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
上個月,在近幾個月的快速累積中,104的職涯健診人數累計突破100人,其中有不少是30歲後想跨領域轉職的朋友,不乏身有多年法律、保險或業務等經歷的老手,他們一樣的地方是,是大家都對現在的工作與生活不滿意。
在履歷健診中他們最常提出疑問的,常常是請求提供修改履歷的建議,或是尋求怎麼樣跨界就職的行動方針。上述這些行動確實重要,但其實在求職上,若希望自己能在僧多粥少的產業中成為the One,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是:有意識且主動的選擇戰場。
過去我們熟悉的履歷內容其實多半是客觀事實,也可以說是資訊的堆砌,從基本的姓名、性別、電話與地址,一直到學經歷、技能包與英文成績等等,這些東西可以證明我們過去的努力,卻無法說明每個人現在的價值,更無助於HR夥伴對於職位適配與否的判斷。
英文成績高的人一定就能負責海外業務?台灣大學畢業生一定適合當管理者?還是一定不適合?這些問題在過去履歷中都無法找到答案,更何況當求職者離開學校後,那些學生時代的資訊難免都會與本人有點不一樣。
現在各公司越來越看重的是個人特質,以及前述特質與招募職位的適配程度,從這個事實出發,並從透過身了解自己淬煉出特點,最後再以自身特點去選定戰場,首先這樣就不會讓自己落入未戰先敗的困境中。
不是所謂頂大或是本科系畢業,那就不要跟其他人比較學歷學系,你的社會經驗、人脈網絡、甚至是興趣愛好,都有機會成為你與眾不同的特點。沒有相對應的經歷、技能或證照,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聊聊跨界能為該職位帶來的改變?打過球隊、辦過活動或是學習樂器的經驗,有沒有可能完美適配除了該職位專業以外的所有需求?
專業、學歷或其他的各種「客觀」資訊,離學生時期越遠就越沒有可比性,所以如果你剛剛畢業不久,那該提升的是生命的廣度,致力於累積除了「資訊」以外的更多特質與成果;如果已經畢業一段時間了,那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擺脫過去客觀資訊給自己的束縛,例如考試成績好就是擅長、或某某科系就該進對應產業等等,相信你也和我一樣,都不想讓人生巔峰永遠留在考上大學的那一瞬間,是吧?
有看過咒術迴戰這個動畫嗎?前面提到的概念其實與動畫中「領域」概念非常接近,在領域中我能最好的發揮自己能力,並且在戰鬥中就能佔盡優勢。當然,生活中難免會遇上能夠突破領域限制的強者,但那畢竟是特例,因為在職涯發展這件事情上,只要我們遠遠不是他的對手,長期而言,他也就不會是我們的對手。
有了對自己的深刻認識,再加上對於「求職」的戰場選擇認知,相信每個人都會更有機會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完美職涯。
--
線上生/職涯諮詢真實反饋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