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權交易了嗎?

你的工作權交易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說了一大堆的「工作權交易理論」會不會只是空話?可能有人懷疑根本就沒有多少的「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雖然筆者沒有準確的數據,但好在經濟部跟主計總處有建立一些統計資料,拿來推算「約當工作權數」已經足夠了。

第13篇 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文章總攬
1.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2.結論

1.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在理論發展的過程中,被抱持懷疑的態度是免不了的,特別是這麼特別的遊戲規則,在你幾乎不需提供任何成本的情況下,卻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這麼便宜的事比天上掉餡餅猶過不及,不過到底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做為交易的贆的應該是大家想知道的事,那麼筆者就試著推算看看吧。

以製造業為例:

110年製造業生產價值

110年製造業生產價值

110年製造業受雇員工平均月薪(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110年製造業受雇員工平均月薪(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110年製造業平均受雇人數(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110年製造業平均受雇人數(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將以上的資料套入公式,「約當工作權數」公式:T = ( C / S * M ) - E – A

T:約當工作權數 C:該智能工廠產值(製成品成本) S:該公司人平均年薪 M:薪資貢獻倍數(收入/薪資) E:公司已聘用人數 A:調整數(獎勵)。

T=(16,075,551,120千元/57,385*12*3)-2,859,000人

T=(16,075,551,120千元/688.6千元*3)-2,859,000人

T=7,781,755人-2,859,000人

約當工作權數 T=4,922,755

2.結論

我不敢說這樣的數字是完全準確的,因為統計的資料並沒有針對「工作權交易理論」來設計,又可能經濟部跟主計總處對於製造業資料的蒐集範圍並不一致,不過就蒐集的資料演算出來的結果,應該會跌破一堆人的眼鏡吧!光是製造業就有將近5百萬個「約當工作權數」可以提供做為工作權交易,但這其實沒什麼好驚訝的,我再提供第9篇的計算範例作為對照,其中光是台塑集團旗下的台化跟台塑化,加起來就有137,670個「約當工作權數」。

raw-image

透過本表其實不難看出在薪資貢獻倍數3倍的條件下,真的有很多的「約當工作權數」可以做為交易的標的,或許您並不期待每個月領2萬元的生活,但如果你家有5個人,每個月就有10萬,是的!不分老少,人人都有,所以分享出去吧!這是個能讓全人類都變得幸福的超值理論阿!



avatar-img
驚嘆號的沙龍
6會員
16內容數
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種方法,能讓「失業」實質上消失,並解決幼兒養育、在學教育、青壯年失業、弱勢扶助及老年安養等經費來源,同時成為退休金制度的輔助方案,甚至代替退休金制度,成為退休後最穩定的收入來源,那麼這個方法就是「工作權交易制度」。bo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驚嘆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工作自由」你是仰望、盼望或絕望呢?一般人的認知大概是:選擇工作或職業的自由,少數人會把不工作的自由也列入。不過,一旦選擇了不工作,除非坐擁金山銀山,不然遲早要面對經濟上的不自由,所以選擇不工作不算真正的「工作自由」。除非.........
如果你懷疑「工作權交易」會被企業所反對,或者「工作權交易」並不會帶來理想中的經濟效果,那我就舉實例告訴你,企業會樂於加入「工作權交易」,因為短期的影響將會帶來長期的逢勃發展。
「工作權交易」的實施與否,將大大影響人類未來幾百年的發展,你可以不屑一顧,但那改變不了甚麼,你也可以成為「工作權交易」的信徒,因為能造福難以計數的人,絕對也包括你在內 第11篇 工作權交易實施與否之比較 把時間快轉到15年後,很難想像會跟現在有多大的差異吧!不妨從電玩【底特律:變人】https://
對「工作自由」你是仰望、盼望或絕望呢?一般人的認知大概是:選擇工作或職業的自由,少數人會把不工作的自由也列入。不過,一旦選擇了不工作,除非坐擁金山銀山,不然遲早要面對經濟上的不自由,所以選擇不工作不算真正的「工作自由」。除非.........
如果你懷疑「工作權交易」會被企業所反對,或者「工作權交易」並不會帶來理想中的經濟效果,那我就舉實例告訴你,企業會樂於加入「工作權交易」,因為短期的影響將會帶來長期的逢勃發展。
「工作權交易」的實施與否,將大大影響人類未來幾百年的發展,你可以不屑一顧,但那改變不了甚麼,你也可以成為「工作權交易」的信徒,因為能造福難以計數的人,絕對也包括你在內 第11篇 工作權交易實施與否之比較 把時間快轉到15年後,很難想像會跟現在有多大的差異吧!不妨從電玩【底特律:變人】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