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政見還是選政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官員的膚淺與人民的漠不關心

二〇二二年,在台灣的九合一大選前夜,某候選人的造勢晚會正在盛大的舉行當中。

台上,同陣營的人們站成了一大排,「各位,」市長候選人喊道,「關心台灣未來的朋友們!我在這邊,誠摯的感謝,現在我的臉上不知道是雨水還是淚水。」他微笑著繼續說,「各位,我相信有你們永不疲累的支持,我們一定可以走向未來。我也相信,明天我可以走進市政府,為大家服務,大家說對不對!」回答得最高興的只有台上的主持人,跟一旁共同陣營的候選人們。助選團手中的超高分貝喇叭連續響了好幾次,和棒球比賽吵的沒兩樣。

主要的候選人下去以後,在講台的右後方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排了一大長串的人潮。一群身穿競選應援背心的阿公阿嬤,提著袋子拿著碗,有的還牽著自己兒女的小孩,正在排隊領免費發放的客家點心。

原本台前站滿了人的地方,現在只剩下滿地的應援垃圾,跟默默收拾的工作人員們。

raw-image


選舉的定義

選舉的定義是什麼?就基礎來說,選舉就是一個民主社會中,共同決議的過程,是人民參政的主要方式。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吵鬧、骯髒、混亂彷彿也成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台灣對選舉的規範,大多記錄於「公職人員罷免法」之中。第40條,明確規定了候選人可以造勢宣傳的時間,其中包括選舉車、拉票活動、造勢晚會,可在選前十天到選前一天的上午七點至下午的十點。而第41、42條規範了選舉宣傳的限額,不知道怎麼搞的,縣市長今年甚至破了億。

而宣傳內容呢?只有「不可煽動、觸犯刑法或破壞社會秩序」這種模糊不清的規定。

這麼多錢,到底都燒去哪裏了呢?宣傳單、海報、禮物、電話和簡訊拉票,或是選舉車跟造勢晚會等等,這些都是台灣候選人時常會使用的手段。然而同時,垃圾製造、市容毀損、賄賂、情緒勒索、噪音污染和空氣污染也成了這些手段背後的諸多問題。

競選期間,滿地掉落的宣傳單、海報,還有留在牆壁上的那些,人們絕對不會用「美麗」來形容它們,極端的甚至有許多不雅文字、引戰標題和各種讓路人能對他們留下記憶的大圖片。

信箱裡被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贈品,因為根據大眾的記憶中規定,30元以上具有賄絡性質的禮物不得贈送給選民,所以那些基本沒什麼用的劣質物品,最終也都成為了垃圾。而國家唯一有明文規定的是「如果候選人贈送30元以下之贈品​​應該不足以動搖或影響選民的投票意願,所以不至於構成賄選。」所以究竟超過了多少就會算?這還得看法官心情。然而有人會被一條手帕一頓餐收買,有人你卻付了幾千塊,他還是不會投你。

(圖/翻攝自FB粉專「許瑞宏 宏觀思維」)

(圖/翻攝自FB粉專「許瑞宏 宏觀思維」)

理性與笑話

在我家附近,選前十天根本都還沒到,就已經有選舉車開始偷跑了,車上的劣質廣播器,不斷地放著洗腦的音樂和口號。

「請支持,新竹縣縣長X號候選人!請支持,新竹縣縣長X號候選人!拜託拜託,拜託拜託······」

他們除了會在宣傳車上放那些二流音樂、高呼候選人的名字之外,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拜託拜託,拜託拜託」。為什麼只能這麼喊?因為他們也知道在這裡講政見根本沒人會聽。在哪裡講政見都根本沒什麼人會聽。

廣義來說,選舉就是一個團體共同決策的社會活動,而就國家的政治選舉而言,是國家公民們為未來共同做出抉擇,選出人民的代表,為我們共同的利益或理念努力。

但台灣至今的選舉,卻早已沒有碰觸到這些根本的意義。政治人物們的宣傳手段,不外乎就是增加你對他的記憶,洗腦、仇恨、對立、八卦、製造話題和不斷地強調他們對該地的家鄉情懷。

想像一下,有什麼政論、政辯節目在你的記憶當中,是兩方單純地坐下來辯論國家的利益的嗎?也許你想不到,大聲叫囂、互罵、丟椅子、上台搞笑早就已經成為這些關乎你我生活的重大會議中,最具代表性的畫面。我敢肯定理性的會議肯定也有,而且說不定還不少,但是新聞報出來的,你我記憶中的,卻都是那些混亂又毫無秩序的笑話。

(圖/來自經濟通etnet-生活)

(圖/來自經濟通etnet-生活)

請·說到做到

還有多少人,真的是為了政見與政客為人而投出選票的呢?根據一些零散的報導,還有我身邊的中老年人們,誰人是什麼政黨、誰送了什麼禮物、誰又推薦了哪個候選人,這些反而更能成為他們投票的依據。

而年輕人們口口聲聲說著關心選舉,要聲張正義,在網路上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與批評,但結果投票率,卻低得可憐。

我們班上的一些人,去外面做了一些的採訪。

「請問,你關心選舉嗎?」她們問到一個學生,

「不關心。」他回答。

「那麼你覺得十八歲公民權重要嗎?」(二〇二二年的公投議題,讓可參與選舉投票的人民年齡,從二十歲降到十八歲。而目前十八歲是可以投公投的,只是無法參與選舉投票。)

「很重要啊。」學生快速地回答。其他已經十八歲的人,真的去幫「自己」爭取權利的,也是少之又少。當自己都不關心自己時,還指望誰會去相信你呢?最後理所當然的,這條法案並沒有通過。

所以到底是政客膚淺,還是他們「選擇」展現膚淺,因為人們漠不關心、盲目又愛看熱鬧。我們選擇的,真的是那些對我們未來有幫助的政見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ucifer Laio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每當到了選舉時,全台各地的候選人紛紛開著宣傳車賣力地拜票,每條路上都充滿著選舉刊板、旗幟,尤其是在選前最後一周,許多民眾在假日補眠時,不到9點就被宣傳車吵醒,引起眾人的不滿,到底選舉會造成哪些汙染呢?
Thumbnail
每當到了選舉時,全台各地的候選人紛紛開著宣傳車賣力地拜票,每條路上都充滿著選舉刊板、旗幟,尤其是在選前最後一周,許多民眾在假日補眠時,不到9點就被宣傳車吵醒,引起眾人的不滿,到底選舉會造成哪些汙染呢?
Thumbnail
這些選舉小禮物可以為候選人們拉到不少選票,但是其中不少是過度包裝的產物。以口罩為例:一包五個的口罩,除最外層包著一層塑膠外袋和候選人貼紙,裡面每個口罩都有一個的獨立包裝。這樣的包裝固然精美,但是當數十名候選人都這麼做,會有什麼結果呢?
Thumbnail
這些選舉小禮物可以為候選人們拉到不少選票,但是其中不少是過度包裝的產物。以口罩為例:一包五個的口罩,除最外層包著一層塑膠外袋和候選人貼紙,裡面每個口罩都有一個的獨立包裝。這樣的包裝固然精美,但是當數十名候選人都這麼做,會有什麼結果呢?
Thumbnail
所以到底是政客膚淺,還是他們「選擇」展現膚淺,因為人們漠不關心、盲目又愛看熱鬧。我們選擇的,真的是那些對我們未來有幫助的政見嗎?
Thumbnail
所以到底是政客膚淺,還是他們「選擇」展現膚淺,因為人們漠不關心、盲目又愛看熱鬧。我們選擇的,真的是那些對我們未來有幫助的政見嗎?
Thumbnail
想要收成,那就下田弄髒手;想要救世,那走出象牙塔、去了解人群。在邊上喊加油,那只是喊一個寂寞。
Thumbnail
想要收成,那就下田弄髒手;想要救世,那走出象牙塔、去了解人群。在邊上喊加油,那只是喊一個寂寞。
Thumbnail
還記得某位政客諷某黨在南部隨便擺一顆西瓜也能選上?這是有名有姓的事實,但不列出名字和政黨,因為要敘述的只是現今民主的假象,或做事過去另一個政黨也一樣。探討解析是希望讓大多數迷信民主迷湯的人們可以正視,並且重新把人民的權力從這個假民主拿回來,回歸真正的民主,甚麼才是真民主?
Thumbnail
還記得某位政客諷某黨在南部隨便擺一顆西瓜也能選上?這是有名有姓的事實,但不列出名字和政黨,因為要敘述的只是現今民主的假象,或做事過去另一個政黨也一樣。探討解析是希望讓大多數迷信民主迷湯的人們可以正視,並且重新把人民的權力從這個假民主拿回來,回歸真正的民主,甚麼才是真民主?
Thumbnail
利益始終都會是人類拚搏的原動力,真理。
Thumbnail
利益始終都會是人類拚搏的原動力,真理。
Thumbnail
2021年12月18日有四個公投提案交付人民投票,在兩黨及環團的爭鋒相對之下,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比較輕鬆有趣的台灣企業熱中選舉的現象。 就拿我過往任職過的某一間公司來說,老闆有非常明確的政治立場,每到選舉前總是非常熱鬧,怎麼個熱鬧法呢?
Thumbnail
2021年12月18日有四個公投提案交付人民投票,在兩黨及環團的爭鋒相對之下,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比較輕鬆有趣的台灣企業熱中選舉的現象。 就拿我過往任職過的某一間公司來說,老闆有非常明確的政治立場,每到選舉前總是非常熱鬧,怎麼個熱鬧法呢?
Thumbnail
在現代的政府運作中,「選舉」往往成為「民主」的「代名詞」,彷彿在「一人一票」的選舉中,政治人物自然就會尊重民意,不致做出損害大多數民眾利益的行為。不過,民選政府施政到施政是不是採「眾生平等」的心態,還是有特別照顧某些「超級選民」或 「特種分眾」呢?這就需要人民細細許分辨了!
Thumbnail
在現代的政府運作中,「選舉」往往成為「民主」的「代名詞」,彷彿在「一人一票」的選舉中,政治人物自然就會尊重民意,不致做出損害大多數民眾利益的行為。不過,民選政府施政到施政是不是採「眾生平等」的心態,還是有特別照顧某些「超級選民」或 「特種分眾」呢?這就需要人民細細許分辨了!
Thumbnail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第15屆總統大選,同時也是第7次民選總統的日子,隨著選舉的時間越來越近,台灣社會從媒體到人民、網軍到遊行;對於三位候選人的支持與反對明顯越演越烈,生活中充斥著候選人及其政黨彼此針鋒相對、互別苗頭、明槍暗箭的資訊。 說實話,民眾很難不被影響的,尤其是30歲左右的我們,一群
Thumbnail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第15屆總統大選,同時也是第7次民選總統的日子,隨著選舉的時間越來越近,台灣社會從媒體到人民、網軍到遊行;對於三位候選人的支持與反對明顯越演越烈,生活中充斥著候選人及其政黨彼此針鋒相對、互別苗頭、明槍暗箭的資訊。 說實話,民眾很難不被影響的,尤其是30歲左右的我們,一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