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遊?維京人的盧恩塗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在景點看過,石頭上或公共設施上留下「某某某到此一遊」的塗鴉,回想起來似乎也是越來越少見了。這種無聊的抒發行為在維京時代或許也不例外,分享兩個一千年前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街頭塗鴉藝術。

聖索菲亞大教堂

位在拜占庭帝國首都的君士坦丁堡,絕對是數一數二世界有名的教堂。1964 年在教堂南區畫廊的欄杆上發現了一排模糊的字跡,磨損得嚴重,以至於只辨認得出少數幾個疑似是盧恩文字的刻痕。

這一列刻痕,是以後弗薩克 (Younger Futhark) 書寫,更精確地說,是盧恩學研究者稱為「短枝」(Shor-twig) 的書寫形式。

raw-image

「短枝」是什麼?

後弗薩克派生自古北歐人發展自古弗薩克 (Elder Futhark),後者是台灣常見用來做盧恩占卜或盧恩魔法時操作的盧恩文字;然而,實際上維京人普遍並不使用也不識讀這些古老的文字。或許殼蟻這麼比方;後弗薩克與古弗薩克之間的關係,就猶如小篆與隸書之間的承遞關係。

現代人或許多少辨認得出隸書的漢字,卻不見得能直接辨認出小篆。兩者除了在書寫系統上不同,使用的語言族群也不同;後弗薩克的主要使用族群說的是「古北歐語」(Old Norse),而古弗薩克的主要使用族群說的是「原始日耳曼語」(Proto Germanic)、「原始北歐語」(Proto Norse)。

古弗薩克原先的字母有至少 24 個字母數量可供對應的音素來排列組合,但目前尚未能確定為什麼在維京時代(8-12 世紀),漸漸縮減為 16 個字母,並且出現了過往 24 個字母未包含的字符。

而「短枝」則又派生自後弗薩克,對後弗薩克的字符更進一步做了簡化與變更,但是大致上能夠觀察出與原自母之間的對應關係。「短枝」首先在 9-10 世紀於瑞典流行,而後在挪威也漸漸被發現。

可是,為什麼會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裡出現呢?距離北歐的故鄉將近 3000 公里之遙,約莫七到八個台灣島縱長。

瓦蘭吉人/瓦良格人

對這段塗鴉銘文的研究,主流的觀點是,它們出自值班時閒閒沒事做的瓦蘭吉武士之手。這些遠自北方來的精英雇傭兵在維京歷史占據重要的地位,這裡只做精簡介紹。

raw-image

9 世紀末,被吸引到當今烏克蘭與俄羅斯地區尋找毛皮和奴隸的維京人已經在斯拉夫人的領域內建立國家的雛形;主要的人口組成是由瑞典東移的部族,殼蟻理解為當時的烏克蘭是瑞典維京人的殖民地。

北部主要中心位在諾夫哥羅德 (Novgorod),再往南則是基輔 (Kyiv);兩者版圖漸漸統合起來,被稱為「羅斯人」(Rus)。(另外也有一支俗稱「陸上維京人」的波羅地海維京人。)

拜占庭帝國彼時是最富有的歐陸強權,善於經商與航海的維京人非常樂意與帝國建立商貿關係;這群積極投入與拜占庭帝國合作關係的羅斯人被稱作「瓦蘭吉人」(Varangians)。

字根來自「vàr」(意旨是「信心」或「忠誠的誓言」),意味著他們是一群宣誓效忠的人。當時,瓦蘭吉亞衛隊在歐洲和近東地區獲得菁英的聲譽,曾在拜占庭帝國服役也有助於在回鄉後得到認可(巔峰時期高達 6000 名精銳)。

順帶一提,末代維京王——「哈拉爾德.嚴酷者」(Harald Hardrada) ——亦是出身自瓦蘭吉衛隊。

皮雷阿斯石獅子

除了聖索菲亞大教堂之外,另一個盧恩塗鴉的例子出現在當今義大利威尼斯兵工廠前的石獅子身上。

石獅子本身來自公元前 4 世紀的雅典皮雷阿斯港 (Piraeus),原是噴泉水池的座台,17 世紀一場戰爭中被威尼斯人視為戰利品帶走。

石獅子由大理石造,高達三公尺;猜測又是瓦蘭吉衛兵在它肩膀、側腹上雕刻盧恩文字,這一次還搭配上林諾姆爾 (linnormr);可謂有備而來。目前銘刻同樣遭受嚴重的風化、腐蝕,但可辨認度比起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塗鴉好很多。

銘文的內容主要是在紀念一位來自瑞典的陣亡戰友 (Haursa),讚揚他是一位優秀的戰士,且掙了大把黃金;除了交代這位昔日戰友的功績,也提到了是哪些好朋友如何為他刻下盧恩文字、雕上家鄉傳統的帶狀龍蛇紋,並上色等。

這只是其中一種釋義,由於缺漏字嚴重,當代學者們參考的是 19 世紀末保留的副本來做進一步的破譯。這裡只揀選其中被認為譯得最優的分享(由 Erik Brate 於 1914 年所譯)。

raw-image

如此細膩而周全的創作;甚至將創作過程、創作者、創作理念三者揉進作品中,作為創作文本的主要部分,堪稱是古北歐觀念藝術之翹楚!(沒有我亂講的。)

總之,這次明顯不是吃飽太閒,而是一段浪漫友誼;人們遺忘了,遠眺的石獅將會替他們守望這份愛。

題外話;若有人為了紀念自己同袍把歪腦筋動到行天宮的石祥獅身上,記得叫我,我想看。

關於維京人

可能有些新進的讀者,因此最後簡要帶過一點關於維京人的小知識。首先,正如同上述談「瓦蘭吉人」,並不是一支類似「國籍」或「血緣」組成的民族,而是透過「生活方式」來捕捉定義的。

同樣「維京人」(Vikings) 也不是單單指斯堪地那維亞地區鐵器時代的住民,而是關乎於經濟活動與信仰、價值觀等具特定性質的實踐者;所以說,並不是所有的古北歐人都是維京人,也不會把「維京人」當作自我認同。

(這是外人的稱呼;就好像阿美族一般來說不會將「原住民」當作自我認同,而是認同為所屬部落的的一份子,或阿美族人的一份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教人議會.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
14.7K會員
256內容數
▋ᛏᛁᛋᛁᛣ᛫ᚢᚴ᛫ᚼᛁᚱᛅᛣ᛫ᛁᚴ᛫ᚼᛅᛁᛏᛁ᛫ᚢᛁᛏᛁᚢᛅᛣ᛬ᚢᛁᛚᚴᚢᛘᛁᚾ᛫ᛏᛁᛚ᛫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ᛁ ▖女士們、先生們,我是異教人,歡迎來到異教人議會 ᛉ. 北歐神話、盧恩文字、維京人、異教 ᛉ. 講座/課程/文案/諮詢/藝文合作 ᚦᛅᚴᛅᚦᛁᛣ(謝謝你)
2025/03/27
自從發現真的有盧恩魔戒這種東西後,我就一直希望能製作出一款現代盧恩魔戒;就在去年,一位朋友兼天使投資人讓我圓夢了。甚至,還成功挖到我最欣賞的金工藝術家「木織金」擔任鍛造師。異教人珠寶設計,啟用中!
Thumbnail
2025/03/27
自從發現真的有盧恩魔戒這種東西後,我就一直希望能製作出一款現代盧恩魔戒;就在去年,一位朋友兼天使投資人讓我圓夢了。甚至,還成功挖到我最欣賞的金工藝術家「木織金」擔任鍛造師。異教人珠寶設計,啟用中!
Thumbnail
2025/01/10
不少人覺得盧恩文字神秘。我想最神秘的盧恩文字,莫過於「加密盧恩」了吧?打從一開始,喜愛 Show off 的維京人就沒打算讓人秒懂在寫啥;也就算了,竟然還在人家的墳墓中到處塗鴉盧恩文字!
Thumbnail
2025/01/10
不少人覺得盧恩文字神秘。我想最神秘的盧恩文字,莫過於「加密盧恩」了吧?打從一開始,喜愛 Show off 的維京人就沒打算讓人秒懂在寫啥;也就算了,竟然還在人家的墳墓中到處塗鴉盧恩文字!
Thumbnail
2024/12/20
相信在這個時代,就算大家沒戴過魔戒,也看過魔戒走路(弗羅多轉身向末日火山裡走去)。魔戒,顧名思義是具有魔力的戒指;不論是魅惑魔性,還是玄妙魔法。歷史上真的有盧恩魔戒,或許正是《魔戒》的靈感來源?
Thumbnail
2024/12/20
相信在這個時代,就算大家沒戴過魔戒,也看過魔戒走路(弗羅多轉身向末日火山裡走去)。魔戒,顧名思義是具有魔力的戒指;不論是魅惑魔性,還是玄妙魔法。歷史上真的有盧恩魔戒,或許正是《魔戒》的靈感來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市面上常常能看到說是「維京圖騰」之類的飾品,用冰島符文 (Icelandic magical staves) 搭配一圈古弗薩克 (Elder Futhark) 之類的以前就提過了;這一篇獻給更刁鑽的消費者,不只是符號或文字有沒有用對的問題,就連裝飾紋都能夠吹毛求疵!
Thumbnail
市面上常常能看到說是「維京圖騰」之類的飾品,用冰島符文 (Icelandic magical staves) 搭配一圈古弗薩克 (Elder Futhark) 之類的以前就提過了;這一篇獻給更刁鑽的消費者,不只是符號或文字有沒有用對的問題,就連裝飾紋都能夠吹毛求疵!
Thumbnail
大家是不是還記得,同樣在年初,盧恩學家界才更新過「最古老盧恩銘文」的衛冕寶座;今年不知道怎麼回事,盧恩文字新發現大爆發!而且正好,最近為了介紹北歐民謠 Heilung 樂團的〈Anoana〉所寫的那些,殼蟻當作接下來本篇介紹的引文,推薦大家先讀過。
Thumbnail
大家是不是還記得,同樣在年初,盧恩學家界才更新過「最古老盧恩銘文」的衛冕寶座;今年不知道怎麼回事,盧恩文字新發現大爆發!而且正好,最近為了介紹北歐民謠 Heilung 樂團的〈Anoana〉所寫的那些,殼蟻當作接下來本篇介紹的引文,推薦大家先讀過。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在景點看過,石頭上或公共設施上留下「某某某到此一遊」的塗鴉,回想起來似乎也是越來越少見了。這種無聊的抒發行為在維京時代或許也不例外,分享兩個一千年前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街頭塗鴉藝術。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在景點看過,石頭上或公共設施上留下「某某某到此一遊」的塗鴉,回想起來似乎也是越來越少見了。這種無聊的抒發行為在維京時代或許也不例外,分享兩個一千年前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街頭塗鴉藝術。
Thumbnail
以前曾經談過盧恩文字的起源問題,雖然那一系列還沒完成,但由於今年初有一則震驚盧恩學界的消息釋出,想先和大家分享與之相關的新聞——盧恩文字可能比我們原先所以為的更加古老。
Thumbnail
以前曾經談過盧恩文字的起源問題,雖然那一系列還沒完成,但由於今年初有一則震驚盧恩學界的消息釋出,想先和大家分享與之相關的新聞——盧恩文字可能比我們原先所以為的更加古老。
Thumbnail
這一篇介紹給第一次接觸「盧恩」(Runes) 的朋朋們關於「符合語言文法與時代脈絡」的盧恩文字應用;如果大家想拿來刺青,搭配刺什麼、刺青圖視作是什麼涵義,我都沒什麼意見,也不應該有意見。不過,若有誰真的想用它刺青,亦或拿來當作某種「魔法媒材」或「占卜符文」;相信會比其他人都更有理由好好理清楚盧恩。
Thumbnail
這一篇介紹給第一次接觸「盧恩」(Runes) 的朋朋們關於「符合語言文法與時代脈絡」的盧恩文字應用;如果大家想拿來刺青,搭配刺什麼、刺青圖視作是什麼涵義,我都沒什麼意見,也不應該有意見。不過,若有誰真的想用它刺青,亦或拿來當作某種「魔法媒材」或「占卜符文」;相信會比其他人都更有理由好好理清楚盧恩。
Thumbnail
關於維京人刺青的描述,最有名的是一位阿拉伯旅人——伊本.法德蘭 (Ibn Fadlān) 的遊記中提到的:《Ibn Fadlān and the Land of Darkness》,我以前曾經在談「重金屬音樂與維京人的關係」時提過這本書,關於羅斯人的描述整段翻譯放上來給大家讀:
Thumbnail
關於維京人刺青的描述,最有名的是一位阿拉伯旅人——伊本.法德蘭 (Ibn Fadlān) 的遊記中提到的:《Ibn Fadlān and the Land of Darkness》,我以前曾經在談「重金屬音樂與維京人的關係」時提過這本書,關於羅斯人的描述整段翻譯放上來給大家讀:
Thumbnail
最近收到朋友傳來一則臉書貼文,標題是有關北歐符文的介紹文章,內容我個人不盡同意,想來分享一點拙見。如果妳不小心知道我在談哪篇貼文,也請不用轉過去或留言啥鬼的,我實在沒有想蕉牛蕉牛,拜託拜託~圈子超小,反正諸君讀得開心,想相信什麼就相信什麼;這裡只是想分享自己覺得有趣的,以及自以為比較正確的盧恩文。
Thumbnail
最近收到朋友傳來一則臉書貼文,標題是有關北歐符文的介紹文章,內容我個人不盡同意,想來分享一點拙見。如果妳不小心知道我在談哪篇貼文,也請不用轉過去或留言啥鬼的,我實在沒有想蕉牛蕉牛,拜託拜託~圈子超小,反正諸君讀得開心,想相信什麼就相信什麼;這裡只是想分享自己覺得有趣的,以及自以為比較正確的盧恩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