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完年度盤點了嗎?

你做完年度盤點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知道每年年底的時候,很多公司都必做的事情是什麼嗎?

嗯沒錯,就是盤點。

盤點什麼?盤點資產、帳目、營運目標、人力需求、市場變化......等等。

但為什麼需要盤點?因為一個好的企業經營者不會只想著怎麼賺錢,同時也會思考自己有沒有後顧之憂,也會思考企業經營是不是需要做調整。

投資人需不需要做【盤點】?當然需要喔!

有的投資人就像是一個衝勁十足的業務,總是希望可以搶下更多訂單。

但你問他操作了這麼多筆投資,到底賺到多少錢呢?其實不太清楚。

所以投資人應該要盤點什麼?【總報酬率】要盤點。

你當然可以衡量單筆的投資報酬率好不好,但我覺得你更應該計算總資產成長率有多少。雖然可能每一筆投資的報酬率都不錯,但因為每次投入資本太小,這樣對於整體資產的增長幫助也很有限。

可如果有一個人敢於投入整體資產去追求總資產的增長。就算報酬率不高,但對於財富增長還是會非常有感。

所以盤點整年度的總資產增長率是十分重要的!

再來投資人也該盤點自己現在手上的資產市值是多少。

為什麼需要盤點資產市值?很多人說自己怕沒錢,怕不努力未來退休以後就只能吃土。但如果真的仔細盤點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不必過度努力。只要再努力一點點,就能順利達成預期的財務目標。

這種疑慮也常常顯露在許多人問我的問題裡,「如果我現在才開始進行指數化投資,會不會來不及?」

但通常問我這種問題的朋友,他手上肯定還有其他過去買的基金、保單、或是一些報酬不佳的投資商品。也就是說,這些朋友並都不是從零開始。寧可擔憂自己無法順利退休,也不願意面對過往所做的不當投資。

所以搭配前一點提到的要盤點總資產年增長率,大家應該都很容易發覺自己過去所做的投資,未來到底能不能順利退休。

如果發現手上雖然有一筆不小的資產,但看起來卻不夠支付退休生活。那麼你就應該把手上這些報酬不佳的投資都轉換成報酬率更高,但卻不見得需要承擔更多風險的投資方式。

等你發現自己的資產到達一定規模以後,你自然而然不會為了莫名的恐懼而進行高風險、低報酬的投資了。

投資人也要盤點預期報酬

從上一點延伸來談,許多投資朋友根本不知道要如何預期自己的投資組合長期報酬率"可能"會是多少。所以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常常會因為錯誤認知而對投資報酬率有不當的期待。

如果你每年都有把自己的投資組合報酬與基準指標做對比,你就能發現經過一整年下來,你的投資組合報酬是超乎預期或是落後預期。對於來年你就會更清楚知道自己應該怎麼面對可能會發生的變化。

如果像2021年的大漲,你就會小心2022年是否會發生【均值回歸】的現象。

如果像2022年的下跌,你就會知道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年份來建立投資部位。

心魔跟勇氣常常是一體兩面的事。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認知,很容易在今年下跌的過程中失去信心,或是在去年的大漲中失去投資紀律。

債務呢?你欠的錢還剩多少要還呢?

很多人會盤點自己有多少錢,但卻忽視了自己的債務。

或許你認為自己的淨資產(資產-負債)只要是正的就沒問題了。但卻忘了,只要失去能持續還款的正現金流,你就必須要變賣資產來償還債務。而且是必須一次性的還清。

我知道你當然還得起。但你當初著眼於長期回報的好資產,就會因為缺乏現金而必須拿來償還債務。這不就失去你當初為了加速資產累積而舉債投資的本意。

所以不只要盤點你的"資"夠不夠抵債,更要盤點你為了這筆債務還得維持多久的正現金流入。

投資以外,人生的其他事也需要盤點

很多人很注意自己的投資績效是否符合預期,但卻忽視自己的人生發展是否符合預期。

就好比健康。很多人會在意投資的ETF或基金買的是什麼股票或是債券,但卻不在乎自己吃進去什麼鬼東西。結果在投資上選對好的投資工具,卻在身體健康上走錯路。

所以你也該每年去做一次身體健康檢查,盤點一下你有沒有什麼小毛病。看看這些小毛病會不會變成大問題。

別忘了,複利效果是在長時間累積後才會爆發。所以如果你太短命,那前面辛苦累積的財富,就只能留給你的小孩享受了~~

另外一件也需要盤點的事,你的職涯是否還有發展。

很多人很在乎自己的投資能不能賺更多,變更大。但卻對自己的本業收入嗤之以鼻,好像自己已經註定無法從本業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殊不知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些,就能突破現在的限制天花板。

所以我非常建議大家應該要先確認自己是否還有發展空間,或是應該轉換跑道到更有發揮的地方貢獻所長。

很現實的說,就算你的投資不怎麼樣,但只要收入夠高能有效放大本金。就算投資報酬率不高,你一樣可以得到不錯的財富。

千萬不要單純的認為只有投資才能救贖你的人生。

距離2022結束只剩11天,誠心建議大家要勇敢面對自己,誠實盤點自己的【健康資產】、【金融資產】。

如果你已經累積到不錯的財富,或許你可以開始考慮放過自己。不要汲汲營營的想要賺更多。

如果你距離目標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或許你就該更加注意自己的收支狀況。還有,不要相信高報酬,但成功率卻極低的投資方式。


avatar-img
關於指數化投資的補充說明的沙龍
286會員
95內容數
讀書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算投資報酬率的時候要把【未投入現金】當作成本來看。為什麼不能只看有買賣的部分就好。 當然這就會談到【機會成本】。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把這些錢放到某項投資工具上時可能會賺到多少錢。
我一覺醒來發現居然到了另外一個平行宇宙。 . 電視上播報著各項經濟指標都呈現衰退,很多公司都在放無薪假或是裁員的新聞。 隔壁老王教授也被學校通知不續聘了。 聽說他買的股票都跌超過一半價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算投資報酬率的時候要把【未投入現金】當作成本來看。為什麼不能只看有買賣的部分就好。 當然這就會談到【機會成本】。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把這些錢放到某項投資工具上時可能會賺到多少錢。
我一覺醒來發現居然到了另外一個平行宇宙。 . 電視上播報著各項經濟指標都呈現衰退,很多公司都在放無薪假或是裁員的新聞。 隔壁老王教授也被學校通知不續聘了。 聽說他買的股票都跌超過一半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