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下宣佈擴軍至150萬:俄羅斯憑什麼與烏克蘭打消耗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12月2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訪美,美國也於同日宣佈對烏援助愛國者導彈,顯見戰事仍將繼續。

回顧俄烏戰爭的發展,自2月24日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起,戰爭已持續超過10個月。俄軍起初迅速包圍基輔(Kyiv),希望迫使烏克蘭直接投降、同意俄羅斯開出的種種「芬蘭化」條件,包括修法保證不加入北約、放棄持有進攻性武器、取締反俄政黨等。然從結果來看,這一軍事冒進功敗垂成,烏克蘭並未因此放棄抵抗,俄軍只好在4月轉進頓巴斯(Donbas),宣布開始第二階段行動。

隨後經歷浴血戰鬥,俄軍一度占領烏克蘭20%以上領土,但伴隨烏克蘭在歐美援助下展開反攻,於9月後奪回了哈爾科夫(Kharkiv)和赫爾松(Kherson)部分地區,俄軍的實控範圍有所縮減。與此同時,俄羅斯在9月23日至27日舉行了頓涅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扎波羅熱(Zaporizhzhia)、赫爾松四地的入俄公投,並在9月30日將四地正式「納入」俄羅斯,意在鞏固既成戰果。

眼下烏克蘭正憑藉歐美的軍事與經濟援助,進行奪回被佔領土的消耗戰,但其傷亡代價慘重,裝備與彈藥庫存亦日漸吃緊;俄羅斯則為鞏固「四地入俄」的既成事實,對烏軍展開了以炮火為中心的消耗戰,並已開始動用伊朗製軍用無人機,同時下令國內軍工廠加速趕工。

而就在澤連斯基訪美的1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召開了國防部擴大會議,表示此次戰事沒有資金限制,軍隊將有求必應。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亦介紹一系列軍事改革計劃,昭示了俄羅斯應對消耗戰的相關準備。雖說普京表示俄羅斯隨時準備談判、希望盡快結束戰爭,但其所謂「談判」,顯然不是烏方要求的「俄軍撤出烏克蘭再談」這般情境,故短期之內戰火都將持續。

軍改三大重點

細究12月21日紹伊古介紹的軍事改革細節,可以觀察到幾個重點,反映了俄羅斯的戰略思維。

第一,增加部隊員額,以應對日漸龐大的前線需求。據紹伊古所述,普京早在8月便簽署總統令,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將俄羅斯武裝力量的總人數增至超過200萬,其中軍事人員數量應達到115萬,比當今員額多出13.7萬。而在21日的會議上,紹伊古又提出一系列增加部隊員額的細節建議,包括將軍事人員數量提升至150萬,並維持現有的徵兵和合同兵制度,但合同制軍人數量應增加到69.5萬,等於是現役合同兵員額的兩倍。

此外俄羅斯國防部還建議調整徵兵與招募規定,例如將義務制徵兵年齡由18歲提升至21歲,最高年齡限制由27歲調整為30歲,且人員將有機會從服役一開始就簽訂合同。可以看出,新計劃特別注重俄軍的人員數量問題,並希望主要通過提高合同制軍人數及比例,來實現擴軍計劃。俄羅斯顯然預設俄烏戰爭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希望確保前線戰鬥人員數量充足,但又不願讓徵兵制承擔全部壓力,以免引爆大規模民怨,危及俄羅斯的政治安全情勢。

第二,強化軍工生產與後勤維修能力。紹伊古表示,俄羅斯國防部將對軍用必需品及其產業發展給予必要關注,對國家採購的執行進度進行監督,並要求相關單位調整工作日程,例如部分最急需產品,須在2023年前完成交付。此外俄羅斯國防部將繼續重建自身維修機構,加快軍備維修速度,並會在2023新建3個修理廠。

此一措施,依舊是預見俄烏消耗戰可能長期化的直接反應。此外除了烏克蘭戰場,俄軍也須在敘利亞維持一定程度的軍事存在,以免土耳其趁虛而入,讓俄羅斯多年經營功虧一簣。在龐大需求下,提升俄羅斯的軍備生產能力,將能滿足部隊擴編的裝備需求;籌建維修廠則能轉移部份訂單,減緩非國防部維修單位的工作壓力。

第三,應對芬蘭與瑞典即將加入北約、烏克蘭「四地入俄」的新情勢,調整部隊結構。據紹伊古所述,俄羅斯將重建於2010年併入西部軍區的莫斯科軍區、列寧格勒軍區,同時組建新的集團軍。例如,鄰近芬蘭的卡累利阿(Karelia)將新設陸軍軍團,烏克蘭的赫爾松、扎波羅熱地區將建立2個合成師。

另在所有戰略方向上的軍區,俄方將組建5個炮兵師和大威力炮兵旅,現有的一些部隊也將擴大規模,如西部軍區、中央軍區、東部軍區和北方艦隊的7個摩步旅將擴編成師,海軍陸戰旅將擴編為5個師。此外空天軍也將有新的編隊,包括3個航空師指揮部、8個轟炸機團和1個殲擊機團,陸軍航空兵將新編6個團,空降部隊也將新編2個空降突擊師,未來每個陸軍航空兵混合航空師和旅都將配備空天軍力量。上述措施明顯是為因應北約再擴、鞏固俄佔地等新挑戰所做的規劃,且也必然要與增加部隊員額、提升軍備生產與維修能力等改革相配合。

消耗戰的底氣

前述軍改規劃,展現了俄羅斯推進消耗戰的決心。而比較俄烏兩軍的條件與思維,雙方進行消耗戰的底氣互有不同。

在俄羅斯一方,受迫於政治情勢,其無法如烏克蘭般進行全國總動員,故俄軍的前線戰鬥人員數量相對吃緊;但受惠於蘇聯留下的龐大軍事工業綜合體,俄軍擁有大量火炮和裝備儲備,能藉此展開以炮火為中心的消耗戰。

而觀察當下戰局可以發現,由於前進部隊的側翼無人保護,俄軍無法打出攻勢、大幅推進;但正因如此,俄軍的首要目的已非攻佔城市,而是要吸引烏克蘭軍隊聚集,在大量普通無人機、四旋翼無人機配合下,調動大規模炮火將其殲滅,巴赫穆特(Bakhmut)一帶血戰正是此一思維的體現。

而藉由消耗烏克蘭有生力量,俄羅斯的目標是讓烏軍傷亡率持續上升,直至其無法作戰、放棄抵抗,同時避免俄軍在盲進攻勢下死傷慘重,迫使莫斯科再次宣布動員,造成政治不穩。在此思維下,俄羅斯不得不偶爾犧牲政治利益,放棄死守領土,以保全戰鬥力為最高目標,故而會有哈爾科夫、赫爾松的兩次大撤退。

而烏克蘭的消耗戰,則仰賴西方的軍備援助,以及全國總動員聚集的有生力量。烏克蘭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不如俄羅斯,數月戰爭已讓其彈藥庫存吃緊,基輔只能日漸依賴西方軍援。而為確保西方援助意願,烏軍需以戰果證明自己「值得支持」,否則歐美可能會因內部沉重的經濟問題,減少在烏克蘭的「無效投資」,一旦西方援助下降導致烏軍出現軍備赤字,戰線將會陸續崩潰。故烏克蘭眼下別無選擇,明知俄軍炮火猛烈,還是只能持續發動攻勢。

當然烏克蘭的策略不是毫無收獲,其動員了大量人力組成新旅,以打擊群快速進攻、突破防線,並將攻克的領土交給新兵防守。這一策略在哈爾科夫等俄軍人力短缺、防線薄弱地區收效良好;但在赫爾松等俄軍兵力充足地帶,便進展不佳、還導致了大量人員傷亡,直到俄軍因為後勤問題主動撤退,烏克蘭才順利收復失地。

此外這一策略仍要面對致命問題,即烏克蘭的有生力量無法迅速再生。俄烏戰爭爆發時,烏克蘭共有4,300萬公民,其中有500萬是可徵召的男丁。但據聯合國統計,戰火之下共有1,430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另有900萬人身處克里米亞或其他俄羅斯佔領區。故如今的烏克蘭人口已減少到約2,000萬至2,700萬,按照這一比例,該國可徵召的男性已不到300萬。如今烏克蘭約有100萬人應徵入伍,餘下雖仍有百萬人可被動員,但這等於寅吃卯糧、掏空烏克蘭的經濟生產基礎,即便烏克蘭能收復失地,未來重建也必然面對極為艱困的局面。

綜上所述,俄烏消耗戰仰仗的基礎不同。俄羅斯以巨大的物資優勢、完整的工業基礎投入戰爭,謹慎保存資源,希望彌補人力吃緊的劣勢,並藉著炮火消耗烏克蘭的有生力量;烏軍則以較小的資源庫開始戰爭,依靠西方援助維持戰爭能量,並寄望自己不計代價發動的數波攻勢,能挫傷俄羅斯動員的預備役部隊、收回部分領土,進而破壞俄羅斯內部團結,讓普京在政治壓力下,以偏向烏克蘭的條件展開談判。

但從俄軍眼下有意推動軍改的架勢來看,莫斯科顯然鐵了心要進行消耗戰。歸根結柢,這是一場烏克蘭有生力量、西方援助意願,與俄羅斯軍工生產能力、內部團結意志的終極對決。

原文發表網址:

2022.12.28

戰火下宣佈擴軍至150萬:俄羅斯憑什麼與烏克蘭打消耗戰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51096?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燕婷的沙龍
80會員
435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劉燕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1
上任以來,特朗普(Donald Trump)已對俄烏局勢進行不少驚人操作。
Thumbnail
2025/03/21
上任以來,特朗普(Donald Trump)已對俄烏局勢進行不少驚人操作。
Thumbnail
2024/12/09
經歷11天閃電攻勢,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在12月8日攻佔大馬士革,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正式垮台。
Thumbnail
2024/12/09
經歷11天閃電攻勢,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在12月8日攻佔大馬士革,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正式垮台。
Thumbnail
2024/11/25
特朗普(Donald Trump)勝選後,外界原本預期俄烏戰場很快能停火,卻沒想到會在近日陡然升級。
Thumbnail
2024/11/25
特朗普(Donald Trump)勝選後,外界原本預期俄烏戰場很快能停火,卻沒想到會在近日陡然升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幾天,整體的情勢觀察起來,烏軍並未呈現愛沙尼亞軍事情報局所評估的「停止進攻」狀態,仍以相對緩慢但穩健之節奏進行反攻,並成功收復少許的失地回來。澤連斯基總統近日首度公開闡述烏軍的反攻進度,強調「反攻進程與預期進展速度不盡相符,但這本來就不是在
Thumbnail
這幾天,整體的情勢觀察起來,烏軍並未呈現愛沙尼亞軍事情報局所評估的「停止進攻」狀態,仍以相對緩慢但穩健之節奏進行反攻,並成功收復少許的失地回來。澤連斯基總統近日首度公開闡述烏軍的反攻進度,強調「反攻進程與預期進展速度不盡相符,但這本來就不是在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彼時有不少預測認為,烏克蘭的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政權恐怕無法久持,故戰爭應能迅速結束。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彼時有不少預測認為,烏克蘭的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政權恐怕無法久持,故戰爭應能迅速結束。
Thumbnail
12月2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訪美,美國也於同日宣佈對烏援助愛國者導彈,顯見戰事仍將繼續。
Thumbnail
12月2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訪美,美國也於同日宣佈對烏援助愛國者導彈,顯見戰事仍將繼續。
Thumbnail
在戰爭場合,武器裝備與性能的提升,將能改變作戰方式和兵力運用,也會影響軍事戰略的調整,進而導致整個戰爭型態的改變,俄烏戰爭便是最好的例子。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九月十三日公開宣布,烏國軍隊已從俄軍收復了東部和南部八千平方公里的國土,我們正進一步推動攻勢。
Thumbnail
在戰爭場合,武器裝備與性能的提升,將能改變作戰方式和兵力運用,也會影響軍事戰略的調整,進而導致整個戰爭型態的改變,俄烏戰爭便是最好的例子。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九月十三日公開宣布,烏國軍隊已從俄軍收復了東部和南部八千平方公里的國土,我們正進一步推動攻勢。
Thumbnail
以下分成三個篇來簡要說明並推估未來可能的烏俄戰爭走向,此為第三篇: 1.戰事簡述 2.外交面博弈 3.幾種可能的走向與應對
Thumbnail
以下分成三個篇來簡要說明並推估未來可能的烏俄戰爭走向,此為第三篇: 1.戰事簡述 2.外交面博弈 3.幾種可能的走向與應對
Thumbnail
俄烏衝突發展至今已有月餘。這場戰爭本被認為,會有高機率以「閃電戰」結束,卻因戰場與政治情勢變化,一路推展至今日境地。眼下俄軍撤除了基輔(Kyiv)包圍圈,轉入頓巴斯地區(Donbas),俄烏雙方似有決戰之勢。對此發展,《多維新聞》採訪到軍事評論員邱世卿,探討俄烏戰場的軍事虛實。
Thumbnail
俄烏衝突發展至今已有月餘。這場戰爭本被認為,會有高機率以「閃電戰」結束,卻因戰場與政治情勢變化,一路推展至今日境地。眼下俄軍撤除了基輔(Kyiv)包圍圈,轉入頓巴斯地區(Donbas),俄烏雙方似有決戰之勢。對此發展,《多維新聞》採訪到軍事評論員邱世卿,探討俄烏戰場的軍事虛實。
Thumbnail
本文從五個面向來談討這場二戰後歐洲最大的武力衝突-俄羅斯侵略烏:1. 最新和談的問題 2. 地面的戰況 3. 為何俄軍戰果如此慘淡 4. 中共在這場戰爭中的角色 5. 美中針對這場戰爭的元首對話深度分析 6. 戰況分析與結論與回顧普丁2007的憤怒演說
Thumbnail
本文從五個面向來談討這場二戰後歐洲最大的武力衝突-俄羅斯侵略烏:1. 最新和談的問題 2. 地面的戰況 3. 為何俄軍戰果如此慘淡 4. 中共在這場戰爭中的角色 5. 美中針對這場戰爭的元首對話深度分析 6. 戰況分析與結論與回顧普丁2007的憤怒演說
Thumbnail
當地時間2月24日凌晨5時,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發兵烏克蘭,持續已久的俄烏危機來到衝突最高點。
Thumbnail
當地時間2月24日凌晨5時,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發兵烏克蘭,持續已久的俄烏危機來到衝突最高點。
Thumbnail
由2021年3月綿延至今的烏克蘭危機,在經歷俄軍反覆陳兵、美國炒作開戰劇本、法德領導人分別與普京(Vladimir Putin)會談、美俄商談舉行峰會後,於看似緩和的氛圍中,奏響了令人驚愕的高潮轉折。
Thumbnail
由2021年3月綿延至今的烏克蘭危機,在經歷俄軍反覆陳兵、美國炒作開戰劇本、法德領導人分別與普京(Vladimir Putin)會談、美俄商談舉行峰會後,於看似緩和的氛圍中,奏響了令人驚愕的高潮轉折。
Thumbnail
俄羅斯實踐了保護自己國民的承諾,同時裂解了烏克蘭,確立了戰略緩衝區,日後觀察重點在於,這兩區是否透過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至於後面要付多大的代價及造成的影響,目前還很難說。
Thumbnail
俄羅斯實踐了保護自己國民的承諾,同時裂解了烏克蘭,確立了戰略緩衝區,日後觀察重點在於,這兩區是否透過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至於後面要付多大的代價及造成的影響,目前還很難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