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解析(三)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前言:
本篇文章以《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中的「Readmoo讀者樣貌」單元,進行我個人的不專業分析。
raw-image

#閱讀真的不分性別年齡?!

在《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的「Readmoo讀者樣貌」單元中,一開始讀墨帶領讀者看到的是會員的男女性比例與年齡層分佈情形。

raw-image

在性別方面,女性的閱讀比例略多於男性,這可能在於女性本身的耐性比男性多一些,而男性喜愛戶外活動的比例又比女性多一些,故而造就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選擇「閱讀」作為休閒嗜好的現象(當然這是以大眾既定印象而論,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在年齡層分佈方面,以25~44歲的人數比例最高,最低的閱讀比例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個現象十分符合現代社會的組合模式。(由於圖表中未明確標示年齡比例尺的左側數字代表何種含義,因此本篇姑且以「消費力」稱之進行分析。)

先從18~24歲這個族群說起,儘管現代工作機會多元,且步入社會工作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但許多還具有學生身份的年輕人較難完全掌握經濟自主權,生活中所需的開銷會視個人的需求、慾望、交際情形而產生程度不一的增減與變動,同時礙於收入來源有限,因此將現有資金投入在電子書閱讀市場的比例容易達到固定上限,造就了18~24歲的讀者屬於消費中間階層的固定地位。
整體消費比例最高的25~44歲讀者,已是工作逐漸穩定、人生步上軌道的社會人士。相較於初出社會時的動盪不安,這個階段的經濟能力與思想已較為成熟,消費動力更加充足,也懂得運用「閱讀」精進自己的學識,或是藉此調節生活步調、放鬆身心。最大的重點是這個族群正好是電腦在台灣普及化的受惠者,因此十分習慣操作3C產品,對電子書的接受度很高。
45~64歲讀者的閱讀比例逐漸下滑,我想可能是受到家庭、職場環境變遷與身體健康狀態等因素影響。雖說現今社會將45歲視為生產力的壯年時期,但實際上身體機能已有一定程度的衰退,這當中包含因長期使用3C產品而急速消耗的視力。倘若在視力狀況已不復以往的健全狀態下,外加家庭或職場環境結構出現變動,心思自然會優先處理身邊的瑣事,難以像年輕世代能集中精神在電子書的閱讀上。
65歲以上的長者礙於自身對3C產品的操作熟悉度不比年輕族群容易上手,身體健康因素(特別是體力與視力的退化)、學識受限(台灣仍有許多長者不識字或只能粗淺閱讀簡單的文章),以及平時生活習慣上較常接觸廣播電臺或電視節目而非閱讀書籍,或是因閱讀能力受限或生活型態差異而未能培養閱讀習慣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之下,能夠進行長時間閱讀甚至是靈活運用電子書平台的比例明顯偏低。
綜合上述觀點,讀墨主要仰賴的客群以25~44歲的青壯年族群為主,我想這個現象放在其他電子書平台同樣適用。

#閱讀媒介輕便最好

raw-image

承接我在「《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解析(一)」文章中所述,智慧型手機與手機上網吃到飽方案的普及化是推動電子書市場急速發展的主力之一。在這張圖表中可清楚知道讀墨會員以電子書閱讀器和掌上型3C產品為主要閱讀媒介,僅有10.4%左右的讀者選擇使用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閱讀。這表示大多數的讀者對電子書的訴求除了隨時隨地閱讀的便利性之外,也希望能營造出接近紙本書的閱讀感受,因此同樣能捧在手中的閱讀器、手機、平板電腦等媒介成為讀者的首選。

#電子書來勢洶洶,紙書保有基本盤

今年讀墨在推出《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前夕,進行了2022年讀墨會員問卷普查,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是詢問會員,今年在紙本書與電子書的購書金額與閱讀時間的分配上孰輕孰重。最後再統計資料,整理出下方兩張圖表:

raw-image
raw-image

其實這兩張圖表呈現的資訊內容極為相似,表示讀者對於紙本書與電子書的喜好,並不會受到消費金額的影響而改變。何以如此說呢?電子書除了具有一機在手即可閱讀上萬本書的輕便環保特性之外,平均單本電子書的售價也比紙本書便宜。因此在購書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電子書所能添購的數量可多於紙本書,這也成為電子書另一個不可動搖的堅實因素。然而,在電子書利多的情形下,紙本書仍在讀墨會員的購書分配中佔有一席之地,其原因在於部份紙本書的裝楨具有電子書缺乏的魅力——
1.質感:因應電子書熱潮襲來,紙本書為了鞏固市場地位,許多出版商加強了紙張質感的選擇與印刷品質。特別是一些當期主打的書籍,更是會在書封(書衣)上大做文章。例如封面題字燙金印刷、封面可隨光影產生變色效果等,吸引讀者購買收藏。
2.紙書特典:為了和電子書市場一較高下,紙本書也時常推出實體特典的加值服務,例如買書加贈週邊商品、作者親筆簽名書卡、出版社專屬提袋等,讓讀者在1+1大於2的效益下提升紙書購買意願。
3.續航力:電子書雖然存於帳號的雲端書櫃,支援跨媒介閱讀,但這些閱讀媒介的前提是電力供應必須充足(可能還必須加入網路連線品質穩定的因素)。倘若在閱讀到精彩之處時,閱讀媒介恰巧電力不足,也只能被迫中斷閱讀。這樣的情況卻不會發生在紙本書,除非失去閱讀光線,否則紙本書本身是絕對不可能硬生生地打斷閱讀時光。
4.獨賣紙書:電子書看似無懈可擊,卻有個讀者完全無法掌握的重要因素——上架時程。有些書籍因出版社未取得電子書授權或是未有出版電子書的安排,而迫使讀者只能購買紙本書;有些書籍是紙書先開賣,過一段時間後才推出電子書版本,如果讀者想嚐鮮解癮,勢必以購買紙本書為優先;有些書籍則是出版日期較為久遠,當年取得的授權早已失效,既不可能再版印刷,更遑論出版電子書,因此讀者只能自行到舊書店尋寶。
5.閱讀習慣:電子書雖然閱讀便利性高,但排版方式一直是讀者認為頗具改善空間的一環。目前讀墨提供的電子書排版分為流式與版式兩種,決定權在於提供書檔的出版社而非消費端的讀者。流式雖然能自行調整文字大小、字體、直橫式排列等設定,卻難以比擬紙本書的適讀排版。而版式雖然保留紙本書排版方式,但如果圖檔製作不夠精緻,容易造成文字模糊及字體偏小等問題。這些因素都會衝擊讀者的閱讀習慣,如果難以適應,重拾紙本書的機率會大幅提升。
6.排版:在上篇文章〈《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解析(二)〉曾深入分析,為何「雜誌」書類在讀墨的上架量為2022年度第二名,但同年的銷售量卻呈現低迷狀態。其實在那當中還有一個隱藏版因素未被提及,那就是版面呈現問題。「雜誌」本身的呈現其實較為接近繪本這類的圖文書,但繪本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因此製作成電子書後的閱讀感受與實體書差異不會太大。但雜誌的圖文比例卻無固定,大多都是文字為主、圖片為輔,再加上美編的版面配置,構成美觀又好閱讀的畫面。如果直接轉換成電子書檔,容易發生讀者的閱讀媒介無法同時呈現畫面美觀與文字清晰兩種要素。若要維持雜誌美編所設計的美觀畫面,勢必只能全圖觀賞,而縮小了頁面中的文章字體;若要看清楚文章內容,則只能持續放大圖片,此時所見到的文字樣貌已然模糊難辨,且整個畫面也毫無美感可言。因此喜歡閱讀「雜誌」書類的讀者,目前只能以購買實體雜誌為優先考量。

綜觀上述情形,縱使讀墨會員大多數是電子書的愛好者,仍無法完全捨棄購買/閱讀紙本書的想法。

#性別影響閱讀傾向?!

raw-image

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分為三個層面來看。
★第一,女性讀者最偏愛閱讀「醫療保健」與「BL」書籍?
「醫療保健」書籍除了常見的醫學新知之外,美容美體等保養書籍也涵蓋其中。現代女性透過閱讀補充知識內涵的同時,也不忘追求健康的外在美。儘管報告書中未細分書籍子分類,但我想女性選購美容保養書籍的比例仍有一定數量。
「BL書籍」誕生於女性向市場,因此在女性讀者的閱讀偏好中,BL書籍拔得頭籌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有些讀者起初看到這張圖表時,難以認同「動漫遊戲」書籍成為男性閱讀偏好,難道女性真的不太閱讀「動漫遊戲」書籍嗎?事實上,這張圖表的玄機就在「BL」書籍這個項目。目前BL書籍在讀墨上架的類型有文學小說、輕小說、漫畫、廣播劇等,圖表中卻未表明女性偏好的BL究竟是屬於哪種子分類。也因此可以反推,女性確實會閱讀「動漫遊戲」書籍,但這些書籍中又以BL屬性最多,故女性偏好的閱讀類型還是主攻「BL」。
★第二,男性讀者最偏愛閱讀「加密貨幣」書籍,其次是「世界大勢」與「動漫遊戲」書籍?
「加密貨幣」是近年來投資市場趨勢,許多投資者為了更加了解這項新興的投資標的,自然必須購買/閱讀相關書籍才能掌握脈動與要訣,而這當中以男性讀者居多也無可厚非。畢竟目前的職場性別比例上,男性仍高於女性(特別是最常接觸投資訊息的商務人士),且一般女性結束工作後多半想藉由閱讀放鬆身心,較少如男性持續以閱讀進行和工作內容相關的研究。
「世界大勢」這個項目其實十分籠統,它可以指世界各國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指各種層面的未來趨勢,因此涵蓋範圍小至單一產業發展、大至國家戰略佈局,都可以歸類於此。讀墨之所以未從中擷取子分類做主題,應該是各個涵蓋面的比例相差不遠,既沒有特別突出之處,亦沒有格外冷門的書類。
「動漫遊戲」書籍目前可以說是電子書平台最為仰賴的大眾市場,無論性別年齡都具有穩定客群且持續拓展中。然而在圖表中為何會出現偏向於男性讀者的現象呢?我認為主要受到前述的女性讀者在購買/閱讀漫畫書籍時,較偏重具有BL屬性的內容,而男性的選擇上較為平均,並無特定屬性偏好,且較容易選擇同時具備動畫或遊戲改編的作品。此外,遊戲類別也包含遊戲攻略書籍,這個區塊在女性市場的佔比原本就比男性少,故讀墨以這些因素結論出「動漫遊戲」書籍較受男性讀者青睞。
★第三,位於中性的受歡迎書籍有「自我提升」、「投資理財」及「人際關係」三種類型,看似是三種其實環環相扣,而且直指同一個目標——強化自我。
首先是「自我提升」類型的書籍,這方面可分為心靈成長與技能成長兩種。讀墨在今年的報告書中特別提到,受到疫情影響而使得勵志成長類型的書籍增加上架量與銷售量,此時再搭配這張圖表內容,即可合理推論出男女性讀者在今年皆有著重閱讀「勵志成長」書籍的傾向。
「投資理財」屬於中性書籍十分合理,所謂「人不理財,財不理人」,歷經填鴨式教育的我們若想打開理財的大門,只能從課外讀物開始。為了打造保本且有餘裕的穩定未來,投資理財書籍已可說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人生寶典。
「人際關係」同樣是現代人無法從填鴨式教育中習得的重要技能,每個人都希望能與身邊的人和諧共處,但如此微小的心願卻總是難以圓滿達成。幸好市面上越來越多心理師、兩性專家等撰寫的作品,能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與他人,如此實用的書類當然能獲得男女性讀者的一致青睞。

【綜合交叉分析-男性讀者篇】

raw-image

這次將「男女閱讀偏好」、「暢銷排行」、「男性閱讀年齡分佈」三張圖表綜合觀察,可以清楚發現在「男女閱讀偏好」中上榜的「動漫遊戲」書籍,其實主要由年輕男性讀者貢獻銷售量與閱讀量。而年齡越成熟的男性越喜歡進行深度閱讀,舉凡人物傳記、歷史文化、理財投資分析等,加強了「世界大勢」書類的銷售與閱讀量。

【綜合交叉分析-女性讀者篇】

raw-image

這次將「男女閱讀偏好」、「暢銷排行」、「女性閱讀年齡分佈」三張圖表綜合觀察,可以清楚發現在「男女閱讀偏好」中上榜的「BL」書籍以及「動漫」書類,同樣由年輕女性讀者貢獻銷售量與閱讀量。而年齡越成熟的女性越喜歡閱讀文學小說。

有趣的是,男女性讀者在年齡較成熟的階段,皆喜歡閱讀推理/犯罪小說《迷蹤》,和曾改編成電視劇的知名歷史作品《茶金》。
此時你發現了嗎?男性讀者主要閱讀的是《茶金歲月》這本書,女性讀者主要閱讀的則是《茶金》這本書。這兩本茶金究竟哪裡不同呢?男性讀者偏好的《茶金歲月》是電視劇取材的原作,作品角度以提筆人廖運潘先生本身的視角,帶領讀者體會從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的臺灣本土產業發展和興衰的過程,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而女性讀者偏好的《茶金》則是電視劇的小說版本,聚集在局勢詭譎的一九五○年代的臺灣、「茶葉商戰」和一名年輕女性如何撐起家族事業,成為獨當一面的商人。如此著重女權的描繪、充滿勵志又饒富情感的作品,比起紀實類的《茶金歲月》,史實結合虛構情節、劇情高潮迭起的《茶金》更能獲得女性讀者的青睞。

本篇總結:當我們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時,無論是實體的紙本書或看似虛擬的電子書,都能滿足我們對世界的幻想、對文字的渴望。感謝閱讀至今的你,感謝「Readmoo 讀墨」持續提供正版授權電子書籍,讓我們一起迎向更美好完善的全新電子書時代吧!

本文所使用圖片與數據皆取自「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于翎推好書
32會員
167內容數
各類書籍的正式版&試閱版的閱讀心得(書評) 正式版閱讀心得(推理小說/懸疑小說/文學小說/動漫/圖文繪本/醫療保健/心理勵志) 試讀心得目前以小說為主。心得內容同步發佈於個人部落格「于翎典藏館」
于翎推好書的其他內容
2023/05/07
ChatGPT的問世帶給現代社會莫大的衝擊,即便「高功能AI人工智慧(或稱人工智能)」一直是高科技產業(甚至是全體人類)所追求的崇高目標。然而當我們與AI的距離已經近到觸手可及時,我們的反應是興奮、是期待、是焦慮、是擔憂,各種複雜的人類情緒反應隨著AI的運作而起起伏伏……
Thumbnail
2023/05/07
ChatGPT的問世帶給現代社會莫大的衝擊,即便「高功能AI人工智慧(或稱人工智能)」一直是高科技產業(甚至是全體人類)所追求的崇高目標。然而當我們與AI的距離已經近到觸手可及時,我們的反應是興奮、是期待、是焦慮、是擔憂,各種複雜的人類情緒反應隨著AI的運作而起起伏伏……
Thumbnail
2023/02/08
因應許多新手不清楚讀墨的AP回饋金制度,所以寫一篇簡易教學讓大家都能輕鬆使用AP功能~
Thumbnail
2023/02/08
因應許多新手不清楚讀墨的AP回饋金制度,所以寫一篇簡易教學讓大家都能輕鬆使用AP功能~
Thumbnail
2022/12/14
前言: 本篇文章分為前後兩段內容,第一段內容是承接前篇文章〈「讀墨十年數據回顧」單元解析篇〉內容,關於讀墨會員人數真實性、完讀的書籍計算是否精準、未準備看書卻先買書等問題,逐一進行補充分析。第二段內容則是〈「2022電子書市場分析」單元解析篇〉,同樣是我個人的不專業分析。
Thumbnail
2022/12/14
前言: 本篇文章分為前後兩段內容,第一段內容是承接前篇文章〈「讀墨十年數據回顧」單元解析篇〉內容,關於讀墨會員人數真實性、完讀的書籍計算是否精準、未準備看書卻先買書等問題,逐一進行補充分析。第二段內容則是〈「2022電子書市場分析」單元解析篇〉,同樣是我個人的不專業分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網路溫度計民調中心》於2023年4月24日至5月1日進行《2023臺灣民眾閱讀行為暨實體書店調查》,得到一個很厲害的結論,台灣閱讀市場的潛在消費力達400億元,有17.9%的民眾每年買書預算上萬元,是市場購買的主力族群。而買書預算越高,則購買電子書的可能性越高。
Thumbnail
《網路溫度計民調中心》於2023年4月24日至5月1日進行《2023臺灣民眾閱讀行為暨實體書店調查》,得到一個很厲害的結論,台灣閱讀市場的潛在消費力達400億元,有17.9%的民眾每年買書預算上萬元,是市場購買的主力族群。而買書預算越高,則購買電子書的可能性越高。
Thumbnail
電子書是出版的重要趨勢 上次看到一則有關於電視發展的落寞分析,個人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手機平板遠比電視方便,電視必須要定點觀看,而且設定可能很複雜,但是手機卻非常方便,加上現在小宅林立,家具擺放空間無法太大,所以能夠整合的功能就整合起來。<液晶電視捲到200元一台仍遇冷,整個產業究竟“病”成什麼樣
Thumbnail
電子書是出版的重要趨勢 上次看到一則有關於電視發展的落寞分析,個人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手機平板遠比電視方便,電視必須要定點觀看,而且設定可能很複雜,但是手機卻非常方便,加上現在小宅林立,家具擺放空間無法太大,所以能夠整合的功能就整合起來。<液晶電視捲到200元一台仍遇冷,整個產業究竟“病”成什麼樣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以《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中的「Readmoo讀者樣貌」單元,進行我個人的不專業分析。 #閱讀真的不分性別年齡?! 在《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的「Readmoo讀者樣貌」單元中,一開始讀墨帶領讀者看到的是會員的男女性比例與年齡層分佈情形……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以《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中的「Readmoo讀者樣貌」單元,進行我個人的不專業分析。 #閱讀真的不分性別年齡?! 在《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的「Readmoo讀者樣貌」單元中,一開始讀墨帶領讀者看到的是會員的男女性比例與年齡層分佈情形……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分為前後兩段內容,第一段內容是承接前篇文章〈「讀墨十年數據回顧」單元解析篇〉內容,關於讀墨會員人數真實性、完讀的書籍計算是否精準、未準備看書卻先買書等問題,逐一進行補充分析。第二段內容則是〈「2022電子書市場分析」單元解析篇〉,同樣是我個人的不專業分析。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分為前後兩段內容,第一段內容是承接前篇文章〈「讀墨十年數據回顧」單元解析篇〉內容,關於讀墨會員人數真實性、完讀的書籍計算是否精準、未準備看書卻先買書等問題,逐一進行補充分析。第二段內容則是〈「2022電子書市場分析」單元解析篇〉,同樣是我個人的不專業分析。
Thumbnail
前言: 《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於日前正式出爐,由於適逢讀墨正式營運十週年,今年的閱讀報告中特別規劃「讀墨十年回顧」單元。然而,無論是今年呈現的數據,還是讀墨十年來的整體營運成效,都可看出電子書市場已是現代不可逆的趨勢。以下將以《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提供的數據為
Thumbnail
前言: 《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於日前正式出爐,由於適逢讀墨正式營運十週年,今年的閱讀報告中特別規劃「讀墨十年回顧」單元。然而,無論是今年呈現的數據,還是讀墨十年來的整體營運成效,都可看出電子書市場已是現代不可逆的趨勢。以下將以《Readmoo 2022 年度閱讀報告》提供的數據為
Thumbnail
這一兩年「數位出版」的浪花高高打起,其中電子書新書出版鋪天蓋地,許多新書與出版社都走向「紙電同步出版」,已經有一大批讀者的閱讀習慣從紙本轉向電子,新書出版,他們最關切的總是:「有沒有電子書?」而我也在今年成為這批讀者群的一分子。
Thumbnail
這一兩年「數位出版」的浪花高高打起,其中電子書新書出版鋪天蓋地,許多新書與出版社都走向「紙電同步出版」,已經有一大批讀者的閱讀習慣從紙本轉向電子,新書出版,他們最關切的總是:「有沒有電子書?」而我也在今年成為這批讀者群的一分子。
Thumbnail
前幾天深夜噗浪上突然又有新的討論,不過這個討論似乎只持續了一下子。 台灣的圖文創作在某個時段被台灣人當做漫畫的一種,因為圖文創作簡單好入門、對於這個重於視覺饗宴大於動腦閱讀思考的社會結構來說,圖文創作者透過簡單的四格漫畫或者是單格漫畫分享創作,慢慢被大眾們接受、甚至間接取代曾經是本格漫畫家們的地位⋯
Thumbnail
前幾天深夜噗浪上突然又有新的討論,不過這個討論似乎只持續了一下子。 台灣的圖文創作在某個時段被台灣人當做漫畫的一種,因為圖文創作簡單好入門、對於這個重於視覺饗宴大於動腦閱讀思考的社會結構來說,圖文創作者透過簡單的四格漫畫或者是單格漫畫分享創作,慢慢被大眾們接受、甚至間接取代曾經是本格漫畫家們的地位⋯
Thumbnail
說到閱讀,第一個浮現在你心中的畫面是什麼?文字?紙本書?在這些畫面中,有沒有「網路」?如今網路已成為主流的閱讀管道之一,臺灣人平均一天花不到一小時看書,上網時間卻超過三小時。儘管同為閱讀,網路的特性已大大改變閱讀的行為,而所謂讀者,也正隨著閱讀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Thumbnail
說到閱讀,第一個浮現在你心中的畫面是什麼?文字?紙本書?在這些畫面中,有沒有「網路」?如今網路已成為主流的閱讀管道之一,臺灣人平均一天花不到一小時看書,上網時間卻超過三小時。儘管同為閱讀,網路的特性已大大改變閱讀的行為,而所謂讀者,也正隨著閱讀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Thumbnail
或許你不曾聽過「數位閱讀」這個詞,但現在的你正在進行的行動就是「數位閱讀」。數位閱讀意指使用數位閱讀載具所進行的閱讀,包括電腦、手機、電子書,全部都在數位閱讀的範圍內。
Thumbnail
或許你不曾聽過「數位閱讀」這個詞,但現在的你正在進行的行動就是「數位閱讀」。數位閱讀意指使用數位閱讀載具所進行的閱讀,包括電腦、手機、電子書,全部都在數位閱讀的範圍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