆者認為.
2023/11/13
6
1
查看更多
保險稅務解密
資產傳承專題:儲蓄險或將失優勢?
資產傳承,特別是涉及傳承糾紛的法律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在將來,保險公司可能會對儲蓄險的獲利模式進行大幅調整,這可能對於保險業務員的生存提出挑戰。然而,儲蓄險的商機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停售前夕,這是一個值得加以利用的機會。
2024/01/28
3
談資產傳承,保險業務員準備好了嗎?
在與筆者談論開課需求時,很容易聽到保險業務員如此要求:「講太多法條我們也不想聽,直接告訴我們可以賣甚麼就好!」所以大家最想要的是一個直接了當的答案,快速的將行銷流程進入簽約的程序,但是筆者可以告訴你,有含金量的議題,從來不簡單,也不直接。
2023/09/18
3
配息商品是可怕的糖衣毒藥
其實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們之所以對於配息商品如此趨之若鶩,就是對於穩定現金流所帶來安全感的迷戀,無論是配息商品,或是固定薪水都是如此,往往導致人們對於投資、乃至於人生規劃,產生沒有效率的扭曲現象。
2023/08/15
3
保單可以強制執行!隱藏資產功能弱化!
保單隱藏資產的賣點其來有三: 一是錢入保單,法院難以執行 二是國稅局對於個人保單沒有實施歸戶,不容易受到查核 三是保單的收入,可以藉由部分租稅優惠,免於課稅 但在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統一江湖,突破以往見解後,往後保單既能成為執行標的,法院也能強制解約取回保價金
2023/07/12
4
預留稅源怎麼做?遺囑及執行人不可少!
在資產傳承領域,順利完成繼承比節稅更重要 要順利完成繼承不可缺少的三個要素 一份有效不違背特留分的遺囑 一個執行遺囑的遺囑執行人 一張供遺囑執行人繳納遺產稅的保單
2023/07/07
5
房子是高調而危險的傳承工具~五億高中生的啟示
低調而隱密才是最好的財富傳承方式 五億高中生的婚姻看似僅為財產而進行,判定無效 五億高中生案,該案從家庭人倫悲劇、犯罪動機討論、民事遺產爭議、以及資產傳承反面教材等等,討論空間相當廣泛,其中大筆不動產傳承給年幼的高中生,導致一系列的悲劇。 值得我們省思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再發生
2023/06/24
3
不要你的人,但是要你的錢-高離婚率與高繼承率下的婚姻陷阱
結婚離婚本是夫妻之間的問題,但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可能讓火燒到上一代努力的成果 婚姻沒了、家庭散了、連本來該是父母的愛心都被狠狠咬走一大部分,痛上加痛,如何預防?
2023/05/30
5
保險隱藏所得的真相
保險所得並沒有被隱藏,只是沒去看 現階段保單並沒有被國稅局以歸戶方式全面蒐集資料,但也不代表將來會如此,合法合理的規劃,儘量避免以節稅為主要訴求,仍是保護銷售,也保護消費者的最佳手段。
2023/05/20
2
進入資產規劃領域,保險銷售突圍的三大利器!
真心認為現在的保險銷售真的很辛苦,在保障型商品日趨飽和的現在,保險公司將觸角紛紛伸向資產傳承的領域,這也代表業務員們開始接觸傳統上被律師、會計師或高階顧問公司把持的領域,在這既專業、又競爭的領域生存的必備三要素!
2023/05/18
5
保險令人驚豔的三重租稅優惠
繳稅真的是人生必然嗎!?資產轉化成保險,有效逃離課稅循環。 資產傳承向來是件很複雜的課題,其涉及領域涵蓋金融、民法、租稅甚至家族情感,如果沒有專業的會計師、律師團隊規劃,很難做有效的安排,因為少有人同時具備這三個領域的知識,而筆者早期出身銀行,深耕稅務部門,又經過司法考試的洗禮,無論理論或實務俱有相
2023/04/19
6
查看更多
資產傳承專題:儲蓄險或將失優勢?
資產傳承,特別是涉及傳承糾紛的法律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在將來,保險公司可能會對儲蓄險的獲利模式進行大幅調整,這可能對於保險業務員的生存提出挑戰。然而,儲蓄險的商機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停售前夕,這是一個值得加以利用的機會。
2024/01/28
3
談資產傳承,保險業務員準備好了嗎?
在與筆者談論開課需求時,很容易聽到保險業務員如此要求:「講太多法條我們也不想聽,直接告訴我們可以賣甚麼就好!」所以大家最想要的是一個直接了當的答案,快速的將行銷流程進入簽約的程序,但是筆者可以告訴你,有含金量的議題,從來不簡單,也不直接。
2023/09/18
3
配息商品是可怕的糖衣毒藥
其實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們之所以對於配息商品如此趨之若鶩,就是對於穩定現金流所帶來安全感的迷戀,無論是配息商品,或是固定薪水都是如此,往往導致人們對於投資、乃至於人生規劃,產生沒有效率的扭曲現象。
2023/08/15
3
保單可以強制執行!隱藏資產功能弱化!
保單隱藏資產的賣點其來有三: 一是錢入保單,法院難以執行 二是國稅局對於個人保單沒有實施歸戶,不容易受到查核 三是保單的收入,可以藉由部分租稅優惠,免於課稅 但在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統一江湖,突破以往見解後,往後保單既能成為執行標的,法院也能強制解約取回保價金
2023/07/12
4
預留稅源怎麼做?遺囑及執行人不可少!
在資產傳承領域,順利完成繼承比節稅更重要 要順利完成繼承不可缺少的三個要素 一份有效不違背特留分的遺囑 一個執行遺囑的遺囑執行人 一張供遺囑執行人繳納遺產稅的保單
2023/07/07
5
房子是高調而危險的傳承工具~五億高中生的啟示
低調而隱密才是最好的財富傳承方式 五億高中生的婚姻看似僅為財產而進行,判定無效 五億高中生案,該案從家庭人倫悲劇、犯罪動機討論、民事遺產爭議、以及資產傳承反面教材等等,討論空間相當廣泛,其中大筆不動產傳承給年幼的高中生,導致一系列的悲劇。 值得我們省思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再發生
2023/06/24
3
不要你的人,但是要你的錢-高離婚率與高繼承率下的婚姻陷阱
結婚離婚本是夫妻之間的問題,但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可能讓火燒到上一代努力的成果 婚姻沒了、家庭散了、連本來該是父母的愛心都被狠狠咬走一大部分,痛上加痛,如何預防?
2023/05/30
5
保險隱藏所得的真相
保險所得並沒有被隱藏,只是沒去看 現階段保單並沒有被國稅局以歸戶方式全面蒐集資料,但也不代表將來會如此,合法合理的規劃,儘量避免以節稅為主要訴求,仍是保護銷售,也保護消費者的最佳手段。
2023/05/20
2
進入資產規劃領域,保險銷售突圍的三大利器!
真心認為現在的保險銷售真的很辛苦,在保障型商品日趨飽和的現在,保險公司將觸角紛紛伸向資產傳承的領域,這也代表業務員們開始接觸傳統上被律師、會計師或高階顧問公司把持的領域,在這既專業、又競爭的領域生存的必備三要素!
2023/05/18
5
保險令人驚豔的三重租稅優惠
繳稅真的是人生必然嗎!?資產轉化成保險,有效逃離課稅循環。 資產傳承向來是件很複雜的課題,其涉及領域涵蓋金融、民法、租稅甚至家族情感,如果沒有專業的會計師、律師團隊規劃,很難做有效的安排,因為少有人同時具備這三個領域的知識,而筆者早期出身銀行,深耕稅務部門,又經過司法考試的洗禮,無論理論或實務俱有相
2023/04/19
6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